第二百一十六章 老朽唐清風
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 作者:四十無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慕容博抬頭細看穀內陣勢,心中也不由的吃了一驚。
隻見穀內乾坤教高手如雲,層層排列。略一打量之間,這些乾坤教高手恐怕不下六七百人,人數足足是少林寺和武當派援兵的三倍不止。
而且人數多出三倍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這六七百人個個神情肅穆,鴉雀無聲。好似隻待那老者一聲令下,便會上前冒死拚殺一般。
一看便知這六七百人乃是乾坤教派出的精銳!真正的精銳!
而方才山崖上的那些人,隻不過是打頭陣的小嘍囉而已。
目的隻在於從山崖上推下一些石塊或暗器,砸死一些僧兵和道長也好。這樣至少可以挫一下少林和武當援兵的士氣。
而這夥人,才是真正的精銳之師。才是擺在少林與武當援兵之前的虎狼之師。
慕容博瞳孔收縮,一時也難以決策是進是退?
正自猶豫之間,遠處張無忌一聲長嘯。那嘯聲由遠及近,聲傳數裏。不一會兒,便已來到慕容博等人身邊。
而他身後的少林與武當的高手,此時卻是剛剛登上山崖,正自往下全力追趕。
張無忌不知眾人何故呆在穀口不敢進去。故此也抬頭望穀內看去,哪知一看之下,見到那等陣仗,卻也立時皺起眉頭,低頭不語起來。
眾人之中,張無忌的武功顯然最高,而且又是三豐真人的心愛徒孫。故此蕭遠山與慕容博也是對他極為尊敬。
他們二人紛紛一讓,讓張無忌站到中間,然後二人分立左右。站在了張無忌的兩側。
銀屏、墨羽二人自然毫無異議,他們也分別站在蕭遠山之側;方生、追憶則站在慕容博之旁。
眾人剛剛禮讓站定,那少林弟子和武當弟子也紛紛趕到。
中僧眾、道士分為兩隊,又是分別站在眾人的身後而立。
眾人方才站穩腳跟,隻聽那中央坐著的老者有氣無力地說道:“少林方悟、方明、方生三位神僧駕到,更添武當後勁張無忌大俠攜銀屏、墨羽來此山穀,老朽老邁,有失遠迎,卻是罪過之至。”
恕老朽已然年邁,無法起身相迎。所以還請諸位高人海涵,自行進來一敘如何?
對方既然已經叫陣,再沒理由退卻。而且此時退卻,定會招致對方全力追殺,如此失策之舉,卻又怎麽可能是張無忌等人所為。☆☆(00100)
因此,見到對方已然叫陣,張無忌再無顧忌。當即腳步一抬,就朝著那老者的位置直直走去。
慕容博與蕭遠山二人一左一右,緊緊跟隨。其後更有銀屏、墨羽、追憶、方生等人遙為呼應。
那些少林僧兵和武當高手也是排成兩隊序列,緊緊地跟在眾人後麵。
張無忌神色從容,向著那老者的方向一步步地走去。
那老者微微一笑,抬頭朝張無忌凝視了一眼。
這老者一眼的凝視,看似有氣無力。但是不知怎地,在那風景如畫的山穀之中,卻是寒冰及身一般冰冷刺骨,看得張無忌不由的心裏一寒。
張無忌自出道以來,仗著少林九陽神功、太極拳劍、乾坤大挪移和得自聖火焰上的武功,所向無敵,從未遇過敵手。
即便是在少林後山,為了營救金毛獅王謝遜,迫不得已與少林三大神僧渡厄等人交手,雖然屈居下風。但是畢竟以一敵三,卻是雖敗猶榮。
而此番這位老者,隻是略微注視張無忌一眼。卻是讓他驀然猶如置身於寒窖之中,渾身感覺極不自在。
張無忌深吸一口長氣,更是將體內的九陽神功運轉於全身。
他深深呼吸之間,神色卻更見從容。當即他猶如閑庭散步一般,向著那老者慢慢走去。
那老者一臉激賞之意,他緩緩說道:“當真是英雄出少年。閣下如此年青,便有如此武學造詣。相比便是那當年叱吒風雲的明教教主張無忌吧?
張無忌目視老者雙目,昂然說道:“是的!在下便是張無忌!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還望告知晚輩。“
那老者輕輕一笑說道:“老朽唐清風。唐乃是唐門的唐,清風乃是兩袖清風中的二字。“
說話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卻立時震得四周一片嘩然。
唐清風——人稱唐老太爺,乃是唐門中輩分最尊,武功最高的一代高手。
據聞唐清風年幼之時,也是一位頑劣不堪的叛逆少年。
闖禍惹事更是層出不窮,被唐門譽為千年一遇的惹禍奇才。
曾經有好事者記載,唐清風的生平軼事:
唐清風:父瑞雲。乃是唐門掌教之三弟,一身武學修為極高,乃是唐門名列第三的高手。
瑞雲三十八歲之時,娶妻芮楚楚。楚楚乃是南海滿天星獨生愛女,一身暗器手法已然盡得乃父真傳。
瑞雲與楚楚第二年生一子,取名清雲;複一年,有得一女取名清芳;第三年再得一子,取名清風。
清風天資聰穎過人,七歲之時,便能手持暗器,且有百發百中之本領。
九歲之時,因一些瑣事與一外係堂兄爭論,雙方一言不合之下,大打出手。
那名堂兄一十五歲,也是外圍中的一名出類拔萃的弟子。眾人皆以為清風年幼,定然不敵這位堂兄,哪知交手之下,卻是大不其然。
二人暗器來往不足一炷香的時間,清風一招唐門神芒眇其堂兄一目而勝。
十三歲之時,那位堂兄的父親徇私報複,向趁著清風一人外出玩耍之時,一路尾隨,準備乘機殺人滅口。
哪知行藏被清風識破,二人隨即翻臉動手。
交手之下,那名叔伯輩的高手,居然不敵清風。被清風一記透雲追擊中咽喉,最後含恨而死。
年十五,一人離家出走。一年之後,武林傳出一唐門少年,武功精絕無比,一身暗器功夫更是鬼神莫測。
經典戰例曾有:
單挑江湖暗器高手聖手書生,不到百招,致使聖手書生斃命。
單挑天雨門掌教雨漫天,大戰一個時辰,雨漫天隕落江湖。
單挑嶺南第一暗器高手六臂哪吒,三個時辰之內,哪吒歸西。
像這樣的大大小小戰例,不下數十場。場場皆是這唐門少年勝出,有不知名者問起性命,這少年小小答曰:“我姓唐。唐門的唐,字號清風,兩袖清風的清風。“
自此唐清風名滿江湖,時年才一十六歲。
第二年,唐清風名滿回歸故裏。再也沒有外出過一步唐門。
他雖然自此之後足不出戶,但是他的事跡卻是層出不窮。
唐清風十八歲那年,正值唐門年青俊彥比武盛會。
唐清風驚才絕豔,力壓同輩師兄弟。不到半天時間,便拔得頭籌,成為本門中年青一代的第一高手。
年二十五歲之時,因故惹惱自己叔父唐絕命,被唐絕命點名邀鬥。
唐絕命乃是唐門排名第七的高手,一身暗器神出鬼沒之至。
眾人皆以為唐清風縱使驚才絕豔,但是要與自己的叔父伸手較量,卻還為時過早。
哪知,在眾目睽睽觀戰之下,唐清風居然力克唐絕命,而且還一招打瘸了唐絕命的右腿。
這一下技驚唐門,唐門中的老一代弟子皆不敢輕視清風。
年三十,也是唐瑞雲七十大壽之際,唐瑞雲酒後失言,居然自承自己已然不是其子唐清風之敵。
此言一出,立時震驚四座。眾人驚問唐清風之時,唐清風雙手攏於袖中,笑而不答。
年三十三歲之時,唐清風突然提出要與本門第一高手唐大較量。唐大也是他的伯父,唐瑞雲的長兄。
唐大受到晚輩挑戰,當然隻得迎戰。
那場交戰,乃是閉門而戰。
唐大與清風二人將自己關在唐廬之中,謝絕任何人前來觀戰。
那一戰,整整打了三天三夜,卻是無一人知道二人較量的經過。
隻是,當二人走出唐廬之時,明眼人卻瞧見唐大明顯老了許多。
而且,唐大出廬之後,便立即對外宣布閉關。今後唐門內的一切事務,全都交由唐清風接管。
這一戰,究竟誰勝誰負,已然可想而知。
唐清風驚才絕豔如斯,也實在是令人可想而知。
他能夠在年僅三十三歲之時,便有勇氣挑戰本門第一高手。更能一戰勝出,硬生生地從自己伯父手中搶過執掌本門的最高權力。
其膽識、武功、野心、霸氣等等性格,卻是已然可見一斑。
他不僅僅是曆代唐門之中年紀最輕的掌門,還是曆代掌門中武功最高的一位。
像他這樣的人,盡管是隨隨便便的報出名號,卻又怎能不引起四周一片嘩然。卻又怎能不讓張無忌等人瞳孔收縮。
“唐清風!居然是唐清風帶人親自來此堵截我等,難怪有如此陣仗!難怪有如此滔天的殺氣。“慕容博不禁心中暗暗地歎道。
蕭遠山也是瞳孔急劇收縮,雙眼直直地盯著唐清風看去。
唐清風看著眾人微微笑道:“各位遠道而來,想必是準備借道於此,前去救援燕子塢吧?“
我勸你們還是原路返回吧?此處既有老朽坐鎮,你們覺得你們還能過的去嗎?
隻見穀內乾坤教高手如雲,層層排列。略一打量之間,這些乾坤教高手恐怕不下六七百人,人數足足是少林寺和武當派援兵的三倍不止。
而且人數多出三倍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這六七百人個個神情肅穆,鴉雀無聲。好似隻待那老者一聲令下,便會上前冒死拚殺一般。
一看便知這六七百人乃是乾坤教派出的精銳!真正的精銳!
而方才山崖上的那些人,隻不過是打頭陣的小嘍囉而已。
目的隻在於從山崖上推下一些石塊或暗器,砸死一些僧兵和道長也好。這樣至少可以挫一下少林和武當援兵的士氣。
而這夥人,才是真正的精銳之師。才是擺在少林與武當援兵之前的虎狼之師。
慕容博瞳孔收縮,一時也難以決策是進是退?
正自猶豫之間,遠處張無忌一聲長嘯。那嘯聲由遠及近,聲傳數裏。不一會兒,便已來到慕容博等人身邊。
而他身後的少林與武當的高手,此時卻是剛剛登上山崖,正自往下全力追趕。
張無忌不知眾人何故呆在穀口不敢進去。故此也抬頭望穀內看去,哪知一看之下,見到那等陣仗,卻也立時皺起眉頭,低頭不語起來。
眾人之中,張無忌的武功顯然最高,而且又是三豐真人的心愛徒孫。故此蕭遠山與慕容博也是對他極為尊敬。
他們二人紛紛一讓,讓張無忌站到中間,然後二人分立左右。站在了張無忌的兩側。
銀屏、墨羽二人自然毫無異議,他們也分別站在蕭遠山之側;方生、追憶則站在慕容博之旁。
眾人剛剛禮讓站定,那少林弟子和武當弟子也紛紛趕到。
中僧眾、道士分為兩隊,又是分別站在眾人的身後而立。
眾人方才站穩腳跟,隻聽那中央坐著的老者有氣無力地說道:“少林方悟、方明、方生三位神僧駕到,更添武當後勁張無忌大俠攜銀屏、墨羽來此山穀,老朽老邁,有失遠迎,卻是罪過之至。”
恕老朽已然年邁,無法起身相迎。所以還請諸位高人海涵,自行進來一敘如何?
對方既然已經叫陣,再沒理由退卻。而且此時退卻,定會招致對方全力追殺,如此失策之舉,卻又怎麽可能是張無忌等人所為。☆☆(00100)
因此,見到對方已然叫陣,張無忌再無顧忌。當即腳步一抬,就朝著那老者的位置直直走去。
慕容博與蕭遠山二人一左一右,緊緊跟隨。其後更有銀屏、墨羽、追憶、方生等人遙為呼應。
那些少林僧兵和武當高手也是排成兩隊序列,緊緊地跟在眾人後麵。
張無忌神色從容,向著那老者的方向一步步地走去。
那老者微微一笑,抬頭朝張無忌凝視了一眼。
這老者一眼的凝視,看似有氣無力。但是不知怎地,在那風景如畫的山穀之中,卻是寒冰及身一般冰冷刺骨,看得張無忌不由的心裏一寒。
張無忌自出道以來,仗著少林九陽神功、太極拳劍、乾坤大挪移和得自聖火焰上的武功,所向無敵,從未遇過敵手。
即便是在少林後山,為了營救金毛獅王謝遜,迫不得已與少林三大神僧渡厄等人交手,雖然屈居下風。但是畢竟以一敵三,卻是雖敗猶榮。
而此番這位老者,隻是略微注視張無忌一眼。卻是讓他驀然猶如置身於寒窖之中,渾身感覺極不自在。
張無忌深吸一口長氣,更是將體內的九陽神功運轉於全身。
他深深呼吸之間,神色卻更見從容。當即他猶如閑庭散步一般,向著那老者慢慢走去。
那老者一臉激賞之意,他緩緩說道:“當真是英雄出少年。閣下如此年青,便有如此武學造詣。相比便是那當年叱吒風雲的明教教主張無忌吧?
張無忌目視老者雙目,昂然說道:“是的!在下便是張無忌!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還望告知晚輩。“
那老者輕輕一笑說道:“老朽唐清風。唐乃是唐門的唐,清風乃是兩袖清風中的二字。“
說話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卻立時震得四周一片嘩然。
唐清風——人稱唐老太爺,乃是唐門中輩分最尊,武功最高的一代高手。
據聞唐清風年幼之時,也是一位頑劣不堪的叛逆少年。
闖禍惹事更是層出不窮,被唐門譽為千年一遇的惹禍奇才。
曾經有好事者記載,唐清風的生平軼事:
唐清風:父瑞雲。乃是唐門掌教之三弟,一身武學修為極高,乃是唐門名列第三的高手。
瑞雲三十八歲之時,娶妻芮楚楚。楚楚乃是南海滿天星獨生愛女,一身暗器手法已然盡得乃父真傳。
瑞雲與楚楚第二年生一子,取名清雲;複一年,有得一女取名清芳;第三年再得一子,取名清風。
清風天資聰穎過人,七歲之時,便能手持暗器,且有百發百中之本領。
九歲之時,因一些瑣事與一外係堂兄爭論,雙方一言不合之下,大打出手。
那名堂兄一十五歲,也是外圍中的一名出類拔萃的弟子。眾人皆以為清風年幼,定然不敵這位堂兄,哪知交手之下,卻是大不其然。
二人暗器來往不足一炷香的時間,清風一招唐門神芒眇其堂兄一目而勝。
十三歲之時,那位堂兄的父親徇私報複,向趁著清風一人外出玩耍之時,一路尾隨,準備乘機殺人滅口。
哪知行藏被清風識破,二人隨即翻臉動手。
交手之下,那名叔伯輩的高手,居然不敵清風。被清風一記透雲追擊中咽喉,最後含恨而死。
年十五,一人離家出走。一年之後,武林傳出一唐門少年,武功精絕無比,一身暗器功夫更是鬼神莫測。
經典戰例曾有:
單挑江湖暗器高手聖手書生,不到百招,致使聖手書生斃命。
單挑天雨門掌教雨漫天,大戰一個時辰,雨漫天隕落江湖。
單挑嶺南第一暗器高手六臂哪吒,三個時辰之內,哪吒歸西。
像這樣的大大小小戰例,不下數十場。場場皆是這唐門少年勝出,有不知名者問起性命,這少年小小答曰:“我姓唐。唐門的唐,字號清風,兩袖清風的清風。“
自此唐清風名滿江湖,時年才一十六歲。
第二年,唐清風名滿回歸故裏。再也沒有外出過一步唐門。
他雖然自此之後足不出戶,但是他的事跡卻是層出不窮。
唐清風十八歲那年,正值唐門年青俊彥比武盛會。
唐清風驚才絕豔,力壓同輩師兄弟。不到半天時間,便拔得頭籌,成為本門中年青一代的第一高手。
年二十五歲之時,因故惹惱自己叔父唐絕命,被唐絕命點名邀鬥。
唐絕命乃是唐門排名第七的高手,一身暗器神出鬼沒之至。
眾人皆以為唐清風縱使驚才絕豔,但是要與自己的叔父伸手較量,卻還為時過早。
哪知,在眾目睽睽觀戰之下,唐清風居然力克唐絕命,而且還一招打瘸了唐絕命的右腿。
這一下技驚唐門,唐門中的老一代弟子皆不敢輕視清風。
年三十,也是唐瑞雲七十大壽之際,唐瑞雲酒後失言,居然自承自己已然不是其子唐清風之敵。
此言一出,立時震驚四座。眾人驚問唐清風之時,唐清風雙手攏於袖中,笑而不答。
年三十三歲之時,唐清風突然提出要與本門第一高手唐大較量。唐大也是他的伯父,唐瑞雲的長兄。
唐大受到晚輩挑戰,當然隻得迎戰。
那場交戰,乃是閉門而戰。
唐大與清風二人將自己關在唐廬之中,謝絕任何人前來觀戰。
那一戰,整整打了三天三夜,卻是無一人知道二人較量的經過。
隻是,當二人走出唐廬之時,明眼人卻瞧見唐大明顯老了許多。
而且,唐大出廬之後,便立即對外宣布閉關。今後唐門內的一切事務,全都交由唐清風接管。
這一戰,究竟誰勝誰負,已然可想而知。
唐清風驚才絕豔如斯,也實在是令人可想而知。
他能夠在年僅三十三歲之時,便有勇氣挑戰本門第一高手。更能一戰勝出,硬生生地從自己伯父手中搶過執掌本門的最高權力。
其膽識、武功、野心、霸氣等等性格,卻是已然可見一斑。
他不僅僅是曆代唐門之中年紀最輕的掌門,還是曆代掌門中武功最高的一位。
像他這樣的人,盡管是隨隨便便的報出名號,卻又怎能不引起四周一片嘩然。卻又怎能不讓張無忌等人瞳孔收縮。
“唐清風!居然是唐清風帶人親自來此堵截我等,難怪有如此陣仗!難怪有如此滔天的殺氣。“慕容博不禁心中暗暗地歎道。
蕭遠山也是瞳孔急劇收縮,雙眼直直地盯著唐清風看去。
唐清風看著眾人微微笑道:“各位遠道而來,想必是準備借道於此,前去救援燕子塢吧?“
我勸你們還是原路返回吧?此處既有老朽坐鎮,你們覺得你們還能過的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