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昆侖之戰(一)
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 作者:四十無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追憶見陸太清麵露不信之色,不由有點急道:“這個天賜武功委實極高,而且他們兄妹二人可以陰陽互補,武功由此又可激增一倍。《搜索☆☆00100看最快的》”
因此,他們二人的聯手,實是等於四人聯手。這對兄妹武功之高,功力之深,實非追憶可敵。
還望陸老前輩早作布置,立即防守好四處的入口,免得被天賜攻打到三聖坳內。
陸太清雖然將信將疑,但是他畢竟也是久經風浪之人。他知道世上之事無奇不有,像天賜這樣的武學奇才絕不能用正常的情況進行揣度。
尤其,站在眼前的追憶,也是一名橫空出世的武學奇才。就以追憶的年齡武功來論,也絕非可以用常理進行揣度的。
沉吟片刻之後,陸太清便立即作出了決定。
陸太清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當即吩咐昆侖派內的弟子做好一級戒備,隨時準備外敵的入侵。
昆侖派下的門人弟子莫名其妙,不知掌門因何突然發出如此命令。
但是,這個命令畢竟乃是本門掌門所下達的最高指令。
眾門人弟子自然不敢有違,眾人自大弟子李承傲和幾名師叔的指引下,紛紛各就各位,加強了三聖坳的警戒。
追憶見陸太清果然按照自己的建議,加強了三聖坳的警戒,心中不由略微長舒一口濁氣。
他看看陸太清拱手說道:“陸掌門!按照追憶的感覺,這天賜可能在半小時內必到。
我們二人還是乘此機會調息一番,準備即將到來的惡戰吧?
陸太清微微笑道:“這個自然!“說罷,他閉起雙目,雙眼微開微闔,立時便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追憶心中暗暗佩服,心道這陸太清不愧是一派之掌門。在聽說自己門派即將受到強敵來襲之時,也能如此氣定神閑的調息。
其他不說,單就這份養氣的功夫,便已足以稱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
想到此處,追憶也不敢怠慢。他緩緩合上雙目,努力將自己的心情保持平靜的狀態。不一會兒之後,追憶也逐漸達到氣定神閑,物我兩忘的境界。
追憶的猜測一點不錯,二人進行調息不到半個時辰的時候。
隻聽數裏外傳來一陣車馬滾滾之聲,不到數息時間,那聲音已然近了許多。[''☆☆小說`00100
追憶和陸太清都是內力精湛之人,那車馬滾滾之聲此時雖然距離尚遠。但是依舊無法瞞過二人的耳目。
二人同時振衣而起,紛紛向著三聖坳內疾奔而去。
負責看守三聖坳的高手見掌門親自出來,不禁紛紛起身相迎。
陸太清擺擺手臂,暗示各人堅守各自的崗位。
負責在三聖坳負責警戒的正是大弟子李承傲,他見到師尊和追憶一同走來,不禁覺得有點奇怪。
陸太清深深吸了一口氣叫道:“馬上就要有有敵人來此偷襲了,昆侖弟子全部來此聚集,做好禦敵的準備!“
他一喊之下,立即從四麵八方立即湧來不下百多名昆侖高手。
追憶略一打量,隻見這些高手個個身手矯健,想來乃是昆侖子弟中的精銳。
而且,其中更有五六人看似功力深厚,舉手投足之間便可看出,這幾人的武功絕不在李承傲之下。
追憶對這幾人不禁多看了幾眼,隻見這幾人至少都已是五十開外的年齡。
追憶見這些人個個年齡不小,而且穿的都與陸太清一樣,都是清一色杏黃色的長袍。追憶轉念一想之下,便已猜了個明白。
心知這些人必定乃是昆侖派中健者,其輩分大致都與陸太清同等。
也就是說,這五六人必定乃是李承傲師叔輩般的人物。
追憶暗暗點頭心道:“昆侖派果然乃是中原武林的一大門派,雖然偏居西域荒蠻之地,但是其門下高手卻是不少。
如此看來,等一下隻要不是乾坤教大隊人馬來襲,我們倒還是可以有機會與之放手一搏。
追憶正在沉吟之間,隻聽得遠方的車輪之聲已然滾滾由遠及近。
這時,那幾名昆侖健者也隱隱聽到那車輪之聲,眾人不禁為之動容。
其中一名滿臉麻子的高手說道:“請問掌門師兄,那遠方傳來的車輪和馬蹄之聲,難道就是師兄口中所稱道的大敵嗎?”
陸太清點點頭道:“黃師弟猜得沒錯。我估計這車馬滾滾之聲,必定是衝著我昆侖派而來的。”
那姓黃的昆侖高手見陸太清確定,不由得又伏地聽了一會。過了片刻他爬起身來說道:“那遠處傳來的馬蹄聲雖然勁疾,但是最多不超過十匹健馬。“
這所來侵犯我昆侖派的人物究竟是誰,居然想以不到十人之力,就要挑了我昆侖門派嗎?
陸太清看了他一眼說道:“黃師弟切莫輕敵,對方既然敢以少數之人,進犯我昆侖派,想來來者絕非庸手。“
而且我昆侖派自從上一任掌門失蹤之後,更是已然元氣大傷。
因此,此番既然有敵人來犯,我們就更加要小心應付,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旁邊一名長得臉如銀盤的老者說道:“掌門師兄說的甚是。我等謹遵掌教的號令便是。“
陸太清見說話之人乃是自己另一位師弟陳太風,當即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那就請陳師弟、黃師弟以及郭師弟三人,把守左邊路口。
而秦師弟、馬師弟、楊師弟三人把守右邊路口。我與慕容少俠把守中路,看看今天來犯之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眾人得到掌門人的號令,當然不敢有誤。剛剛轉身隱藏於山坳之時,那車馬之聲卻是已然越來越近。
追憶抬頭看去,隻見正前方山口出正好轉過一輛大車。
大車前方,並駕齊驅這八匹汗血寶馬。那八匹汗血寶馬龍吟虎嘯,四蹄翻飛之間,已然瞬間跑出十數丈之遠。
有過的數息時間,那汗血寶馬風馳電掣一般,轉瞬便已來到昆侖三聖坳的入口。
隻見馬上四名昆侖巨奴同時左臂一扯韁繩,手臂上肌肉驀然鼓起之間,那八匹汗血寶馬飛馳的前行速度是戛然而止。
這四名昆侖奴能夠一把扯住八匹飛馳中的汗血寶馬,其功力手勁可想而知。
昆侖派的眾位健者原本見敵方隻來了不到十人,心中本來沒有將對方放在眼裏。
但是後來見到所來之人,那排場實是大得出奇。光就那清一色的八匹汗血寶馬作為拉扯之用,就憑這等氣勢,就連盛產此馬的大宛國君都未必及之。
而且,對方那馬車上的四名昆侖奴。那一手拉住把匹汗血寶馬的功力手勁,便絕對稱得上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
如此陣仗之下,在加上從那車中又陸續下來四人。
那四人兩男兩女,躍下馬來的身姿,一看就知也絕非庸手。
但是這四人,隻是以丫鬟和仆人般的打扮,下了車後畢恭畢敬地站在馬車兩邊,連大氣都不敢喘上半口。
這昆侖四奴和四名丫鬟奴仆身手已然如此,那車內之人,武功豈不是更為厲害。
昆侖教上下各位高手登時對車內之人感到極為好奇,想要立即親眼一見車內高手的絕世風采。
但是,同時他們又頗為緊張。因為,他們從對方的出場氣度上,已然隱隱猜出,這名高手的武功必然比那八名奴仆更為高明。
追憶當然知道,這昆侖四奴隻是天賜的奴隸,而郭健等四名仆從,隻是天賜的丫鬟和奴仆。
這八人既然已然到場,那麽天賜也必然已經至此。
而且他從那乘寒鐵築成的巨車之內,已然深深地感受到一股殺氣。那股殺氣對追憶來講,實在是再也熟悉不過了。
追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輕輕笑道:“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知老朋友最近一向可好,不知是身上香了一些呢?還是又臭了一些?“
他一開口便已高昌迷宮中的臭事羞辱天賜,實是已經抱定此番既然又與天賜再見,一番大戰已成鐵定之局。
既然有些事情該來的總是要來,又何妨坦然麵對。
所以,樂得先口舌上占點便宜。就算待會打起架來,自己吃點虧,多少也要從口舌之爭中撈點便宜回來。
果然,那車內之人聽見追憶一開口便即挖苦,不由得立即按捺不住。
隻聽一男子首先發話道:“好你個小子,你居然還沒有死掉。
上回我從晉陽一路追至西川雪峰之巔,卻被你小子僥幸使詐逃脫。
今日既然再會於此,你就是插翅也別想走脫。
那男子剛一說完,緊接著又有一名溫婉甜美的女子聲音說道:“你這個不孝的臭小子,不是躲在燕子塢內與你的父親正在抵抗我分教的圍殲嗎?”
怎地又有閑情雅致來到昆侖派做客?是否你又貪生怕死,獨自一個人從燕子塢內溜將出來,不敢與你的戰友們同生共死?
我看你這小子怎地就如此怕死,一到緊要關頭就溜之大吉。和我們兄妹生死之戰每次逃跑也就罷了,居然還舍棄你的師父和父親,以及一幹同生共死的戰友逃命。
如此苟延性命,活著還有什麽生趣。我看你還不如死了算了。
這兄妹二人的口舌也極為厲害,見追憶出言挖苦二人,二人卻也不甘示弱,話鋒一轉之下,立即就反唇相譏起來。
因此,他們二人的聯手,實是等於四人聯手。這對兄妹武功之高,功力之深,實非追憶可敵。
還望陸老前輩早作布置,立即防守好四處的入口,免得被天賜攻打到三聖坳內。
陸太清雖然將信將疑,但是他畢竟也是久經風浪之人。他知道世上之事無奇不有,像天賜這樣的武學奇才絕不能用正常的情況進行揣度。
尤其,站在眼前的追憶,也是一名橫空出世的武學奇才。就以追憶的年齡武功來論,也絕非可以用常理進行揣度的。
沉吟片刻之後,陸太清便立即作出了決定。
陸太清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當即吩咐昆侖派內的弟子做好一級戒備,隨時準備外敵的入侵。
昆侖派下的門人弟子莫名其妙,不知掌門因何突然發出如此命令。
但是,這個命令畢竟乃是本門掌門所下達的最高指令。
眾門人弟子自然不敢有違,眾人自大弟子李承傲和幾名師叔的指引下,紛紛各就各位,加強了三聖坳的警戒。
追憶見陸太清果然按照自己的建議,加強了三聖坳的警戒,心中不由略微長舒一口濁氣。
他看看陸太清拱手說道:“陸掌門!按照追憶的感覺,這天賜可能在半小時內必到。
我們二人還是乘此機會調息一番,準備即將到來的惡戰吧?
陸太清微微笑道:“這個自然!“說罷,他閉起雙目,雙眼微開微闔,立時便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追憶心中暗暗佩服,心道這陸太清不愧是一派之掌門。在聽說自己門派即將受到強敵來襲之時,也能如此氣定神閑的調息。
其他不說,單就這份養氣的功夫,便已足以稱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
想到此處,追憶也不敢怠慢。他緩緩合上雙目,努力將自己的心情保持平靜的狀態。不一會兒之後,追憶也逐漸達到氣定神閑,物我兩忘的境界。
追憶的猜測一點不錯,二人進行調息不到半個時辰的時候。
隻聽數裏外傳來一陣車馬滾滾之聲,不到數息時間,那聲音已然近了許多。[''☆☆小說`00100
追憶和陸太清都是內力精湛之人,那車馬滾滾之聲此時雖然距離尚遠。但是依舊無法瞞過二人的耳目。
二人同時振衣而起,紛紛向著三聖坳內疾奔而去。
負責看守三聖坳的高手見掌門親自出來,不禁紛紛起身相迎。
陸太清擺擺手臂,暗示各人堅守各自的崗位。
負責在三聖坳負責警戒的正是大弟子李承傲,他見到師尊和追憶一同走來,不禁覺得有點奇怪。
陸太清深深吸了一口氣叫道:“馬上就要有有敵人來此偷襲了,昆侖弟子全部來此聚集,做好禦敵的準備!“
他一喊之下,立即從四麵八方立即湧來不下百多名昆侖高手。
追憶略一打量,隻見這些高手個個身手矯健,想來乃是昆侖子弟中的精銳。
而且,其中更有五六人看似功力深厚,舉手投足之間便可看出,這幾人的武功絕不在李承傲之下。
追憶對這幾人不禁多看了幾眼,隻見這幾人至少都已是五十開外的年齡。
追憶見這些人個個年齡不小,而且穿的都與陸太清一樣,都是清一色杏黃色的長袍。追憶轉念一想之下,便已猜了個明白。
心知這些人必定乃是昆侖派中健者,其輩分大致都與陸太清同等。
也就是說,這五六人必定乃是李承傲師叔輩般的人物。
追憶暗暗點頭心道:“昆侖派果然乃是中原武林的一大門派,雖然偏居西域荒蠻之地,但是其門下高手卻是不少。
如此看來,等一下隻要不是乾坤教大隊人馬來襲,我們倒還是可以有機會與之放手一搏。
追憶正在沉吟之間,隻聽得遠方的車輪之聲已然滾滾由遠及近。
這時,那幾名昆侖健者也隱隱聽到那車輪之聲,眾人不禁為之動容。
其中一名滿臉麻子的高手說道:“請問掌門師兄,那遠方傳來的車輪和馬蹄之聲,難道就是師兄口中所稱道的大敵嗎?”
陸太清點點頭道:“黃師弟猜得沒錯。我估計這車馬滾滾之聲,必定是衝著我昆侖派而來的。”
那姓黃的昆侖高手見陸太清確定,不由得又伏地聽了一會。過了片刻他爬起身來說道:“那遠處傳來的馬蹄聲雖然勁疾,但是最多不超過十匹健馬。“
這所來侵犯我昆侖派的人物究竟是誰,居然想以不到十人之力,就要挑了我昆侖門派嗎?
陸太清看了他一眼說道:“黃師弟切莫輕敵,對方既然敢以少數之人,進犯我昆侖派,想來來者絕非庸手。“
而且我昆侖派自從上一任掌門失蹤之後,更是已然元氣大傷。
因此,此番既然有敵人來犯,我們就更加要小心應付,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旁邊一名長得臉如銀盤的老者說道:“掌門師兄說的甚是。我等謹遵掌教的號令便是。“
陸太清見說話之人乃是自己另一位師弟陳太風,當即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那就請陳師弟、黃師弟以及郭師弟三人,把守左邊路口。
而秦師弟、馬師弟、楊師弟三人把守右邊路口。我與慕容少俠把守中路,看看今天來犯之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眾人得到掌門人的號令,當然不敢有誤。剛剛轉身隱藏於山坳之時,那車馬之聲卻是已然越來越近。
追憶抬頭看去,隻見正前方山口出正好轉過一輛大車。
大車前方,並駕齊驅這八匹汗血寶馬。那八匹汗血寶馬龍吟虎嘯,四蹄翻飛之間,已然瞬間跑出十數丈之遠。
有過的數息時間,那汗血寶馬風馳電掣一般,轉瞬便已來到昆侖三聖坳的入口。
隻見馬上四名昆侖巨奴同時左臂一扯韁繩,手臂上肌肉驀然鼓起之間,那八匹汗血寶馬飛馳的前行速度是戛然而止。
這四名昆侖奴能夠一把扯住八匹飛馳中的汗血寶馬,其功力手勁可想而知。
昆侖派的眾位健者原本見敵方隻來了不到十人,心中本來沒有將對方放在眼裏。
但是後來見到所來之人,那排場實是大得出奇。光就那清一色的八匹汗血寶馬作為拉扯之用,就憑這等氣勢,就連盛產此馬的大宛國君都未必及之。
而且,對方那馬車上的四名昆侖奴。那一手拉住把匹汗血寶馬的功力手勁,便絕對稱得上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
如此陣仗之下,在加上從那車中又陸續下來四人。
那四人兩男兩女,躍下馬來的身姿,一看就知也絕非庸手。
但是這四人,隻是以丫鬟和仆人般的打扮,下了車後畢恭畢敬地站在馬車兩邊,連大氣都不敢喘上半口。
這昆侖四奴和四名丫鬟奴仆身手已然如此,那車內之人,武功豈不是更為厲害。
昆侖教上下各位高手登時對車內之人感到極為好奇,想要立即親眼一見車內高手的絕世風采。
但是,同時他們又頗為緊張。因為,他們從對方的出場氣度上,已然隱隱猜出,這名高手的武功必然比那八名奴仆更為高明。
追憶當然知道,這昆侖四奴隻是天賜的奴隸,而郭健等四名仆從,隻是天賜的丫鬟和奴仆。
這八人既然已然到場,那麽天賜也必然已經至此。
而且他從那乘寒鐵築成的巨車之內,已然深深地感受到一股殺氣。那股殺氣對追憶來講,實在是再也熟悉不過了。
追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輕輕笑道:“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知老朋友最近一向可好,不知是身上香了一些呢?還是又臭了一些?“
他一開口便已高昌迷宮中的臭事羞辱天賜,實是已經抱定此番既然又與天賜再見,一番大戰已成鐵定之局。
既然有些事情該來的總是要來,又何妨坦然麵對。
所以,樂得先口舌上占點便宜。就算待會打起架來,自己吃點虧,多少也要從口舌之爭中撈點便宜回來。
果然,那車內之人聽見追憶一開口便即挖苦,不由得立即按捺不住。
隻聽一男子首先發話道:“好你個小子,你居然還沒有死掉。
上回我從晉陽一路追至西川雪峰之巔,卻被你小子僥幸使詐逃脫。
今日既然再會於此,你就是插翅也別想走脫。
那男子剛一說完,緊接著又有一名溫婉甜美的女子聲音說道:“你這個不孝的臭小子,不是躲在燕子塢內與你的父親正在抵抗我分教的圍殲嗎?”
怎地又有閑情雅致來到昆侖派做客?是否你又貪生怕死,獨自一個人從燕子塢內溜將出來,不敢與你的戰友們同生共死?
我看你這小子怎地就如此怕死,一到緊要關頭就溜之大吉。和我們兄妹生死之戰每次逃跑也就罷了,居然還舍棄你的師父和父親,以及一幹同生共死的戰友逃命。
如此苟延性命,活著還有什麽生趣。我看你還不如死了算了。
這兄妹二人的口舌也極為厲害,見追憶出言挖苦二人,二人卻也不甘示弱,話鋒一轉之下,立即就反唇相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