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請到00100☆☆>{00100}追憶又問道:“那麽按照師父的意思,我們此處便是那蓮花生和寂護聖僧真正的傳承護道之地了”


    那老僧傲然答道,你總算猜對了


    當年二位聖僧創立密宗佛教之後,為了道法的永世傳承卻是煞費苦心


    他們一來生怕後代弟子才智不夠,隨著時間一久,便會斷了他們的道法精髓二來又怕密宗佛門支派林立,最後反而失去正宗怕苯教複辟或者發生滅佛大劫,導致佛教衰亡


    因此,他們為了密宗佛教永世傳承,便在此處設立了護道之所


    他們為了外界的密宗佛教具備自衛的能力,便將一部分絕技傳授於眾,以便他們危難之中自保


    但是他們也知道外界僧侶資質大多平庸,不堪練習高等武學所以又將真正的一些絕學,全部刻在這個石窟之中,作為後世的傳承


    果然,這吐蕃佛教的發展就如同二位聖僧預見的一般,發生了若幹的事情


    其中各門派林立,誕生了諸多分支不說,其原來的很多佛教經典以及武功絕技也逐漸散失


    這樣一來吐蕃佛教的自衛能力逐漸喪失,從而導致苯教有複辟的危險


    天幸的是,吐蕃佛教曆代也都有大智慧之人出現比如那大輪明王鳩摩智,便是一位不世出的人物


    他當年年紀輕輕,便力挽狂瀾,阻止苯教複辟,實是創造了不世偉業


    追憶一聽大喜,有人如此誇讚自己的啟蒙恩師,自然是令人極為振奮


    那老僧接著言道:“苯教複辟的危害雖然不小,但是與佛教大劫相比,其危害卻是微乎其微了“


    追憶一聽當即一愣,他轉而問向老僧道:“難道吐蕃佛教當著遇到過空前的劫難嗎?”


    老僧神色凝重,隔了半晌方才點頭說道:“當然你可曾聽說過”朗達瑪滅佛“的典故?”


    追憶登時想起鳩摩智曾經對他說過“朗達瑪”滅佛一事


    其原因是自從鬆讚幹布提倡佛教以後,後代雄主赤鬆德讚也是大力提倡佛教,其從天竺迎回蓮花生和寂護二位聖僧,以及天竺十二高僧,便可說明一切


    經過幾代努力之後,又一位雄主赤祖德讚也是大力提倡佛教他是將王朝的軍政大權交予僧人作法,引起了吐蕃貴族的強烈不滿


    這些貴族乘赤德祖讚不備,暗中謀害了赤德祖讚,並將皇權交給朗達瑪管理


    朗達瑪成為讚普之後,立即展開了禁佛的運動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立即封閉,大昭寺是改為了屠宰場


    僧人被勒令改信苯教,不願從命而又戒殺生的僧人被強迫操起弓箭,帶著獵狗去山上打獵


    許多佛像被拖出寺院釘上釘子扔入河裏,大量佛經也被燒毀扔到水中


    這次禁佛運動對佛教的打擊之沉重,堪稱吐蕃佛教的“滅法時代”


    在朗達瑪滅佛開始,苯教餘孽便積極參與,配合朗達瑪行那慘無人道的滅佛運動


    在如此雙重打壓之下,並經曆了這一係列毀滅性大打擊之後,吐蕃佛教實已是元氣大傷


    但是,不知曾幾何時,不知出現了一位白衣聖僧


    這位白衣憑一己之力,拯救了大量受到迫害的僧人,讓他們得以保存性命,可以繼續修佛


    而且他不知從哪裏弄來大量燒毀的佛教經典,讓人拓印傳世,並對那些僧人受益佛法


    那些被拯救的僧人,在白衣聖僧的指點之下,從而改為在家的白衣俗人,而實際上卻是在家中休息密咒金剛乘法


    這些修持者,亦隻有白衣之居士,於各自的家中,或清靜山邊,修講生圓次第,所以能另密乘律儀傳統,得以不斷


    然後,那位白衣聖僧又擔心苯教武功高手繼續迫害佛門子弟,便孤身直入苯教總壇,以一人之力,大戰苯教數十位高手


    最後,此僧以無上佛法神功,接連格殺包括苯教教主在內的十八位高手,最終才寡不敵眾之下,突圍而去


    至此,這位高僧就此失蹤從此再也沒有他的絲毫音信


    而這位高僧與苯教的絕世之戰,是令得苯教的元氣大傷


    整個苯教的高手,幾乎三分之二在此戰中喪生使得接下來幾百年內,都無法盡複元氣


    因此白衣聖僧傷重突圍之後,苯教居然再無力量與朗達瑪合力滅佛


    而且白衣神僧一身驚天地泣鬼神的絕技,實在令他們感到膽寒生怕他傷愈之後回來報複,因此迫不得已之下,居然遠走邊疆,想要避開白衣僧的複仇


    至此,在白衣聖僧的力挽狂瀾之下,藏傳佛教的滅法時期,才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而且因為白衣聖僧提供的大量佛教經典,並讓人拓印了大量的傳承,才使之藏傳佛教在那場滅法運動中,得以延續和保存


    而藏傳佛教經典的延續和保存,甚至能夠保存到追憶這個時代,這與白衣聖僧的出現是密不可分的


    追憶曾經聽鳩摩智說過這個典故,而且鳩摩智說起此事之時,對白衣聖僧的推崇和敬仰,實是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而今日與吐蕃瘋僧一直探討藏傳佛教之傳承,好似那白衣老僧與這傳承道場有關


    因此追憶忍不住問道:“難道朗達瑪滅佛之時,出現的那位戰苯教,傳佛典,救僧侶,拯救吐蕃佛教的那位白衣聖僧,與此處道場有關嗎?”


    那老僧正色答道:“當然那位白衣聖僧乃是此處道場的第六代傳人,也是你我的前代師祖”


    追憶雖然心中早已猜到答案,但是聽到老僧親口承認,仍然不由一驚


    他驚叫道:“天啊鳩摩智師父口中所說的白衣聖僧就是我們的六代師祖啊?”


    那老僧並未答複他,反而聽到追憶稱鳩摩智為師父感到極有興趣


    “哦“大輪明王居然也是你的師父麽?難怪你的修為不弱


    不過,據我所知大輪明王所修習的武功,應該是大輪明寺的火焰刀法,卻不知你又是從哪裏學來了易筋經神功


    老僧這樣問起,追憶自然不敢隱瞞他將鳩摩智傳他各門武功,以及家傳絕學和張無忌等人傳授的各項絕技,一一稟告,毫無半分隱瞞


    追憶所學的武功不但全是武林失傳的絕技,而且是極多且雜其武功駁雜的程度,就連那老僧都為之“嘖嘖“稱奇


    他愣了半晌,老半天方才答道:”聽你這小子說來,你還真是學到了不少絕學不成?“


    追憶訕訕然道:“學是學得不少,但是弟子除了一門羅漢拳法以外,其他的武功卻不怎地精純“


    老僧一語點破:“貪多嚼不爛這些武功絕技,無疑不是天縱奇才千錘百煉的神功,常人隻消一門絕技,便足夠鑽研一生“


    你縱然天資過人,悟性奇高但是想要在短期內將這些武功練到純熟,卻是癡心夢想


    追憶知道老僧說的極為正確,當即也是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那老僧一頓又道:“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之事,世人都見你天資奇高,誰都希望自己的衣缽有個傳人“


    這不,老僧也是隨波逐流,盼你學會一身老夫的絕技因此,明知你囫圇吞棗,一時無法消化,卻也隻好強塞硬填,盼你日後慢慢消化了


    說道此處,老僧突然盯著追憶說道:“好既如此,你就把你以前所學,一一的使將出來,讓老僧看看究竟有多少絕活


    追憶不敢怠慢,當即走到場中,將那畢生絕技一一施展開來


    他從少林七十二項絕技入手,先是將自己學得半生不熟的二十七技一一施展


    老僧武學造詣極高,一眼看出追憶的所學自然堪稱絕技


    隻是那追憶學得實在不夠精純,使出來的威力卻是差之甚遠


    以老僧的要求之高,看了自然大搖其頭他的造詣又是極高,雖然畢生並未學過七十二技,但是隨口指點之下,追憶居然獲益匪淺


    隨後,追憶又打了一套狄雲傳授的神照經上的功夫老僧從不知世上還有此門功夫,自然看得極為在意


    半晌之後,老僧微微頷首言道:“這門武功的威力,比之七十二項絕技中的任何一門絕學,要勝出不少”


    隻是你修煉的時日尚短,尚未發揮出一半的威力


    追憶知道老僧眼光精準獨到,自然百分之百的賣力老僧隨口又是指點一番,追憶自然又有收益


    其後,追憶又使出刀芒、劍芒,鬥轉星移和乾坤大挪移等武功,最後又張無忌傳授的九陽神功和九陰真經等武功逐一施展


    老僧看了之後不斷點頭,口中是不住的說道:“不壞不壞這些神功當著堪稱當世的絕技“


    而且這些絕技,倘若練到巔峰之時,與密宗的六大神技相比,卻也相去不遠了


    追憶心中暗自嘀咕,心道相去不遠?那自然還是有點差距的真不知這六大神技到底是何等武功,居然讓老僧如此推崇


    那老僧繼續嘀咕道:“看來中原武林真是代有人出,各門各派的絕技是層出不窮啊你小子使得雖然並不咋地,但是從你的招式之間,卻可以看出這些武功的確非凡“


    ☆☆00100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十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十無為並收藏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