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聚在此處,也非長久之計。魔教隻需坐等援兵到來,我們依然不是他們的敵手。”段譽輕聲說道。


    黃藥師點頭道:“正是!魔教此番勢大,我們不能力敵。”


    為今之計,隻要我們兵合一處,向南少林撤兵,方是解決之道啊。


    黃藥師此言一出,枯榮大師首先並不同意。


    隻聽他大聲說道:“如此不行。大理天龍寺尚有百餘名僧眾,難道全部搬去少林寺麽?”


    還有,倘若我們全部去了南少林,大理國的軍民百姓,以及皇親國戚卻又靠誰來保護?


    黃藥師點頭應道:“大師說的自然在理。倘若我們撤兵至南少林,大理國再無高手守護。”


    此時魔教一旦進犯,大理國國力弱小,定然沒有任何反抗之餘力。


    但是,枯榮大師可曾想過,倘若是這裏所有人馬隨您一起退回大理,共同抗擊魔教的進犯,我們又有幾成勝算?


    枯榮臉色一凝道:“除非依靠大理國的軍隊一起出動,否則沒有任何勝算。”


    黃藥師笑笑道:“我們武林中人,自然依著武林人武鬥的方式抵禦魔頭。”


    “倘若因為魔教之事,而動用大理國的軍隊,大師認為是否妥當?”


    枯榮沉聲道:“情非得已之下,為了保全大理國的軍民,如此做法,乃是不得已而為之!”


    此時瘋僧借口道:“枯榮大師所言差矣!倘若大理國軍民一起抵禦魔教,且不論勝負如何。單以魔教的龐大勢力,以不通武功的大理國軍民,與訓練有素,且身負高深武功的魔教教徒格鬥,最終即便取得勝利,想來也定然會使大理國損失慘重。”


    枯榮沉默不語,他心知瘋僧所言非虛。


    倘若自己真要堅持留在大理,這些正教中的武林群豪也定會與自己並肩作戰,一同抵禦魔教。


    但是怕就怕正如瘋僧等人所言,如若大理與魔教一旦開戰,以魔教的實力,自己並無取勝的把握。


    而且,即便是軍民一心,一同抗擊魔教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以大理國的國力,卻也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黃藥師見他不語,便即接口道:“在下認為,魔教所要對付的人,乃是我們中原武林人士,而未必是不懂武功的大理軍民。”


    倘若我們這些人退回大理,反而可能將禍水帶給了大理國的臣民。


    而我們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將所有通武功的人馬一起帶到南少林,可能反會將魔教的教眾引誘過去。


    畢竟,魔教也是武林人士。倘若以他們的身手,去對付一些不通武功之人,無異於犯了武林大忌。


    這等有失身份之事,我想魔教高手也未必會做。


    枯榮見黃藥師說的頗有道理,心下也不禁有點躊躇。他轉頭看向段譽道:“譽兒!你乃大理國國君,此事還是你來決定吧?”


    枯榮在大理國內輩分極高,此時對段譽發話,段譽自然不敢怠慢。


    他一躬身之後方才說道:“黃島主說的自然在理。倘若我們撤出大理,魔教見大理國內並無一個武林人物,反而未必會對大理國動手。”


    但是,魔教之人向來草菅人命,危害四方。他們做事有時更是邪魔外道,非常理可度。


    因此,倘若魔教之人按照黃島主所言,放棄攻擊大理國軍民,轉而一路追殺我們至南少林,自然再好不過。


    但是魔教行事非常理可度,一旦他們反其道而行之,大理國的軍民那就要遭殃了。


    黃島主之計,無異於是一場賭博。賭贏了,那麽皆大歡喜。但是一旦輸了,那麽大理國便會遭受無妄之災。


    因此,在下大理段譽,雖為一個南腄小國的國君,卻也不能行那苟且之事。


    在下雖然知道此番一旦帶領人馬回歸大理,乃是必死之事。


    但是,在下依然還是要回去安排抵禦魔教之事,誓與本國國民共存亡。


    段譽此時已然人到中年,已經不是當年的毛手毛腳的段譽。


    而且,又做了將近二十年的大理國君,此時已然所有事情為了大理國國民而考慮。


    因此,一番言語雖然聲音不大,但卻侃侃而談,言語之間更是鏗鏘有力,不容任何轉寰的餘地。


    黃藥師見他說的大義凜然,倒也心下佩服。


    他隨即道:“大理段皇爺能為軍民考慮,在下自然佩服。如此,我也不再勸說,你我等人那就一起,回到大理,共商抗擊魔教之事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十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十無為並收藏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