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的僧眾,早已在大殿等候。


    晦聰見韋小寶等人進來,遂清點完人馬後,當即一人走在前麵,率領眾人走出了南少林。


    方才用膳之時,追憶曾聽聞韋小寶一一介紹南少林的僧眾。


    早就知曉少林十三奇僧大陣和十八羅漢大陣,俱都是少林二代中澄字輩的傑出弟子擔當。


    其中尤其是十三奇僧大陣,其中更有澄觀大師擔任其中之一。


    那澄觀大師的武功,自然是極為高明的。當年在北少林,乃是般若堂首席,一身武功之高,便是白衣神尼也是讚不絕口。


    而其他十二僧人,也都是澄字輩的高僧,這些人能夠與澄觀一起擔當十三奇僧大陣,其武功縱然不如澄觀,想來也不會相去太遠。


    而十八羅漢大陣,也大多是澄字輩的高僧擔當。其中便有當年十八羅漢之一的澄光、澄通和澄心大師等人。


    因此這一撥人馬,乃是南少林中的jing銳,其陣法組合之強,實是令人側目。


    除了十三奇僧大陣和十八羅漢陣法的這些高僧以外,另外還有三十多位年輕僧人,緊緊跟隨在眾人之後。


    追憶一看那些僧人,年紀大多在三十多歲,武功看上去倒也不弱,想來這些人便是年輕一代的奇僧大陣和羅漢大陣。


    這兩代僧人,自然是南少林的jing銳。此番晦聰大師勞師遠征,倒也實在是下了一番血本。


    而且除了這些僧人之外,另外還有兩批僧人引起了追憶的注意。


    其中一批,倒也罷了,乃是紅葉大師的四位師弟,天竺寺僧也。


    而另外一撥,卻是連韋小寶也並不認識。


    隻見那十來個僧人之中,為首的卻是一個身形極度高瘦的老僧。


    那老僧手中握著一根禪杖,眼神顧盼之間,卻是jing芒暴漲。


    追憶一看之下,便知這老僧內力極其深厚。若論武功之高,恐怕在整個南少林之中,恐怕隻有晦聰禪師能勝他一籌了。


    如此人物,自然極為引人矚目。韋小寶將澄觀等幾位師侄叫道一邊,仔細打聽之下,才知道那為首的高手老僧,名字叫做天鏡大師。


    那天鏡大師,原是當年少林天虹大師的師弟。


    因乾隆立意剿滅紅花會,後遷怒與少林。後來派遣大量侍衛和親兵,放了一把火,將南少林夷為平地。


    這場浩劫,更是使得南少林中的僧侶死傷不計其數。其損失之大,可謂是南少林的一場災難。


    不過這場浩劫發生之時,紅葉大師和四位師弟卻因有事外出,沒有呆在寺內。


    因此在如此機緣巧合之下,倒是也躲過了這場浩劫。


    但是,火燒少林之後,天鏡大師等人為了避免朝廷追殺,隻得率領少林剩餘的僧眾,一直隨著陳家洛等人遠避回疆。


    而且一直等到南少林重建之後,方才暗中潛回南少林中。


    但是,這些人馬,乃是被清廷視為大逆不道的匪首。縱然是潛回南少林中,晦聰大師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收留他們。


    因此,為了避免與清廷作對,南少林重建之後,晦聰大師便將天境等人安排在後山修行。


    至於對於外界,卻是甚少有人知道。而整個南少林之中,知道天鏡大師等人身份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十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十無為並收藏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