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正在協商之時,隻見紅葉大師微笑說道:“各位不必心急,此事老衲已經有了計較。南少林中有一處極為隱秘的後院,人稱南少林木人巷。那木人巷與後山鏈接,一路直行下去,可以直接通往外界。如此一來,你們出去之後,必將已經離開魔教的防守範圍之外了。”


    慕容複大喜,當即請求紅葉大師開放木人巷,讓燕子塢的群雄通行。


    紅葉大師慨然應允,而且還當先帶路,將眾人帶到了後山的木人巷之中。


    那南少林之木人巷,乃是始建於南少林創建之時。


    由於當時南少林建寺之時,正是與倭寇大戰之時。


    南少林身負抵禦倭寇重任,所以對入寺學藝的弟子督促甚嚴。


    為了嚴格把關,不讓出寺的弟子墮了南少林的威名。


    尤其是出寺磨礪的弟子,如果武功越高,那麽他們保全性命的手段也越強,所以便創建了木人巷。要求所有想要下山磨練的弟子,必須打出木人巷,方能放其下山磨礪。


    這樣一來,那些想要下山磨礪的弟子,難度自然大為增加。


    因為,那木人巷中的木人,雖然隻是機關控製的傀儡,但是在能工巧匠的製作之下,卻是刀槍不入。


    而且,木人巷中的傀儡,每一招一式也是根據少林拳法製成,其威力之大,讓人實在難以想象。


    據說,有不少急於下山的弟子,低估了南少林木人巷的威力,貿然闖入陣中,想要憑著一身藝業,打將下山而去。


    哪知,那木人巷中的木偶,不但每一尊木偶,都會有一招威力強大無比的少林拳法。


    而且那些木人相互連接在一起,居然自成一套陣勢。拳勢連綿無窮,一招緊接一招,讓人實在防不勝防。


    所以,那些進入陣內的弟子,非但闖關未成,反而被打得鼻青眼腫,不得不敗退下陣來。


    更有甚者,有些武功稍差的弟子,因貿然闖關,更是被打成重傷者,也不下於少數。


    因此,鑒於此陣威力過大,雖然對出關的弟子,具有嚴格篩選和把關的奇效。


    但是,另一方麵,少林木人巷畢竟是木偶製成。因其拳腳無眼,每年被其打成重傷的弟子,也大有人在。


    最後經過第三代少林方丈的提議,最終將那木人巷永久封閉,再也不作為少林弟子闖關時的必經通道。


    不過,當木人巷永久封關之時,倭寇也已基本平定。


    既然,已無倭患侵襲,那些少林弟子,想要出關,自然不必再那麽嚴苛。


    故此,少林寺木人巷一直被封閉至今,時至今日,整個南少林中,已經沒有幾人知道這南少林木人巷的入口之處,設在哪裏?


    若非紅葉大師親自引路,眾人自然無法找到木人巷的入口。


    隻見紅葉大師走入後山,在一片無人問津的荒山之後,走了約莫半個時辰。


    然後又七轉八轉,猶如在迷宮之中,轉過七八個拗口,方才眼前豁然開朗,來到了一處風景優美的絕穀之中。


    隻見那絕穀之中,卻是坐著十來位大和尚。


    眾人定睛一瞧,隻見那些大師,大多都是認識之人。


    中間為首的一位,居然是那鼎鼎大名的天鏡禪師。


    而他身旁的幾位,便是他的一些師侄輩人物,南少林中的圓字輩高僧。


    眾人一愣,心道這天鏡大師為何不與其他少林僧人住在一起,非要帶著手下的圓字輩師侄,躲到這荒蕪的少林後山絕境之中?


    原來,南少林當年,被乾隆派兵剿滅。天鏡大師後來遠避南疆,幾近周折,方才又重回南少林之中。


    雖然回到寺中,卻也要注意避免被朝廷鷹犬的覺察。


    是故,在紅葉大師的安排之下,天鏡大師和眾位師侄,便被安排在這後山絕境之中。


    一方麵借此人跡罕至的絕境,一方麵可以修身練功,另一方麵也可以為南少林把守一下這木人巷的入穀機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十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十無為並收藏金庸群俠傳之葵花寶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