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身形微頓,一直保持跪姿的腿腳不知是因為麻痹還是因為被地板的生硬給磕著,稍微動了動。
他沒有抬頭,因用刑而略顯浮腫的臉上閃過一抹難過和羞怒。
“一切但憑主子做主。奴的命是主子的,奴一家的命都是沈家的!”敢做出背叛救命恩人的事,就得有被拋棄的覺悟!別說隻是姐夫,便是親媽親爹,他也不認為他們還有臉求公子饒恕苟活在這世上!活命之恩未報反而在背後捅刀子……
雖說來的是姐夫,可是,姐姐可知情?可被人脅迫?可是為了家中幼兒不得不為之?
趙康心底一片淒涼。
他是孤身一人進來了,在外頭的卻還有長姐和小弟,還有父母,以及尚是稚童之齡的外甥。
這一次他們將主意打到姐姐頭上,下一回呢?可是要對付小弟?他已是殘缺之軀,上不能侍奉尊長下不能傳承後嗣,弟弟是一家人的希望,若是那些人真的握住這趙家的命脈,估計父母也不得不聽命行事。
他能怎麽辦?
趙康默默流著淚,卻依然倔強的一聲不吭,既不求饒也不讓主子高抬貴手救護趙家一家子。
現在他才算是明了進宮的時候敬事房公公說的無根之人是何意思。進來了,再無家人,亦無根基,更無後嗣子孫敬奉香火。真的隻能是自己一個人。還是個殘缺不全的廢人。日子過得舒心與否全掛在主子身上,與大戶人家的丫鬟奴仆還不同,畢竟那些到了年齡主家還會給婚配,會有子嗣家人,運氣好的還可以得到主子的恩典外放出去做良民,掙下一份家業,過著殷實的生活。就如他姐姐和姐夫。
他是注定要一輩子老死宮中了,除了侍候好公子,他從不做他想。本以為自己機靈一點能幹一點,就會讓公子省心些。沒想到,不省心的卻來自外頭。
沈亦非也很煩惱。他知道家人對於趙康的含義,可是回想那薛家大郎沉著冷靜的嘴臉以及挑不出一絲錯處的規矩,若那毒真是他“不小心”露出傷口給自己看,得到自己賜藥的時候偷偷下的,連自己都沒有發現異常,可見此人心機。若真是個有異心的,卻是再留不得了。
可是,趙家姐姐怎麽辦?當時扶靈返鄉,趙玲一直跟著忙前忙後的打點,甚至在靈堂裏守了三日,哭了三日,那是真正發自心腑的悲慟,比隔房的叔伯兄弟還要情真意切。趙家叔嬸帶著小弟也來了,跟自己院子裏的嬤嬤小廝丫頭一塊打理自己的生活,熬藥喂飯一點也不敢馬虎,就是那時有些下人心思浮動暗暗投靠二房三房,他們也一直將自己護得牢牢的,沒有離棄。大管事一直忙著外頭的事,分、身乏術,扔了他家二兒子兒媳陪著看顧自己,卻也隻能裏外跑著遞話。最後,還是趙康意外偷聽到某些人的談話,知道有人要對自己不利,這才布局先帶著自己逃了,自己慣用的小廝丫頭嬤嬤都留下來迷惑外人。待他們到了京城外祖家,派人回去打探的時候,才知道那些小廝丫頭還有嬤嬤都被發賣了,便是大管事極力護著,也不能照顧個囫圇。
這事也怨自己,病得一塌糊塗,沒有先將身契拿出來散給他們,事後還是外祖派了門下清客去跟揚州知府打交道,這才將沈家長房父親一係的人馬逐漸找了回來安頓好,大部分都帶上京城給自己使喚,餘下的就留在江南田莊和鋪子裏替自己打點,若是有意願贖身的,也都免了身價銀子再給一筆安置費放出去了。
趙家為自己做的,他到死都會記著。
走到現在,他們之間也無所謂誰救了誰,誰又受了誰的恩惠,那份情誼,不是三言兩語說得開的。這事一個處置不好……
“也不能確定一定是他下的手,你先下去養傷,我再好好想想。”沈亦非頭疼的揉揉額角。
皇上那裏不能不給個交代,畢竟這事雖然出在自己身上,自己卻是皇上近寵,食的用的皇上都有可能接觸到,這個隱患不除,日後隻會釀成大禍!這可不是區區一個沈家趙家或者薛家能扛下的。
今日端午,宮裏也請來了戲班子唱戲說書,還有雜耍,專門給寵侍們解悶。皇上卻是忙著在京郊的昌平湖上觀賽龍舟與民同樂,約莫近午等賽事結束發放彩頭恩裳後才返回。
因著這一節日盛典,原本定於這兩日啟程回國的外國使臣也申請延期逗留,禮部官員也繼續履行他們的職責安頓好這些心思叵測的老外。唯有多摩國,初四一大早就離京了,走的時候安安靜靜,很多官員連他們是什麽時候離開的都不清楚。
畢竟發生這麽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他們也沒臉多呆,而且端午又不是他們的民族傳統節日,說起來除了賽龍舟也沒多大事兒,不如回去搞賽馬會。
別看麵上風平浪靜,多摩國舅甥倆心裏卻是將黑砂國給恨上了。
不是沒懷疑過大周,可是接待的禮部官員沒有絲毫異樣,處處為他們著想且安排照顧得十分妥當,沒出一絲岔子。壞就壞在最後他們沒有聽那小官吏的話,去了醉香樓。現在回想起來,貌似聽到醉香樓是京城第一花樓的話,是在驛館的院子裏,據說,傳這話的人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跟黑砂國使臣提起的,要說黒砂國完全無辜,他們也不信!
大周暫時動不了,難道區區黒砂他們還不好動手麽!
哼!“咱們先走一步,就在半道上布局,誓要給那些軟蛋好看!”不敢堂堂正正的兩軍對決,做這些陰私事,算什麽好漢!三王子麵色陰狠,將第三條馬鞭也給折斷了!
一直趴臥在鋪了厚厚三四層棉褥上的雷恩公爵閉眼養神,懶得理會他那個蠢外甥了。
他們也的確在回國的途中逗留了一段時間,在黑砂鍋西行的必經之路上挖了陷阱。
忙完端午慶典和龍舟賽,皇上回宮,沈亦非派人相請。
他沒有抬頭,因用刑而略顯浮腫的臉上閃過一抹難過和羞怒。
“一切但憑主子做主。奴的命是主子的,奴一家的命都是沈家的!”敢做出背叛救命恩人的事,就得有被拋棄的覺悟!別說隻是姐夫,便是親媽親爹,他也不認為他們還有臉求公子饒恕苟活在這世上!活命之恩未報反而在背後捅刀子……
雖說來的是姐夫,可是,姐姐可知情?可被人脅迫?可是為了家中幼兒不得不為之?
趙康心底一片淒涼。
他是孤身一人進來了,在外頭的卻還有長姐和小弟,還有父母,以及尚是稚童之齡的外甥。
這一次他們將主意打到姐姐頭上,下一回呢?可是要對付小弟?他已是殘缺之軀,上不能侍奉尊長下不能傳承後嗣,弟弟是一家人的希望,若是那些人真的握住這趙家的命脈,估計父母也不得不聽命行事。
他能怎麽辦?
趙康默默流著淚,卻依然倔強的一聲不吭,既不求饒也不讓主子高抬貴手救護趙家一家子。
現在他才算是明了進宮的時候敬事房公公說的無根之人是何意思。進來了,再無家人,亦無根基,更無後嗣子孫敬奉香火。真的隻能是自己一個人。還是個殘缺不全的廢人。日子過得舒心與否全掛在主子身上,與大戶人家的丫鬟奴仆還不同,畢竟那些到了年齡主家還會給婚配,會有子嗣家人,運氣好的還可以得到主子的恩典外放出去做良民,掙下一份家業,過著殷實的生活。就如他姐姐和姐夫。
他是注定要一輩子老死宮中了,除了侍候好公子,他從不做他想。本以為自己機靈一點能幹一點,就會讓公子省心些。沒想到,不省心的卻來自外頭。
沈亦非也很煩惱。他知道家人對於趙康的含義,可是回想那薛家大郎沉著冷靜的嘴臉以及挑不出一絲錯處的規矩,若那毒真是他“不小心”露出傷口給自己看,得到自己賜藥的時候偷偷下的,連自己都沒有發現異常,可見此人心機。若真是個有異心的,卻是再留不得了。
可是,趙家姐姐怎麽辦?當時扶靈返鄉,趙玲一直跟著忙前忙後的打點,甚至在靈堂裏守了三日,哭了三日,那是真正發自心腑的悲慟,比隔房的叔伯兄弟還要情真意切。趙家叔嬸帶著小弟也來了,跟自己院子裏的嬤嬤小廝丫頭一塊打理自己的生活,熬藥喂飯一點也不敢馬虎,就是那時有些下人心思浮動暗暗投靠二房三房,他們也一直將自己護得牢牢的,沒有離棄。大管事一直忙著外頭的事,分、身乏術,扔了他家二兒子兒媳陪著看顧自己,卻也隻能裏外跑著遞話。最後,還是趙康意外偷聽到某些人的談話,知道有人要對自己不利,這才布局先帶著自己逃了,自己慣用的小廝丫頭嬤嬤都留下來迷惑外人。待他們到了京城外祖家,派人回去打探的時候,才知道那些小廝丫頭還有嬤嬤都被發賣了,便是大管事極力護著,也不能照顧個囫圇。
這事也怨自己,病得一塌糊塗,沒有先將身契拿出來散給他們,事後還是外祖派了門下清客去跟揚州知府打交道,這才將沈家長房父親一係的人馬逐漸找了回來安頓好,大部分都帶上京城給自己使喚,餘下的就留在江南田莊和鋪子裏替自己打點,若是有意願贖身的,也都免了身價銀子再給一筆安置費放出去了。
趙家為自己做的,他到死都會記著。
走到現在,他們之間也無所謂誰救了誰,誰又受了誰的恩惠,那份情誼,不是三言兩語說得開的。這事一個處置不好……
“也不能確定一定是他下的手,你先下去養傷,我再好好想想。”沈亦非頭疼的揉揉額角。
皇上那裏不能不給個交代,畢竟這事雖然出在自己身上,自己卻是皇上近寵,食的用的皇上都有可能接觸到,這個隱患不除,日後隻會釀成大禍!這可不是區區一個沈家趙家或者薛家能扛下的。
今日端午,宮裏也請來了戲班子唱戲說書,還有雜耍,專門給寵侍們解悶。皇上卻是忙著在京郊的昌平湖上觀賽龍舟與民同樂,約莫近午等賽事結束發放彩頭恩裳後才返回。
因著這一節日盛典,原本定於這兩日啟程回國的外國使臣也申請延期逗留,禮部官員也繼續履行他們的職責安頓好這些心思叵測的老外。唯有多摩國,初四一大早就離京了,走的時候安安靜靜,很多官員連他們是什麽時候離開的都不清楚。
畢竟發生這麽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他們也沒臉多呆,而且端午又不是他們的民族傳統節日,說起來除了賽龍舟也沒多大事兒,不如回去搞賽馬會。
別看麵上風平浪靜,多摩國舅甥倆心裏卻是將黑砂國給恨上了。
不是沒懷疑過大周,可是接待的禮部官員沒有絲毫異樣,處處為他們著想且安排照顧得十分妥當,沒出一絲岔子。壞就壞在最後他們沒有聽那小官吏的話,去了醉香樓。現在回想起來,貌似聽到醉香樓是京城第一花樓的話,是在驛館的院子裏,據說,傳這話的人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跟黑砂國使臣提起的,要說黒砂國完全無辜,他們也不信!
大周暫時動不了,難道區區黒砂他們還不好動手麽!
哼!“咱們先走一步,就在半道上布局,誓要給那些軟蛋好看!”不敢堂堂正正的兩軍對決,做這些陰私事,算什麽好漢!三王子麵色陰狠,將第三條馬鞭也給折斷了!
一直趴臥在鋪了厚厚三四層棉褥上的雷恩公爵閉眼養神,懶得理會他那個蠢外甥了。
他們也的確在回國的途中逗留了一段時間,在黑砂鍋西行的必經之路上挖了陷阱。
忙完端午慶典和龍舟賽,皇上回宮,沈亦非派人相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