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本是弘農華陰一平民,世代經商,靠買賣賺了點銀子,本來毫無出頭之日,沒想到世事艱險,戰爭頻發,靠著給將軍們送了多少好禮,一趟趟見麵,居然也混個臉熟,開什麽推薦人才居然也能入中,居然搞了個高陸縣縣令。本縣令那個爽啊。但是,當了縣令後才知道,操心的事情真是多啊。吾是平民時,覺得縣令就是人生輝煌的峰極了,爬到了這個境界才知道,倒不如鬥升小民過得自在。
若是讀書人,隻要一心讀好聖賢書就行了,外界任何事情啊在他們眼裏就像曆史書上的東西,哦,發生過這回事啊,然後就沒有了,不會在你們身上、心裏留下什麽沉重的痕跡。
要是下地的農夫啊,操心的也不過是天氣。天氣啊,自有上天旨意,非人力所能控製,急是一天,不急也是一天,煩惱也沒有用。至於每天的農活,的確是苦了點,累了點,可從古到近,農夫都是這樣幹活的啊,體力活,習慣也就不覺得累了。
經商的人,走南闖北,買東買西,幹這種無本輕鬆買賣,得錢多快;要不開個店鋪,開門關門,守著客人上門就行,更是不用啥擔心的。
他們都比我這個高陸縣的縣令活得輕鬆自在啊。天氣好不好,我比農夫更關心啊,收成不好徭役就不能完成,上司歸罪責罰都是小事,烏紗帽不保就痛苦了,還得求神拜佛祈求下雨。鄉間的教化民風也得管了吧,這些年戰事終於停止了,那些戰爭中被摧毀了的農耕用具房屋住宅得恢複,更重要的是維護民風負責教化鄉紳大部分在戰爭中都死了,恢複鄉間民俗太艱難了。縣裏的狀況更是不用說了,十家店鋪倒有八家關門了,另外兩家,一家是當鋪,一家是縣衙。你倒要問了,縣衙怎麽是店鋪了。衙門才是最大的店鋪呢,不都說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麽,這種是典型的服務性行業的精神吧。不同的是,人家買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貨品,衙門賣的隻有服務了。升堂開廳斷案子,祭祀祈禱拜鬼神,教化鄉裏淳民風,募兵操練包平安,征夫築堤修水壩,萬般煩事在心頭,沒有空沒得閑勞到死。
要是縣城之內隻是事情多些吧,我也就認了,就是個勞碌命唄。但是,更令人無力的是心累啊。我朝沿襲魏朝而來,經世濟民從來不是強項,征戰討伐是強項,連年征戰帶來的後果就是府庫空虛,沒有半點銀子積攢下來,年年稅賦年年征,那年風不調雨不順了一年的任務就沒法完成了,就要加稅,這一加稅農民就更不堪重負,暴露都好多回了。本縣當得,真是累啊。而且,我朝皇帝在稅賦上還多了一項要求,征集美人。皇帝這年年征召美人,多的年景一年征好幾次,本縣可從哪裏征召民女啊。
縣城雖是地力疲弱物產不豐,沒值得進貢給上級投其所好的貨物;也沒有出過大人物,可以讓本縣令投靠攀附的。但是,本地女子的美貌可是為世人都熟知的啊,素有麵如朗月、目如星輝、豐盈秀美、體態婀娜之讚譽,皇帝要征召民女,這是我的大機會啊,抓住了這個機會,那真是,王八翻身遊得快,泥鰍入泥鑽得爽。
皇帝要三個我就奉上三十個,皇帝要年輕貌美的,我就但凡長得好看點的都征召了,先征集了讓郡縣過目了再說,不好的再淘汰了。寧可多抓一群,不可漏過一個。哦?你問人家會不會不想來?開玩笑了,誰樂意自家閨女送到皇宮大院去,以後一輩子見不著麵,好的也許還能返鄉省親,絕大部分都是從此老死宮中,擱誰身上誰都不樂意。
本縣令做事,還要考慮他們的感受麽?代皇帝牧理百姓,我就是百姓的天,是他們的青天大老爺,本縣令說是啥就是啥。號令一出,就要執行。不從者杖八十,不死也殘了,死了更沒人跟本縣令叫嚷了。總之,本縣令抓了足夠多的婦人女子進奉給皇上。
而且,本縣令還請了好些個青樓女子,教她們魅惑之術勾人之法,讓那些個人啊,享用了美人一次後就念念不忘,牢牢抓住他們的心,這要能抓住皇帝的心就最好了,再不濟,給太守郡長留幾個好的,本縣令的仕途也寬廣坦蕩些。
為了審閱哪些女子是否符合皇帝的要求,為了驗證教育得是否有效,本縣令以身作則,親自下場檢閱他們。這些個婦人女子真不賴,個個水靈嬌媚啊,隨便一人婚嫁給普通人家,那都是愛寵得不得了的寶啊,進宮了那就慘了。不過,這也由不得她們了。能侍奉皇帝也算她們的榮光了,能給我的仕途增添幾分功勞也是她們的福分,這都是是她們的命,本縣令也是奉命而行。反正他們也要伺候人的,不是。
咦,當中一個人怎麽如此之美貌,這是雲中仙人畫中仙子下凡麽?漂亮無瑕的臉蛋、旺夫的五官、婀娜多姿體態,尤其是溫順柔美又飄然出世的樣子,讓人一看就想摟在懷裏捧在心上壓在身下好好憐愛,又覺得清逸出塵清新寡欲的仙子怎能隨便容忍凡人褻瀆。這婦人,也太誘惑人了!是進奉,還是自己留著?這是一個難題啊。
怎麽,青樓女子還教了她魅惑之術?舞來,讓本縣令看看。輕盈柔美,卻偏偏勾魂奪魄,拒人於千裏之外卻欲拒還迎,受不鳥了。
啊。已經被本縣令破功了。還怎麽進奉給皇上。進奉不了就算了,反正還有那麽多個美貌女子,皇帝也不知道被我藏了一個。噢,美人,本縣令再疼愛你一回吧。
這婦人倒是好生養,沒多久居然生了個閨女,沒弄個大胖小子傳宗接代有點遺憾呢,這賠錢貨,早晚成人家的人,有點虧了。不過女娃子粉雕玉琢的,大了一定美得不得了。
憑借著送民女之功勞,本縣令倒也步步高升,仕途坦蕩,從文職都做到了武將―車騎將軍。本將軍雖說不帶兵打仗上陣殺敵,但強搶民女拆人家庭也不是容易的事,還有些個拚死抵抗不出閨女的刁民,本將軍也親自指揮上陣指點,本將軍出馬,那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啊,多少民女都被我抓到了。這不是赫赫軍功麽?哈哈。
就是這一年又一年得送走好的,留下的都是破壞貨,種子都不好了,漸漸送出去的民女質量也不怎地了啊。本將軍的仕途啊,最近這幾年有點坎坷,愁煞人也。女兒倒是乖巧伶俐,知道爹爹煩心,過來寬慰了。真是令人心疼的寶貝啊,長得跟她娘似的,美得不似人間女子,卻偏偏又嬌媚勾人。誰家男子這麽好福氣去了我這閨女,真是賺大發了。
若是讀書人,隻要一心讀好聖賢書就行了,外界任何事情啊在他們眼裏就像曆史書上的東西,哦,發生過這回事啊,然後就沒有了,不會在你們身上、心裏留下什麽沉重的痕跡。
要是下地的農夫啊,操心的也不過是天氣。天氣啊,自有上天旨意,非人力所能控製,急是一天,不急也是一天,煩惱也沒有用。至於每天的農活,的確是苦了點,累了點,可從古到近,農夫都是這樣幹活的啊,體力活,習慣也就不覺得累了。
經商的人,走南闖北,買東買西,幹這種無本輕鬆買賣,得錢多快;要不開個店鋪,開門關門,守著客人上門就行,更是不用啥擔心的。
他們都比我這個高陸縣的縣令活得輕鬆自在啊。天氣好不好,我比農夫更關心啊,收成不好徭役就不能完成,上司歸罪責罰都是小事,烏紗帽不保就痛苦了,還得求神拜佛祈求下雨。鄉間的教化民風也得管了吧,這些年戰事終於停止了,那些戰爭中被摧毀了的農耕用具房屋住宅得恢複,更重要的是維護民風負責教化鄉紳大部分在戰爭中都死了,恢複鄉間民俗太艱難了。縣裏的狀況更是不用說了,十家店鋪倒有八家關門了,另外兩家,一家是當鋪,一家是縣衙。你倒要問了,縣衙怎麽是店鋪了。衙門才是最大的店鋪呢,不都說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麽,這種是典型的服務性行業的精神吧。不同的是,人家買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貨品,衙門賣的隻有服務了。升堂開廳斷案子,祭祀祈禱拜鬼神,教化鄉裏淳民風,募兵操練包平安,征夫築堤修水壩,萬般煩事在心頭,沒有空沒得閑勞到死。
要是縣城之內隻是事情多些吧,我也就認了,就是個勞碌命唄。但是,更令人無力的是心累啊。我朝沿襲魏朝而來,經世濟民從來不是強項,征戰討伐是強項,連年征戰帶來的後果就是府庫空虛,沒有半點銀子積攢下來,年年稅賦年年征,那年風不調雨不順了一年的任務就沒法完成了,就要加稅,這一加稅農民就更不堪重負,暴露都好多回了。本縣當得,真是累啊。而且,我朝皇帝在稅賦上還多了一項要求,征集美人。皇帝這年年征召美人,多的年景一年征好幾次,本縣可從哪裏征召民女啊。
縣城雖是地力疲弱物產不豐,沒值得進貢給上級投其所好的貨物;也沒有出過大人物,可以讓本縣令投靠攀附的。但是,本地女子的美貌可是為世人都熟知的啊,素有麵如朗月、目如星輝、豐盈秀美、體態婀娜之讚譽,皇帝要征召民女,這是我的大機會啊,抓住了這個機會,那真是,王八翻身遊得快,泥鰍入泥鑽得爽。
皇帝要三個我就奉上三十個,皇帝要年輕貌美的,我就但凡長得好看點的都征召了,先征集了讓郡縣過目了再說,不好的再淘汰了。寧可多抓一群,不可漏過一個。哦?你問人家會不會不想來?開玩笑了,誰樂意自家閨女送到皇宮大院去,以後一輩子見不著麵,好的也許還能返鄉省親,絕大部分都是從此老死宮中,擱誰身上誰都不樂意。
本縣令做事,還要考慮他們的感受麽?代皇帝牧理百姓,我就是百姓的天,是他們的青天大老爺,本縣令說是啥就是啥。號令一出,就要執行。不從者杖八十,不死也殘了,死了更沒人跟本縣令叫嚷了。總之,本縣令抓了足夠多的婦人女子進奉給皇上。
而且,本縣令還請了好些個青樓女子,教她們魅惑之術勾人之法,讓那些個人啊,享用了美人一次後就念念不忘,牢牢抓住他們的心,這要能抓住皇帝的心就最好了,再不濟,給太守郡長留幾個好的,本縣令的仕途也寬廣坦蕩些。
為了審閱哪些女子是否符合皇帝的要求,為了驗證教育得是否有效,本縣令以身作則,親自下場檢閱他們。這些個婦人女子真不賴,個個水靈嬌媚啊,隨便一人婚嫁給普通人家,那都是愛寵得不得了的寶啊,進宮了那就慘了。不過,這也由不得她們了。能侍奉皇帝也算她們的榮光了,能給我的仕途增添幾分功勞也是她們的福分,這都是是她們的命,本縣令也是奉命而行。反正他們也要伺候人的,不是。
咦,當中一個人怎麽如此之美貌,這是雲中仙人畫中仙子下凡麽?漂亮無瑕的臉蛋、旺夫的五官、婀娜多姿體態,尤其是溫順柔美又飄然出世的樣子,讓人一看就想摟在懷裏捧在心上壓在身下好好憐愛,又覺得清逸出塵清新寡欲的仙子怎能隨便容忍凡人褻瀆。這婦人,也太誘惑人了!是進奉,還是自己留著?這是一個難題啊。
怎麽,青樓女子還教了她魅惑之術?舞來,讓本縣令看看。輕盈柔美,卻偏偏勾魂奪魄,拒人於千裏之外卻欲拒還迎,受不鳥了。
啊。已經被本縣令破功了。還怎麽進奉給皇上。進奉不了就算了,反正還有那麽多個美貌女子,皇帝也不知道被我藏了一個。噢,美人,本縣令再疼愛你一回吧。
這婦人倒是好生養,沒多久居然生了個閨女,沒弄個大胖小子傳宗接代有點遺憾呢,這賠錢貨,早晚成人家的人,有點虧了。不過女娃子粉雕玉琢的,大了一定美得不得了。
憑借著送民女之功勞,本縣令倒也步步高升,仕途坦蕩,從文職都做到了武將―車騎將軍。本將軍雖說不帶兵打仗上陣殺敵,但強搶民女拆人家庭也不是容易的事,還有些個拚死抵抗不出閨女的刁民,本將軍也親自指揮上陣指點,本將軍出馬,那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啊,多少民女都被我抓到了。這不是赫赫軍功麽?哈哈。
就是這一年又一年得送走好的,留下的都是破壞貨,種子都不好了,漸漸送出去的民女質量也不怎地了啊。本將軍的仕途啊,最近這幾年有點坎坷,愁煞人也。女兒倒是乖巧伶俐,知道爹爹煩心,過來寬慰了。真是令人心疼的寶貝啊,長得跟她娘似的,美得不似人間女子,卻偏偏又嬌媚勾人。誰家男子這麽好福氣去了我這閨女,真是賺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