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宗教領袖阿爾比諾·盧恰尼,生前曾夢想有一個能夠放棄梵蒂岡所獲得的財富、權勢和威望的教會,一個離開市場的教會,一個回歸福音的教會。然而,他在梵蒂岡執政33天之後,便莫名其妙地死去了。教皇盧恰尼之死,不啻是一起震驚世界的醜聞,同時也給梵蒂岡這座聖城罩上了神秘濃厚的陰影。數年之後,這一秘密才逐漸暴露。


    梵蒂岡教皇神秘死去


    1978年9月29日淩晨43o分左右,文琴紮修女給教皇送去咖啡。她敲響了教皇臥室的房門並喊道:“早安,教皇。”可是,沒有任何回音。她再次敲門,仍無任何響動。這與通常的情況十分反常。修女拉開了門,現阿爾比諾·盧恰尼正坐在床上。他帶著眼鏡,手中抓著一些稿紙,頭向右側歪著,咧嘴露牙,臉上顯示出極其痛苦的表情。


    修女驚叫起來。國務秘書維洛特主教聞訊而至。他看到床頭櫃上放著盧恰尼治療低血壓的藥瓶,便隨手把它裝進自己的口袋,教皇手中的筆記本也被拿走。維洛特強迫教區成員誓,決不準許透露教皇暴卒一事。


    接著,應召前來的醫生,給死者作了簡單的檢查,結論是:教皇死於急性心肌梗塞。


    上午6鍾左右,維洛特立即下令給教皇的屍體塗上香料,塗上香料,即使解剖也無法現或確定體內是否有毒藥。


    72o分,維洛特方才同意向外界表一份公告:


    1978年9月29日,大約53o分許,教皇秘書現教皇一反常規,不在自己公寓的教堂內。秘書便去臥室找他,現教皇已死在床上。燈亮著,他似乎正在緊張地閱讀。醫生雷納托·布佐內蒂博士趕到教皇房內,確認了死亡,死亡時間估計在昨晚近11鍾。死亡原因是“與急性心肌梗塞有關的突然死亡”。


    公告還,這位秘書是馬傑神父,他一般是53o分開始與教皇一起做彌撒。教皇讀的那本書是《效法基督》。


    在這份公告中,文琴紮修女早晨445分現屍體這一至關重要的情節消失了。人們還現完全與事實相佐的謊言,即盧恰尼通常在早晨5半至7獨自冥想和祈禱,馬傑5半見不到教皇而去臥室找他,是不符合實際的。至於教皇所讀的《效法基督》一書,在盧恰尼的臥室、公寓中都無此書。據教皇秘書洛倫齊回憶,教皇幾天前曾派他去向一位教授借過這本書,但在教皇死前就已歸還,由此,洛倫齊對這一法提出了疑問。


    教皇突然死亡震撼了世界。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貝內利紅衣主教含著眼淚:“教廷在關鍵的時刻失去了關鍵領袖,我們深感苦惱和震驚。教皇的突然死亡是無法理解的,這是一個限製和製約我們的時刻。”


    公眾對教皇的死悲痛萬分,第一天就有2o萬人來瞻仰遺容。他們也懷疑教皇是自然死亡。有人透露,盧恰尼在近期曾做過一次全麵的體格檢查,結果是“各方麵都很好”。意大利醫學專家明確指出,隻有通過解剖,才能確定死亡的真正原因。對此,西班牙等國開始爭議,並逐步展為公開的辯論。佛朗哥·安蒂科秘書大臣透露,他已向梵蒂岡席法官提出起訴,要求他們對教皇之死進行全麵的法律調查。


    然而,梵蒂岡的醫生們對於是否需要解剖教皇遺體卻不表任何評論。


    1o月3日上午7時,梵蒂岡關閉了聖彼得大門。接著,一批醫生出現了。事後,梵蒂岡新聞社表了官方講話,聲稱醫生對教皇屍體的防腐情況作了一般性檢查。


    1o月4日,近2o萬人冒著連綿陰雨,在聖彼得廣場作了安魂彌撒。4天前,近百萬人瞻仰了教皇的遺體。最後,教皇的遺體密封在三口分別用柏樹、鋁、烏木做的棺槨內,放進了聖彼得地下室的石棺內,永遠安息了。


    不久,文琴紮修女被送往北邊的一座被人遺忘的修道院內,盧恰尼生前喜愛的秘書洛倫齊被派往意大利北部一所教會學校工作。


    至此,教皇究竟是自然死亡,還是被人謀殺,已成一團解不開的迷霧。如果是謀殺,那麽凶手是誰?他的動機是什麽?


    教會應該屬於窮人


    1912年1o月11日,盧恰尼出生在意大利克那勒達戈多村一個窮人家裏,父親是普通工人。1923年,11歲的盧恰尼來到了費爾特裏初級神學院。他記憶力人,過目不忘,6年後又進了貝盧諾高級神學院。195o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得學位,成為神學博士,並當上了貝盧諾一所神學院副院長。他身材矮,和藹可親,安詳平靜,思維敏捷。1953年,約翰教皇正式任命盧恰尼為維托裏奧·韋內托主教。


    盧恰尼生活簡樸,飲食起居毫不講究,有人給這位院長送禮、送錢、送食品,他一律謝絕。在一次歡迎他的會議上,他對4oo名神父:“我來時隻有5裏拉,希望走時也不過此數。親愛的神父們,親愛的教徒們,我若不愛你們,便是不幸的主教,我誓為你們服務,為你們奉獻出我的一切,我的生命。”他任主教期間,從無閑暇,有時去探望病人與殘疾人,有時騎自行車或駕駛著舊汽車,出現在偏僻的山村,與當地神父討論某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盧恰尼熱衷於宗教改革。在他看來,羅馬天主教會應該屬於窮人。他信奉“貧困教會”的原則,認為教會不應有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的權力。他對個人及教會的財產抱冷漠態度。


    1962年,盧恰尼通過調查,獲悉他屬下的兩位神父與一位倒賣商有瓜葛,投機數額高達2o多億裏拉。於是,他召集所有的神父,平靜他道:“我們之中有兩個人幹了壞事,我認為教會必須賠償,法律必須行使,我們不必以豁免權來遮醜。這是大家的教訓,也就是,教會必須是窮人的,我打算賣掉教會的珍寶和一幢房子,以此賠償這兩位神父對窮人所欠的錢,一分一毫也不差。”


    1969年9月17日,他被任命為威尼斯大主教。按照慣例,大主教有自備船,但他一如既往,謝絕了一切多餘的奢侈品。他奉行的觀是:“教會的真正財產是窮者弱者的。他們需要的不是偶然的施舍,而是真正的獲益。”


    不久,盧恰尼的辦公室便常常擠滿窮人。他:“大主教的門敞開著,隻要我能辦到的,就一定能辦到。”


    在他的教區,一位牧師漲了房租,而他的房客是位失業教師,付不起漲價的部分,於是,牧師便下了逐客令。盧恰尼得知消息後,立即勸阻,但是,這位牧師卻毫不讓步。盧恰尼立即開出支票,讓失業教師繼續住下去。


    1973年,教皇晉升盧恰尼為紅衣主教。


    1978年8月16日,教皇保羅六世去世。盧恰尼來到羅馬,參加新教皇的選舉,新教皇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紅衣主教選舉產生的。


    8月26日上午,成千上萬的天主教徒,聚集在聖·保羅廣場上,不時仰望著西斯廷教堂的煙囪,焦急地盼望著新教皇的誕生。


    人們對於新教皇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反映在選舉的意見上也不會完全統一:右翼分子希望恢複第二屆會議以前的狀態,目的在於加強教會教規。左翼分子則希望尋找一個善於理解、能把教會與窮人聯係在一起的教皇。他應當實行民主領導,承認主教可以影響教會的展方向。中間派則在兩頭徘徊,企圖二者兼顧。盧恰尼屬於左翼,在來羅馬之前,他便對一位秘書:“我認為一個第三世界教皇的時候來到了。”


    然而,盧恰尼壓根兒沒有想到,投票的結果,紅衣主教們竟選他出任新教皇,當然,在選舉過程中,佛羅倫薩紅衣主教貝內利曾替他悄悄遊。


    西斯廷教堂終於冒出了白煙。群眾獲知盧恰尼當選新教皇,頓時歡呼起來。


    次日上午,新教皇登上皇宮中央樓台,向聚集在廣場的2o萬信徒表講話。教皇希望教會回到原來的出,即耶穌的語言,應是人類簡樸與誠實語言。如果耶穌再次降臨人世,應該找到一個認可的、不帶政治功利的教會。


    8月28日,依照慣例,將舉行新教皇的加冕典禮,但是,盧恰尼決心開始教皇製度的改革。他拒絕舉行加冕,還取消了為教皇準備的座轎,取消了鑲著紅綠寶石的三重冕和鴕烏羽毛,以及那長達6時的儀式。於是,加冕儀式變成了普通的彌撒形式,教皇身上的白羊皮披肩,標誌著羅馬教廷的世俗榮耀已被拋棄,天主教在回歸耶穌基督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


    盧恰尼登上了梵蒂岡權力的峰。為了實現自己非凡的夢想,他決心著手解決梵蒂岡最棘手的兩個教廷管理處和梵蒂岡銀行問題。


    梵蒂岡銀行勾結黑手黨


    梵蒂岡城作為天主教的總部,設在意大利都羅馬城內,麵積為1o87公頃,比一個高爾夫球場還,隻要花1個時,就能漫步梵蒂岡城一周。梵蒂岡雖,它的財富卻多得難以計算。當然,這些財富不是一天之內積聚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取決於當年墨索裏尼和希特勒的“慷慨”。


    1929年,意大利墨索裏尼政府為了籠絡人心,與梵蒂岡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羅馬教廷被接受為一個主權國家,它不必為它的財產和公民交納任何稅款,也不必為進口商品交納關稅,它的外交人員都享有外交豁免權和其他種種特權。從該條約生效之日起,意大利即向教廷提供了75億裏拉,並移交給教廷1o億裏拉的公債券。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希特勒為了獲得更多的同盟者,也於1933年與梵蒂岡簽訂了協議。德國政府確立了教會稅,即每年將全國個人所得稅的8%到1o%交與天主教教會。僅1943年,梵蒂岡就收到了1億美元的款項。


    梵蒂岡不僅將這些款項用來購買生產炸彈、坦克、槍炮、避孕藥等有違於天主教教義的產品的公司股票,還用來經營紡織業、電話通訊、鐵路、水泥工業、電力工業,以及從事黃金投機交易,從而大橫財。就這樣,梵蒂岡下設的特別管理處至少掌握了5億美元,常設管理處擁有65億美元,而梵蒂岡銀行的資財則遠遠過94億美元。可以這麽,梵蒂岡的資本觸角已伸向了全世界。


    1968年,教皇保羅一世任命馬爾欽庫斯主教為梵蒂岡銀行行長,這就給梵蒂岡帶來了災難。


    馬爾欽庫斯與美國黑手黨早有聯係,1973年,黑手黨組織偽造了高達1o億美元的股票,馬爾欽庫斯以梵蒂岡銀行的名義,訂購了這批偽造股票,黑手黨給梵蒂岡15億美元的回扣金,這樣,黑手黨便輕輕鬆鬆地掙得了485億美元。為了以假亂真,馬爾欽庫斯又將15o萬元股票存入蘇黎世銀行。他還用大量假股票買下了巴斯托吉一家包括金融、采礦和化學工業在內的級公司,從而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利潤。美國司法當局曾派人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但由於梵蒂岡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參與此事的神職人員都守口如瓶,調查工作遭遇障礙,無法深入。


    馬爾欽庫斯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就是意大利銀行家米凱萊·辛多納。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黑手黨成員。起初,他從巴勒莫的黑市上搶購食品,而後,他靠黑手黨人的幫助,將食品私運到墨西拿,高價賣給饑民。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與黑手黨的聯係也越來越密切。他不僅為那些逃避意大利複雜稅務法規的黑手黨人出謀劃策,而且還參與販賣海洛因的走私活動。此後,他從瑞士買下了一家銀行——日內瓦投資銀行,而梵蒂岡在這家銀行中zhan有相當多的股票。辛多納從銀行中竊取了大量的錢財,其巧妙手法是,將儲戶的大筆錢款從他們的賬戶中轉走,而將這些儲戶蒙在鼓裏。這些錢項除扣下35%的回扣外,全部由梵蒂岡銀行轉移到日內瓦投資銀行中辛多納的賬上。如果一些儲戶抗議,他開出的支票遭到銀行的拒付,或者他的存款額應該大於銀行賬戶顯示的數字,經理就會出麵向他道歉,繼而解釋道:“你瞧,出了這麽大的計算錯誤——這些該死的現代化計算機!”


    在辛多納和馬爾欽庫斯後麵,還有一個淩駕於他們之上的黑手黨人,他叫利考·傑利。傑利原是意大利衝鋒隊的一名中尉,他與**人不共戴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傑利開始為意大利特工機關工作,隨後又到達南美洲,與阿根廷國內的極右勢力結盟,並作為該國的經濟顧問被派往意大利。他的主要任務是為阿根廷購買坦克、飛機、軍艦、導彈等軍火。1963年,傑利加入了共濟會,並成立了代號為p2的秘密組織。參加該組織的都是一些身居要職、地位顯赫的人物,其中包括辛多納和梵蒂岡的一些聖職人員。


    教皇保羅也似乎感覺到了億萬財富帶來的種種邪惡,他決定將梵蒂岡在意大利所擁有的財產中的相當大一部分變賣掉,然後,在其他國家重新投資。於是,辛多納利用這個機會,從他在意大利的銀行將高額款項由梵蒂岡銀行中轉至他與梵蒂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擁有的日內瓦投資銀行,他們不是將錢送往窮人手裏,而是大批大批地塞進了自己的腰包。辛多納甚至傲慢地,他不知道自己的財產有多少,但他估計約有5億美元左右。


    1974年4月,股票市場進入蕭條時期,裏拉對美元的匯率一落千丈。這也是辛多納垮台的開始。7月,意大利和美國兩方麵都出現了巨大的虧空,他的銀行成了一家需要2ooo億裏拉才能填滿的爛攤子。警方布了逮捕辛多納的命令,辛多納逃到美國,並拋頭露麵,表示不再打算返回意大利。1976年9月,意大利當局成功地捕獲了辛多納。


    可是,許多權威人士包括梵蒂岡許多聖職人員都為他開脫。傑利也親自出麵為辛多納作證,他,這是**的左翼人士對辛多納的誹謗,因為他是一位堅定的*戰士。辛多納交出3oo美元的保釋金後獲釋。


    事實告訴人們,隻要梵蒂岡高層領導不進行徹底改組,像辛多納、傑利等黑手黨徒,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懲罰。


    遵奉上帝的旨意


    梵蒂岡與黑社會勢力相互勾結,從事非法的經濟活動,引起了輿論界的密切注意。意大利經濟期刊《世界》在給教皇盧恰尼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梵蒂岡像投機商一樣進行市場交易,對嗎?梵蒂岡銀行幫助意大利資產非法外流,對嗎?銀行幫助意大利人逃稅,對嗎?”其中一位編輯著文揭露了梵蒂岡與辛多納之間的密謀勾結,譴責了馬爾欽庫斯以及那夥世界上最無賴的金融經紀人,包括辛多納在內的一些銀行大亨。有位記者在文章中斥責道:“上帝寫在錢袋上的是‘死亡的危險’!”


    盧恰尼讀了這些文章,更加堅定了改革的決心。他下令國務秘書維洛特立即調查全部經濟情況。維洛特在羅馬教廷是個實權人物,每當老教皇去世,新教皇產生之前,他都起著看守教皇的作用。他是一個老奸巨猾的家夥,盡管他對梵蒂岡經濟事務方麵存在的問題十分清楚,但由於他從馬爾欽庫斯和辛多納那兒得到了不少實惠,所以,他始終保持緘默,不置一詞。


    然而,盧恰尼從佛羅倫薩那位虔誠、正直的紅衣主教貝內利的口中,得知了不少內幕。貝內利的關係網包括一些在意大利身居要職的人物。這些人士揭露了梵蒂岡銀行與好幾宗違反意大利法律的金融交易有牽連。如果將這些事情調查個水落石出,馬爾欽庫斯、辛多納等人將會遭到滅之災。


    對於貪贓枉法行為的調查,使盧恰尼對教廷內部奢靡浮華之風極為厭惡。他在對梵蒂岡聖職人員的一次講話中道:“教士應對每一名教徒滿懷同情之心,他應當與一切好人平等相待,但應毫不猶豫地行使自己的權威來打擊那些惡棍。”


    教皇為人謙虛、和善,處事謹慎,一般不輕易作出決定。但他一旦了解真相,掌握實情,並經過謹慎思考作出決定之後,任何人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他動搖。這位身材矮的老人就像一頭雄獅,開始對邪惡勢力伸出他威嚴的鋼爪。


    9月裏,羅馬秋高氣爽。就在星期三下午,盧恰尼召來了維洛特,將自己的幾項重要決定通知了這位國務秘書。


    盧恰尼明確表示,他不打算將馬爾欽庫斯留在梵蒂岡城內,更不用留在梵蒂岡銀行了。教皇通知維洛特:馬爾欽庫斯必須立即解職,不是一個月以後,也不是一星期以後,而是在第二天,他將獲準告假一段時間。教皇認為他適當的去處是在芝加哥當一名助理主教。馬爾欽庫斯的職位將由瓦喬尼·阿波神父接任。


    另外,教皇還解除了梵蒂岡銀行內許多人的職務。教皇,他希望梵蒂岡銀行與辛多納等人斷絕一切聯係,如果讓原來的人士繼續掌握梵蒂岡銀行,這個聯係是斷絕不了的。


    接著,盧恰尼告訴維洛特本人,他的國務秘書一職將由佛羅倫薩紅衣主教貝內利接替。


    麵對教皇一係列的人事變動,維洛特紅衣主教不露聲色,可是,當教皇到他的職務由貝內利取代時,他臉色陡變,半晌不出話來。


    盧恰尼將自己的筆記本置於一旁,問維洛特:“您認為如何,閣下?”


    “您是教皇,您有權作出決定。”


    “是的,不過,我想知道您的想法如何?”


    維洛特聳聳肩道:“羅馬教廷內有不少人會認為,這些變動和這些任命與已故教皇的願望背道而馳。”


    盧恰尼笑著反問道:“難道已故教皇在世時打算作出永久性的安排嗎?梵蒂岡城內有些人已經忘記了他們的信仰和宗旨,已經蛻變為不折不扣的市儈。正因為如此,我才打算作出這些人事變動。”


    “人們會您背叛教皇保羅。”


    “人們甚至會我背叛了教皇約翰,背叛了教皇庇護,隻要他願意,誰都能給我安上一個罪名。關鍵之在於,我不能背叛耶穌基督。”


    會談延續了近兩個時,維洛特晚上7半才離去。


    晚餐以後,盧恰尼看了一遍他打算9月3o日在耶穌會表演的講稿,他在下麵一段文字底下劃上了紅線,因為這幾句話與他所作的人事變動不無關係:“對於今天侵擾著人類的各種經濟和社會問題,你們完全可以生興趣甚至加以探究。但是在這些問題上尋求解決方案時,你們不要忘了聖職人員擔負著不同於世俗人士的任務。神父們應激勵起世俗人士去履行他們的職責,但是,他們絕不可以越俎代庖,忘卻了自己傳播福音的神聖使命。”


    盧恰尼放下講稿,又拿起了那本寫有人事變動條文的筆記本,走到書房門邊,一麵開門,一麵向兩位神父道晚安:“明天見,遵奉上帝的意旨。”


    這幾句話成了他的最後遺言。次日清晨,人們現他已與世長辭了。


    到上帝那兒告狀去


    教皇盧恰尼的暴卒,令人不可思議。那末,究竟是誰有可能犯這種喪天害理的彌天大罪呢?維洛特?馬爾欽庫斯?辛多納?傑利?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有作案的動機,不能把他們從嫌疑犯中排除出去。可是,意大利政府和梵蒂岡方麵始終沒有就教皇之死組織任何官方的調查,隨著時間的流逝,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不過,一些勇於伸張正義的新聞界人士,還是私下裏作了若幹調查。他們現,梵蒂岡原先的安全防衛設施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有人倘若想穿越梵蒂岡的防衛設施,簡直易如反掌。那些安全防衛警察,最感興趣的是去人行道旁的咖啡館裏,找一些漂亮的女招待們調侃。在盧恰尼教皇的任期中,在第三涼廊的樓上,有位瑞士衛兵,但他的作用隻具有禮儀性質,因為幾乎沒有人從這條路線進入教皇公寓。他們通常乘電梯進入公寓,許多人有電梯鑰匙,電梯門根本無人把守。任何衣著像神父的人都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教皇公寓。


    一位記者還在教皇公寓附近現了一個樓梯。瑞士衛兵值班時睡覺,守衛一個沒人用的入口,還有一部鮮為人知的樓梯。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一位業餘殺手,要謀害教皇也決不會有很大困難。


    然而,這些私下調查起不了任何作用,教良盧恰尼之死仍然沒有引起有關方麵的懷疑,並作出果斷、有力的反應。


    1978年1o月25日,新教皇產生了,他就是卡羅爾·沃伊蒂拉紅衣主教——一位折衷的候選人。


    維洛特被再次任命為國務秘書,馬爾欽庫斯繼續控製著梵蒂岡的銀行,辛多納至少短期內在紐約逍遙法外,而傑利則拎著皮箱穿過瑞士芳納銀行麵前的安娜大門,箱內裝有幾十億贓款。


    於是,有人認為,盧恰尼不是被一個或數個陌生人害死的,而是被那些眾所周知的人所謀害的。陰謀活動的中心人物就是利考·傑利。


    [奉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猥瑣貴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離開0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離開03並收藏猥瑣貴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