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來到第一個地質災害觀察點,一行人下車。
獨龍井鑿在半山腰,遠遠望去,仿佛怪獸張著黑漆漆大口,隨時隨地都要吞噬太陽、月亮、星雲、雨水,給人種遇上它就會遭遇萬劫不複的膽戰心驚。
站在獨龍井口前往上看,看不到山頂,往下看,隻見一條寬約五、六百米的龐大泥石埂從山上延伸到山腳,泥石埂越往山下延伸越寬闊,盡頭處有三十來幢房屋置身泥石埂腳底。
井口大張嘴巴,山上流下的山水流進獨龍井裏,從井口看進去,最多隻看到三、五米距離,井口一年四季吞進了多少水,不得而知。
歐老板說:“大家看到的這條鼓突的泥土埂是由泥土和小石塊組成,雖然上麵長滿植被,看似沒有問題,但大家注意到沒有,流進獨井的水到哪兒去了?其實這些水通過獨龍井全流進這條土埂裏麵了。現在這點水還不至於造成泥石埂滑坡,如果遇上大雨,這條泥石埂就有整體滑坡的危險。”
齊昊望著山下,歐老板講的有道理,這個泥石埂滑坡至少百萬方泥石,下麵的三十多幢房屋將全部埋在泥石裏,齊昊對李富榮說:“李局長,有沒有防範措施?”
李富榮帶了一個地質災害防止工作人員來,還帶來了相機,正在給泥石埂拍照,拍完照,他問:“王工,你意見怎麽樣?”
李富榮就一個鄉鎮幹部上去的,沒有基本的地質方麵知識。得問王工程師。
王工程師說:“玉泉山還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泥石流,根據植被情況,這條泥石埂應該沒有滑坡的可能。”
齊昊問:“不排除人為因素?”
齊昊說得明白。人為因素就是獨龍井,山水長年累月在往獨龍井裏流,現在是幹旱天都往裏流水,想得到下雨天水勢更大,如果把泥石埂裏層泥土泡軟了,再加上大雨衝擊,應該有滑坡的可能。
王工程師想想:“流進獨龍井裏的水究竟到哪兒去了不知道。根據玉泉山不是滑坡頻發區的地質構造,一般情況還是不會形成滑坡的地質災害。”
歐海成聽了王工程師的話不高興,縣長女婿視察地質災害。麻痹的什麽工程師,擺在眼前的情況都看不到,算他麻什麽地質災害工程師,他說:“請各位領導跟我來。”
齊昊第一個跟在歐海成身後去。一行人跟著去。歐海成帶路橫著山腰走了大約四百米,又見到一個獨龍井,獨龍井張著黑洞洞大口,路基槽裏的水直接流進洞裏。
歐海成說:“這個獨龍井的水好像流不到那片泥石埂裏層,不過大家注意看山上岩石層的走向,呈二十度角斜向泥石埂,可以斷定,這個獨龍井的水大部分流到了那片泥石埂裏!”
觀察點那人說:“歐老板覺得這一片滑坡的可能性大。叫我不上班,專門觀察這個地段。如有異常情況,立即給歐老板報告。”
齊昊望著歐海成,麵現感謝的表情。
齊昊心裏明白,歐玉蓮對他一片癡情歐老板已經知道了,既然知道了,歐老板就把他當著了女婿,為自己女婿辦事,不僅全心全意,還腳踏實地,因此,歐老板才派一個工人脫產觀察這裏。
歐海成見齊昊表情心裏甜絲絲的,自己女婿,一家人,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
王工程師問觀察點工人:“你能確定獨龍井的水就流向那片泥石埂的嗎?”
觀察點工人有五十多歲,先做礦工,後做管廂,憑實踐有些地質知識,他說:“我挖了一輩子煤,山勢、水勢、煤勢走向還看得清,歐老板對我了解,煤炭洞裏摸爬打滾幾十年,不會看走眼。”
王工程師說:“那是煤炭洞。”
觀察工人寸步不讓:“不管洞裏洞外,山勢形成、水勢形成,隻要長期幹旱過後下大雨發大水,就有可能垮山倒岩,就是你們說的地質災害。”
王工程師還不死心:“你怎麽就知道水流到泥石埂下麵去了呢?”
觀察工人說:“不僅這裏的兩個獨龍井的水流到那裏,還有附近十多個獨龍井的水都流向那裏,這裏是個槽口,水歸流到這裏,為了證實歐老板和我的判斷,我們去那片泥石埂看過,在山腳下至少有幾十個地方冒水出來,其他地方沒有這種情況。”
王工程師想想:“你說的情況不排除,但這種情況不必驚慌,玉泉山從未發生過稍大一點的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也從未造成過地質災害,對老百姓不宜宣傳,這樣會給老板姓造成緊張心理,影響正常的生活秩序。”
王工程師說的也是,到目前為此,地震、地質災害準確預報根本不可能,當然也知道要發生,比如在地表斷裂層,幾十年有一次大地震是必然的,但也不排除建設大型水庫大地震提前來臨,即便提前來臨,也不知道在哪一天。
歐老板對王工程師送去不滿的目光,以為自己國家認定的工程師了不起,殊不知對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此的漠視,他正要對王工程師說幾句,齊昊給歐老板遞下眼神,歐老板噤聲,當然要聽女婿的。
齊昊說:“這裏的情況觀察點師傅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有誘發地質災害的條件,因此也有暴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歐老板在這裏布了全天候地質災害觀察點,做得好,執政黨放心、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放心!”
“熊鎮長,”齊昊點著名說,“從現在起,這個觀察點必須要每天收集情況,山下的三十多戶人家要告訴他們的情況,叫他們時時提高警惕,大規模滑坡不是兒戲!”
熊豔梅說:“我這就布置,特別是下雨天,鎮上派人觀察情況,隻要有危險,立即撤走人!”
“李局長,”齊昊不放心的表情看著要富榮,“我希望玉泉山不滑坡,但種種跡象表明,玉泉山有滑坡的可能,你切不可掉以輕心,要時時注意!”
李富榮說:“我知道齊縣長,回去後我給市局聯係,請他們下來看看,做個比較準確的判斷,我們也好采取措施。”
看來李富榮還是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發現滑坡現象後隻能預防,請專家來看是對的,可是要做出準確的判斷幾乎是不可能的,齊昊說:“也行。”
齊昊對歐老板說:“你能夠如此重視地質災害的發生我十分感動,在這裏我代表縣執政黨、縣政府對你表示由衷感謝。這個工作不能鬆懈,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們不是害怕地質災害的發生,而是擔心地質災害發生前政府沒有準備、發生了還蒙在鼓裏。”
歐老板認真說:“齊縣長關心地質災害,我就按要求做好工作,我可以保證,玉泉山隻要有一點兒異樣,我都會最先向齊縣長匯報!”
看歐老板對齊昊恭敬有加的樣子,都以為齊縣長一次井下救人、一次從歹徒手裏救他救命、平時在企業發展上大力支持的原因,讓會想到,人家歐老板是在待自己的女婿。
老丈人愛金龜婿,理所應該。
一行人繼續觀看歐海成設的地質災害觀察點,當然第一個看的地方是重點,一行人邊看觀察點邊往山上爬,來到玉泉山山頂。
天氣晴朗,萬裏無雲,太陽清亮,看似火辣辣的,由於海拔超過一千三百米,站在山頂,便有些“風乎舞雩”的意思。
極目天舒,家和縣就在腳下,縣城隱約、玉泉鎮清晰,清江河像一條白綢從遠方山麓雲霞一樣飄然而來,把縣城和玉泉鎮串在一起,再向東緩緩流去。
在這裏看縣城和玉泉鎮,兩鎮一城戰略脈絡清晰,這麽大一片較為平坦的土地,正是謀發展的好地方。
齊昊招呼熊豔梅來到身邊:“你看看,兩鎮一城建設怎樣才更加合理?”
從玉泉山山頂俯瞰縣城和玉泉鎮太直觀了,縣城、玉泉鎮像一個大沙盤,城鎮建設可以在頭腦裏任意擺布,使個人的浪漫情懷充分發揮,一座美麗的小城市建成於胸,然後通過建設者們的雙手崛起。
熊豔梅看著看著,說道:“我們現在的城鎮建設主要擺在清江河北麵,我認為應該兼顧清江河的南麵,還有,從縣城到玉泉鎮,至少應該規劃六座橋,這樣才能把清江河南北緊緊聯係在一起!”
齊昊說:“從現在起,堅持在清江河兩岸修築防洪堤,然後在防洪堤上種植雜竹和垂柳,城區兩岸建築休閑亭台樓閣,一座適合居住的秀麗城市就基本定型了!”
熊豔梅說:“聽齊縣長強調休閑居住,對縣域經濟是否有所側重呢?”
齊昊沒有回答熊豔梅的話,而是問:“你覺得要建多大的城市才合適?”
熊豔梅考慮會兒:“最多不過三十萬人。”
齊昊說:“要建成三十萬人口的城市,必須有三十萬人口城市的經濟支撐,不然,我們就有可能把三十萬人口的城市建成guy城!因此,招商引資是家和縣相當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熊豔梅點點,她轉身望著清江河的下遊,目光凝視工業區:“齊縣長,經濟支撐城市,工業園區的規模明顯小氣了!”(未完待續。。)</dd>
獨龍井鑿在半山腰,遠遠望去,仿佛怪獸張著黑漆漆大口,隨時隨地都要吞噬太陽、月亮、星雲、雨水,給人種遇上它就會遭遇萬劫不複的膽戰心驚。
站在獨龍井口前往上看,看不到山頂,往下看,隻見一條寬約五、六百米的龐大泥石埂從山上延伸到山腳,泥石埂越往山下延伸越寬闊,盡頭處有三十來幢房屋置身泥石埂腳底。
井口大張嘴巴,山上流下的山水流進獨龍井裏,從井口看進去,最多隻看到三、五米距離,井口一年四季吞進了多少水,不得而知。
歐老板說:“大家看到的這條鼓突的泥土埂是由泥土和小石塊組成,雖然上麵長滿植被,看似沒有問題,但大家注意到沒有,流進獨井的水到哪兒去了?其實這些水通過獨龍井全流進這條土埂裏麵了。現在這點水還不至於造成泥石埂滑坡,如果遇上大雨,這條泥石埂就有整體滑坡的危險。”
齊昊望著山下,歐老板講的有道理,這個泥石埂滑坡至少百萬方泥石,下麵的三十多幢房屋將全部埋在泥石裏,齊昊對李富榮說:“李局長,有沒有防範措施?”
李富榮帶了一個地質災害防止工作人員來,還帶來了相機,正在給泥石埂拍照,拍完照,他問:“王工,你意見怎麽樣?”
李富榮就一個鄉鎮幹部上去的,沒有基本的地質方麵知識。得問王工程師。
王工程師說:“玉泉山還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泥石流,根據植被情況,這條泥石埂應該沒有滑坡的可能。”
齊昊問:“不排除人為因素?”
齊昊說得明白。人為因素就是獨龍井,山水長年累月在往獨龍井裏流,現在是幹旱天都往裏流水,想得到下雨天水勢更大,如果把泥石埂裏層泥土泡軟了,再加上大雨衝擊,應該有滑坡的可能。
王工程師想想:“流進獨龍井裏的水究竟到哪兒去了不知道。根據玉泉山不是滑坡頻發區的地質構造,一般情況還是不會形成滑坡的地質災害。”
歐海成聽了王工程師的話不高興,縣長女婿視察地質災害。麻痹的什麽工程師,擺在眼前的情況都看不到,算他麻什麽地質災害工程師,他說:“請各位領導跟我來。”
齊昊第一個跟在歐海成身後去。一行人跟著去。歐海成帶路橫著山腰走了大約四百米,又見到一個獨龍井,獨龍井張著黑洞洞大口,路基槽裏的水直接流進洞裏。
歐海成說:“這個獨龍井的水好像流不到那片泥石埂裏層,不過大家注意看山上岩石層的走向,呈二十度角斜向泥石埂,可以斷定,這個獨龍井的水大部分流到了那片泥石埂裏!”
觀察點那人說:“歐老板覺得這一片滑坡的可能性大。叫我不上班,專門觀察這個地段。如有異常情況,立即給歐老板報告。”
齊昊望著歐海成,麵現感謝的表情。
齊昊心裏明白,歐玉蓮對他一片癡情歐老板已經知道了,既然知道了,歐老板就把他當著了女婿,為自己女婿辦事,不僅全心全意,還腳踏實地,因此,歐老板才派一個工人脫產觀察這裏。
歐海成見齊昊表情心裏甜絲絲的,自己女婿,一家人,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
王工程師問觀察點工人:“你能確定獨龍井的水就流向那片泥石埂的嗎?”
觀察點工人有五十多歲,先做礦工,後做管廂,憑實踐有些地質知識,他說:“我挖了一輩子煤,山勢、水勢、煤勢走向還看得清,歐老板對我了解,煤炭洞裏摸爬打滾幾十年,不會看走眼。”
王工程師說:“那是煤炭洞。”
觀察工人寸步不讓:“不管洞裏洞外,山勢形成、水勢形成,隻要長期幹旱過後下大雨發大水,就有可能垮山倒岩,就是你們說的地質災害。”
王工程師還不死心:“你怎麽就知道水流到泥石埂下麵去了呢?”
觀察工人說:“不僅這裏的兩個獨龍井的水流到那裏,還有附近十多個獨龍井的水都流向那裏,這裏是個槽口,水歸流到這裏,為了證實歐老板和我的判斷,我們去那片泥石埂看過,在山腳下至少有幾十個地方冒水出來,其他地方沒有這種情況。”
王工程師想想:“你說的情況不排除,但這種情況不必驚慌,玉泉山從未發生過稍大一點的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也從未造成過地質災害,對老百姓不宜宣傳,這樣會給老板姓造成緊張心理,影響正常的生活秩序。”
王工程師說的也是,到目前為此,地震、地質災害準確預報根本不可能,當然也知道要發生,比如在地表斷裂層,幾十年有一次大地震是必然的,但也不排除建設大型水庫大地震提前來臨,即便提前來臨,也不知道在哪一天。
歐老板對王工程師送去不滿的目光,以為自己國家認定的工程師了不起,殊不知對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此的漠視,他正要對王工程師說幾句,齊昊給歐老板遞下眼神,歐老板噤聲,當然要聽女婿的。
齊昊說:“這裏的情況觀察點師傅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有誘發地質災害的條件,因此也有暴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歐老板在這裏布了全天候地質災害觀察點,做得好,執政黨放心、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放心!”
“熊鎮長,”齊昊點著名說,“從現在起,這個觀察點必須要每天收集情況,山下的三十多戶人家要告訴他們的情況,叫他們時時提高警惕,大規模滑坡不是兒戲!”
熊豔梅說:“我這就布置,特別是下雨天,鎮上派人觀察情況,隻要有危險,立即撤走人!”
“李局長,”齊昊不放心的表情看著要富榮,“我希望玉泉山不滑坡,但種種跡象表明,玉泉山有滑坡的可能,你切不可掉以輕心,要時時注意!”
李富榮說:“我知道齊縣長,回去後我給市局聯係,請他們下來看看,做個比較準確的判斷,我們也好采取措施。”
看來李富榮還是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發現滑坡現象後隻能預防,請專家來看是對的,可是要做出準確的判斷幾乎是不可能的,齊昊說:“也行。”
齊昊對歐老板說:“你能夠如此重視地質災害的發生我十分感動,在這裏我代表縣執政黨、縣政府對你表示由衷感謝。這個工作不能鬆懈,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們不是害怕地質災害的發生,而是擔心地質災害發生前政府沒有準備、發生了還蒙在鼓裏。”
歐老板認真說:“齊縣長關心地質災害,我就按要求做好工作,我可以保證,玉泉山隻要有一點兒異樣,我都會最先向齊縣長匯報!”
看歐老板對齊昊恭敬有加的樣子,都以為齊縣長一次井下救人、一次從歹徒手裏救他救命、平時在企業發展上大力支持的原因,讓會想到,人家歐老板是在待自己的女婿。
老丈人愛金龜婿,理所應該。
一行人繼續觀看歐海成設的地質災害觀察點,當然第一個看的地方是重點,一行人邊看觀察點邊往山上爬,來到玉泉山山頂。
天氣晴朗,萬裏無雲,太陽清亮,看似火辣辣的,由於海拔超過一千三百米,站在山頂,便有些“風乎舞雩”的意思。
極目天舒,家和縣就在腳下,縣城隱約、玉泉鎮清晰,清江河像一條白綢從遠方山麓雲霞一樣飄然而來,把縣城和玉泉鎮串在一起,再向東緩緩流去。
在這裏看縣城和玉泉鎮,兩鎮一城戰略脈絡清晰,這麽大一片較為平坦的土地,正是謀發展的好地方。
齊昊招呼熊豔梅來到身邊:“你看看,兩鎮一城建設怎樣才更加合理?”
從玉泉山山頂俯瞰縣城和玉泉鎮太直觀了,縣城、玉泉鎮像一個大沙盤,城鎮建設可以在頭腦裏任意擺布,使個人的浪漫情懷充分發揮,一座美麗的小城市建成於胸,然後通過建設者們的雙手崛起。
熊豔梅看著看著,說道:“我們現在的城鎮建設主要擺在清江河北麵,我認為應該兼顧清江河的南麵,還有,從縣城到玉泉鎮,至少應該規劃六座橋,這樣才能把清江河南北緊緊聯係在一起!”
齊昊說:“從現在起,堅持在清江河兩岸修築防洪堤,然後在防洪堤上種植雜竹和垂柳,城區兩岸建築休閑亭台樓閣,一座適合居住的秀麗城市就基本定型了!”
熊豔梅說:“聽齊縣長強調休閑居住,對縣域經濟是否有所側重呢?”
齊昊沒有回答熊豔梅的話,而是問:“你覺得要建多大的城市才合適?”
熊豔梅考慮會兒:“最多不過三十萬人。”
齊昊說:“要建成三十萬人口的城市,必須有三十萬人口城市的經濟支撐,不然,我們就有可能把三十萬人口的城市建成guy城!因此,招商引資是家和縣相當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熊豔梅點點,她轉身望著清江河的下遊,目光凝視工業區:“齊縣長,經濟支撐城市,工業園區的規模明顯小氣了!”(未完待續。。)</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