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記看著汪誌才:“知道叫你來談什麽嗎?”
汪誌才低頭說:“知道。”
陳書記語氣平和道:“講講事件的經過吧。”
汪誌才抱著接受組織處分的心態,向楊書記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不過,他沒有講自己拉肚子離開現場、兩條狗乘機躥到習阿姨麵前行苟且之事惹出的禍事。麻痹的,苟且之事誰看誰倒黴,他和習阿姨遇上這事不能吭聲,真是窩囊透頂了!
陳書記聽了汪誌才講述事件過程後問:“聽你講,巡視員去野外是榮姐叫你去的?”
汪誌才說:“是。”
陳書記說:“榮姐叫你時,你在幹什麽?”
汪誌才說:“辦公室上班。”
陳書記說:“榮姐叫,你就去?”
汪誌才說:“嗯。”
陳書記說:“榮姐是報案嗎?”
汪誌才說:“不是,是叫我去做保衛。”
陳書記說:“既然不是報案,憑什麽去?況且,榮姐有什麽資格叫你去做保衛?”
汪誌才愣了愣,知道陳書記的用意了,榮姐不是報案,憑什麽聽榮姐叫就去,榮姐不是自己上級、也沒有工作往來關係,叫就去,擺在桌麵上說不過去,他低頭不語。
陳書記說:“知道嗎,與工作毫不相關的人叫離開辦公室,這叫擅離職守,就事論事講,這叫公權私用,意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汪誌才心想,陳書記好像要在這事上挑剌兒天誅道滅全文閱讀。他說:“我承認,習阿姨摔傷的事我有責任!”
陳書記說:“任何一起事故乍看偶然,其實都有它的必然性,巡事員摔傷件事你若照章辦事。不擅離職守,事件就不會發生!”
汪誌才考慮到陳書記話中有意,擔心這事連累榮姐、齊昊,說話小心起來。他說:“就事論事,我願意承擔習阿姨摔傷的責任。”
陳書記問:“巡視員上山,誰安排的?”
汪誌才當然知道是習阿姨自己要去,榮姐安排的,可他不能這樣說,於是說:“不知道。”
陳書記問:“上山做什麽知道嗎?”
汪誌才說:“不知道。”
陳書記臉一沉:“身為警務人員,誰安排巡視員上山、上山做什麽居然不知道,你講,當時你能確定保障巡視員的安全嗎?”
汪誌才被問住了。
陳書記說:“習巡視員正廳領導幹部、副部級領導幹部夫人。出行時間、地點、事由、隨行人員有哪些事前必須了解。並向上級報告得到批準才能安排出行。安全保衛工作有嚴格的規定,你對上述情況一無所知,沒有按有關規定程序辦事。不出事才怪呢!”
汪誌才的確後悔,他開始時沒有問清楚榮姐出去做什麽。後來知道習阿姨去采藥也沒有全力阻止,他說:“陳書記,我願意接受組織任何的處分。”
“即便接受組織處分,也挽救不了你因此造成的政治影響和損失!”陳書記眼睛盯著汪誌才,“巡視員好在掉進的是一米五左右的坑裏,要是掉進探不見底的天坑,你今天已經沒有資格坐在這裏,而是以犯罪嫌疑人身份關押在看守所接受審訊!”
汪誌才身上冒出了汗水,陳書記的話絕對不是聳人聽聞,真那樣的話,自己無法麵對齊縣長及其關心他成長的同誌,他誠懇道:“陳書記,我沒有想要逃避責任,組織怎麽處理,我服從就是了!”
陳書記看著汪誌才,心說你到是個肯擔當的人,既然如此,我就叫你自己給自己定位,到時候也好堵齊昊的嘴巴,他說:“你就在這裏給我寫個檢查吧,至於如何處理,主要取決定你的檢查深不深刻。”
汪誌才此時思想沉浸在習阿姨事件的自責中,由於自己疏忽大意,習阿姨摔斷了腿,驚動省、市領導,身為警察,一件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竟然發生並造成嚴重後果,所幸的是習阿姨掉下的不是無底天坑,真那樣的話,包括齊昊在內的領導都要受牽連遭到嚴肅處理,他從內心完全接受陳書記批評。
陳書記叫來廖秘書,給汪誌才找來筆紙,叫汪誌才在辦公室的會客區寫檢查,陳書記有他的打算,夜長夢多,齊昊知道了這事不叫汪誌才寫檢討,今後處理起來就困難了。
陳書記認識到,汪誌才是突破口,隻要拿下汪誌才,榮姐就成了下一個靶子,榮姐後麵是齊昊,最終必然把齊昊牽扯出來。順藤摸瓜,摸著誰就是誰,這就給貪汙腐敗窩案一查到底有些相似,最終亮相的都是重量級。
陳書記看著身體伏在待客區茶幾上認真寫檢查的汪誌才,對自己采取的行動開局結果很是滿意。
汪誌才真心誠意檢討自己,他沒有把事情推到榮姐身上,他在檢查中寫了自己疏忽大意離開現場,導致事件的發生,作為警務人員嚴重失職,沒有做好習巡視員安全保衛工作,給執政黨和人民造成嚴重損失,給習巡視察員造成嚴重傷害,影響十分惡劣,作為個人深知自己錯誤的嚴重性,願意接受組織的任何處分!
汪誌才的檢討無疑是誠懇的,他是想也沒有想到,陳書記利用了他的誠懇說事。
汪誌才寫完檢查交給陳書記,陳書記看後麵露滿意表情道:“檢查寫得不錯,希望你從思想深處查找錯誤根源,這樣才能提高認識,杜絕類似錯誤發生學姐隨便玩玩!”
汪誌才離開陳書記辦公室,陳書記立即撥通執政黨常委、政法委書記、也就是公安局吳局長電話,叫吳局長來趟辦公室。
吳局長聽陳書記語氣知道有事,而且應該是不小的事,他猜測應該是習阿姨摔傷的事。
習阿姨摔斷腿,楊書記指示嚴肅處理,陳書記執行楊書記指示嚴肅處理言正名順。事件雖然嚴重,如果當事人習阿姨不追究責任,這事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件的複雜在於,汪誌才是齊昊的人,陳書記要拿汪誌才開刀,處理汪誌才就在所難免。而事發當事人中的榮姐不是體製內人,沒有人給汪誌才分攤責任,如果陳書記堅持要處理責任人,汪誌才就隻能一個人承擔全部責任。
吳局長覺得這事應該通知齊昊,看他有什麽意見,他撥通齊昊電話:“你好,齊縣長。”
汪誌才出了這樣大的事,齊昊以為他要來找自己說明情況,結果汪誌才不但沒來,還沒有一點消息。陳書記講了要查清楚責任嚴肅處理,市執政黨楊書記也指示要查清責任嚴肅處理,齊昊意識到,這事陳書記不會善罷甘休,對汪誌才肯定有所動作,現在吳局長來電話,難道陳書記的行動如此之快。
齊昊說:“吳局長,有事嗎?”
吳局長說:“剛才陳書記給我來電話,講找我有事,但沒講什麽事。”
齊昊想想:“有可能是汪誌才的事。”
吳局長說:“我估計陳書記不會輕易放過汪誌才。”
齊昊說:“汪誌才應該不會有大的的事,我的意見讓陳書記充分發表意見,處理有個過程,沒必要與陳書記爭論責任大小、處理輕重問題。”
吳局長一點就醒,這事有什麽責任大小之分、處理輕重之別呀,習阿姨不追究,汪誌才什麽事也沒有,誰要硬著頭皮處理汪誌才,誰自找沒趣,他說:“還是齊縣長看得透。”
齊昊笑道:“一看就明了的事情,陳書記要折騰讓他折騰去!”
吳局長電話收了線去陳書記辦公室。
陳書記見吳局長來了,挺熱情樣子招呼,且離座,要過廖秘書手裏的茶杯,親自給吳局長泡茶,送到吳局長手裏。
上級對下級過份熱情和殷勤,是要下級處理為難事情的征兆,自己是縣執政黨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吳局長從陳書記的作派進一步證實了接下來的事給汪誌才有關,他坐在陳書記辦公桌對麵,等著陳書記講話,麵現謙恭表情。
陳書記說:“據中央氣象台預報,近幾天西伯利亞冷空氣進入我國大部分地區,全國各地均有大風降雨過程,這對緩減當前的旱情有利,但是,這又給抗洪搶險工作帶來新的壓力,公安部門要做好抗洪搶險工作準備。”
陳書記居然找自己來談抗洪搶險工作,不可能吧,抗洪搶險工作有防洪搶險指揮部兜著,不該找到自己頭上來,不過吳局長還是應承:“是,陳書記,我回去立即召開會議,把陳書記要求落實!”
陳書記說:“前階段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抗旱,現在準備抗洪,許多同誌思想一時轉變不過來,作為領導同誌要有前瞻性、預見性,及時給同誌們提個醒,工作來了應對起來才不手忙腳亂。”
吳局長心說,天旱抗旱,洪災抗洪,誰都知道的事情,大可不必提醒,他說:“正如陳書記所講,我們有些同誌思想轉變很成問題。”
陳書記滿意表情看著吳局長點點頭:“政法係統吳局長當家,我就放心了。”
汪誌才低頭說:“知道。”
陳書記語氣平和道:“講講事件的經過吧。”
汪誌才抱著接受組織處分的心態,向楊書記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不過,他沒有講自己拉肚子離開現場、兩條狗乘機躥到習阿姨麵前行苟且之事惹出的禍事。麻痹的,苟且之事誰看誰倒黴,他和習阿姨遇上這事不能吭聲,真是窩囊透頂了!
陳書記聽了汪誌才講述事件過程後問:“聽你講,巡視員去野外是榮姐叫你去的?”
汪誌才說:“是。”
陳書記說:“榮姐叫你時,你在幹什麽?”
汪誌才說:“辦公室上班。”
陳書記說:“榮姐叫,你就去?”
汪誌才說:“嗯。”
陳書記說:“榮姐是報案嗎?”
汪誌才說:“不是,是叫我去做保衛。”
陳書記說:“既然不是報案,憑什麽去?況且,榮姐有什麽資格叫你去做保衛?”
汪誌才愣了愣,知道陳書記的用意了,榮姐不是報案,憑什麽聽榮姐叫就去,榮姐不是自己上級、也沒有工作往來關係,叫就去,擺在桌麵上說不過去,他低頭不語。
陳書記說:“知道嗎,與工作毫不相關的人叫離開辦公室,這叫擅離職守,就事論事講,這叫公權私用,意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汪誌才心想,陳書記好像要在這事上挑剌兒天誅道滅全文閱讀。他說:“我承認,習阿姨摔傷的事我有責任!”
陳書記說:“任何一起事故乍看偶然,其實都有它的必然性,巡事員摔傷件事你若照章辦事。不擅離職守,事件就不會發生!”
汪誌才考慮到陳書記話中有意,擔心這事連累榮姐、齊昊,說話小心起來。他說:“就事論事,我願意承擔習阿姨摔傷的責任。”
陳書記問:“巡視員上山,誰安排的?”
汪誌才當然知道是習阿姨自己要去,榮姐安排的,可他不能這樣說,於是說:“不知道。”
陳書記問:“上山做什麽知道嗎?”
汪誌才說:“不知道。”
陳書記臉一沉:“身為警務人員,誰安排巡視員上山、上山做什麽居然不知道,你講,當時你能確定保障巡視員的安全嗎?”
汪誌才被問住了。
陳書記說:“習巡視員正廳領導幹部、副部級領導幹部夫人。出行時間、地點、事由、隨行人員有哪些事前必須了解。並向上級報告得到批準才能安排出行。安全保衛工作有嚴格的規定,你對上述情況一無所知,沒有按有關規定程序辦事。不出事才怪呢!”
汪誌才的確後悔,他開始時沒有問清楚榮姐出去做什麽。後來知道習阿姨去采藥也沒有全力阻止,他說:“陳書記,我願意接受組織任何的處分。”
“即便接受組織處分,也挽救不了你因此造成的政治影響和損失!”陳書記眼睛盯著汪誌才,“巡視員好在掉進的是一米五左右的坑裏,要是掉進探不見底的天坑,你今天已經沒有資格坐在這裏,而是以犯罪嫌疑人身份關押在看守所接受審訊!”
汪誌才身上冒出了汗水,陳書記的話絕對不是聳人聽聞,真那樣的話,自己無法麵對齊縣長及其關心他成長的同誌,他誠懇道:“陳書記,我沒有想要逃避責任,組織怎麽處理,我服從就是了!”
陳書記看著汪誌才,心說你到是個肯擔當的人,既然如此,我就叫你自己給自己定位,到時候也好堵齊昊的嘴巴,他說:“你就在這裏給我寫個檢查吧,至於如何處理,主要取決定你的檢查深不深刻。”
汪誌才此時思想沉浸在習阿姨事件的自責中,由於自己疏忽大意,習阿姨摔斷了腿,驚動省、市領導,身為警察,一件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竟然發生並造成嚴重後果,所幸的是習阿姨掉下的不是無底天坑,真那樣的話,包括齊昊在內的領導都要受牽連遭到嚴肅處理,他從內心完全接受陳書記批評。
陳書記叫來廖秘書,給汪誌才找來筆紙,叫汪誌才在辦公室的會客區寫檢查,陳書記有他的打算,夜長夢多,齊昊知道了這事不叫汪誌才寫檢討,今後處理起來就困難了。
陳書記認識到,汪誌才是突破口,隻要拿下汪誌才,榮姐就成了下一個靶子,榮姐後麵是齊昊,最終必然把齊昊牽扯出來。順藤摸瓜,摸著誰就是誰,這就給貪汙腐敗窩案一查到底有些相似,最終亮相的都是重量級。
陳書記看著身體伏在待客區茶幾上認真寫檢查的汪誌才,對自己采取的行動開局結果很是滿意。
汪誌才真心誠意檢討自己,他沒有把事情推到榮姐身上,他在檢查中寫了自己疏忽大意離開現場,導致事件的發生,作為警務人員嚴重失職,沒有做好習巡視員安全保衛工作,給執政黨和人民造成嚴重損失,給習巡視察員造成嚴重傷害,影響十分惡劣,作為個人深知自己錯誤的嚴重性,願意接受組織的任何處分!
汪誌才的檢討無疑是誠懇的,他是想也沒有想到,陳書記利用了他的誠懇說事。
汪誌才寫完檢查交給陳書記,陳書記看後麵露滿意表情道:“檢查寫得不錯,希望你從思想深處查找錯誤根源,這樣才能提高認識,杜絕類似錯誤發生學姐隨便玩玩!”
汪誌才離開陳書記辦公室,陳書記立即撥通執政黨常委、政法委書記、也就是公安局吳局長電話,叫吳局長來趟辦公室。
吳局長聽陳書記語氣知道有事,而且應該是不小的事,他猜測應該是習阿姨摔傷的事。
習阿姨摔斷腿,楊書記指示嚴肅處理,陳書記執行楊書記指示嚴肅處理言正名順。事件雖然嚴重,如果當事人習阿姨不追究責任,這事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件的複雜在於,汪誌才是齊昊的人,陳書記要拿汪誌才開刀,處理汪誌才就在所難免。而事發當事人中的榮姐不是體製內人,沒有人給汪誌才分攤責任,如果陳書記堅持要處理責任人,汪誌才就隻能一個人承擔全部責任。
吳局長覺得這事應該通知齊昊,看他有什麽意見,他撥通齊昊電話:“你好,齊縣長。”
汪誌才出了這樣大的事,齊昊以為他要來找自己說明情況,結果汪誌才不但沒來,還沒有一點消息。陳書記講了要查清楚責任嚴肅處理,市執政黨楊書記也指示要查清責任嚴肅處理,齊昊意識到,這事陳書記不會善罷甘休,對汪誌才肯定有所動作,現在吳局長來電話,難道陳書記的行動如此之快。
齊昊說:“吳局長,有事嗎?”
吳局長說:“剛才陳書記給我來電話,講找我有事,但沒講什麽事。”
齊昊想想:“有可能是汪誌才的事。”
吳局長說:“我估計陳書記不會輕易放過汪誌才。”
齊昊說:“汪誌才應該不會有大的的事,我的意見讓陳書記充分發表意見,處理有個過程,沒必要與陳書記爭論責任大小、處理輕重問題。”
吳局長一點就醒,這事有什麽責任大小之分、處理輕重之別呀,習阿姨不追究,汪誌才什麽事也沒有,誰要硬著頭皮處理汪誌才,誰自找沒趣,他說:“還是齊縣長看得透。”
齊昊笑道:“一看就明了的事情,陳書記要折騰讓他折騰去!”
吳局長電話收了線去陳書記辦公室。
陳書記見吳局長來了,挺熱情樣子招呼,且離座,要過廖秘書手裏的茶杯,親自給吳局長泡茶,送到吳局長手裏。
上級對下級過份熱情和殷勤,是要下級處理為難事情的征兆,自己是縣執政黨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吳局長從陳書記的作派進一步證實了接下來的事給汪誌才有關,他坐在陳書記辦公桌對麵,等著陳書記講話,麵現謙恭表情。
陳書記說:“據中央氣象台預報,近幾天西伯利亞冷空氣進入我國大部分地區,全國各地均有大風降雨過程,這對緩減當前的旱情有利,但是,這又給抗洪搶險工作帶來新的壓力,公安部門要做好抗洪搶險工作準備。”
陳書記居然找自己來談抗洪搶險工作,不可能吧,抗洪搶險工作有防洪搶險指揮部兜著,不該找到自己頭上來,不過吳局長還是應承:“是,陳書記,我回去立即召開會議,把陳書記要求落實!”
陳書記說:“前階段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抗旱,現在準備抗洪,許多同誌思想一時轉變不過來,作為領導同誌要有前瞻性、預見性,及時給同誌們提個醒,工作來了應對起來才不手忙腳亂。”
吳局長心說,天旱抗旱,洪災抗洪,誰都知道的事情,大可不必提醒,他說:“正如陳書記所講,我們有些同誌思想轉變很成問題。”
陳書記滿意表情看著吳局長點點頭:“政法係統吳局長當家,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