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3-01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貞觀宮的暖閣裏傳來陣陣咆哮聲。
當值的寺人個個嚇的麵色發青,身體不住的顫抖。
“傳,李林甫!”
高力士皺了皺眉,小心的低頭應道:“陛下,李侍郎可是應詔去河東道公幹了。”
“廢物,都是廢物。那你將鹹直與我叫來。”李隆基麵色鐵青的說道。
“陛下!”
“怎麽?你是否也要學了這鸞台侍郎李林甫麽?敢和朕來個避而不見!”
高力士忙跪道嗑頭道:“老奴不敢,老奴隻是覺得”
“哈哈,連你都敢違朕的旨意大帝劉宏!要你何用,我的高將軍!你退下,宣楊思勗過來!”李隆基怒笑道。
“臣領旨!老奴告退。”高力士猛嗑了一頭,顫巍巍的站起身來,一刻間仿佛老了十幾歲,慢慢的退了出去。
李隆基看著高力士那樣子,心中也是一軟,想要叫上一句但那股火氣又冒了上來,狠了心不去瞧他。
不一會楊思勗在外候旨,李隆基將他宣進來問道:“老國公,這幾日可好?”
楊思勗跪倒回道:“回陛下的話,老奴日食一鬥,仍可為陛下分憂!”
“好,朕有事讓你去做。”
“臣自當效死以謝陛下!”
李隆基笑笑道:“你知有一人叫李揚的麽?”
“老奴知道,是蒲州李長史玉的弟子,前些時我見過此人。”
“哦,你可否?算了,你退下吧,詔武惠妃。”李隆基原想讓人去威逼李揚,但方才發了一通脾氣,此時理智又回到了身上,便驚醒過來止了話頭。
楊思勗不解,這讓自己來是何事,難道隻是來說二句話,卻不知這陛下在想什麽,隻是忠君思想不允許讓他多想,隻得拜了拜,退了去去宣旨。
李隆基坐了龍椅上慢慢的想,這李揚真是可恨,為何竟與楊家三小姐定了親,這可是自己看中的女子,原本等養個二、三年再折了去,卻是沒料到是這種結果。又是惱了楊玉環,這個女子太不珍愛,我讓鹹直到整日的陪著你,你卻不懂這其中的意思,真是費了我的苦心。連帶著又暗罵鹹直,讓你看個人也看不住,真是白白疼了你一場,真是看著心煩,過二年有個合適就臣工就將她下嫁過去。
“武惠妃駕到”
“讓她進來”李隆基揉著頭說道。
香風飄來,武惠妃見禮,待平身後,小心的看了看李隆基,然後笑了說道:“陛下,今兒個妾身聽了個笑話,真是妙趣,要不讓妾身講出來給三郎寬寬心?”
“免了吧,朕心煩的很,有些頭疼,你過來給朕捏捏。”
武惠妃聽後心中也是一愣,為何這陛下在自己的麵前稱朕呢,往日裏無人時總是自稱我的。於是乖巧的過來,輕輕的給李隆基揉著頭,又是輕聲的問道:“陛下,這是怎麽了,如是國事煩忙大可緩一緩,莫累壞了龍體。”
李隆基極為寵愛武惠妃,閉著眼睛說道:“倒不是國事,隻是我想到我兒李瑁自小抱養於皇兄身邊,這心中就有愧的很,於是就訪到有楊家之女名太真的,賢良淑慧、品行端正,想許了瑁,可是卻被那李揚早早的定了親,真是可惱,可恨!”
武惠妃的手一頓,但立即恢複了正常,但這臉色就有些不太好,心道,“你坐擁數萬佳麗還嫌不夠,口中說寵著我,可誰人知道你的心到底在哪位身上。別當我是傻子,你說想為瑁說親,為何不早早的下詔,硬是想等上幾年,隻怕是想自己享用吧,李三郎啊,李三郎,我定不能讓你如了意,除非是我死了!”打定了主意輕聲說道:“我當是何事讓陛下著惱,原是這樣啊,這楊家女不成,那不還有李家女麽?瑁的年紀也還小,待長上幾年再說吧。”
“你懂什麽,婦人之見!”李隆基氣鼓鼓的說道。
武惠妃無聲的笑了笑,仔細的揉著。
“這洛陽讓我待的不太舒服。高力士!”李隆基過會說道。
“陛下,老奴在神城。”
“傳旨,明日回長安!”
高力士想說什麽未敢說出來,應了聲“遵旨”起身去內待省傳旨意。
“三郎,這洛陽待著好好的為何突然想回去呢?”武惠妃不知為何不舒服,小心的問道。
李隆基仰了頭,示意武惠妃停下說道:“煩,煩的很。你也去宮中宣旨吧!”
“是,陛下,妾身這就去。”武惠妃出來,臉上忽然笑了起來,心道:“這個李揚真是急時雨呀,如不是你這橫穿一腳,怕是這宮裏又要多了位姐妹了。好,真是好的很,聽說也是這次的鄉貢,那我也幫一幫你吧。”
回了自己的宮中讓貼身的小宮女去請了鹹宜公主過來。
“母妃,找兒臣何事?”鹹直問道。
武惠妃笑道:“聽說你的手帕之交楊家小娘定了門親事,你可知道?”
“嗯,知道,十九那日定下的。怎麽了?”
“沒事,隻是我這作為長者的有些小玩意送她。小翠,你將暹羅國進貢那隻玉象拿來。”武惠妃接過,給了鹹宜公主道,“送了她吧,祝她吉祥如意。”
“母妃,這有些貴重吧,我怕她不受。”
“你就說是哀家的一點心意,我會同下一道教令,我想她會收下的。”
“嗯,這樣好些。”
“那她的如意郎君是哪一位呢?”武惠妃問道。
“李揚,雲州人氏。”
“李揚?李揚!不是你前幾日說的二位姐姐的夫君李揚麽?”武惠妃驚道,“嗬嗬,真是何處不相逢呀,這江才人那處的忘秋不是念念不忘的也是這個李揚麽?好笑,好笑。”
“母妃,有什麽值得如此好笑,不就是一個呆子麽?”
武惠妃到是好奇,為何這李揚有如此大的魅力,於是笑著說道:“鹹直,這楊小姐嫁過去無非也就是一妾室,這李揚可不是你口中說的呆子,怕是有些手段的。”“呆子就是呆子!”鹹宜咬定的說道。
“好了,那他就是呆子了。你父皇下了旨意要回長安,等幾日就見不到他了。”
“什麽?要回長安了,真是太好了,我早就不想待在這裏了,沒有幾人是認識的。不過要是走了,我就見不到楊姐姐了。”
武惠妃摸著鹹宜的頭說道:“這孩子,那你今日就出宮去,見見她,順便和她告下別。”
“嗯,我知道了。那我這就出宮去。”
“不忙,你等一下。”武惠妃提筆在一紙上寫了李揚二字,用紅筆畫住折好,交了鹹宜公主道:“你將它順道派一可靠之人給了賀侍郎,可好?”
“好,母妃是想成人之美吧。”鹹宜公主自是看到,也高興的說道。
武惠妃忙掩了鹹宜公主的嘴說道:“噓,可不敢讓旁人知道,最好別讓你父皇知道,明白嗎?不然降罪下來,母親會因此受罰的。”
“鹹直知道”鹹宜公主將紙貼身放好,拍了胸脯說道。
“那你去吧,早去早回。”
鹹宜公主扮了個鬼臉跑了出去刺明1637最新章節。
武惠妃笑了笑,朝外吩咐道:“擺駕江才人宮中。”
到了江才人這裏,江才人率了眾宮女、寺人早早的迎了出來。
武惠妃將江才人拉起笑著說道:“可有些日子沒來妹妹這裏了,這不,有了點空閑便過來瞧瞧。嗬嗬,要說這幾宮幾院裏哪個最為清靜,讓人心情放鬆,還得說你這梅院最好。不說這陛下常是留戀,就是哀家也是常常的想起。”
“惠妃說笑了,這裏哪有這麽好,都是他們亂擺亂放的。”
“莫與我生分了,妹妹,聽說你這裏可是有武夷山進貢的明前茶,可否讓我嚐嚐。”
江才人還是那樣的清麗,淡淡的笑了笑說道:“惠妃請。”
待坐下後奉了茶,江才人坐了下首問道:“惠妃今日來可有什麽要事?”
“嗯,好茶。”武惠妃輕含了一口道,“也無他事,就是陛下說要回長安,我過來和妹妹說道說道。咦,那個忘秋為何不在?”
“哦,我怕她那性子衝撞了娘娘,所以讓她躲了去。”
“無妨,讓她過來我瞧瞧。”
“這!”江才人不知這武惠妃是何意,想從她的臉上瞧出些什麽來,可是沒能看出,即是惠妃發了話,就沒法子,隻能喚道,“香菱,你去將忘秋帶了來,惠妃娘娘要看她,讓她好生的回話。”
一會忘秋過來跪下行禮道:“見過惠妃娘娘,見過才人娘娘。”
“起來吧,你抬起頭,讓我好好再瞧瞧。”武惠妃說道。
忘秋抬了一下頭馬上又低了下去。
武惠妃心道:“還真是像極了那太平姐姐,就是與皇姑母也是有些相似之處”不由的問道:“你姓什麽?”
“回娘娘,奴婢忘了,隻知道是雲州來的。”
“我回來仔細問過,多半是讓人買來充數的。也讓太醫署醫博士瞧過,說是驚嚇過度,頭部又遭了擊打,一時血於凝而不散,導致健忘。”江才人在旁邊說道。
“哦,真是好可憐。我問你,你說的李揚是哪的人哪?”
“李揚?我記得,我記得,他是雲州人,他,他。我頭疼,想不起來了。”忘秋忽然臉色一變,渾身抖動起來,用手抱了頭。
“快,快扶她下去。”江才人急忙命人將忘秋扶下。轉而對武惠妃說道,“讓惠妃娘娘見笑了。”
“好了,這茶也吃了,話也傳到了,我就回去了,你與柳婕妤交好,這話你去傳了吧,我就不去了。”武惠妃見沒問到什麽,就起身走了。
江才人與眾人送出院子福禮道:“恭送娘娘。”
武惠妃朝後擺手,心裏道,“這忘秋的身上怕是有什麽秘密吧!也罷,有機會讓那李揚見上一麵,我倒瞧瞧這裏麵有什麽文章。”
洛陽皇城禮部,賀之章滿臉疑惑的接過一宮女遞過的紙張,背了身去,展開見是一紅圈括了個李揚二字,心中轉了幾個念頭,將紙團了放入袖中,回過身來朝宮女說道:“請娥官回了話去,就說季真知道了,請貴人放心。”待那宮女走後,忙取了火撚子將它燒了。想了想拿起公務看了起來。
晚間賀之章出了皇城,直直朝李長史府中奔去。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貞觀宮的暖閣裏傳來陣陣咆哮聲。
當值的寺人個個嚇的麵色發青,身體不住的顫抖。
“傳,李林甫!”
高力士皺了皺眉,小心的低頭應道:“陛下,李侍郎可是應詔去河東道公幹了。”
“廢物,都是廢物。那你將鹹直與我叫來。”李隆基麵色鐵青的說道。
“陛下!”
“怎麽?你是否也要學了這鸞台侍郎李林甫麽?敢和朕來個避而不見!”
高力士忙跪道嗑頭道:“老奴不敢,老奴隻是覺得”
“哈哈,連你都敢違朕的旨意大帝劉宏!要你何用,我的高將軍!你退下,宣楊思勗過來!”李隆基怒笑道。
“臣領旨!老奴告退。”高力士猛嗑了一頭,顫巍巍的站起身來,一刻間仿佛老了十幾歲,慢慢的退了出去。
李隆基看著高力士那樣子,心中也是一軟,想要叫上一句但那股火氣又冒了上來,狠了心不去瞧他。
不一會楊思勗在外候旨,李隆基將他宣進來問道:“老國公,這幾日可好?”
楊思勗跪倒回道:“回陛下的話,老奴日食一鬥,仍可為陛下分憂!”
“好,朕有事讓你去做。”
“臣自當效死以謝陛下!”
李隆基笑笑道:“你知有一人叫李揚的麽?”
“老奴知道,是蒲州李長史玉的弟子,前些時我見過此人。”
“哦,你可否?算了,你退下吧,詔武惠妃。”李隆基原想讓人去威逼李揚,但方才發了一通脾氣,此時理智又回到了身上,便驚醒過來止了話頭。
楊思勗不解,這讓自己來是何事,難道隻是來說二句話,卻不知這陛下在想什麽,隻是忠君思想不允許讓他多想,隻得拜了拜,退了去去宣旨。
李隆基坐了龍椅上慢慢的想,這李揚真是可恨,為何竟與楊家三小姐定了親,這可是自己看中的女子,原本等養個二、三年再折了去,卻是沒料到是這種結果。又是惱了楊玉環,這個女子太不珍愛,我讓鹹直到整日的陪著你,你卻不懂這其中的意思,真是費了我的苦心。連帶著又暗罵鹹直,讓你看個人也看不住,真是白白疼了你一場,真是看著心煩,過二年有個合適就臣工就將她下嫁過去。
“武惠妃駕到”
“讓她進來”李隆基揉著頭說道。
香風飄來,武惠妃見禮,待平身後,小心的看了看李隆基,然後笑了說道:“陛下,今兒個妾身聽了個笑話,真是妙趣,要不讓妾身講出來給三郎寬寬心?”
“免了吧,朕心煩的很,有些頭疼,你過來給朕捏捏。”
武惠妃聽後心中也是一愣,為何這陛下在自己的麵前稱朕呢,往日裏無人時總是自稱我的。於是乖巧的過來,輕輕的給李隆基揉著頭,又是輕聲的問道:“陛下,這是怎麽了,如是國事煩忙大可緩一緩,莫累壞了龍體。”
李隆基極為寵愛武惠妃,閉著眼睛說道:“倒不是國事,隻是我想到我兒李瑁自小抱養於皇兄身邊,這心中就有愧的很,於是就訪到有楊家之女名太真的,賢良淑慧、品行端正,想許了瑁,可是卻被那李揚早早的定了親,真是可惱,可恨!”
武惠妃的手一頓,但立即恢複了正常,但這臉色就有些不太好,心道,“你坐擁數萬佳麗還嫌不夠,口中說寵著我,可誰人知道你的心到底在哪位身上。別當我是傻子,你說想為瑁說親,為何不早早的下詔,硬是想等上幾年,隻怕是想自己享用吧,李三郎啊,李三郎,我定不能讓你如了意,除非是我死了!”打定了主意輕聲說道:“我當是何事讓陛下著惱,原是這樣啊,這楊家女不成,那不還有李家女麽?瑁的年紀也還小,待長上幾年再說吧。”
“你懂什麽,婦人之見!”李隆基氣鼓鼓的說道。
武惠妃無聲的笑了笑,仔細的揉著。
“這洛陽讓我待的不太舒服。高力士!”李隆基過會說道。
“陛下,老奴在神城。”
“傳旨,明日回長安!”
高力士想說什麽未敢說出來,應了聲“遵旨”起身去內待省傳旨意。
“三郎,這洛陽待著好好的為何突然想回去呢?”武惠妃不知為何不舒服,小心的問道。
李隆基仰了頭,示意武惠妃停下說道:“煩,煩的很。你也去宮中宣旨吧!”
“是,陛下,妾身這就去。”武惠妃出來,臉上忽然笑了起來,心道:“這個李揚真是急時雨呀,如不是你這橫穿一腳,怕是這宮裏又要多了位姐妹了。好,真是好的很,聽說也是這次的鄉貢,那我也幫一幫你吧。”
回了自己的宮中讓貼身的小宮女去請了鹹宜公主過來。
“母妃,找兒臣何事?”鹹直問道。
武惠妃笑道:“聽說你的手帕之交楊家小娘定了門親事,你可知道?”
“嗯,知道,十九那日定下的。怎麽了?”
“沒事,隻是我這作為長者的有些小玩意送她。小翠,你將暹羅國進貢那隻玉象拿來。”武惠妃接過,給了鹹宜公主道,“送了她吧,祝她吉祥如意。”
“母妃,這有些貴重吧,我怕她不受。”
“你就說是哀家的一點心意,我會同下一道教令,我想她會收下的。”
“嗯,這樣好些。”
“那她的如意郎君是哪一位呢?”武惠妃問道。
“李揚,雲州人氏。”
“李揚?李揚!不是你前幾日說的二位姐姐的夫君李揚麽?”武惠妃驚道,“嗬嗬,真是何處不相逢呀,這江才人那處的忘秋不是念念不忘的也是這個李揚麽?好笑,好笑。”
“母妃,有什麽值得如此好笑,不就是一個呆子麽?”
武惠妃到是好奇,為何這李揚有如此大的魅力,於是笑著說道:“鹹直,這楊小姐嫁過去無非也就是一妾室,這李揚可不是你口中說的呆子,怕是有些手段的。”“呆子就是呆子!”鹹宜咬定的說道。
“好了,那他就是呆子了。你父皇下了旨意要回長安,等幾日就見不到他了。”
“什麽?要回長安了,真是太好了,我早就不想待在這裏了,沒有幾人是認識的。不過要是走了,我就見不到楊姐姐了。”
武惠妃摸著鹹宜的頭說道:“這孩子,那你今日就出宮去,見見她,順便和她告下別。”
“嗯,我知道了。那我這就出宮去。”
“不忙,你等一下。”武惠妃提筆在一紙上寫了李揚二字,用紅筆畫住折好,交了鹹宜公主道:“你將它順道派一可靠之人給了賀侍郎,可好?”
“好,母妃是想成人之美吧。”鹹宜公主自是看到,也高興的說道。
武惠妃忙掩了鹹宜公主的嘴說道:“噓,可不敢讓旁人知道,最好別讓你父皇知道,明白嗎?不然降罪下來,母親會因此受罰的。”
“鹹直知道”鹹宜公主將紙貼身放好,拍了胸脯說道。
“那你去吧,早去早回。”
鹹宜公主扮了個鬼臉跑了出去刺明1637最新章節。
武惠妃笑了笑,朝外吩咐道:“擺駕江才人宮中。”
到了江才人這裏,江才人率了眾宮女、寺人早早的迎了出來。
武惠妃將江才人拉起笑著說道:“可有些日子沒來妹妹這裏了,這不,有了點空閑便過來瞧瞧。嗬嗬,要說這幾宮幾院裏哪個最為清靜,讓人心情放鬆,還得說你這梅院最好。不說這陛下常是留戀,就是哀家也是常常的想起。”
“惠妃說笑了,這裏哪有這麽好,都是他們亂擺亂放的。”
“莫與我生分了,妹妹,聽說你這裏可是有武夷山進貢的明前茶,可否讓我嚐嚐。”
江才人還是那樣的清麗,淡淡的笑了笑說道:“惠妃請。”
待坐下後奉了茶,江才人坐了下首問道:“惠妃今日來可有什麽要事?”
“嗯,好茶。”武惠妃輕含了一口道,“也無他事,就是陛下說要回長安,我過來和妹妹說道說道。咦,那個忘秋為何不在?”
“哦,我怕她那性子衝撞了娘娘,所以讓她躲了去。”
“無妨,讓她過來我瞧瞧。”
“這!”江才人不知這武惠妃是何意,想從她的臉上瞧出些什麽來,可是沒能看出,即是惠妃發了話,就沒法子,隻能喚道,“香菱,你去將忘秋帶了來,惠妃娘娘要看她,讓她好生的回話。”
一會忘秋過來跪下行禮道:“見過惠妃娘娘,見過才人娘娘。”
“起來吧,你抬起頭,讓我好好再瞧瞧。”武惠妃說道。
忘秋抬了一下頭馬上又低了下去。
武惠妃心道:“還真是像極了那太平姐姐,就是與皇姑母也是有些相似之處”不由的問道:“你姓什麽?”
“回娘娘,奴婢忘了,隻知道是雲州來的。”
“我回來仔細問過,多半是讓人買來充數的。也讓太醫署醫博士瞧過,說是驚嚇過度,頭部又遭了擊打,一時血於凝而不散,導致健忘。”江才人在旁邊說道。
“哦,真是好可憐。我問你,你說的李揚是哪的人哪?”
“李揚?我記得,我記得,他是雲州人,他,他。我頭疼,想不起來了。”忘秋忽然臉色一變,渾身抖動起來,用手抱了頭。
“快,快扶她下去。”江才人急忙命人將忘秋扶下。轉而對武惠妃說道,“讓惠妃娘娘見笑了。”
“好了,這茶也吃了,話也傳到了,我就回去了,你與柳婕妤交好,這話你去傳了吧,我就不去了。”武惠妃見沒問到什麽,就起身走了。
江才人與眾人送出院子福禮道:“恭送娘娘。”
武惠妃朝後擺手,心裏道,“這忘秋的身上怕是有什麽秘密吧!也罷,有機會讓那李揚見上一麵,我倒瞧瞧這裏麵有什麽文章。”
洛陽皇城禮部,賀之章滿臉疑惑的接過一宮女遞過的紙張,背了身去,展開見是一紅圈括了個李揚二字,心中轉了幾個念頭,將紙團了放入袖中,回過身來朝宮女說道:“請娥官回了話去,就說季真知道了,請貴人放心。”待那宮女走後,忙取了火撚子將它燒了。想了想拿起公務看了起來。
晚間賀之章出了皇城,直直朝李長史府中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