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忙跪倒,高力士卻道:“小聲些。”
“臣,沙州司馬李揚接旨。”李揚輕聲的叩拜呼道。
高力士站起了說道:“聖上口諭,沙州司馬李子仁,自二十年中進士以來,先赴饒樂後至鬱督軍山,轉封chun州複進沙州,其功可嘉。今河中之地局勢撲朔迷離,辯不清真偽,以至朕之失聰。朕知卿忠心,特許密報之,凡大小事務皆直呈內侍省。”
“李司馬你可曾聽清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揚心中猛的被一股激蕩之情充實,以頭重重叩地而呼道。
高力士甚是滿意,點頭說道:“你的忠心,本將軍自會轉呈聖上的,好好做事,莫負了皇恩上青天全文閱讀。”
“謝將軍”李揚青著額頭起身,側立於下首躬身施禮道謝。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複旨了。”高力士笑而說道。
李揚忙前行一步道:“送將軍。”
高力士忽停住站住,轉了身道:“京兆不能久待,一些事情李司馬要避避閑才好,比如公主府的那位。李司馬,你好自為之。告辭了。”說罷不理已是有些呆住的李揚,詭異的笑笑用手將其拍醒,“留步,不勞相送。”大步推門出去。
“揚謝過點醒之恩。”李揚心情沉重的朝高力士的背影高聲說道。
就見高力士大笑三聲,轉過洞門不見了身影。
“老爺,館首仍在那處等候。”李蒼頭仿佛沒見到高力士的來去,見李揚仍是看著洞門,便出言提醒。
李揚點頭,去見了館首。
館首之事也不甚大,不過是前些ri子毒死了人,查來查去找到了會館,將這館內作廚娘婦人拿了收入女監,過堂數次已是招認投毒,本想是毒死自家的畜生郎君,沒想到卻是誤中了副車,將來此陪自家夫君的閑漢毒死。今早長安縣又來了差役說要調查,硬是要封門以待後事,館首陪了好話拿出了錢帛方才暫時了事,思過之後也不知這般光景要等到何時才是個頭,於是便想到了李揚身上,求李揚給予授手。
李揚沉默了一會,知長安縣本就極大,這些個問事、直白哪能忙的過來,於是便各自雇了些幫手充當爪牙,平時穿公服卻無俸祿,辦事除了上麵交待的就全憑自己喜好而定,一家老小也指這勒索過往商賈,對犯家吃取豪奪養活。這事已是不能再明的暗事,各州縣的長官皆知,都為睜一眼閉一眼而為之。想必那群抓牙見會館甚是有油水,於是便將主意打到了此處。有心不管但見館首這二ri來驅前跟後,必恭必敬,而自己又寫了手跡,再不濟也不能讓這河西二字蒙了塵,於是想了下便點頭說道:“本官姑且試試,望館首不必報多大的盼頭。”
館首見李揚答應了,便心花怒發,接連的作揖謝道:“謝司馬救命之恩,謝司馬。”
“不必了,好好做事去吧。”李揚止住了館首的道謝,輕笑道,“本官需出去一ri,午時便不必準備飯了。”
出了會館,李揚領了劉一與李蒼頭自去了楊宅,拜過了嶽父與嶽母二位大人,將小荷與瑤兒的近況又是說了一次,中間也提了朵兒的事,這讓嶽母大人陪了不少的眼淚,直叫嚷著明ri起程到雲州看老姐姐與女兒去。嶽父也沒有辦法,想拉著李揚問些沙州的事情,或是談論些廟堂之事都沒能得逞,好在李揚也不急於離去,便將妻子的嘮叼忍耐了下來。對此李揚隻好對嶽父大人笑笑,繼續陪著嶽母說著話。
看ri上當天,李揚忙告辭,與嶽父相約午後下了公可去會館尋他,就謝絕了嶽母的挽留。嶽母也知午時不可留獨婿的規矩,便又哭了幾聲不再堅持了。
出了楊宅,李揚思了一下,是該去看看宋之寧這位老友了,也不知薛嵩如今怎麽樣了,是否也在長安,先約出來再說,一起去西市吃花酒去。
想罷尋了路人問清右武衛府所在,早早下了馬,讓劉一帶了自己的名刺去問尋守門的持戟士。
這左右武衛皆是翊衛,又稱熊渠,都為四品孫、職事五品子孫、三品曾孫、若勳官三品有封者及國公之子充之,見有人上前,沉臉將大戟一擺喝道:“何人闖府!”
劉一忙拱手道:“小的為沙州司馬執衣,特持貼拜會宋司階。”
“哦”衛士聽罷臉sè好些,接過名刺喝道,“等著。”便往裏傳去。
不一會,裏麵冷臉出來一人正是宋之寧,與守門衛士敬禮後,下了階大笑著迎向李揚道:“賢弟可是來了,這幾年可是讓我好是想念大妖成仙全文閱讀。”
“宋兄也是好大威風,見著一麵可當真是難。”李揚與宋之寧把臂說道。
“哪裏,這行伍之間可是不能整ri鬆懈。不說這些了,賢弟此次來長安可是有事?”
李揚笑著回道:“小弟回了次雲州,這便是與沙州而去。”
“怪不得怎麽未見有抵報傳出消息。不管這些了,走,去尋了薛家哥哥一同快活快活。”
“薛大哥也在?”李揚驚問。
宋之寧嗬嗬笑道:“四月間就回長安了,如今是因受了父親薛大使的牽連,又被剝了正九品下的戍主官位,正在家中汾陽縣伯宅裏等候兵部銓選,看是補親衛還是別的。”
聽到此消息,李揚大喜,忙讓宋之寧帶著去見薛嵩。
見了薛嵩後又是一番欣喜,三個把了肩也不顧旁人的眼光如何,一同出了門朝西市走去。
進了市門尋了一座胡樓,進二層臨窗而坐,點了諸多肉食打五斤雍城秦酒上來。博士一一擺上又道:“幾位哥兒,可是要聽小曲兒?新到了尋火小娘幾位,個個都是黃鶯如世的好嗓子,又偏偏生了付好像貌,再加上那柔若無骨的小腰,定讓這位哥兒滿意。”
“好,就憑你這張巧嘴,那便叫上來瞧瞧,如是不好,我等可不給算錢!”
“得勒,稍候”博士喜盈盈的回道,心知這抽頭又不少,便朝下邊喚道,“下麵的媽媽聽好,甲字間裏有客——”
隨著一聲嬌笑,簾一挑,魚貫而過幾娘子,當先一位婆子塗著厚厚的鉛粉,一張口二顆塗黑的門牙露了出來:“喲,這三位公子可是生的俊俏,真是喜煞了小娘子們。來,過來瞧瞧,看看哪位小娘中了眼,便留下陪著。”
薛嵩升的高大,身材又極是魁梧,但臉龐卻是白如玉,當真與宋之寧那白麵郎君有的一拚。至於李揚與二人相比實是差的遠了些,不過隻是順眼而已。三人知道這是婆子在調笑自己,也不著惱,互相看了看,齊齊指了當中一位嬌小遮麵的小娘,道:“就是她了。”
“真是會挑人,一眼就將這班小娘裏最好的指了出來。曹姬,你過來,好好侍候著幾位公子。”婆子輕輕的將那小娘往前一推,掩了嘴笑道。
“是,媽媽。”曹姬從後麵的老奴手裏取了琵琶,抱與懷裏,朝三人萬福道,“謝公子賞臉。”
“好了好了,我們都走吧,讓公子們盡心的樂著。”婆子如趕雞鴨一般將蓁的小娘趕了出去,正逢博士又攬了一桌客人,叫了過去,不多時就聽那邊婆子誇張的笑道:“公子可真好挑,一眼就將這最好的小娘挑出。”
這讓李揚三人大笑不已,宋之寧止了笑說道:“你我三人是中了劫道的大羊祜。”
薛嵩輕拍了案幾笑著接口回道:“還是呆呆傻傻的。”
那小娘聽罷也是低了頭,用小手捂了嘴偷笑不已。
“好吧,小娘子,你除了麵紗可好?讓我等看看這最好的有多好?”李揚見這小娘細眉彎彎似月似鉤,心知這出來賣笑的哪一個也是出眾之人,那婆子說的也未必是假,於是試著問道。
薛嵩二人也急是點了頭。
“嗯,即是公子說了,那奴婢就衝撞了。不過媽媽在進來之前就說了,如是真顏相對,那品貌之資可是要加價的。”小娘極是熟練的說道,其音婉轉,又配又嬌柔之態,更惹人浮想連連虛空萬界。
三人一愣,宋之寧從懷裏掏出一吊錢放於桌上道:“這些夠否?”
“不需那麽多,聽曲全計隻需二十文即可。”小娘見錢已是放了桌上,便扭頭用手取了發髻上的掛鉤,等回過頭來,一張俏麵頓顯露出來。
宋之寧拍案直呼:“妙,妙,。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閑。(摘自三國,曹植,洛神賦)子建所述之洛神也不過如此。這屈屈二十文當真是少了。敢問小娘子,你可是會喝些什麽曲兒。”
這粟特小娘子姿sè上乘,加之又在衣料上選sè與之相配,更顯豔麗。聽宋之寧讚了自己,羞臉扭首低道:“謝公子讚。奴婢會的不多,與公子相比真是差的遠已。”目光在三人臉上流轉而過,仿佛能將人的魂魄勾去,又道,“即是公子說了感甄賦的句子,那奴婢就以這賦唱一曲吧。”
“好極,好極。”三人拍案而選。
“當!”一聲清脆的琵琶聲響起,小娘皺了眉,朝三人笑笑,將左一弦調了半轉,露了玉齒一笑。素手輕拔,錚錚之聲而飛揚於天地間。輕啟櫻口唱道:“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穀,陵景山。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詳見洛神賦)”唱罷,右手拔了半圈,覆在弦上以止餘音。
“獻醜了。”輕輕跪坐朝前躬身說道。
聞餘聲深沉其中的三人齊拱手讚道:“真及大家之作。”
“公子過謙了,奴婢隻是初學而已。”曹姬小有得意的輕笑道,“即是公子們開心,那奴婢就更獻一曲《景雲河清歌》,隻當是附送了。”說罷,輕輕而彈,曲清調平,如涓涓流水,入耳沁進心肺。
自酒樓裏出來,三人仍是有些沉浸在音律裏。宋之寧歎聲不斷,連連搖頭,“真是可惜,真是可惜。這酒肆行樂之地竟也藏有國手。”
“那你為何不出授手,將她贖出。帶回家中,ri可**,夜為宣yin,何樂而不為。”薛嵩沒好氣的說道。
宋之寧又是朝這樓裏看了一眼,笑道:“此事休提,家中大人哪能應允,還不打斷我的腿。”
“唉!看來隻能是辜負那胡娘的一片心意了。”李揚取笑道,“依小弟之見,即是二人皆是有意,不妨贖出作個外室,等哪一ri修成了正果,或是家中大人發了善心,那便收入房裏當個小妾也未嚐不可。”
“莫要提了,要知道在雲州之時的小妾們都皆是或送或許了人家,如在這滿是耳目之地亂來,那為兄還不如不要的好,省的到時又痛心割愛。”
薛嵩惱道:“真是羅嗦,等歡好快活了便是,哪有這麽多的說道。”
“誰人像你這般,家裏早已現刑部都官呂朗中的女公子呂漣夕定了親,而你卻是躲著不見。也不知道你是如何想的,那呂小娘子可是要人有人,要貌有貌,為何你竟是畏她如虎?”宋之寧知薛嵩的一些事,便說出來取笑道。
薛嵩梗了脖子道:“你曉得什麽?你見我哪裏躲著她了,前幾ri我還去了呂宅。”
“哈哈”難得見薛嵩如此的著急,宋之寧大笑起來,李揚記得在突厥牙帳之時也曾聽呂郎中說過一句,隻是時間久遠,有些忘記了,現在想起,還真是有這麽一回事情,不由的跟著笑起。
“不與你們胡說了。”薛嵩惱道,“你們自已耍去,我要回去了,不然又得讓父親責罵。”
“莫不是惱了我等吧逆襲吧,緋聞女王!。”宋之寧問道。
“哪裏的話,是這幾ri有些人盯我家很緊。父親交待,少惹事多在家中靜坐,等聖意下來再說。”
李揚知可能是與薛楚玉被謫有關,所以便笑笑拱手道:“那就不留薛兄了。”
當下與薛嵩分手,李揚小聲暗問:“宋兄,小弟也知的不多,這薛大使究竟是為何被卻了大使之職,而貶成了將軍。”
“此事太過麻煩,一時也說不清楚,明裏是薛伯父改軍製,其實暗地裏是幾位相公在爭權奪利,反正少知道少摻和的為好。”宋之寧伏耳交待,又是回頭看了一眼酒樓,歎道,“其實及時行樂也未嚐是壞事。”
李揚不語,自是想著自己今後的路該如何去走。
“好了,賢弟,為兄也應回衛府了,下午還需當差,你若有時間便去尋我。”宋之寧也要告辭而去。
李揚拱手別過,回會館時繞行長壽坊去拜會了長安縣令。上次與大門藝遇襲時,與長安縣令見過一麵,當下看著也有幾分熟絡,互相寒磣了幾句,便有說有笑的談論了起來。在話裏李揚稍稍提了一個會館之事,那長安縣令輕輕笑著便應下了,將主事此案的六縣尉之一西部尉叫來,嗬斥了幾句並言道,這些潑才閑漢甘當爪牙皆為利來,你下去交待他們,凡雇用品行不端者全部開缺了。
將此事做好,李揚告辭回了會館,與館首相說。館首自是感恩戴德,連連拜謝。等李揚進了房裏,館首隨後跟進,取出一隻金簪子捧於李揚之前道:“小的無以為報,這個小玩意是小的內子送於李司馬娘子的,算結個姐妹的禮物。李司馬可千萬莫要推托了。”
李揚不肯收,見推讓不得隻得怒道:“還不收回去,你是否想讓本官被定個受人財之罪嗎!”這才讓館首嚇的收了回去,隻不過那眼中有了一絲的決斷。
送走了館首,李揚見時辰尚早,午時也飲了些酒,便合衣躺下想睡一會。
這時外麵卻是亂哄哄的吵鬧了起來,隱隱間聽到有人在呼自己的名字,便起了身推開了門問道:“何事吵鬧?”
“可是李司馬?”有一瘦小的人尖聲叫道,看模樣麵sè臘黃像是病態,這聲音也是沙啞,隻是一雙眼睛靈動無比。
李揚見是那人被劉一所阻,便揮手讓他過來問道:“本官正是,你為何要尋本官。”
那人見李揚站在階上,嘻笑道:“李司馬,有貴人讓小的與你捎一句話。”
“說”
那人又道:“此話不能傳六耳。”
“你當本官是三歲的孩童,要說便說,無話本官還須看書。”李揚見此人眼睛亂轉,不似個忠厚之人,便心裏煩躁有心趕了去。
那人聽後卻是嘿嘿直笑道:“李司馬倒是好大的官威呀,貴人說了幽州、雲州之行,李司馬還欠著些東西呢。”
“請進來說。”李揚心裏一跳,忙側身相讓,又對劉一道,“你看好洞門,任何人不得放入。”
進了房裏,李揚關上門,直盯著那人問道:“說,你是什麽人,你與那貴人是何關係,她又是哪一位?與我捎的什麽話,你從實說來。”
那人徑直坐下,低頭不語,半響轉了聲音,字字泣淚的罵道:“李司馬,你好狠的心,你這個該死的負心之人!”
李揚聽罷頓時如被重錘當頭擊中,心裏空白一片,隻知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著眼前之人。</dd>
“臣,沙州司馬李揚接旨。”李揚輕聲的叩拜呼道。
高力士站起了說道:“聖上口諭,沙州司馬李子仁,自二十年中進士以來,先赴饒樂後至鬱督軍山,轉封chun州複進沙州,其功可嘉。今河中之地局勢撲朔迷離,辯不清真偽,以至朕之失聰。朕知卿忠心,特許密報之,凡大小事務皆直呈內侍省。”
“李司馬你可曾聽清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揚心中猛的被一股激蕩之情充實,以頭重重叩地而呼道。
高力士甚是滿意,點頭說道:“你的忠心,本將軍自會轉呈聖上的,好好做事,莫負了皇恩上青天全文閱讀。”
“謝將軍”李揚青著額頭起身,側立於下首躬身施禮道謝。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複旨了。”高力士笑而說道。
李揚忙前行一步道:“送將軍。”
高力士忽停住站住,轉了身道:“京兆不能久待,一些事情李司馬要避避閑才好,比如公主府的那位。李司馬,你好自為之。告辭了。”說罷不理已是有些呆住的李揚,詭異的笑笑用手將其拍醒,“留步,不勞相送。”大步推門出去。
“揚謝過點醒之恩。”李揚心情沉重的朝高力士的背影高聲說道。
就見高力士大笑三聲,轉過洞門不見了身影。
“老爺,館首仍在那處等候。”李蒼頭仿佛沒見到高力士的來去,見李揚仍是看著洞門,便出言提醒。
李揚點頭,去見了館首。
館首之事也不甚大,不過是前些ri子毒死了人,查來查去找到了會館,將這館內作廚娘婦人拿了收入女監,過堂數次已是招認投毒,本想是毒死自家的畜生郎君,沒想到卻是誤中了副車,將來此陪自家夫君的閑漢毒死。今早長安縣又來了差役說要調查,硬是要封門以待後事,館首陪了好話拿出了錢帛方才暫時了事,思過之後也不知這般光景要等到何時才是個頭,於是便想到了李揚身上,求李揚給予授手。
李揚沉默了一會,知長安縣本就極大,這些個問事、直白哪能忙的過來,於是便各自雇了些幫手充當爪牙,平時穿公服卻無俸祿,辦事除了上麵交待的就全憑自己喜好而定,一家老小也指這勒索過往商賈,對犯家吃取豪奪養活。這事已是不能再明的暗事,各州縣的長官皆知,都為睜一眼閉一眼而為之。想必那群抓牙見會館甚是有油水,於是便將主意打到了此處。有心不管但見館首這二ri來驅前跟後,必恭必敬,而自己又寫了手跡,再不濟也不能讓這河西二字蒙了塵,於是想了下便點頭說道:“本官姑且試試,望館首不必報多大的盼頭。”
館首見李揚答應了,便心花怒發,接連的作揖謝道:“謝司馬救命之恩,謝司馬。”
“不必了,好好做事去吧。”李揚止住了館首的道謝,輕笑道,“本官需出去一ri,午時便不必準備飯了。”
出了會館,李揚領了劉一與李蒼頭自去了楊宅,拜過了嶽父與嶽母二位大人,將小荷與瑤兒的近況又是說了一次,中間也提了朵兒的事,這讓嶽母大人陪了不少的眼淚,直叫嚷著明ri起程到雲州看老姐姐與女兒去。嶽父也沒有辦法,想拉著李揚問些沙州的事情,或是談論些廟堂之事都沒能得逞,好在李揚也不急於離去,便將妻子的嘮叼忍耐了下來。對此李揚隻好對嶽父大人笑笑,繼續陪著嶽母說著話。
看ri上當天,李揚忙告辭,與嶽父相約午後下了公可去會館尋他,就謝絕了嶽母的挽留。嶽母也知午時不可留獨婿的規矩,便又哭了幾聲不再堅持了。
出了楊宅,李揚思了一下,是該去看看宋之寧這位老友了,也不知薛嵩如今怎麽樣了,是否也在長安,先約出來再說,一起去西市吃花酒去。
想罷尋了路人問清右武衛府所在,早早下了馬,讓劉一帶了自己的名刺去問尋守門的持戟士。
這左右武衛皆是翊衛,又稱熊渠,都為四品孫、職事五品子孫、三品曾孫、若勳官三品有封者及國公之子充之,見有人上前,沉臉將大戟一擺喝道:“何人闖府!”
劉一忙拱手道:“小的為沙州司馬執衣,特持貼拜會宋司階。”
“哦”衛士聽罷臉sè好些,接過名刺喝道,“等著。”便往裏傳去。
不一會,裏麵冷臉出來一人正是宋之寧,與守門衛士敬禮後,下了階大笑著迎向李揚道:“賢弟可是來了,這幾年可是讓我好是想念大妖成仙全文閱讀。”
“宋兄也是好大威風,見著一麵可當真是難。”李揚與宋之寧把臂說道。
“哪裏,這行伍之間可是不能整ri鬆懈。不說這些了,賢弟此次來長安可是有事?”
李揚笑著回道:“小弟回了次雲州,這便是與沙州而去。”
“怪不得怎麽未見有抵報傳出消息。不管這些了,走,去尋了薛家哥哥一同快活快活。”
“薛大哥也在?”李揚驚問。
宋之寧嗬嗬笑道:“四月間就回長安了,如今是因受了父親薛大使的牽連,又被剝了正九品下的戍主官位,正在家中汾陽縣伯宅裏等候兵部銓選,看是補親衛還是別的。”
聽到此消息,李揚大喜,忙讓宋之寧帶著去見薛嵩。
見了薛嵩後又是一番欣喜,三個把了肩也不顧旁人的眼光如何,一同出了門朝西市走去。
進了市門尋了一座胡樓,進二層臨窗而坐,點了諸多肉食打五斤雍城秦酒上來。博士一一擺上又道:“幾位哥兒,可是要聽小曲兒?新到了尋火小娘幾位,個個都是黃鶯如世的好嗓子,又偏偏生了付好像貌,再加上那柔若無骨的小腰,定讓這位哥兒滿意。”
“好,就憑你這張巧嘴,那便叫上來瞧瞧,如是不好,我等可不給算錢!”
“得勒,稍候”博士喜盈盈的回道,心知這抽頭又不少,便朝下邊喚道,“下麵的媽媽聽好,甲字間裏有客——”
隨著一聲嬌笑,簾一挑,魚貫而過幾娘子,當先一位婆子塗著厚厚的鉛粉,一張口二顆塗黑的門牙露了出來:“喲,這三位公子可是生的俊俏,真是喜煞了小娘子們。來,過來瞧瞧,看看哪位小娘中了眼,便留下陪著。”
薛嵩升的高大,身材又極是魁梧,但臉龐卻是白如玉,當真與宋之寧那白麵郎君有的一拚。至於李揚與二人相比實是差的遠了些,不過隻是順眼而已。三人知道這是婆子在調笑自己,也不著惱,互相看了看,齊齊指了當中一位嬌小遮麵的小娘,道:“就是她了。”
“真是會挑人,一眼就將這班小娘裏最好的指了出來。曹姬,你過來,好好侍候著幾位公子。”婆子輕輕的將那小娘往前一推,掩了嘴笑道。
“是,媽媽。”曹姬從後麵的老奴手裏取了琵琶,抱與懷裏,朝三人萬福道,“謝公子賞臉。”
“好了好了,我們都走吧,讓公子們盡心的樂著。”婆子如趕雞鴨一般將蓁的小娘趕了出去,正逢博士又攬了一桌客人,叫了過去,不多時就聽那邊婆子誇張的笑道:“公子可真好挑,一眼就將這最好的小娘挑出。”
這讓李揚三人大笑不已,宋之寧止了笑說道:“你我三人是中了劫道的大羊祜。”
薛嵩輕拍了案幾笑著接口回道:“還是呆呆傻傻的。”
那小娘聽罷也是低了頭,用小手捂了嘴偷笑不已。
“好吧,小娘子,你除了麵紗可好?讓我等看看這最好的有多好?”李揚見這小娘細眉彎彎似月似鉤,心知這出來賣笑的哪一個也是出眾之人,那婆子說的也未必是假,於是試著問道。
薛嵩二人也急是點了頭。
“嗯,即是公子說了,那奴婢就衝撞了。不過媽媽在進來之前就說了,如是真顏相對,那品貌之資可是要加價的。”小娘極是熟練的說道,其音婉轉,又配又嬌柔之態,更惹人浮想連連虛空萬界。
三人一愣,宋之寧從懷裏掏出一吊錢放於桌上道:“這些夠否?”
“不需那麽多,聽曲全計隻需二十文即可。”小娘見錢已是放了桌上,便扭頭用手取了發髻上的掛鉤,等回過頭來,一張俏麵頓顯露出來。
宋之寧拍案直呼:“妙,妙,。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閑。(摘自三國,曹植,洛神賦)子建所述之洛神也不過如此。這屈屈二十文當真是少了。敢問小娘子,你可是會喝些什麽曲兒。”
這粟特小娘子姿sè上乘,加之又在衣料上選sè與之相配,更顯豔麗。聽宋之寧讚了自己,羞臉扭首低道:“謝公子讚。奴婢會的不多,與公子相比真是差的遠已。”目光在三人臉上流轉而過,仿佛能將人的魂魄勾去,又道,“即是公子說了感甄賦的句子,那奴婢就以這賦唱一曲吧。”
“好極,好極。”三人拍案而選。
“當!”一聲清脆的琵琶聲響起,小娘皺了眉,朝三人笑笑,將左一弦調了半轉,露了玉齒一笑。素手輕拔,錚錚之聲而飛揚於天地間。輕啟櫻口唱道:“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穀,陵景山。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詳見洛神賦)”唱罷,右手拔了半圈,覆在弦上以止餘音。
“獻醜了。”輕輕跪坐朝前躬身說道。
聞餘聲深沉其中的三人齊拱手讚道:“真及大家之作。”
“公子過謙了,奴婢隻是初學而已。”曹姬小有得意的輕笑道,“即是公子們開心,那奴婢就更獻一曲《景雲河清歌》,隻當是附送了。”說罷,輕輕而彈,曲清調平,如涓涓流水,入耳沁進心肺。
自酒樓裏出來,三人仍是有些沉浸在音律裏。宋之寧歎聲不斷,連連搖頭,“真是可惜,真是可惜。這酒肆行樂之地竟也藏有國手。”
“那你為何不出授手,將她贖出。帶回家中,ri可**,夜為宣yin,何樂而不為。”薛嵩沒好氣的說道。
宋之寧又是朝這樓裏看了一眼,笑道:“此事休提,家中大人哪能應允,還不打斷我的腿。”
“唉!看來隻能是辜負那胡娘的一片心意了。”李揚取笑道,“依小弟之見,即是二人皆是有意,不妨贖出作個外室,等哪一ri修成了正果,或是家中大人發了善心,那便收入房裏當個小妾也未嚐不可。”
“莫要提了,要知道在雲州之時的小妾們都皆是或送或許了人家,如在這滿是耳目之地亂來,那為兄還不如不要的好,省的到時又痛心割愛。”
薛嵩惱道:“真是羅嗦,等歡好快活了便是,哪有這麽多的說道。”
“誰人像你這般,家裏早已現刑部都官呂朗中的女公子呂漣夕定了親,而你卻是躲著不見。也不知道你是如何想的,那呂小娘子可是要人有人,要貌有貌,為何你竟是畏她如虎?”宋之寧知薛嵩的一些事,便說出來取笑道。
薛嵩梗了脖子道:“你曉得什麽?你見我哪裏躲著她了,前幾ri我還去了呂宅。”
“哈哈”難得見薛嵩如此的著急,宋之寧大笑起來,李揚記得在突厥牙帳之時也曾聽呂郎中說過一句,隻是時間久遠,有些忘記了,現在想起,還真是有這麽一回事情,不由的跟著笑起。
“不與你們胡說了。”薛嵩惱道,“你們自已耍去,我要回去了,不然又得讓父親責罵。”
“莫不是惱了我等吧逆襲吧,緋聞女王!。”宋之寧問道。
“哪裏的話,是這幾ri有些人盯我家很緊。父親交待,少惹事多在家中靜坐,等聖意下來再說。”
李揚知可能是與薛楚玉被謫有關,所以便笑笑拱手道:“那就不留薛兄了。”
當下與薛嵩分手,李揚小聲暗問:“宋兄,小弟也知的不多,這薛大使究竟是為何被卻了大使之職,而貶成了將軍。”
“此事太過麻煩,一時也說不清楚,明裏是薛伯父改軍製,其實暗地裏是幾位相公在爭權奪利,反正少知道少摻和的為好。”宋之寧伏耳交待,又是回頭看了一眼酒樓,歎道,“其實及時行樂也未嚐是壞事。”
李揚不語,自是想著自己今後的路該如何去走。
“好了,賢弟,為兄也應回衛府了,下午還需當差,你若有時間便去尋我。”宋之寧也要告辭而去。
李揚拱手別過,回會館時繞行長壽坊去拜會了長安縣令。上次與大門藝遇襲時,與長安縣令見過一麵,當下看著也有幾分熟絡,互相寒磣了幾句,便有說有笑的談論了起來。在話裏李揚稍稍提了一個會館之事,那長安縣令輕輕笑著便應下了,將主事此案的六縣尉之一西部尉叫來,嗬斥了幾句並言道,這些潑才閑漢甘當爪牙皆為利來,你下去交待他們,凡雇用品行不端者全部開缺了。
將此事做好,李揚告辭回了會館,與館首相說。館首自是感恩戴德,連連拜謝。等李揚進了房裏,館首隨後跟進,取出一隻金簪子捧於李揚之前道:“小的無以為報,這個小玩意是小的內子送於李司馬娘子的,算結個姐妹的禮物。李司馬可千萬莫要推托了。”
李揚不肯收,見推讓不得隻得怒道:“還不收回去,你是否想讓本官被定個受人財之罪嗎!”這才讓館首嚇的收了回去,隻不過那眼中有了一絲的決斷。
送走了館首,李揚見時辰尚早,午時也飲了些酒,便合衣躺下想睡一會。
這時外麵卻是亂哄哄的吵鬧了起來,隱隱間聽到有人在呼自己的名字,便起了身推開了門問道:“何事吵鬧?”
“可是李司馬?”有一瘦小的人尖聲叫道,看模樣麵sè臘黃像是病態,這聲音也是沙啞,隻是一雙眼睛靈動無比。
李揚見是那人被劉一所阻,便揮手讓他過來問道:“本官正是,你為何要尋本官。”
那人見李揚站在階上,嘻笑道:“李司馬,有貴人讓小的與你捎一句話。”
“說”
那人又道:“此話不能傳六耳。”
“你當本官是三歲的孩童,要說便說,無話本官還須看書。”李揚見此人眼睛亂轉,不似個忠厚之人,便心裏煩躁有心趕了去。
那人聽後卻是嘿嘿直笑道:“李司馬倒是好大的官威呀,貴人說了幽州、雲州之行,李司馬還欠著些東西呢。”
“請進來說。”李揚心裏一跳,忙側身相讓,又對劉一道,“你看好洞門,任何人不得放入。”
進了房裏,李揚關上門,直盯著那人問道:“說,你是什麽人,你與那貴人是何關係,她又是哪一位?與我捎的什麽話,你從實說來。”
那人徑直坐下,低頭不語,半響轉了聲音,字字泣淚的罵道:“李司馬,你好狠的心,你這個該死的負心之人!”
李揚聽罷頓時如被重錘當頭擊中,心裏空白一片,隻知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著眼前之人。</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