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響午,宋寶山還沒回來。


    盧氏罵道:“這個死鬼,不知晃到那裏去鬼混,飯點還不回來。”就叫宋蟈蟈出去找人。


    宋蟈蟈昨日傍晚才到此處,對村中並不熟悉,也不知道去哪家找人。剛想說她不去,就見盧氏一副又要開罵的架勢,擺擺手道:“罷了,我去。”


    出得門來,見山村雖小,其實最得野趣。


    宋蟈蟈啟蒙時,縣官老娘也曾親自手把手教她念詩詞。


    初學“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後習“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俱是描寫山中鄉居景致,清新淡雅。此刻又是入秋時節,便是正午時分出門,陽光也不蟄人。


    宋蟈蟈出門走了兩步,覺得比在家裏還自在些。又吃了個兔子腿墊著,肚子也不餓,就在村裏隨便逛起來。有村人看到她,表情就有些古怪。


    最後到了一戶人家院子前,裏麵走出個老態女子。招呼宋蟈蟈過去,問道:“小玉,可是你娘又不給你吃飯。你莫要怕,嬸子給你拿饅頭。剛蒸出來的,可香。”


    她叫宋蟈蟈稍待,真個轉身去了灶間拿東西。


    宋寶山家的那支人脈不旺,到了他自己已是幾代獨苗。


    這家的主人是宋寶山的一位堂哥,他家那支恰好和宋寶山家相反。向來兒子多,田地早早就分光了。


    堂哥沒得法子,就出去做了滿山跑的貨郎。後來靠著童叟無欺,勤勉做事,也賺了些小錢。起了這處屋舍後,又從村外領回來個高氏娘子,便是眼前的這位嬸子。


    可惜高氏娘子生的兒子還小時,宋玉的這位堂叔就不幸遭遇意外離世了。


    高氏娘子來自外鄉,娘家早沒了人。妯娌又多,那時公婆也還沒死。若不是身邊還有個兒子,她在這山村也是呆不下去。


    高氏是個能吃苦受累的,一個人掙紮著把兒子拉扯大了。這個兒子長大成人後,便子繼父業做了貨郎。雖比宋玉年長五六歲,但至今尚未娶妻。所以平日多數時間,他家兒子出門去販賣針線百貨,屋裏就隻剩下高氏一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即便是宋家村都姓宋,大家也都差不多一樣的窮,可仍然免不了口舌是非。


    高氏的兒子做著小本買賣,如此便比一味土裏刨食的人家,手裏多些閑錢。某些人恨人有笑人無,就和她家有些齷齪。


    高氏能耐著性子,為了兒子也不敢聲張。平日便越發少與人來往,倒還落個耳根清淨。隻是她身子早年勞苦受了虧,兒子不如女兒細致,又老是出門在外,便有些地方照料她不到。又沒有鄰裏幫襯,有時不免作難。


    高氏自己沒有女兒,覺得小玉處境可憐。偷偷給過她東西吃,小丫頭知恩圖報。常趁著盧氏不注意,過來幫著高氏穿針引線之類的小事。一來二去,小玉與她處的比跟親娘還好。


    今個響午飯點,高氏見宋蟈蟈獨個出來九千歲全文閱讀。以為她又在家裏受了委屈,便招呼她來家裏吃飯。拿了饅頭出來,見宋蟈蟈還在籬笆牆外站著。


    高氏怪道:“你這孩子,出去一趟,怎麽還和嬸子生分了。”叫宋蟈蟈進來吃過再回去。


    宋蟈蟈聽了這話,曉得這是舊日那個“宋玉”積攢下的善緣。忙好言謝過高氏,解釋說自己出來是找宋寶山的,要盡快找到人,家裏弟弟和母親還等著。


    高氏聞言,又可惜了一回小玉生錯人家。換換二旁人,誰家舍得這樣作踐一個俊俏小姑娘。硬是把饅頭塞到宋蟈蟈手上,看她拿住了,才讓她走。


    宋蟈蟈揣著兩個熱乎饅頭,身上暖和,心裏也暖和起來。看來這個陰陽顛倒的世界,也不全是些糟糕的人,還是有好心人的。


    謝過高氏,宋蟈蟈又繼續去找宋寶山。


    宋寶山早間出門,去村中找木板。


    大家都是鄉裏鄉親,他看到誰家有閑置,就去討來。又不要花銀子,也不算給別家添麻煩。


    結果半道,遇到了村裏的二流子李仁。


    李仁看姓氏,就不是本村人士。他是個拖油瓶,跟著寡婦娘嫁到本村來。他老娘在宋村又生了兩個兒子,繼父雖然不親自對李仁動手。但夫妻兩個偏疼小的,時間一長,就把李仁丟一邊去了。


    這小子沒人管教,名義上有爹娘,其實與沒有相似。遊手好閑長大,也沒個正經營生。除了殺人劫道不敢做,什麽偷雞摸狗的壞事都做得。


    李仁看到宋寶山就樂了,正要找他呢。


    這個小潑皮為嘛要找宋寶山呢,自然是跟小玉有關。


    當初想討小玉的那位鄉紳,因為家中母老虎惡名遠播,到現在還沒找到合適的小妾。小玉丟了後,他家又相看了幾個小姑娘。竟是再沒一個,像宋寶山家丫頭這樣合意的。


    李仁巴結上了他家的一個外院管事,如何能在這事上不盡心。


    但昨日宋玉才被人送回來,李仁弄不清小玉和那兩個少年公子的關係,不敢妄自去鄉紳家報知此事。正想找宋寶山旁敲側擊打聽一番,這人就自己來了。


    宋寶山平時和李仁沒有交集,突然被他熱情邀約。情知不是好事,但他為人懦弱慣了,並不懂得怎麽拒絕。李仁稍一拉扯,他就跟著去了。


    李仁拉著宋寶山,到了村中另外個二流子宋二保家坐下。一邊吃酒,一邊談論起“小玉”的事。


    李仁道:“寶山叔,你家小玉可許了那兩位公子中的一個。”


    宋寶山像小雞崽一樣,被李仁和二寶兩隻黃鼠狼夾在中間。聽了這話,小心肝一哆嗦,賠笑道:“沒,沒,我們家小玉怎麽高攀的上……”


    李仁和宋二寶對視一眼,這可是個好消息。


    就又給宋寶山滿上一杯,笑道:“寶山叔,你還記得之前,想討你家小玉做小的那位鄉紳吧。”


    宋寶山如何不記得,當時一家人籌備銀子都快要瘋了。


    那位鄉紳家的管事,找上門說願意出十五兩銀子,為他家主人娶小玉做妾室。


    這對宋寶山一家來說,可不是筆小數目。


    便是村裏正經嫁出去的姑娘,拿到手的聘儀最高也不過十兩銀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女衙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水木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水木犀並收藏紈絝女衙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