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五少幾句話,逗的滿屋子人都笑起來。
傅大少故意拿腳去踹他,笑罵道:“油嘴滑舌,就你這猴頭話多。”罵過,卻問任老夫人。小猴子說的可好,祖母笑過有賞賜沒有,也捎帶他一份。
任老夫人聞言,笑得嘴都合不攏,隻得叫四姑奶奶代她作答。
四姑母便對大少道:“這樣吧,五少是個猴頭。你這做大哥的,自然也是個猴頭。晚上就加盤猴頭菇給你們香香嘴吧。”
一句話,又招的滿堂哄笑。
五少又過來和兄弟、表姐見禮,一邊嘴裏說著話,一邊不停手地從身上掏出許多零零碎碎小玩意。雖不值錢,卻是人人有份。連今日剛回來的四少,也得了把紫竹白麵扇子。三少不在當場,把他的那份也叫六少帶回去。可見五少會做人,眾人都得了他的好,屋裏一片歡聲笑語。
四少之前的尷尬不安一掃而空,到這時又覺得之前三少引發的冷漠,大約都是自己的錯覺。
傅家眾人明明一團和睦。
傅景亭在繼母麵前露個麵,便匆匆退下直奔父親的書房。
書房裏焚著檀香,多浮躁的人到了此間,也會平靜下來。傅三少見到父親行禮問安,說自己此番考學得了第二名。
這個消息傅五爺是早知道的,聞言便點點頭,並不做表態。
傅景亭說完例常,還不肯走。打發墨宣出了屋,書房裏隻剩下父子二人。傅五爺也不管他,手下繼續默著道德經。寫完一遍,用帕子擦了手,才開口問道:“怎麽,有什麽事要和我說。”
傅景亭比自己預想考得差了些,心裏有些忐忑。但想到離開宋家村那日早上,宋蟈蟈對他的懷疑。還是鼓足勇氣說了出來,對五爺道:“爹,我在外麵喜歡上個姑娘,打算娶她進門。”
傅五爺手上頓了頓,停了一會,摸著雕花扶手在檀木椅上慢慢坐下。
眼光投向兒子,傅景亭今年一十七歲。個子像薛家人,身量卻像自己,少年單薄又高挑。若不是臉上還有著稚氣,已經十足是個大人。掐指一算,兒子長大到娶婦的年紀,瑤琴一眨眼也已經去了十餘年。
四姐和三嫂,以及齊氏,都想給景亭說親的事,五爺也是曉得的。
不過傅景亭是個凡事有主見的,一向不叫他操心,傅惠信很願意聽聽兒子自己的意見。
如今傅三少當真說出自己的意思,五爺又有些動搖。這孩子沒有從那幾個姑娘裏挑一個出來,卻另外看中了什麽人。
傅五爺不禁苦笑,自己當初忤逆父母,自作主張娶了據馬山上的薛瑤琴。如今生的兒子長大,也要從外麵找個不知來曆的媳婦。克製心潮起伏,壓下情緒問兒子道:“是哪家的姑娘,又是如何相識的。”
傅三少回道:“不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卻也是好人家出身超強係統。在外遊玩時,無意間遇到的。”
傅五爺沉默一會,才道:“你是我的兒子,我們父子都是不拘小節的性情中人。這件事上,我倒是無所謂,全看你自己喜歡。不過你要把人帶回傅家,也要考慮下家裏長輩的意見。”
傅三少見在父親這裏輕易過關,心裏驚訝不已。
傅五爺見傅三少臉上並沒有露出喜色,隻道他把自己的話聽進去,曉得了事態的嚴重再也笑不出來。
想起自家過往種種,如今說出去皆是少不更事,年少荒唐。
但五爺心裏明白,彼時彼刻他對薛瑤琴的情分都是真的,沒有半分摻假。假使時光逆流,叫他再回到過去。麵對薛小娘子,隻怕他還是要做出一樣的選擇。
傅惠信以己度人,以為傅景亭也和自己一般,對外麵那個姑娘愛的死去活來。有點觸景傷情,也有點心疼兒子。
可惜傅景亭對老子娶後母,又生下弟妹的事,心存芥蒂。傅五爺這番作為落到傅景亭眼裏,也隻全當他是惺惺作態,也沒法子理解父親對他那份同情和憐惜。
傅三少既然得了傅五爺的首肯,就退下回自己小院謀劃下一步布局。
晚間的家宴,如任老夫人所願。傅三少以身子不適為由,沒有出現在席麵上。
五爺麵上沒說什麽,心裏卻念著,大約是自己的話點醒了兒子。他一時想不開,現下獨自在屋裏難受。
清硯去小廚房端來幾盤葷素湯水,在傅景亭屋裏擺放停當,這才去小書房叫少爺開飯。
傅三少這會和眾人所想不同,既沒有傷感,也沒有頹廢。而是抓緊時間,給據馬山寫書信。
首先不管郭師兄許下的那道江湖令,有沒有發出來、發出來又起到了什麽效果。他對舅舅一家和大師兄的感謝不能少,人情要做足。
其次,傅景亭想請舅舅舅母出麵,為自己和“宋玉”的親事拉媒包仟。
宋家家底實在太薄,有沒有背景。宋蟈蟈隻身一人嫁過來,固然傅景亭自己不會介意,卻還有別人的許多雙眼睛盯著。有據馬山出麵做後盾,那些人若是再敢說閑話,就要掂量下自家的分量先。
傅家廳堂裏,燈火通明。
當晚除了傅三少,還有傅家老爺子上了年歲愛清淨,也沒有出席宴席。
因為席上坐的,都是任老夫人喜愛的兒孫。所以這一場家宴,雖缺了一老一少兩個,熱鬧卻是絲毫不減半分。
大爺那邊送了時令果蔬和野味進府,人沒有過來。
三爺家在外任職,本來隻有四少爺做代表。午後三夫人也趕了回來,還帶回來剛滿周歲的小兒子雨亭,和妹子家的女兒嬋娟。
其餘便是二爺二夫人,帶了兩個嫡子兩個庶子。四姑奶奶和女兒,五爺夫妻和一雙龍鳳胎兒女。
男女分了兩下入席,中間用螺鈿描金的大屏風隔開。
女眷這邊,任老夫人抱起頂小的小孫孫。見這孩子生得白嫩壯實,就覺得心中喜歡。叫人把早就備下的金鎖並手環腳環拿來,當場就給戴上。果然這白生生的小胖孩,配上明晃晃的幾個金箍子,模樣稚嫩可愛。
眾人都跟著湊趣,說老夫人是慈悲的菩薩,八少爺便是那菩薩座前金童子。
傅大少故意拿腳去踹他,笑罵道:“油嘴滑舌,就你這猴頭話多。”罵過,卻問任老夫人。小猴子說的可好,祖母笑過有賞賜沒有,也捎帶他一份。
任老夫人聞言,笑得嘴都合不攏,隻得叫四姑奶奶代她作答。
四姑母便對大少道:“這樣吧,五少是個猴頭。你這做大哥的,自然也是個猴頭。晚上就加盤猴頭菇給你們香香嘴吧。”
一句話,又招的滿堂哄笑。
五少又過來和兄弟、表姐見禮,一邊嘴裏說著話,一邊不停手地從身上掏出許多零零碎碎小玩意。雖不值錢,卻是人人有份。連今日剛回來的四少,也得了把紫竹白麵扇子。三少不在當場,把他的那份也叫六少帶回去。可見五少會做人,眾人都得了他的好,屋裏一片歡聲笑語。
四少之前的尷尬不安一掃而空,到這時又覺得之前三少引發的冷漠,大約都是自己的錯覺。
傅家眾人明明一團和睦。
傅景亭在繼母麵前露個麵,便匆匆退下直奔父親的書房。
書房裏焚著檀香,多浮躁的人到了此間,也會平靜下來。傅三少見到父親行禮問安,說自己此番考學得了第二名。
這個消息傅五爺是早知道的,聞言便點點頭,並不做表態。
傅景亭說完例常,還不肯走。打發墨宣出了屋,書房裏隻剩下父子二人。傅五爺也不管他,手下繼續默著道德經。寫完一遍,用帕子擦了手,才開口問道:“怎麽,有什麽事要和我說。”
傅景亭比自己預想考得差了些,心裏有些忐忑。但想到離開宋家村那日早上,宋蟈蟈對他的懷疑。還是鼓足勇氣說了出來,對五爺道:“爹,我在外麵喜歡上個姑娘,打算娶她進門。”
傅五爺手上頓了頓,停了一會,摸著雕花扶手在檀木椅上慢慢坐下。
眼光投向兒子,傅景亭今年一十七歲。個子像薛家人,身量卻像自己,少年單薄又高挑。若不是臉上還有著稚氣,已經十足是個大人。掐指一算,兒子長大到娶婦的年紀,瑤琴一眨眼也已經去了十餘年。
四姐和三嫂,以及齊氏,都想給景亭說親的事,五爺也是曉得的。
不過傅景亭是個凡事有主見的,一向不叫他操心,傅惠信很願意聽聽兒子自己的意見。
如今傅三少當真說出自己的意思,五爺又有些動搖。這孩子沒有從那幾個姑娘裏挑一個出來,卻另外看中了什麽人。
傅五爺不禁苦笑,自己當初忤逆父母,自作主張娶了據馬山上的薛瑤琴。如今生的兒子長大,也要從外麵找個不知來曆的媳婦。克製心潮起伏,壓下情緒問兒子道:“是哪家的姑娘,又是如何相識的。”
傅三少回道:“不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卻也是好人家出身超強係統。在外遊玩時,無意間遇到的。”
傅五爺沉默一會,才道:“你是我的兒子,我們父子都是不拘小節的性情中人。這件事上,我倒是無所謂,全看你自己喜歡。不過你要把人帶回傅家,也要考慮下家裏長輩的意見。”
傅三少見在父親這裏輕易過關,心裏驚訝不已。
傅五爺見傅三少臉上並沒有露出喜色,隻道他把自己的話聽進去,曉得了事態的嚴重再也笑不出來。
想起自家過往種種,如今說出去皆是少不更事,年少荒唐。
但五爺心裏明白,彼時彼刻他對薛瑤琴的情分都是真的,沒有半分摻假。假使時光逆流,叫他再回到過去。麵對薛小娘子,隻怕他還是要做出一樣的選擇。
傅惠信以己度人,以為傅景亭也和自己一般,對外麵那個姑娘愛的死去活來。有點觸景傷情,也有點心疼兒子。
可惜傅景亭對老子娶後母,又生下弟妹的事,心存芥蒂。傅五爺這番作為落到傅景亭眼裏,也隻全當他是惺惺作態,也沒法子理解父親對他那份同情和憐惜。
傅三少既然得了傅五爺的首肯,就退下回自己小院謀劃下一步布局。
晚間的家宴,如任老夫人所願。傅三少以身子不適為由,沒有出現在席麵上。
五爺麵上沒說什麽,心裏卻念著,大約是自己的話點醒了兒子。他一時想不開,現下獨自在屋裏難受。
清硯去小廚房端來幾盤葷素湯水,在傅景亭屋裏擺放停當,這才去小書房叫少爺開飯。
傅三少這會和眾人所想不同,既沒有傷感,也沒有頹廢。而是抓緊時間,給據馬山寫書信。
首先不管郭師兄許下的那道江湖令,有沒有發出來、發出來又起到了什麽效果。他對舅舅一家和大師兄的感謝不能少,人情要做足。
其次,傅景亭想請舅舅舅母出麵,為自己和“宋玉”的親事拉媒包仟。
宋家家底實在太薄,有沒有背景。宋蟈蟈隻身一人嫁過來,固然傅景亭自己不會介意,卻還有別人的許多雙眼睛盯著。有據馬山出麵做後盾,那些人若是再敢說閑話,就要掂量下自家的分量先。
傅家廳堂裏,燈火通明。
當晚除了傅三少,還有傅家老爺子上了年歲愛清淨,也沒有出席宴席。
因為席上坐的,都是任老夫人喜愛的兒孫。所以這一場家宴,雖缺了一老一少兩個,熱鬧卻是絲毫不減半分。
大爺那邊送了時令果蔬和野味進府,人沒有過來。
三爺家在外任職,本來隻有四少爺做代表。午後三夫人也趕了回來,還帶回來剛滿周歲的小兒子雨亭,和妹子家的女兒嬋娟。
其餘便是二爺二夫人,帶了兩個嫡子兩個庶子。四姑奶奶和女兒,五爺夫妻和一雙龍鳳胎兒女。
男女分了兩下入席,中間用螺鈿描金的大屏風隔開。
女眷這邊,任老夫人抱起頂小的小孫孫。見這孩子生得白嫩壯實,就覺得心中喜歡。叫人把早就備下的金鎖並手環腳環拿來,當場就給戴上。果然這白生生的小胖孩,配上明晃晃的幾個金箍子,模樣稚嫩可愛。
眾人都跟著湊趣,說老夫人是慈悲的菩薩,八少爺便是那菩薩座前金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