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太爺等他們走後才知道這事,聽說三少媳婦一眼相中了大香爐,略有驚訝但是不心疼。因為外麵那些都是他剛收來,還沒確定真假。甚至傅老太爺還鄙夷宋蟈蟈,不要文房字畫,不要金石玉器,隻會東西撿大個的拿。
到了午後約好的同好上門,傅德展老爺子的態度才又有了變化。
那個同好老兒一來,就問傅老太爺香爐哪去了。
傅老太爺奇道:“問那個做什麽,又大又蠢。”言下之意,自己這裏不是還有這麽多,更精致更美觀的寶貝不是。
這位同好姓宗,大名叫作宗萬晟。從事的行業和傅老太爺一般,也是個鹽商。不過宗家做這門生意的年頭,可比傅家早得多。不同的是傅家一路高歌,家業日益興隆。宗家卻是到了宗萬晟這代,開始走下坡路。
原因也簡單,宗萬晟有個坑死爹不償命的愛好。他愛收集古董,見到心愛之物不惜財帛也要弄到手。可謂玩物喪誌之典型,連子息的事也敷衍了事。家裏娶了一房老婆,生了一個兒子。兒子又隻生了一個兒子,父子倆就跟完成任務一般,各玩各的。
宗萬晟的獨生兒子叫宗沐霖,愛好比老子強一些,他愛養諸如花鳥魚蟲之類的活物。比之古董動則傾家蕩產的玩法,要平和許多,而且鬥雞走狗偶爾還會有些進項。
且說宗老頭敗壞自己的家產,使得宗家從鹽商中一等一的總商跌落到行商,猶自不知悔改。還在傅老太爺麵前,處處不經意間流露出,對後起之秀傅家的鄙夷。
傅老太爺心裏憋著一口氣,非要在這小老兒得意之處蓋過他。便也學的收買古董,這不又收了一廳堂。特意請宗萬晟過來賞玩,名為品鑒,實為炫耀。
其實古董圈子就那麽大,傅德展收了什麽,宗萬晟早就心裏有數。今個過來,不過是來挑剔傅德展的眼光有多不濟,收了一屋子假貨贗品猶不自知至尊神位全文閱讀。此外便是為了那隻大香爐,那個的確是有來由的開門貨。傳說曾是棲岩寺的鎮寺之寶,自古傳今六百年餘。
倘若這香爐是個一般古物也就罷了,宗萬晟浸淫古董行大半輩子。秦磚漢瓦尋常見,夏商周的金鼎玉璧家中藏,對個不到千年的東西還真不是太在意。關鍵是關於這個香爐,背後還有個故事。若幹年前宗萬晟從古籍上,無意中翻到的一段銅爐藏寶傳說。近日聽說傅德展得了個大香爐,與傳說中的那個物件相似。便巴巴地跑來,想尋個法子,把東西弄回自己家去。不曾想,到了傅老兒這裏一看,東西居然沒了。
宗萬晟被傅老太爺俗不可耐的口吻激怒,扯著胡子叫道:“東西不會蠢,人才是真蠢。你這一屋子就那一樣真東西,你還給弄沒了。”
傅德展聞言又羞又惱,他雖是半路出家,自認也還有些眼光。哪有宗老頭說的這麽不堪,一屋子寶貝居然隻有那個醜香爐是真貨。
宗萬晟見傅德展不服氣,自己也氣樂了,笑道:“各花入各眼,我和你這糊塗老兒說這些做什麽。你且給我說說那香爐的去處吧,我用扇子跟你換。”說著,便從自己懷裏掏出一把紫檀折扇。這把扇子傅德展早見識過,算是宗老頭得意的寶貝之一。
扇骨用料精致,扇麵上的書畫更不是俗物。是前朝某位品位不俗的親王,巔峰時期的作品。江山更迭,這東西就輾轉落到本朝一位官員手裏。宗萬晟當年為了這把扇子,可是付出了相當代價。今日居然說拿就拿出來,要和自己換那個破香爐。
傅德展幾乎動了心,可歎宗老頭和那爐子無緣,終歸來遲一步。
見宗萬晟是來真格的,傅德展倒不好吊著他。老太爺實話實說,自己剛剛叫新進門的孫媳挑件東西做見麵禮,她就把那個大香爐挑走了。
宗萬晟煩惱撓頭道:“她怎麽這樣好眼力,一下就挑中我老人家看中的東西。”
傅德展聽兒子說過,那宋蟈蟈是山溝裏宋家村出來的。家裏窮的叮當響,才不信她能有什麽好眼力,他更相信這丫頭是撞了大運。細說起來,他對宗萬晟如此懊惱更為好奇,便道:“宗老兒,你老實說,做什麽非要那個香爐,那是什麽寶貝不成。”
宗萬晟苦笑道:“就是不確切知道,才說那是個寶貝。”不過,既然東西已經不在傅德展這裏,他也不和傅老兒多說,拱拱手便行告辭。
留下傅老太爺一肚子疑惑,恨不得把那個大香爐,從兒子孫子處要回來,做個仔細研究。隻是早上送出去的東西,隔了不到一頓飯就去討要,恐被人笑話。傅老太爺於是更加不喜歡這個三少奶奶宋蟈蟈。真是與老傅家相克,第一日麵都沒見到,便把一個重要物什從自己這裏順走了。
傅老太爺全忘了,大早上是他自己拿架子不見人。叫宋蟈蟈他們自己挑東西,也是為了故意難為兒子一家子。如今知道那是寶貝,反而怪罪起三少小夫妻。
宗萬晟雖是個癡迷人,也還曉得些人情往來。比如別人剛拿到手的新婚禮物,自己不好立時上門討要淘換。要把這事擱置一段時日,等大家都不把這東西放在心上時,再出手不遲。思來想去,自己今個唯一做錯一件事,就是不該向傅德展吐露消息。當時自己真該一個字都不說。可惜當時他太過失望激動,漏了口風。
宋蟈蟈等人離了傅老太爺的住處,還不能回去自己院子,接著便要馬不停蹄去任老夫人那邊。他們適才在傅老太爺那邊,耽擱的時間久了一些,任老太太和眾人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
五爺一家還不知道,他們人還沒到。新媳婦從老太爺那裏,叫人扛了一個香爐回院子的事,已經先一步傳到了任老夫人這裏。
小任氏當著大少二少兩對小夫妻,和四少七少他們幾個小孩子的麵,倒沒說什麽刻薄話出來,隻是不住地掩嘴笑。四姑奶奶撇撇嘴,眼裏藏不住嘲弄之意。這鄉下來的丫頭,就是村。
到了午後約好的同好上門,傅德展老爺子的態度才又有了變化。
那個同好老兒一來,就問傅老太爺香爐哪去了。
傅老太爺奇道:“問那個做什麽,又大又蠢。”言下之意,自己這裏不是還有這麽多,更精致更美觀的寶貝不是。
這位同好姓宗,大名叫作宗萬晟。從事的行業和傅老太爺一般,也是個鹽商。不過宗家做這門生意的年頭,可比傅家早得多。不同的是傅家一路高歌,家業日益興隆。宗家卻是到了宗萬晟這代,開始走下坡路。
原因也簡單,宗萬晟有個坑死爹不償命的愛好。他愛收集古董,見到心愛之物不惜財帛也要弄到手。可謂玩物喪誌之典型,連子息的事也敷衍了事。家裏娶了一房老婆,生了一個兒子。兒子又隻生了一個兒子,父子倆就跟完成任務一般,各玩各的。
宗萬晟的獨生兒子叫宗沐霖,愛好比老子強一些,他愛養諸如花鳥魚蟲之類的活物。比之古董動則傾家蕩產的玩法,要平和許多,而且鬥雞走狗偶爾還會有些進項。
且說宗老頭敗壞自己的家產,使得宗家從鹽商中一等一的總商跌落到行商,猶自不知悔改。還在傅老太爺麵前,處處不經意間流露出,對後起之秀傅家的鄙夷。
傅老太爺心裏憋著一口氣,非要在這小老兒得意之處蓋過他。便也學的收買古董,這不又收了一廳堂。特意請宗萬晟過來賞玩,名為品鑒,實為炫耀。
其實古董圈子就那麽大,傅德展收了什麽,宗萬晟早就心裏有數。今個過來,不過是來挑剔傅德展的眼光有多不濟,收了一屋子假貨贗品猶不自知至尊神位全文閱讀。此外便是為了那隻大香爐,那個的確是有來由的開門貨。傳說曾是棲岩寺的鎮寺之寶,自古傳今六百年餘。
倘若這香爐是個一般古物也就罷了,宗萬晟浸淫古董行大半輩子。秦磚漢瓦尋常見,夏商周的金鼎玉璧家中藏,對個不到千年的東西還真不是太在意。關鍵是關於這個香爐,背後還有個故事。若幹年前宗萬晟從古籍上,無意中翻到的一段銅爐藏寶傳說。近日聽說傅德展得了個大香爐,與傳說中的那個物件相似。便巴巴地跑來,想尋個法子,把東西弄回自己家去。不曾想,到了傅老兒這裏一看,東西居然沒了。
宗萬晟被傅老太爺俗不可耐的口吻激怒,扯著胡子叫道:“東西不會蠢,人才是真蠢。你這一屋子就那一樣真東西,你還給弄沒了。”
傅德展聞言又羞又惱,他雖是半路出家,自認也還有些眼光。哪有宗老頭說的這麽不堪,一屋子寶貝居然隻有那個醜香爐是真貨。
宗萬晟見傅德展不服氣,自己也氣樂了,笑道:“各花入各眼,我和你這糊塗老兒說這些做什麽。你且給我說說那香爐的去處吧,我用扇子跟你換。”說著,便從自己懷裏掏出一把紫檀折扇。這把扇子傅德展早見識過,算是宗老頭得意的寶貝之一。
扇骨用料精致,扇麵上的書畫更不是俗物。是前朝某位品位不俗的親王,巔峰時期的作品。江山更迭,這東西就輾轉落到本朝一位官員手裏。宗萬晟當年為了這把扇子,可是付出了相當代價。今日居然說拿就拿出來,要和自己換那個破香爐。
傅德展幾乎動了心,可歎宗老頭和那爐子無緣,終歸來遲一步。
見宗萬晟是來真格的,傅德展倒不好吊著他。老太爺實話實說,自己剛剛叫新進門的孫媳挑件東西做見麵禮,她就把那個大香爐挑走了。
宗萬晟煩惱撓頭道:“她怎麽這樣好眼力,一下就挑中我老人家看中的東西。”
傅德展聽兒子說過,那宋蟈蟈是山溝裏宋家村出來的。家裏窮的叮當響,才不信她能有什麽好眼力,他更相信這丫頭是撞了大運。細說起來,他對宗萬晟如此懊惱更為好奇,便道:“宗老兒,你老實說,做什麽非要那個香爐,那是什麽寶貝不成。”
宗萬晟苦笑道:“就是不確切知道,才說那是個寶貝。”不過,既然東西已經不在傅德展這裏,他也不和傅老兒多說,拱拱手便行告辭。
留下傅老太爺一肚子疑惑,恨不得把那個大香爐,從兒子孫子處要回來,做個仔細研究。隻是早上送出去的東西,隔了不到一頓飯就去討要,恐被人笑話。傅老太爺於是更加不喜歡這個三少奶奶宋蟈蟈。真是與老傅家相克,第一日麵都沒見到,便把一個重要物什從自己這裏順走了。
傅老太爺全忘了,大早上是他自己拿架子不見人。叫宋蟈蟈他們自己挑東西,也是為了故意難為兒子一家子。如今知道那是寶貝,反而怪罪起三少小夫妻。
宗萬晟雖是個癡迷人,也還曉得些人情往來。比如別人剛拿到手的新婚禮物,自己不好立時上門討要淘換。要把這事擱置一段時日,等大家都不把這東西放在心上時,再出手不遲。思來想去,自己今個唯一做錯一件事,就是不該向傅德展吐露消息。當時自己真該一個字都不說。可惜當時他太過失望激動,漏了口風。
宋蟈蟈等人離了傅老太爺的住處,還不能回去自己院子,接著便要馬不停蹄去任老夫人那邊。他們適才在傅老太爺那邊,耽擱的時間久了一些,任老太太和眾人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
五爺一家還不知道,他們人還沒到。新媳婦從老太爺那裏,叫人扛了一個香爐回院子的事,已經先一步傳到了任老夫人這裏。
小任氏當著大少二少兩對小夫妻,和四少七少他們幾個小孩子的麵,倒沒說什麽刻薄話出來,隻是不住地掩嘴笑。四姑奶奶撇撇嘴,眼裏藏不住嘲弄之意。這鄉下來的丫頭,就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