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計看了一眼董清河,這可是位官爺。可傅景亭也是個明晃晃的富貴少爺,他這小人物哪邊都不敢開罪。便拉了墨宣到一邊,小聲道:“小哥你有所不知,如今咱們這裏事事查的緊。晚間宵禁後可不敢隨意走動,弄不好被捉了去吃牢飯,少不得要拿銀子打點。”
原來就像傅家二老爺和六少,那晚回城遇到夜間巡城一般,本州郡其他各處大小官吏,也都積極勤政,忙於本職工作。
尤其是諸小吏們,他們沒有大靠山,尋常不敢再隨便伸手找人要錢財。又不願意喪失這筆灰色收入,於是就假公濟私。打著執行國家法度的名義,弄個“寬進嚴出”的規矩出來。不管哪個犯事,也不管是大事小事。隻要不是太有來頭,招惹不起的,便一律都先捉去衙門監牢裏,然後坐等著對方家裏拿銀子來贖人。要說這些人,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此這般,就把原本的灰色收入,轉手變成了賬目上合理合法的罰款項目。雖免不了其中要分出一部分放在公帳上,也還是有許多入了個人的腰包。
小二哥怕的就是這個,又是把人往衙門送,這不是羊入虎口,往人嘴邊上遞嘛。屆時少爺給的賞錢,指不定還不夠給那些老爺們塞牙縫呢天馬行空四部曲全文閱讀。墨宣見小二一臉憂心重重,不似作偽,轉身過去原話說給傅景亭和董清河聽了。傅景亭感覺難以置信,什麽世道,居然有人連送上門的銀子都要推三阻四。董清河醉了卻還不糊塗,聞言曉得小二說的是實情。傅景亭便要親自送他過去,董清河低聲道:“三少,你忘了你要我幫忙的那事。”
傅景亭聞言心思陡轉,也反應過來。他找董清河是要查宋蟈蟈的事,看她是否和京城有關。董清河適才還叫他趁著帶人去據馬山的機會,仔細觀察一二。傅二少對“宋玉”的懷疑,可不就是源於京中的暗潮洶湧。京城的變故明麵上看不出來,私底下卻像是在以皇城為中心,向全國一圈圈蕩起漣漪,進而影響尋常百姓的生活。傅三少吃驚道:“事情已經到了這地步了。”董清河不能給他確切答複,想起最近在州府裏聽說的,關於朝廷鹽務改革的事。傅家做的是專賣的營生,受朝廷恩惠可不少。估計傅家二老爺早感覺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種種跡象,隻是傅三少還不曉得而已。
董清河笑笑沒做回答,最後還是被傅景亭拉回到客棧住下。傅三少帶奶兄回去後,把人交給墨宣伺候,自己回到宋蟈蟈房中。推開門,就見這人還沒睡,還在捧著本書看。傅三少現在不會懷疑宋蟈蟈不識字看不懂。他和董清河吃了酒口幹,見隻有宋蟈蟈一人在房裏,便道:“丫頭人呢,爺要吃茶。”宋蟈蟈聽了這話才轉過身,對傅景亭呲牙咧嘴。傅景亭皺眉道:“你又怎麽了。”不經意看見宋蟈蟈這廝看的可不是什麽正經書,而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成人話本,好像……還是他自己的收藏。
傅景亭一把奪過來,惱羞成怒道:“怎麽帶了這種東西出來。”
宋蟈蟈就是故意的,她決定報複傅三少後,擔心路上物色不到合適的男子施展自己的魅力。便故意把傅景亭夾藏在中庸大學裏的春宮翻了出來,當時的想法簡單,就是打算一路上再不搭理傅景亭。寧願自己獨個翻著繪本度過長夜,也不去和這人如何如何。不過宋蟈蟈這人好些事上都沒什麽原則,一直忘了這茬。晚間美人一招手,她就跟狗皮膏藥一樣習慣性地黏上去了。今個見到董清河,宋蟈蟈才想起她還有個道具沒用上。特特打發小丫頭們去睡覺,自己在屋裏把書拿出來翻看。
傅景亭回來見她在看著玩意表現的不太高興,宋蟈蟈覺得爽了,要的就是讓他不高興。宋蟈蟈隨口答道:“我讓她們都回屋睡覺去了,桌上有茶水。”傅景亭探手一摸,茶壺壺身還熱著,就自己斟了茶水灌下去一大杯。喝了兩杯又覺得不滿意,嘀嘀咕咕道,這解酒的茶要再熱一些才好。茶葉也放少了,太淡。
宋蟈蟈懶得上前伺候,聽到末了便道:“深更半夜喝什麽濃茶。”接著便向傅景亭打聽她心儀的董小哥,問董清河年齡婚配,可有意中人雲雲。本來宋蟈蟈看上董清河隻是為了氣傅景亭,後來卻是越想越覺得董小哥不錯。雖然生的不及傅三少這般好看,可娶夫娶賢。在外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回家了還是小米粥溫潤滋補。而且董清河的老娘是孫嬤嬤,宋蟈蟈對這位老太太印象很好。不吃喝嫖賭,人也和氣不古怪。真個“嫁”進董家,過日子也簡單。
宋蟈蟈覺得自己和傅三少是假夫妻,關於董清河的事問的再自然不過,卻不知傅景亭聽到耳朵裏覺得膈應無比。傅景亭也不是個大方的好性子,本來就有幾分醉意,現在更是惱火。把宋蟈蟈會武功的事忘得一幹二,撲上去把人壓住床上哼哼道:“我還沒死呢,怎麽,你這就要找下家了。”
宋蟈蟈品格再惡劣,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向男子動手,這是宋老爹當年教養的好。這會被傅景亭按住,她也不掙紮,腆著臉笑道:“三少不要激動,你我之間不過一紙契書。”說著,又舉起一隻手來,說道:“我發誓,是真的覺得董小哥不錯才問你,絕不是為了戲弄於他。”宋蟈蟈越是解釋,傅景亭越是生氣。
男人生女人的氣,行事便容易從一個極致走向另一個極致。傅三少本來和董清河談話後,已經決定在真相弄清前,冷淡宋蟈蟈一陣子。結果現下這決心白費了,兩人後來也不知怎地,又滾到一處去了。傅景亭晚間喝了茶水長精神,一晚上可著勁地折騰宋衙內。後半夜還叫客棧夥計給他們備熱水洗澡,第二日早上起來,兩人都頂著黑眼圈。
本來經過一晚上的戰鬥,這二人有什麽仇怨疙瘩也該化解了。不想傅三少臨出門前一句話,又惹惱了宋蟈蟈。
原來就像傅家二老爺和六少,那晚回城遇到夜間巡城一般,本州郡其他各處大小官吏,也都積極勤政,忙於本職工作。
尤其是諸小吏們,他們沒有大靠山,尋常不敢再隨便伸手找人要錢財。又不願意喪失這筆灰色收入,於是就假公濟私。打著執行國家法度的名義,弄個“寬進嚴出”的規矩出來。不管哪個犯事,也不管是大事小事。隻要不是太有來頭,招惹不起的,便一律都先捉去衙門監牢裏,然後坐等著對方家裏拿銀子來贖人。要說這些人,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此這般,就把原本的灰色收入,轉手變成了賬目上合理合法的罰款項目。雖免不了其中要分出一部分放在公帳上,也還是有許多入了個人的腰包。
小二哥怕的就是這個,又是把人往衙門送,這不是羊入虎口,往人嘴邊上遞嘛。屆時少爺給的賞錢,指不定還不夠給那些老爺們塞牙縫呢天馬行空四部曲全文閱讀。墨宣見小二一臉憂心重重,不似作偽,轉身過去原話說給傅景亭和董清河聽了。傅景亭感覺難以置信,什麽世道,居然有人連送上門的銀子都要推三阻四。董清河醉了卻還不糊塗,聞言曉得小二說的是實情。傅景亭便要親自送他過去,董清河低聲道:“三少,你忘了你要我幫忙的那事。”
傅景亭聞言心思陡轉,也反應過來。他找董清河是要查宋蟈蟈的事,看她是否和京城有關。董清河適才還叫他趁著帶人去據馬山的機會,仔細觀察一二。傅二少對“宋玉”的懷疑,可不就是源於京中的暗潮洶湧。京城的變故明麵上看不出來,私底下卻像是在以皇城為中心,向全國一圈圈蕩起漣漪,進而影響尋常百姓的生活。傅三少吃驚道:“事情已經到了這地步了。”董清河不能給他確切答複,想起最近在州府裏聽說的,關於朝廷鹽務改革的事。傅家做的是專賣的營生,受朝廷恩惠可不少。估計傅家二老爺早感覺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種種跡象,隻是傅三少還不曉得而已。
董清河笑笑沒做回答,最後還是被傅景亭拉回到客棧住下。傅三少帶奶兄回去後,把人交給墨宣伺候,自己回到宋蟈蟈房中。推開門,就見這人還沒睡,還在捧著本書看。傅三少現在不會懷疑宋蟈蟈不識字看不懂。他和董清河吃了酒口幹,見隻有宋蟈蟈一人在房裏,便道:“丫頭人呢,爺要吃茶。”宋蟈蟈聽了這話才轉過身,對傅景亭呲牙咧嘴。傅景亭皺眉道:“你又怎麽了。”不經意看見宋蟈蟈這廝看的可不是什麽正經書,而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成人話本,好像……還是他自己的收藏。
傅景亭一把奪過來,惱羞成怒道:“怎麽帶了這種東西出來。”
宋蟈蟈就是故意的,她決定報複傅三少後,擔心路上物色不到合適的男子施展自己的魅力。便故意把傅景亭夾藏在中庸大學裏的春宮翻了出來,當時的想法簡單,就是打算一路上再不搭理傅景亭。寧願自己獨個翻著繪本度過長夜,也不去和這人如何如何。不過宋蟈蟈這人好些事上都沒什麽原則,一直忘了這茬。晚間美人一招手,她就跟狗皮膏藥一樣習慣性地黏上去了。今個見到董清河,宋蟈蟈才想起她還有個道具沒用上。特特打發小丫頭們去睡覺,自己在屋裏把書拿出來翻看。
傅景亭回來見她在看著玩意表現的不太高興,宋蟈蟈覺得爽了,要的就是讓他不高興。宋蟈蟈隨口答道:“我讓她們都回屋睡覺去了,桌上有茶水。”傅景亭探手一摸,茶壺壺身還熱著,就自己斟了茶水灌下去一大杯。喝了兩杯又覺得不滿意,嘀嘀咕咕道,這解酒的茶要再熱一些才好。茶葉也放少了,太淡。
宋蟈蟈懶得上前伺候,聽到末了便道:“深更半夜喝什麽濃茶。”接著便向傅景亭打聽她心儀的董小哥,問董清河年齡婚配,可有意中人雲雲。本來宋蟈蟈看上董清河隻是為了氣傅景亭,後來卻是越想越覺得董小哥不錯。雖然生的不及傅三少這般好看,可娶夫娶賢。在外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回家了還是小米粥溫潤滋補。而且董清河的老娘是孫嬤嬤,宋蟈蟈對這位老太太印象很好。不吃喝嫖賭,人也和氣不古怪。真個“嫁”進董家,過日子也簡單。
宋蟈蟈覺得自己和傅三少是假夫妻,關於董清河的事問的再自然不過,卻不知傅景亭聽到耳朵裏覺得膈應無比。傅景亭也不是個大方的好性子,本來就有幾分醉意,現在更是惱火。把宋蟈蟈會武功的事忘得一幹二,撲上去把人壓住床上哼哼道:“我還沒死呢,怎麽,你這就要找下家了。”
宋蟈蟈品格再惡劣,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向男子動手,這是宋老爹當年教養的好。這會被傅景亭按住,她也不掙紮,腆著臉笑道:“三少不要激動,你我之間不過一紙契書。”說著,又舉起一隻手來,說道:“我發誓,是真的覺得董小哥不錯才問你,絕不是為了戲弄於他。”宋蟈蟈越是解釋,傅景亭越是生氣。
男人生女人的氣,行事便容易從一個極致走向另一個極致。傅三少本來和董清河談話後,已經決定在真相弄清前,冷淡宋蟈蟈一陣子。結果現下這決心白費了,兩人後來也不知怎地,又滾到一處去了。傅景亭晚間喝了茶水長精神,一晚上可著勁地折騰宋衙內。後半夜還叫客棧夥計給他們備熱水洗澡,第二日早上起來,兩人都頂著黑眼圈。
本來經過一晚上的戰鬥,這二人有什麽仇怨疙瘩也該化解了。不想傅三少臨出門前一句話,又惹惱了宋蟈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