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太爺也曉得這個時候傅家需要他,他更要保重自身。喝了口熱茶,壓下怒意,便吩咐傅二,把家中的精裝都組織起來日夜巡視,叫婦人們早早把細軟都收拾妥當。準備城中呆不下去,就都轉移到莊子上去。那邊有的是糧食,有糧心不慌。兩處人合並一處,也安全妥當些。
傅惠義轉身把事情安排下去,府裏又是一通忙亂。可惜城中的鏢局走了一趟大買賣去西南,精壯都跟著走了還沒回來。如今州府的局子裏,隻剩下些老弱病殘。算是聊勝於無,傅惠義也把人請到了家裏。因為臨時住進許多人,府裏屋舍有限。二夫人便請示了傅二爺,把住在外院的傅五少搬回內院,和他的生母吳姨娘住在一起。五少原先住的獨立院子,騰出來給那些鏢師們暫住。
傅斌亭獨自住著一個小院,一直沒積攢下什麽東西,也沒有書籍寶貝。和小名喚作元寶,大名叫做傅庚的長隨一道。兩人一個抱了幾件貼身衣物,一個拎了一布袋吳姨娘做的布鞋布襪。一起去了後院把東西安置下,便算搬完了家。傅家麵臨的危機到底怎麽凶險,內院如同姨娘這等人物也不確切知曉。吳姨娘隻曉得外麵世道不平靜,她對於兒子這個時候能回來和自己一個院子住,心裏由衷地高興。親自叫上丫頭婆子去隔壁的廂房做清理,務必趕在晚飯前把屋子收拾妥當,讓兒子住的舒適溫暖。傅五少插不上手,元寶回了前院,他就獨自坐在吳姨娘的屋裏發呆。
他也不過才十六歲,突如其來的家國變故,讓他心中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大道主。他隻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少年,又是個庶子。不敢想像嫡長哥哥們一樣。將來有份不薄的產業。但傅家家大業大,靠著大樹好乘涼,怎麽著從公中漏下點出息,也夠他和姨娘吃喝不愁。再努力點,就能弄些小錢自己做個營生。將來把姨娘接出府去,娶個他喜歡姨娘也喜歡的媳婦,此生便是圓滿。可這些按部就班的謀劃,如今全都亂了套。傅斌亭心裏藏著掖著這些話,千頭萬緒一句都不能和吳姨娘說,他也找不到別的合適傾訴的對象。五少心裏翻騰著一鍋熱湯水。眼睛卻望著虛空出了神。從吳姨娘的窗戶望出去,兩邊格局一致,正是對門阮姨娘的屋子。
阮姨娘年輕時進了傅家給傅二爺做小。隻一胎便生了個兒子在二爺房裏立住腳。她心思機敏,很會攬著男人的心。傅二爺接二連三地娶進新人也不曾忘了她,兒子又能養在自己身邊。在傅家的小日子不說呼風喚雨,也是有滋有味。但凡有什麽需求,用心去求了二爺也總能求來。按說阮姨娘作為一個女人。一個上不得台麵的姨娘,能有這般的體麵風光,該很是誌得意滿了。可偏偏阮姨娘的心中,生出了不滿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反之不免常戚戚然。
阮姨娘冬日裏懶得動彈,抱著兒子窩在屋裏吃喝睡。看似逍遙自在。其實心裏煩死了。和兒子七少傅浩亭分吃了一盤點心,哄得小魔星在榻上睡了。阮姨娘百無聊賴地從窗子望出去,看吳姨娘帶著人收拾屋子。連她的丫頭婆子也借了過去。看了一會覺得沒意思,不過是間屋子,再收拾也不能收拾出一朵花來。眼波流轉間,卻看到傅五少癡癡呆呆看向自己。真是天大的誤會,傅斌亭眼神空洞。哪裏看得見姨娘在對麵搔首弄姿。阮姨娘卻是不容分辯,隻道傅斌亭無力。盯著庶母發花癡。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她是個好姨娘,自然曉得做姨娘應有的原則和忌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不能背著家裏男人與旁的男子眉來眼去。叫人撞見,輕者落下一個輕佻的評語。往重裏說,被活活打死都是可能。
對麵那個雖是傅五少,名義上她是他的姨娘,他是她的兒子。但到底不是親生的,二人相互間並無血緣關係。早些年傅斌亭還小,好奇又頑劣。阮姨娘那時年歲也不大,促狹愛計較。大家住在一個院子裏,難免有個磕磕碰碰。阮姨娘便故意逗弄這孩子,好幾次把傅五少嚇得不行。可現在不能再這樣做了,傅五少已經是個少年模樣,擱在窮苦人家早就是當門立戶的男丁。阮姨娘和五少都曉得避嫌,兩人便是私下裏見到,也要擺出一臉的正經嚴肅說話。仿佛過往那些個貓玩耗子的場景,真個在各自記憶裏隨風而逝,不落痕跡。
此刻出現這樣一幕,阮姨娘心裏又驚訝又害怕,又憤怒又羞惱。閃電般出手關了窗子,然後迅速遠離了窗邊。幸虧這時滿院子裏的人,除了她和熟睡的兒子、對門的五少,其餘都在吳姨娘的協調指揮下,在廂房裏奮戰。沒有人發現內院裏這個小小的不和諧,阮姨娘一手捋著胸口順氣。一麵自我安慰,沒事沒事,什麽都沒發生,什麽都不會發生。傅斌亭這小子在寒冬臘月裏發春,定是長夜漫漫他獨擁寒衾,睡不著覺想女人。回頭自己隻要在二爺耳邊吹吹枕頭風,多派給這小混蛋些辛勞事做,把他從早使喚到晚。累成個死狗,這人便沒這麽些花花心思了。
其實若是阮姨娘適才不動聲色,轉身悄悄離開窗前。傅五少大約會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不可自拔,但阮姨娘的反應又快又猛,淩厲地連她自己也沒弄清自己做了什麽。傅斌亭猛然被阮姨娘關窗戶的動靜驚醒,回神的瞬間,看清了對麵窗戶裏的情形。今日是個晴天,小七蓋著錦被睡在窗前的榻上。溫暖慵懶的陽光,薄薄地照到了阮姨娘白淨的臉上。那張隨著時間的腳步變得越發勾人的臉龐,此刻竟然有了淡淡一圈光暈。阮姨娘的細致眉眼也看不清,卻不知為何,讓人望之即萌生了“美豔”的感覺。傅斌亭腦中瞬間一片空白,胸腔裏的心跳也似乎漏了一拍。
ps:
聖誕節的風,
劃破時空,
吹到了窗外的樹梢枝頭。
裝著巧克力的馴鹿鐵盒,
隨風輕搖,
叮叮當,叮叮當,聖誕老人在前來的路上。
傅惠義轉身把事情安排下去,府裏又是一通忙亂。可惜城中的鏢局走了一趟大買賣去西南,精壯都跟著走了還沒回來。如今州府的局子裏,隻剩下些老弱病殘。算是聊勝於無,傅惠義也把人請到了家裏。因為臨時住進許多人,府裏屋舍有限。二夫人便請示了傅二爺,把住在外院的傅五少搬回內院,和他的生母吳姨娘住在一起。五少原先住的獨立院子,騰出來給那些鏢師們暫住。
傅斌亭獨自住著一個小院,一直沒積攢下什麽東西,也沒有書籍寶貝。和小名喚作元寶,大名叫做傅庚的長隨一道。兩人一個抱了幾件貼身衣物,一個拎了一布袋吳姨娘做的布鞋布襪。一起去了後院把東西安置下,便算搬完了家。傅家麵臨的危機到底怎麽凶險,內院如同姨娘這等人物也不確切知曉。吳姨娘隻曉得外麵世道不平靜,她對於兒子這個時候能回來和自己一個院子住,心裏由衷地高興。親自叫上丫頭婆子去隔壁的廂房做清理,務必趕在晚飯前把屋子收拾妥當,讓兒子住的舒適溫暖。傅五少插不上手,元寶回了前院,他就獨自坐在吳姨娘的屋裏發呆。
他也不過才十六歲,突如其來的家國變故,讓他心中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大道主。他隻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少年,又是個庶子。不敢想像嫡長哥哥們一樣。將來有份不薄的產業。但傅家家大業大,靠著大樹好乘涼,怎麽著從公中漏下點出息,也夠他和姨娘吃喝不愁。再努力點,就能弄些小錢自己做個營生。將來把姨娘接出府去,娶個他喜歡姨娘也喜歡的媳婦,此生便是圓滿。可這些按部就班的謀劃,如今全都亂了套。傅斌亭心裏藏著掖著這些話,千頭萬緒一句都不能和吳姨娘說,他也找不到別的合適傾訴的對象。五少心裏翻騰著一鍋熱湯水。眼睛卻望著虛空出了神。從吳姨娘的窗戶望出去,兩邊格局一致,正是對門阮姨娘的屋子。
阮姨娘年輕時進了傅家給傅二爺做小。隻一胎便生了個兒子在二爺房裏立住腳。她心思機敏,很會攬著男人的心。傅二爺接二連三地娶進新人也不曾忘了她,兒子又能養在自己身邊。在傅家的小日子不說呼風喚雨,也是有滋有味。但凡有什麽需求,用心去求了二爺也總能求來。按說阮姨娘作為一個女人。一個上不得台麵的姨娘,能有這般的體麵風光,該很是誌得意滿了。可偏偏阮姨娘的心中,生出了不滿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反之不免常戚戚然。
阮姨娘冬日裏懶得動彈,抱著兒子窩在屋裏吃喝睡。看似逍遙自在。其實心裏煩死了。和兒子七少傅浩亭分吃了一盤點心,哄得小魔星在榻上睡了。阮姨娘百無聊賴地從窗子望出去,看吳姨娘帶著人收拾屋子。連她的丫頭婆子也借了過去。看了一會覺得沒意思,不過是間屋子,再收拾也不能收拾出一朵花來。眼波流轉間,卻看到傅五少癡癡呆呆看向自己。真是天大的誤會,傅斌亭眼神空洞。哪裏看得見姨娘在對麵搔首弄姿。阮姨娘卻是不容分辯,隻道傅斌亭無力。盯著庶母發花癡。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她是個好姨娘,自然曉得做姨娘應有的原則和忌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不能背著家裏男人與旁的男子眉來眼去。叫人撞見,輕者落下一個輕佻的評語。往重裏說,被活活打死都是可能。
對麵那個雖是傅五少,名義上她是他的姨娘,他是她的兒子。但到底不是親生的,二人相互間並無血緣關係。早些年傅斌亭還小,好奇又頑劣。阮姨娘那時年歲也不大,促狹愛計較。大家住在一個院子裏,難免有個磕磕碰碰。阮姨娘便故意逗弄這孩子,好幾次把傅五少嚇得不行。可現在不能再這樣做了,傅五少已經是個少年模樣,擱在窮苦人家早就是當門立戶的男丁。阮姨娘和五少都曉得避嫌,兩人便是私下裏見到,也要擺出一臉的正經嚴肅說話。仿佛過往那些個貓玩耗子的場景,真個在各自記憶裏隨風而逝,不落痕跡。
此刻出現這樣一幕,阮姨娘心裏又驚訝又害怕,又憤怒又羞惱。閃電般出手關了窗子,然後迅速遠離了窗邊。幸虧這時滿院子裏的人,除了她和熟睡的兒子、對門的五少,其餘都在吳姨娘的協調指揮下,在廂房裏奮戰。沒有人發現內院裏這個小小的不和諧,阮姨娘一手捋著胸口順氣。一麵自我安慰,沒事沒事,什麽都沒發生,什麽都不會發生。傅斌亭這小子在寒冬臘月裏發春,定是長夜漫漫他獨擁寒衾,睡不著覺想女人。回頭自己隻要在二爺耳邊吹吹枕頭風,多派給這小混蛋些辛勞事做,把他從早使喚到晚。累成個死狗,這人便沒這麽些花花心思了。
其實若是阮姨娘適才不動聲色,轉身悄悄離開窗前。傅五少大約會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不可自拔,但阮姨娘的反應又快又猛,淩厲地連她自己也沒弄清自己做了什麽。傅斌亭猛然被阮姨娘關窗戶的動靜驚醒,回神的瞬間,看清了對麵窗戶裏的情形。今日是個晴天,小七蓋著錦被睡在窗前的榻上。溫暖慵懶的陽光,薄薄地照到了阮姨娘白淨的臉上。那張隨著時間的腳步變得越發勾人的臉龐,此刻竟然有了淡淡一圈光暈。阮姨娘的細致眉眼也看不清,卻不知為何,讓人望之即萌生了“美豔”的感覺。傅斌亭腦中瞬間一片空白,胸腔裏的心跳也似乎漏了一拍。
ps:
聖誕節的風,
劃破時空,
吹到了窗外的樹梢枝頭。
裝著巧克力的馴鹿鐵盒,
隨風輕搖,
叮叮當,叮叮當,聖誕老人在前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