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誌堅到了山上,先把傅景亭被楊小官人捉住,到末了脫身離開的始末,報知給師父一家。聽明白傅景亭不曾吃虧,現在已經平安無事回去傅家莊子,薛大舅一家三口放了心。薛春和猶自憤憤道:“若不是老爹生前有遺訓,叫不與朝廷起衝突,我定要滅了那個狗屁衙門為景亭雪恥。”至於傅家大宅被焚之事,薛春和聽過隻是哈哈大笑,說燒得好。裏麵既沒有他的妹子,又不住他的外甥,燒了便燒了,沒什麽大不了。
楊氏瞪了他好幾眼,薛春和也不在乎。還是薛靈韻女兒家心思仔細,多問了一句道:“傅家宅子燒了,那他們一大家子人都住哪裏去。”楊氏想了想道:“大約是到城外莊子上,和景亭他們一處住去了。”薛春和不耐煩道:“管他們哪裏去,我隻管我自家外甥一人。若是妹夫在,便也加他一個。”楊氏不禁歎氣,可惜小姑死得早,不然有她居中調解,說不定薛春和不會對傅家人如此反感。她倒是想到了傅三少和那樣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少不得生出是非。但一來她怕說出來,給薛春和聽去又要生出是非。二來外甥首先姓傅,和傅家人的關係最好還是他自己去處理。
郭誌堅在旁聽了一會,覺得師傅說的比較在理。又把在山下的見聞,以及好些人無處投奔,跟著自己上山的事說了射雕之江湖全文閱讀。薛春和聽說天下亂了,對後一件事倒是沒有什麽意見,據馬山多年來也接納過不少江湖客。如今不過是來的人多些。也還是招待得起。一會說到雷東南,郭誌堅才想起和雷先生同來的幾人,說要求見寨主,有事相商。薛春和聽說雷東南帶來的人。自言自語道:“能有什麽事,這個時候還能有什麽事。這個雷東南,真是不死心。”也不說見與不見,楊氏見大徒弟在旁為難,便對薛寨主道:“他也來過幾回山上,並不讓人生厭。這回聽誌堅說,他也是從那縣衙牢獄裏脫逃出來的。有此經曆,總要說些不一樣的話來。你不如去見見他們,探聽些外麵的局勢變化也好。”
薛春和向來肯聽楊氏的話。見她說的在理,便站起身抖落衣襟裝備見人。因為山下不太平,薛靈韻被拘在寨子裏已是好久。郭誌堅歹人下山營救也沒帶著她,薛大小姐便有些不高興。此刻見父親要去見客,薛靈韻也想跟著去聽聽有沒有和表哥有關的消息。便一下子抱住薛春和的胳膊,鬧著要和他一起。楊氏斥道:“胡鬧,你爹是去和人談正事。見的都是外男,你一個小姑娘家湊什麽熱鬧。”
薛靈韻也瞪圓了眼,理直氣壯道:“江湖兒女不拘小節,我若不跟著爹多長些見識。日後出去家門被人賣了都不知道。”楊氏聞言唬了臉,急道:“怎麽著,這種時候你還要下山,闖蕩江湖去不成。不用說你,便是你爹。也得遵從薛家祖訓,老實守著據馬山上。”傅三少失蹤這段時間,天知道她和薛春和有多擔心。雖然這孩子不是在他們身邊看著長到的,可這是薛瑤琴唯一存世的血脈,倘若有個萬一。九泉之下都沒臉麵去見小姑。一聽薛靈韻說話有要離家的苗頭。楊氏不免激動起來。她是真怕了,比之傅景亭。靈韻更是她心尖上的肉。情急之下,不免口不擇言。把薛家的祖宗家法搬出來,還捎帶上了薛春和一起教訓。
薛靈韻其實也不敢單槍匹馬亂跑。不過是話到嘴邊便說了出來。見母親真的生氣了,薛靈韻隻好看向父親,向薛大寨主求助。薛春和曉得楊氏說的不錯,薛家祖上的確有這麽一條規矩。女子且不論,薛家男子卻是無故不得擅離山寨。說起來,據馬山便是薛家人的根,參天大樹沒了根,還能有什麽好下場。走的再遠,終免不了是一個枯萎而亡的結局。但楊氏此刻這般直白說出來,深深地傷害薛春和身為男子、身為父親、身為江湖豪傑的自尊心。
薛春和本也不願帶著薛靈韻去見雷東南,但他更不樂意被說得像個縮頭烏龜。於是高揚大腦袋,對女兒擠眉弄眼道:“不用理會你娘,你是我老薛的女兒,自然不能用常理一概而論。走,爹帶你看看雷老道玩什麽把戲。”楊氏和薛春和的相處模式便是這般,凡事她都可以建言,可最後決定聽不聽從卻在於薛寨主自己。倘若薛春和真個下了什麽決心,她其實也是無力改變。當下她便眼睜睜看著,薛春和大搖大擺帶著薛靈韻去見客。楊氏沒法子,叫郭誌堅趕緊跟上,盯著那父女倆不要出亂子。郭誌堅見師娘這樣鄭重把師妹托付自己,心中很是興奮得意。答應一聲,便去追趕薛春和。
商誥等人因為是雷東南領來的,雷老道又是個熟麵孔,便被單獨領到外院的一處廂房的等著。薛春和先去見過上山來的眾人,叫他們隻管先住下。想要加入據馬山的可以協商入我山門,不願意的也可以在山上做個客人小住些時日。總之,一應開銷皆有據馬山和他薛春和負責。眾人聽出薛寨主願意留客,且沒有讓人強製入夥的意思,都心生敬佩。這才是肝膽相照真義士,俠字當頭據馬山。薛春和受了眾人一通吹捧,補全了適才受傷的心情,自覺在女兒心目中,重新樹立了高大偉岸的父親形象。這才帶著薛靈韻、郭誌堅,去見雷東南和他的朋友。
商誥在獄中受了幾日苦楚,人有些消瘦憔悴。但即使衣裳不夠整潔,也無損於他皇孫貴胄的風采。沉穩內斂的氣度,英氣俊美的麵容,反而在經曆這段時間的磨礪後,更加光彩照人。商貢比商誥年歲小,可骨子裏的桀驁不馴,讓這個小少年走哪都像個發光體,耀眼奪目。至於孟彪,他的頭頂長出短短的黑發,依稀可以看出是個大和尚。可衣裳上的斑斑暗沉血跡,加上周身刻意收斂的殺氣,又實在和一個出家人的氣質相差甚遠。薛春和走到門口,看到這幾人,立時後悔帶了薛靈韻同來。他像一堵牆站在兩扇開的門前不挪腳,跟在他身後的郭誌堅也看清裏麵諸人,麵容變得嚴肅起來。薛靈韻身量最小,踮起腳尖也看不到屋裏的情形,越發好奇不已。
ps:
拖延症發作~
楊氏瞪了他好幾眼,薛春和也不在乎。還是薛靈韻女兒家心思仔細,多問了一句道:“傅家宅子燒了,那他們一大家子人都住哪裏去。”楊氏想了想道:“大約是到城外莊子上,和景亭他們一處住去了。”薛春和不耐煩道:“管他們哪裏去,我隻管我自家外甥一人。若是妹夫在,便也加他一個。”楊氏不禁歎氣,可惜小姑死得早,不然有她居中調解,說不定薛春和不會對傅家人如此反感。她倒是想到了傅三少和那樣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少不得生出是非。但一來她怕說出來,給薛春和聽去又要生出是非。二來外甥首先姓傅,和傅家人的關係最好還是他自己去處理。
郭誌堅在旁聽了一會,覺得師傅說的比較在理。又把在山下的見聞,以及好些人無處投奔,跟著自己上山的事說了射雕之江湖全文閱讀。薛春和聽說天下亂了,對後一件事倒是沒有什麽意見,據馬山多年來也接納過不少江湖客。如今不過是來的人多些。也還是招待得起。一會說到雷東南,郭誌堅才想起和雷先生同來的幾人,說要求見寨主,有事相商。薛春和聽說雷東南帶來的人。自言自語道:“能有什麽事,這個時候還能有什麽事。這個雷東南,真是不死心。”也不說見與不見,楊氏見大徒弟在旁為難,便對薛寨主道:“他也來過幾回山上,並不讓人生厭。這回聽誌堅說,他也是從那縣衙牢獄裏脫逃出來的。有此經曆,總要說些不一樣的話來。你不如去見見他們,探聽些外麵的局勢變化也好。”
薛春和向來肯聽楊氏的話。見她說的在理,便站起身抖落衣襟裝備見人。因為山下不太平,薛靈韻被拘在寨子裏已是好久。郭誌堅歹人下山營救也沒帶著她,薛大小姐便有些不高興。此刻見父親要去見客,薛靈韻也想跟著去聽聽有沒有和表哥有關的消息。便一下子抱住薛春和的胳膊,鬧著要和他一起。楊氏斥道:“胡鬧,你爹是去和人談正事。見的都是外男,你一個小姑娘家湊什麽熱鬧。”
薛靈韻也瞪圓了眼,理直氣壯道:“江湖兒女不拘小節,我若不跟著爹多長些見識。日後出去家門被人賣了都不知道。”楊氏聞言唬了臉,急道:“怎麽著,這種時候你還要下山,闖蕩江湖去不成。不用說你,便是你爹。也得遵從薛家祖訓,老實守著據馬山上。”傅三少失蹤這段時間,天知道她和薛春和有多擔心。雖然這孩子不是在他們身邊看著長到的,可這是薛瑤琴唯一存世的血脈,倘若有個萬一。九泉之下都沒臉麵去見小姑。一聽薛靈韻說話有要離家的苗頭。楊氏不免激動起來。她是真怕了,比之傅景亭。靈韻更是她心尖上的肉。情急之下,不免口不擇言。把薛家的祖宗家法搬出來,還捎帶上了薛春和一起教訓。
薛靈韻其實也不敢單槍匹馬亂跑。不過是話到嘴邊便說了出來。見母親真的生氣了,薛靈韻隻好看向父親,向薛大寨主求助。薛春和曉得楊氏說的不錯,薛家祖上的確有這麽一條規矩。女子且不論,薛家男子卻是無故不得擅離山寨。說起來,據馬山便是薛家人的根,參天大樹沒了根,還能有什麽好下場。走的再遠,終免不了是一個枯萎而亡的結局。但楊氏此刻這般直白說出來,深深地傷害薛春和身為男子、身為父親、身為江湖豪傑的自尊心。
薛春和本也不願帶著薛靈韻去見雷東南,但他更不樂意被說得像個縮頭烏龜。於是高揚大腦袋,對女兒擠眉弄眼道:“不用理會你娘,你是我老薛的女兒,自然不能用常理一概而論。走,爹帶你看看雷老道玩什麽把戲。”楊氏和薛春和的相處模式便是這般,凡事她都可以建言,可最後決定聽不聽從卻在於薛寨主自己。倘若薛春和真個下了什麽決心,她其實也是無力改變。當下她便眼睜睜看著,薛春和大搖大擺帶著薛靈韻去見客。楊氏沒法子,叫郭誌堅趕緊跟上,盯著那父女倆不要出亂子。郭誌堅見師娘這樣鄭重把師妹托付自己,心中很是興奮得意。答應一聲,便去追趕薛春和。
商誥等人因為是雷東南領來的,雷老道又是個熟麵孔,便被單獨領到外院的一處廂房的等著。薛春和先去見過上山來的眾人,叫他們隻管先住下。想要加入據馬山的可以協商入我山門,不願意的也可以在山上做個客人小住些時日。總之,一應開銷皆有據馬山和他薛春和負責。眾人聽出薛寨主願意留客,且沒有讓人強製入夥的意思,都心生敬佩。這才是肝膽相照真義士,俠字當頭據馬山。薛春和受了眾人一通吹捧,補全了適才受傷的心情,自覺在女兒心目中,重新樹立了高大偉岸的父親形象。這才帶著薛靈韻、郭誌堅,去見雷東南和他的朋友。
商誥在獄中受了幾日苦楚,人有些消瘦憔悴。但即使衣裳不夠整潔,也無損於他皇孫貴胄的風采。沉穩內斂的氣度,英氣俊美的麵容,反而在經曆這段時間的磨礪後,更加光彩照人。商貢比商誥年歲小,可骨子裏的桀驁不馴,讓這個小少年走哪都像個發光體,耀眼奪目。至於孟彪,他的頭頂長出短短的黑發,依稀可以看出是個大和尚。可衣裳上的斑斑暗沉血跡,加上周身刻意收斂的殺氣,又實在和一個出家人的氣質相差甚遠。薛春和走到門口,看到這幾人,立時後悔帶了薛靈韻同來。他像一堵牆站在兩扇開的門前不挪腳,跟在他身後的郭誌堅也看清裏麵諸人,麵容變得嚴肅起來。薛靈韻身量最小,踮起腳尖也看不到屋裏的情形,越發好奇不已。
ps:
拖延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