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舍人當初仔細盤問過經手之人,自然曉得這事其實是個烏龍。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林鵬舉並非有意成全他的功名,也沒有高風大度到舍己為人。真的真的隻是個意外而已,但因著這個意外後果,趙小舍人頭回得了個卷首,心裏那個美啊。州府老爺在同儕麵前也難得的風光一回,而不是像往常一般,跟在兒子身後,尷尬地為他的爛事破事擦屁股。趙大老爺因此對趙小舍人改了些態度,不像以往看一眼都要生厭。這個兒子是他老妻所出,正室嫡長。不是太過,他也放不下這個兒子。可惜幼時管教不得法,如今本以為已回天乏術,人力無為。不想須臾之間,趙小官人有了改悔的跡象。還在科場上得了個頭名,高居榜首。這成績雖隻是區區院試科考中得來,卻也足以讓州府趙太尊看到些許希望。也許,這個兒子並非無可救藥。


    待到後來,父子倆一夜長談。趙小舍人像是在一麵高牆上鑿開了一扇窗,重新認識了一回他的親爹。原來州府老爺趙怡趙大人也不總是一本正經,麵目可憎,比如老爺子就對各地的酒水頗有研究。還有那些春花秋月,少年時節強說愁的詩賦,當年筆下更是不曉得寫了多少。據老大人總結,不管多大年歲的女子,都愛錦繡文章。所以他年輕那會,和名媛們結識,從來都是文曲星指路搭橋。可惜老子英雄,兒子混蛋。生個兒子出來,一點也沒繼承他當年的風采。趙蓮趙小舍人在旁聽得眼珠子瞪得溜圓,覺著單此風雅一項。他這輩子便是拍馬也難及得上他老爹了。


    當然,知州大人不是個糊塗白癡的官兒。他雖對兒子的突然上進,很是歡欣鼓舞。卻也沒有傻到以為這樣的成績,真個是趙小舍人自己考出來的。父子倆推心置腹說話。趙小舍人曉得自己背後做的那些齷齪事,遲早瞞不住趙大人,便指名道姓把林鵬舉給供了出來。


    趙大人聽完兒子敘述二人從結識道二次作弊的經過,撚須點頭道:“這個林鵬舉不錯,可以交的。先前他不願意幫你,可見這人是個懂規矩。不趨炎附勢的。與這樣的人做朋友,至少危難之中他不會背棄你。之後受你脅迫,無奈從之。卻花了心思,弄出兩張大相徑庭的答卷。若不是最後臨時出狀況,兩張卷子正好占了一頭一尾兩個名額。第一名的卷子自是留給他自己,最後一名的卷子叫人拿來給你。我記得那次的考試,是取秀才的預考。隻取前麵有限的名額。他做這番安排,既應付了你的無理要求。又不至於讓你作偽得來的名次,好到威脅那些憑真本事考學的考生。可見他是個機變,善用智謀之人。隻是當時你的時運遠勝與他。他的計劃才功虧一簣。沒達成目的,反倒成全了你的名聲。”


    趙小舍人聽得汗顏,他初時知曉林鵬舉幫著自己作弊,本人卻落了榜。隻道那人孤傲,不屑和自己做同年。叫來取卷之人問明白經過後,才又斷定是林鵬舉想害自己落榜。卻陰差陽錯他自己遭了殃。還對這個結果,幸災樂禍過一陣子。如今聽趙大人這一分析,才曉得自己錯的有多離譜。他竟然看走了眼,原來林鵬舉是這樣一個深藏不露的人物。趙大人道:“林家此刻困頓,正是你示好拉攏之時。你也老大不小了,該為日後處些能做助力的朋友了。”趙小舍人不學好,可人夠機靈,一聽這話就曉得老爹這是要指點他。忙起身侍立,恭敬向父親請教道:“孩兒玩了許多年早已玩夠了,也曉得不能這樣過一輩子。卻又不知該何去何從。父親大人睿智,還請教為兒子指點迷津。”


    趙大人笑道:“你這猴崽子,倒如今才曉得你爹的好處。”趙小舍人順杆子爬,也跟著附和道:“哪裏是從今個起,兒子之前能快活逍遙過日子。豈不也是托父親大人的洪福。”趙大人笑罵道:“胡說八道,你自己荒唐度日,難道還是老子的錯了。”他們到底是親父子,趙大人說過罵過,還是為趙小舍人做了番分解。早先趙小舍人還在胡作非為混日子時,趙大人便為兒子今後的生活謀劃過。那時所想,不過是這個兒子不成了。隻能指望將來,看孫子有何造化。趙大人具體做的,便是私下裏多置辦產業。日後就算趙小舍人在自己百年後胡作非為,兒媳孫子有穩定收益進賬,也不會受他連累,饑餓凍餒。


    如今趙小舍人改了方向行事,這個計劃便也要改改了。趙大人問趙小舍人道:“要我指點不難,先把實話告訴我,你自己有什麽想法沒有。”趙小舍人稍作猶豫,便大膽開口言道:“兒子手無縛雞之力,又好逸惡勞慣了,繁重勞累的事都不大樂意去做。”趙大人啐道:“你倒是實誠,那你可想好了將來做什麽。”趙小舍人這會答得幹脆,笑道:“兒子想當官。”趙大人卻不高興了,猛然一拍桌子,罵道:“混賬,官是這麽好當的嗎。你以為你爹這個官,是便宜得來的不成。”趙小舍人挨了罵也不畏縮,拿出在狐朋狗友麵前那一套,嘻嘻哈哈對他老子道:“兒子能說這話,自是有些把握才敢開口。”趙大人心道這小子這般口氣,是能說出一朵花來不成。倒要聽聽他,打算如何說服自己。


    趙小舍人笑道:“兒子在您身邊耳濡目染,見識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官,也算有些心得體會。比方這太醜的不能做官,五官不端正,這叫有損朝廷體麵。那些脾氣太過剛硬的,也難得做得長久。所謂剛強者亦折,逆水行舟終歸艱難。有本事的不一定做得大官,沒有本事未必會是小吏。個中玄妙,時也命也運也。這本事又有分說。書上得來終是淺,科舉名次居前的,不見得日後比排名靠後的人,更加飛黃騰達。”


    趙大人開始聽趙小舍人信口開河,越往後越咂摸出滋味。心中很是驚訝,兒子幾時有了這番見地,口中卻道:“你說這些,和你自己想做官又有什麽關聯。”趙小舍人道:“怎會沒有關係,兒子思來想去終於發現,怎麽當上官其實不重要。做得好這個官,才是真本事。”趙大人聞言來了興趣,他為官多年,官至州府大員。雖不是京官,卻已經是外派官員的極限。至今還真沒人教過他如何為官,便叫趙小舍人仔細與他說說。


    趙蓮斜起嘴角,笑道:“不管是為官在外替天子牧民,還是在中樞做京官掌舵朝廷。都是隻要做好兩件事,下善待百姓,上無愧朝廷,大差不差便是個好官。兒子說的不錯吧。”趙大人聽了兒子的話,心裏既有歡喜又有歎息。喜的是,兒子趙蓮不是個隻曉得吃喝玩樂的混不吝,頭腦還有幾分清明。歎息的是,他如今在這泛泛而談,說的全是紙上談兵。“善待百姓,無愧朝廷”八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


    實際情況哪有他說的這樣簡單,遠的不提,就說眼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先帝駕崩,安平帝、複興帝輪番上馬。聽誰的不聽誰的都是問題,站錯了隊伍,管你是清官還是汙吏,全要被人一鍋燴。趙大人隻想安生拿自己的俸祿,做朝廷的官。於是前番沒有適時響應二皇子商誠正的討逆檄文,後來也沒回應安平帝的救駕諭旨。前後都不著落,想做個謹慎小心的官兒也是不成。如今不也順從大勢所趨,跟在七皇孫商命屁股後麵,四下拿辦亂黨賊匪。前兩日還因著捉拿巨匪閔誥之事,把麾下愛將馬快董清河給打了板子。趙大人冷眼旁觀這天家亂象,那閔誥到底是誰,天下人總有幾個明白的。


    按說太子是名正言順的嗣子,隻要不廢不亡,在陛下生前沒有犯下了不得的過失,就該他順位繼承大寶。二皇子卻憑著溫相的支持,拉攏百官,囚禁安平帝,自己做了皇帝。這種情況下,想要做到善待百姓,無愧朝廷當真是不容易。方今亂世,趙大人身為一個官,想要退一步,獨善其身都難,又談何去關懷別個。趙大人對趙小舍人的說法不以為然,


    趙蓮也不氣餒,續道:“我知道父親在想什麽,世事不如人意者十居八九。即便是有權有勢者,也不可能想怎樣便能怎樣。兒子要說的,便是這為官之道的一點淺見。照兒子的看法,武官如何且拋開不論。隻說舉國上下的諸多文臣,實質都是在朝廷和百姓之間,發揮居中調度作用的掮客。做一個好掮客的關鍵,就在於長袖善舞,合理有效使用身邊的各種資源。”


    趙大人聽到此處,眉頭微皺。顯然,他不能同意趙小官人這樣輕佻的說法。但見兒子似乎還有話沒說完,便忍住沒有言語,聽趙蓮繼續說下去。趙小官人又道:“譬如官員自己並不種植穀物,何以活萬千百姓。合理做法是以工代役,叫人興修水利,同時利用官倉高價限量收糧。種糧的人變多了,糧食增產。除了賣給官倉的,其餘便都賣到集市。市麵上的糧食一多,自然價格又要降下來,百姓也有了又多又便宜的口糧。”聽了這樣曲折的解釋,趙大人的眉頭一會擰起一會鬆開。兒子說的似乎又有些道理,可還是那句話,誇誇其談,哪個不會。兒子想做官,不是壞事。做不做成好官,趙怡也是無所謂,有這個心意就好。趙大人擔心的是,趙蓮眼高手低,卷入官場陰謀殺機,最後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ps:


    風流才子人花甲


    二八桃麵隔牆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女衙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水木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水木犀並收藏紈絝女衙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