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魁理解了他家姐過去現在的處境,就像惡龍看守寶物一樣,小心翼翼守著宋蟈蟈留給他的那點東西。請記住本站的網址:。宋小弟的想法也簡單,他家姐這些年過來不容易。從傅家出來後,丟了煙花那樣的好買賣,就再無其他進項。因此五魁心裏打定主意,遲早有一日,要把這些囫圇個還給家姐。在此之前,自然要對盧氏守口如瓶。盧氏的性情,五魁最是清楚。即便這個家裏母親最愛他,也不能否認盧氏人前的風評的確是差了些。
宗沐霖說出宋蟈蟈交代的話,宋財像是得了敕令,更加不願意獨個去把這些事告知盧氏夫妻。宋招心說既然是少夫人囑咐的,那就沒什麽好猶豫的了。姐妹倆背起柴禾,帶著宗沐霖和商誥一起往五魁就讀的學堂走。如今宋家雖是遭了殃,但五魁的學業卻是未停。盧氏對兒子抱著極大的希望,說過好些次,她這個兒子日後是要有大富大貴的。這話說的沒來由,聽起來也可笑。在五魁可不能說這些,不然他要和人翻臉鬧脾氣。這些都是走在前麵的宋財,和宗沐霖說的。宗少向來是個好脾氣,這會樂嗬嗬地聽著小丫頭說話,還不時點頭附和。
宋財開朗,難的遇見宗少這樣耐心,又願意聽她說這些雞毛蒜皮事的人,當下一發不可收拾。至於她背上那一大捆柴禾,找被走在後麵的商誥劈手拎了過去。商皇孫打小養尊處優慣了,可這些時日過來,也算接了地氣,多少了解些民間疾苦。他對宋蟈蟈,心裏又是有些不同。愛屋及烏之下。看到她的陪嫁丫頭這般受苦,心中不忍。便先從年歲小些的宋財背上接過柴禾,自己拎在一隻手上,又要去拿年歲大些的宋招背上的那捆柴。宗少雖沒有明說這位公子是誰,可這通身的氣度做派,又是自家夫人的朋友。宋招丫頭哪敢讓他受累。忙躲開了商誥伸來的大手。又向他施了一禮,以示謝意。這活計卻是無論如何,不能再讓這位爺做了。
商誥被人拒絕好意還是頭一遭,見宋招又向他行禮賠不是。心裏猜出來這小丫頭的想法,大約是不敢領受,隻好罷了。其實商誥拎著宋財的那捆柴。心中已是有些吃驚,這柴捆紮的紮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吃力。瞧不出來小丫頭丁點大的人,力氣倒是不小。若是宋招真的不客氣,把自己的那捆柴給商誥加上,還真難說他能不能顧全。當下對宋蟈蟈和宋蟈蟈的丫頭,又有了些神奇的看法。
幾人到了大河灣唯一的一所學堂,其實是本地城隍廟的配殿改建的。如前所述。大河灣是個三不管地帶。本地也沒有像樣的大戶人家,更沒有鄉紳族老這樣的權威人士。一夥子流民胡亂搭建起的聚居地,能有一所小小的學堂。已是天大的造化。先生是個不第秀才,人雖老朽,學問卻是精到。天文地理說的,金石文章做的。便是琴棋書畫這些小道,老先生也隨手拈來。更兼世態炎涼遭遇幾十年,世故人情習得七八分。總之,教導這群懵懂學童,已是是綽綽有餘。
商誥等人到了學堂外,先生正在講經。眾人不敢打擾,默不作聲在窗下等待下學。商誥聽了一會,嘖嘖稱奇。這位先生先說了一段南華經,思路陡然一轉,不知怎地就跳到了九章算學上去了。這還不算完,雞兔同籠說了一會,小孩子們議論的起勁。老爺子自顧自在前麵撫起了琴,全不管下麵大小孩童,為籠子到底幾隻兔子幾隻雞,爭得麵紅耳赤,打作一團。宗沐霖這樣不羈的性情,看過笑過都不禁臉抽抽,小聲問宋財道:“你們這的學堂,一向這麽熱鬧嗎。”
宋財麵露豔羨道:“是啊,好玩的很。可惜我是個女的,還是個丫頭。”宗少見識過宋蟈蟈這樣的奇葩女子,本來以為今後百無禁忌,現下方知他還是淺薄了。當真是人外有人天外天,一山還比一山高。這個老秀才聽談吐不像是個沒本事的,這般插科打諢,回家自娛自樂也就罷了。如此對著一群小兒癡癡顛顛,豈不是要誤人子弟嘛。商誥這般想,眉頭就皺了起來。宗沐霖在一旁看的清楚,怕商誥突然發難惹出是非,趕緊打著哈哈紓解道:“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這位老先生雜糅一處教導這群小頑童,倒也獨具匠心。”宗少說的輕鬆有趣,商誥也不是個武斷不聽勸的人。細想之下,這老秀才行事,確是有些這方麵的意思,便略微釋然。試著從宗沐霖的角度,去看待這個瘋癲的老秀才,和他的那群鬧哄哄的學生。
他們在外閑話,裏麵老秀才和小孩各自玩各自的,也玩的忘乎所以。宋招宋財卻是不好久待下去,回去晚了難免盧氏起疑。她二人給宗沐霖指了下五魁的所在,便告辭先行一步。商誥看過去,見宋蟈蟈的弟弟和她生的眉目相似,臉孔白淨。隻是一個秀麗,一個俊朗,看起來倒是頗為順眼。想來是自己看三少夫人張牙舞爪看多了,見到五魁這副斯文安靜樣子便覺得稀罕。要說五魁近來還長了個子,衣裳都是兩個丫頭打理,雖不富貴卻整齊幹淨。看起來,頗有些翩翩小少年模樣。在一群或粗壯或瘦小,黑黑黃黃的小屁孩裏,更是出其類拔其萃。
商誥和宗沐霖參觀完了城隍廟,期間還和廟裏的主持說了當地風土人情。又等了半柱香的時間,老秀才宣布下學,說今個就講到這裏。明個大家再來,功課照舊是回去寫寫抄抄。兩人本以為學生們該興高采烈,一哄而散各自回家。
卻不想,眾頑童聽了這話,還不樂意了。他們適才爭了半天也沒鬧明白,那雞兔同籠是怎麽一回事。有幾個還因此打架撕破了衣裳,說不定回去要被老娘捶打。這教書老兒卻好,沒說個子醜寅卯出來,拍拍屁股說散就散。如此定然是不成的。於是乎大夥一擁而上,圍著老先生,扯胡子的扯胡子,拽衣裳的拽衣裳。宗沐霖在門外看得吃吃笑起來,商誥又是一頭黑線。這是個什麽學堂,先生不像個先生樣,學生也沒有個學生該有的品行。
不一時,老先生果然被惹毛生氣了。一人一巴掌拍在腦門上,氣急敗壞罵道:“起開起開,我有說不告訴你們答案了嗎,隻是沒來的及說而已。既然你們等不及今天,那就明天吧,明天人齊了再說。還有,為師平日是怎麽教導你們的,要行止有度。你看看你們,把道理就著湯湯水水,全吃到獨自裏去了不成。一個個像什麽樣子,人不知禮,和禿毛猴子何異。不是早告訴過你們,至少在人前,裝也要給我裝出個好人樣來嗎。”
這些大小男童吃了巴掌和責罵,還在嘻嘻哈哈。聽說有外人來了,才斂起笑容。個個退後三尺,端著架子,挺直腰板,麵沉似水。裝模作樣地向他們的先生躬身行禮,言道:“是,學生們受教了。”老秀才也很配合,飛快地恢複了之前的神仙氣度,淡淡說道:“恩,去吧。”若非商誥和宗沐霖適才一直站在外麵,見到這派師生和洽的場麵。說不得還真以為這位老爺子德行感沛天地,學問通達古今。抬抬手便收服了一群小娃娃,叫他們從此皈依孔門,持禮向善了。
隻是這群小鬼到底沒有問出那個詭異雞腳兔腳問題的答案,因此還是賴著不肯走。老秀才便道:“今個緣數已盡,不宜多說。”眾小兒聽這老兒胡說八道,曉得他是不肯說了,無奈退而求其次,道:“是,那明日……”老頭想起剛才被圍攻場麵,火氣又上來,見這群小鬼還在這唧唧歪歪。拿眼瞪了一圈,口中卻悠悠說道:“……屆時且看為師心情。”
便是宗沐霖,現在都覺得這老頭可惡之極,說話簡直都能氣死個人。老秀才耍起無賴來,眾學童也是拿他沒轍。又要假扮各種斯文,不好和這小老兒多做計較。隻得默默忍下不滿,離席出了學堂。隻是如今各人答案眾多,誰都不服氣誰。還沒出城隍廟的庭院,就聽到小鬼中有人互相叫陣道:“二狗子,你給我等著,明天若是我的答案對了,我還要再捶你一回。”二狗子也恨得咬牙,氣哼哼道:“指不定誰對誰錯呢,你錯了就得讓我打回來。先說好,明個你要是不來,你就是縮頭烏龜。”
老先生看著出門兩步,就原形畢露的學生,氣得搖頭晃腦,喃喃自語道:“真是沐猴而冠,有辱斯文。”說完,轉向宗沐霖和商誥兩個,問道:“您二位是……”
宗沐霖記得自己小時候最愛逃學,眼見這些皮猴子頑劣脾性遠勝自己當年,卻沒有一個逃學的,還互相壓著對方到學裏。對眼前這個老秀才,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原來教書,還可以這樣教。
ps:
9~~~~miu
宗沐霖說出宋蟈蟈交代的話,宋財像是得了敕令,更加不願意獨個去把這些事告知盧氏夫妻。宋招心說既然是少夫人囑咐的,那就沒什麽好猶豫的了。姐妹倆背起柴禾,帶著宗沐霖和商誥一起往五魁就讀的學堂走。如今宋家雖是遭了殃,但五魁的學業卻是未停。盧氏對兒子抱著極大的希望,說過好些次,她這個兒子日後是要有大富大貴的。這話說的沒來由,聽起來也可笑。在五魁可不能說這些,不然他要和人翻臉鬧脾氣。這些都是走在前麵的宋財,和宗沐霖說的。宗少向來是個好脾氣,這會樂嗬嗬地聽著小丫頭說話,還不時點頭附和。
宋財開朗,難的遇見宗少這樣耐心,又願意聽她說這些雞毛蒜皮事的人,當下一發不可收拾。至於她背上那一大捆柴禾,找被走在後麵的商誥劈手拎了過去。商皇孫打小養尊處優慣了,可這些時日過來,也算接了地氣,多少了解些民間疾苦。他對宋蟈蟈,心裏又是有些不同。愛屋及烏之下。看到她的陪嫁丫頭這般受苦,心中不忍。便先從年歲小些的宋財背上接過柴禾,自己拎在一隻手上,又要去拿年歲大些的宋招背上的那捆柴。宗少雖沒有明說這位公子是誰,可這通身的氣度做派,又是自家夫人的朋友。宋招丫頭哪敢讓他受累。忙躲開了商誥伸來的大手。又向他施了一禮,以示謝意。這活計卻是無論如何,不能再讓這位爺做了。
商誥被人拒絕好意還是頭一遭,見宋招又向他行禮賠不是。心裏猜出來這小丫頭的想法,大約是不敢領受,隻好罷了。其實商誥拎著宋財的那捆柴。心中已是有些吃驚,這柴捆紮的紮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吃力。瞧不出來小丫頭丁點大的人,力氣倒是不小。若是宋招真的不客氣,把自己的那捆柴給商誥加上,還真難說他能不能顧全。當下對宋蟈蟈和宋蟈蟈的丫頭,又有了些神奇的看法。
幾人到了大河灣唯一的一所學堂,其實是本地城隍廟的配殿改建的。如前所述。大河灣是個三不管地帶。本地也沒有像樣的大戶人家,更沒有鄉紳族老這樣的權威人士。一夥子流民胡亂搭建起的聚居地,能有一所小小的學堂。已是天大的造化。先生是個不第秀才,人雖老朽,學問卻是精到。天文地理說的,金石文章做的。便是琴棋書畫這些小道,老先生也隨手拈來。更兼世態炎涼遭遇幾十年,世故人情習得七八分。總之,教導這群懵懂學童,已是是綽綽有餘。
商誥等人到了學堂外,先生正在講經。眾人不敢打擾,默不作聲在窗下等待下學。商誥聽了一會,嘖嘖稱奇。這位先生先說了一段南華經,思路陡然一轉,不知怎地就跳到了九章算學上去了。這還不算完,雞兔同籠說了一會,小孩子們議論的起勁。老爺子自顧自在前麵撫起了琴,全不管下麵大小孩童,為籠子到底幾隻兔子幾隻雞,爭得麵紅耳赤,打作一團。宗沐霖這樣不羈的性情,看過笑過都不禁臉抽抽,小聲問宋財道:“你們這的學堂,一向這麽熱鬧嗎。”
宋財麵露豔羨道:“是啊,好玩的很。可惜我是個女的,還是個丫頭。”宗少見識過宋蟈蟈這樣的奇葩女子,本來以為今後百無禁忌,現下方知他還是淺薄了。當真是人外有人天外天,一山還比一山高。這個老秀才聽談吐不像是個沒本事的,這般插科打諢,回家自娛自樂也就罷了。如此對著一群小兒癡癡顛顛,豈不是要誤人子弟嘛。商誥這般想,眉頭就皺了起來。宗沐霖在一旁看的清楚,怕商誥突然發難惹出是非,趕緊打著哈哈紓解道:“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這位老先生雜糅一處教導這群小頑童,倒也獨具匠心。”宗少說的輕鬆有趣,商誥也不是個武斷不聽勸的人。細想之下,這老秀才行事,確是有些這方麵的意思,便略微釋然。試著從宗沐霖的角度,去看待這個瘋癲的老秀才,和他的那群鬧哄哄的學生。
他們在外閑話,裏麵老秀才和小孩各自玩各自的,也玩的忘乎所以。宋招宋財卻是不好久待下去,回去晚了難免盧氏起疑。她二人給宗沐霖指了下五魁的所在,便告辭先行一步。商誥看過去,見宋蟈蟈的弟弟和她生的眉目相似,臉孔白淨。隻是一個秀麗,一個俊朗,看起來倒是頗為順眼。想來是自己看三少夫人張牙舞爪看多了,見到五魁這副斯文安靜樣子便覺得稀罕。要說五魁近來還長了個子,衣裳都是兩個丫頭打理,雖不富貴卻整齊幹淨。看起來,頗有些翩翩小少年模樣。在一群或粗壯或瘦小,黑黑黃黃的小屁孩裏,更是出其類拔其萃。
商誥和宗沐霖參觀完了城隍廟,期間還和廟裏的主持說了當地風土人情。又等了半柱香的時間,老秀才宣布下學,說今個就講到這裏。明個大家再來,功課照舊是回去寫寫抄抄。兩人本以為學生們該興高采烈,一哄而散各自回家。
卻不想,眾頑童聽了這話,還不樂意了。他們適才爭了半天也沒鬧明白,那雞兔同籠是怎麽一回事。有幾個還因此打架撕破了衣裳,說不定回去要被老娘捶打。這教書老兒卻好,沒說個子醜寅卯出來,拍拍屁股說散就散。如此定然是不成的。於是乎大夥一擁而上,圍著老先生,扯胡子的扯胡子,拽衣裳的拽衣裳。宗沐霖在門外看得吃吃笑起來,商誥又是一頭黑線。這是個什麽學堂,先生不像個先生樣,學生也沒有個學生該有的品行。
不一時,老先生果然被惹毛生氣了。一人一巴掌拍在腦門上,氣急敗壞罵道:“起開起開,我有說不告訴你們答案了嗎,隻是沒來的及說而已。既然你們等不及今天,那就明天吧,明天人齊了再說。還有,為師平日是怎麽教導你們的,要行止有度。你看看你們,把道理就著湯湯水水,全吃到獨自裏去了不成。一個個像什麽樣子,人不知禮,和禿毛猴子何異。不是早告訴過你們,至少在人前,裝也要給我裝出個好人樣來嗎。”
這些大小男童吃了巴掌和責罵,還在嘻嘻哈哈。聽說有外人來了,才斂起笑容。個個退後三尺,端著架子,挺直腰板,麵沉似水。裝模作樣地向他們的先生躬身行禮,言道:“是,學生們受教了。”老秀才也很配合,飛快地恢複了之前的神仙氣度,淡淡說道:“恩,去吧。”若非商誥和宗沐霖適才一直站在外麵,見到這派師生和洽的場麵。說不得還真以為這位老爺子德行感沛天地,學問通達古今。抬抬手便收服了一群小娃娃,叫他們從此皈依孔門,持禮向善了。
隻是這群小鬼到底沒有問出那個詭異雞腳兔腳問題的答案,因此還是賴著不肯走。老秀才便道:“今個緣數已盡,不宜多說。”眾小兒聽這老兒胡說八道,曉得他是不肯說了,無奈退而求其次,道:“是,那明日……”老頭想起剛才被圍攻場麵,火氣又上來,見這群小鬼還在這唧唧歪歪。拿眼瞪了一圈,口中卻悠悠說道:“……屆時且看為師心情。”
便是宗沐霖,現在都覺得這老頭可惡之極,說話簡直都能氣死個人。老秀才耍起無賴來,眾學童也是拿他沒轍。又要假扮各種斯文,不好和這小老兒多做計較。隻得默默忍下不滿,離席出了學堂。隻是如今各人答案眾多,誰都不服氣誰。還沒出城隍廟的庭院,就聽到小鬼中有人互相叫陣道:“二狗子,你給我等著,明天若是我的答案對了,我還要再捶你一回。”二狗子也恨得咬牙,氣哼哼道:“指不定誰對誰錯呢,你錯了就得讓我打回來。先說好,明個你要是不來,你就是縮頭烏龜。”
老先生看著出門兩步,就原形畢露的學生,氣得搖頭晃腦,喃喃自語道:“真是沐猴而冠,有辱斯文。”說完,轉向宗沐霖和商誥兩個,問道:“您二位是……”
宗沐霖記得自己小時候最愛逃學,眼見這些皮猴子頑劣脾性遠勝自己當年,卻沒有一個逃學的,還互相壓著對方到學裏。對眼前這個老秀才,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原來教書,還可以這樣教。
ps:
9~~~~m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