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任氏掂量著自己也擔不起氣死老夫人的責任,最後亦是沒膽量和老太太說近來自家的變故。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院中,剛進院門,就見那兩個騷狐狸身邊的丫頭婆子,正在屋外點數箱籠。她二人隻身跟著三爺先行回府,東西都墜在後麵,交代專人押送,因此比人晚一步進門。小任氏這時方見到這夥人的大包裹小行李,也不曉得三爺究竟在她們身上花費了多少銀兩,恨得攥緊了手中的帕子,仿佛要把那兩個騷狐狸在手心碾碎了一般。心說傅家今時不比往日,莊子裏誰不是比在城中時生活次了一等。偏生靠著家族接濟的傅三爺,小日子過的風生水起。不光新納了姨娘,還舍得為她們大把花銀子,當真是惜香憐玉。小任氏一時怒意上頭,還沒想到另外一層上去。誰說三爺的銀子一定傅家莊出去的,自古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小任氏跟在三爺身邊時,傅大人不曉得以官養官的道理,現在思想活絡了,怎生還能不開竅。
傅宇亭回來前,小任氏猶自恨意難消,還在謀劃著既然老太太那邊說不通。自己便換個名目,去二爺或者老爺子那邊,告這不知好歹的傅老三一狀。旁的不提,隻說這廝生活奢靡、荒淫無度,敗壞了傅家門風。直到如心如意不請自來,小任氏才算把她的心事暫且擱置。柳眉倒豎,遣走了四少,接著便怒斥那兩個妖媚子,讓她們有多遠滾多遠。傅惠禮的附議,並沒有讓小任氏好受多少。這男人對那兩個丫頭說話的語氣神情。全讓小任氏怎麽看待怎麽不自在。
待到如心如意回去西廂房,小任氏和傅惠禮便又起了爭執。小任氏說三爺色字當頭,什麽香的臭的,全然不管不顧往家裏弄。也不睜開眼瞧清楚這二人是什麽貨色,還指望她倆為傅家生兒育女。這話連同傅家任老夫人一塊指責了,但隻要不是當著老太太麵說出來的。對著傅老三,這話還是說得的。傅三爺也毫不示弱,抬手指責三夫人在家不好好教子。把四少帶回來隻一年功夫。這孩子學識便大不如前,言行也拿不上台麵。瞧這小子適才手足無措的模樣,哪有一點讀書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從容氣度。
哪知三爺不提這個還好,話趕話說到這裏,小任氏便怒不擇言罵道,分明是三爺弄回來的兩個狐媚子恬不知恥,見到個公的便往上貼蹭。三爺說這話。真是倒打一耙。不去管好他的小妾,反把髒水往自個兒子身上潑,真是長能耐了。傅惠禮聞言惱羞成怒,他斷不會承認自己年歲大了,沒有少年人精力容貌,降服不住隔壁哪兩個鮮嫩小娘子。便話鋒一轉,站在道德製高點上。責怪小任氏和傅宇亭母子倆心術不正,眼中齷齪心中醃臢。
三夫人聽到傅老三說出這種不著四五的話,氣得渾身顫抖。老夫老妻成親這些年,她還是頭一回曉得,這人骨子裏竟是這般不可理喻。兩人鬧了個不歡而散,小任氏先一步回到屋裏閉了門戶。三爺也不稀罕進去和她一室相處,抖落衣袍就去了如心如意那裏溫存。可見夫妻二人吵架,最後吃虧的還是女方。小任氏坐在床上,眼淚不知不覺間便落了下來。罵完了老的絕情絕意,又怪小的這個不為她爭氣。若是傅宇亭之前中了舉。現下也不至於叫這傅惠禮得了口實,說她教子不嚴。傅宇亭前些時日寫回來的家書,還擱在她的妝奩匣子裏,小任氏一封都沒拆開看過。倒不是為了三爺回家的事,便疏忽了兒子這頭。三夫人心裏的苦楚,莊子上除了她的親信老嬤嬤,還真沒二旁人知道。
三夫人倚在床頭垂淚,李嬤嬤輕聲招呼紫鳶。去給夫人要些熱水過來,一會肯定要重新梳洗。紫鳶也是三夫人身邊的親近人,要盆熱水多大的事,院子裏哪個大小丫頭不能做去。李嬤嬤偏生讓她去。可見是有不好對人言的話,主仆兩個要背了人關上門細說。紫鳶大丫頭聰穎,曉得大家族裏好些陰私,聽一聽也要惹上一身腥。李嬤嬤打發她出門,紫鳶也樂得把自己從那個渾水裏撇清。毫不遲疑答應一聲,便出了門,去灶間要熱水,順便給夫人端碗銀耳蓮子羹消火氣。
紫鳶出了門,李嬤嬤叫屋裏伺候的丫頭也退下去。掩好門戶才走過來,壓低聲量和小任氏言道:“夫人,你瞧準了,這小子果然就是當年的那個嗎。”小任氏也一樣小聲和李嬤嬤道:“我第一回見到他,便覺得這小子不妥。按照四姑奶奶的說法,前因後果全都對上了。”李嬤嬤曉得事情確鑿,歎氣道:“夫人當年就不該一念之仁,幸好幾個大丫頭如今都不在府裏。”小任氏如何不是後悔不迭。但當初事情揭出來,她不過和如今的黃思婷差不多年歲。年歲尚幼,閱曆尚淺。一個一派天真的小姑娘,又哪能恨得下心腸,弄死一條活生生的出生不久的性命。
小任氏無力地搖了搖頭,道:“事已至此,走一步算一步吧。但願三爺察覺不出,咱們把這事爛在肚子裏,一直瞞到老死算完。”李嬤嬤瞧著三夫人這副頹唐模樣,著實不落忍,勸慰道:“夫人很不必如此緊張,三爺不過就是赴任中途,在家裏小住兩日。隻要這幾日不出事,三爺便又出門外任去了。再回來,不曉得是多少年後的事。”小任氏苦笑道:“也隻有這樣想了。”說完,又自嘲道:“佛說因果,竟都是真的。當初咱們花多少氣力把他們母子弄走。如今峰回路轉,這小子竟然還是拐著彎要和傅家人結親。可見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人力有限,改得了一時一事,改不了天命注定。就像宇亭這孩子,和他親爹……”
“夫人,噤聲!”李嬤嬤聽到小任氏說出這樣不著邊際的話,著急打斷阻止她道:“夫人,過去的事都過去了,你不是有了八少傍身了嗎。事情慢慢都會好的,老夫人說兒子多有好處。你不信別個的話,姑老太太說的你還能也不信。便是讓那兩個生去,生下來還不是全要叫你一聲母親。”小任氏回過神,驚恐捂緊了嘴巴。也不曉得自己怎麽把心底的秘密,這般隨意說了出來。可李嬤嬤勸慰她的話,著實沒有說服力。小任氏聽著聽著,眼圈便又紅了。小八還小,要指望那個孩子,她到時也老的不成樣子了。誰曉得三爺這人開了葷,今後還能折騰出來什麽幺蛾子。自己一樣能製服他的手段都沒有,反而是他的兒子大了,比自己養的那個要強。
主仆兩人掐頭去尾,說了一段秘辛。便是紫鳶站在當場,也要聽得一頭霧水。真要說能聽出什麽來,便也隻有一句話聽上去可疑。什麽叫四少和他的“親爹”,難道三爺不是四少的親老子嗎。
臘梅和紫鳶當年都是三夫人從任家嫁給傅三爺後,從外麵采買的小丫頭。不過年歲漸長後,一個成了夫人身邊的心腹人,一個默默無聞,依舊拿著小丫頭的份例。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三夫人不講故人情誼,實在是臘梅這丫頭有個毛病害了她。臘梅愛與人說笑貧嘴,若她不是個丫頭。生在尋常人家,就是個話癆嘴碎愛八卦的,也無甚大礙。隻是這甭管東家長李家短的話題,隻要進了臘梅的耳朵,便都能拿來和人說道的習慣。在人多事多的大戶人家的宅院裏,可是個十足的忌諱。
任誰都曉得,閑話可以,但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說不得。臘梅腦子裏偏偏差根經,分不清這其中的區別。小任氏固然可以用她捕風捉影,打探府中上下人等的閑雜事宜。卻也怕被人反其道行之,探聽自己屋裏的私密事。因此不敢重用臘梅,做自己的心腹。長此以往,臘梅哪裏還有前途可言,每日裏隻能議論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打牙祭。府裏的其餘人,也因著臘梅的這個毛病,不肯和她深交。
誰心裏沒有一點私密事,隻能出我口入你耳。不是不能對人言,卻也不願宣揚得人盡皆知。找個人說出來開解,有時也是小姊妹交往加深情誼的手段。結果事情到了臘梅這裏,本來順順當當的事便要出紕漏。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外泄的事,也會被臘梅這丫頭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轉臉拿去和人閑話磕牙。當事人不曉得也就罷了,不意間聽見,真是要叫人尷尬的無地自容。一來二去,大夥就都把臘梅給怪罪上了,往後也沒人敢和她說真心話去。
諸般種種,臘梅雖跟隨小任氏日子長久,對夫人也是一片赤膽忠心。末了不光沒有混上個大丫頭,在院子裏連個知交貼心的姊妹都沒。幸而臘梅本人天生是個不知愁的,被人三六九等,外加排擠在外了。除了偶爾抱怨自個份例少,倒也沒往深處想去,依舊嘻嘻哈哈過日子。與人拿來和紫鳶比較,也不過是鹹鹹說一句,自己性子耿直,不懂如何巴結。這話除了紫鳶聽到耳中,有些委屈。小任氏曉得了,也就是一笑了之。依舊讓臘梅在自己院子裏當差,算是不枉大家主仆情分一場。
ps:
=】
傅宇亭回來前,小任氏猶自恨意難消,還在謀劃著既然老太太那邊說不通。自己便換個名目,去二爺或者老爺子那邊,告這不知好歹的傅老三一狀。旁的不提,隻說這廝生活奢靡、荒淫無度,敗壞了傅家門風。直到如心如意不請自來,小任氏才算把她的心事暫且擱置。柳眉倒豎,遣走了四少,接著便怒斥那兩個妖媚子,讓她們有多遠滾多遠。傅惠禮的附議,並沒有讓小任氏好受多少。這男人對那兩個丫頭說話的語氣神情。全讓小任氏怎麽看待怎麽不自在。
待到如心如意回去西廂房,小任氏和傅惠禮便又起了爭執。小任氏說三爺色字當頭,什麽香的臭的,全然不管不顧往家裏弄。也不睜開眼瞧清楚這二人是什麽貨色,還指望她倆為傅家生兒育女。這話連同傅家任老夫人一塊指責了,但隻要不是當著老太太麵說出來的。對著傅老三,這話還是說得的。傅三爺也毫不示弱,抬手指責三夫人在家不好好教子。把四少帶回來隻一年功夫。這孩子學識便大不如前,言行也拿不上台麵。瞧這小子適才手足無措的模樣,哪有一點讀書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從容氣度。
哪知三爺不提這個還好,話趕話說到這裏,小任氏便怒不擇言罵道,分明是三爺弄回來的兩個狐媚子恬不知恥,見到個公的便往上貼蹭。三爺說這話。真是倒打一耙。不去管好他的小妾,反把髒水往自個兒子身上潑,真是長能耐了。傅惠禮聞言惱羞成怒,他斷不會承認自己年歲大了,沒有少年人精力容貌,降服不住隔壁哪兩個鮮嫩小娘子。便話鋒一轉,站在道德製高點上。責怪小任氏和傅宇亭母子倆心術不正,眼中齷齪心中醃臢。
三夫人聽到傅老三說出這種不著四五的話,氣得渾身顫抖。老夫老妻成親這些年,她還是頭一回曉得,這人骨子裏竟是這般不可理喻。兩人鬧了個不歡而散,小任氏先一步回到屋裏閉了門戶。三爺也不稀罕進去和她一室相處,抖落衣袍就去了如心如意那裏溫存。可見夫妻二人吵架,最後吃虧的還是女方。小任氏坐在床上,眼淚不知不覺間便落了下來。罵完了老的絕情絕意,又怪小的這個不為她爭氣。若是傅宇亭之前中了舉。現下也不至於叫這傅惠禮得了口實,說她教子不嚴。傅宇亭前些時日寫回來的家書,還擱在她的妝奩匣子裏,小任氏一封都沒拆開看過。倒不是為了三爺回家的事,便疏忽了兒子這頭。三夫人心裏的苦楚,莊子上除了她的親信老嬤嬤,還真沒二旁人知道。
三夫人倚在床頭垂淚,李嬤嬤輕聲招呼紫鳶。去給夫人要些熱水過來,一會肯定要重新梳洗。紫鳶也是三夫人身邊的親近人,要盆熱水多大的事,院子裏哪個大小丫頭不能做去。李嬤嬤偏生讓她去。可見是有不好對人言的話,主仆兩個要背了人關上門細說。紫鳶大丫頭聰穎,曉得大家族裏好些陰私,聽一聽也要惹上一身腥。李嬤嬤打發她出門,紫鳶也樂得把自己從那個渾水裏撇清。毫不遲疑答應一聲,便出了門,去灶間要熱水,順便給夫人端碗銀耳蓮子羹消火氣。
紫鳶出了門,李嬤嬤叫屋裏伺候的丫頭也退下去。掩好門戶才走過來,壓低聲量和小任氏言道:“夫人,你瞧準了,這小子果然就是當年的那個嗎。”小任氏也一樣小聲和李嬤嬤道:“我第一回見到他,便覺得這小子不妥。按照四姑奶奶的說法,前因後果全都對上了。”李嬤嬤曉得事情確鑿,歎氣道:“夫人當年就不該一念之仁,幸好幾個大丫頭如今都不在府裏。”小任氏如何不是後悔不迭。但當初事情揭出來,她不過和如今的黃思婷差不多年歲。年歲尚幼,閱曆尚淺。一個一派天真的小姑娘,又哪能恨得下心腸,弄死一條活生生的出生不久的性命。
小任氏無力地搖了搖頭,道:“事已至此,走一步算一步吧。但願三爺察覺不出,咱們把這事爛在肚子裏,一直瞞到老死算完。”李嬤嬤瞧著三夫人這副頹唐模樣,著實不落忍,勸慰道:“夫人很不必如此緊張,三爺不過就是赴任中途,在家裏小住兩日。隻要這幾日不出事,三爺便又出門外任去了。再回來,不曉得是多少年後的事。”小任氏苦笑道:“也隻有這樣想了。”說完,又自嘲道:“佛說因果,竟都是真的。當初咱們花多少氣力把他們母子弄走。如今峰回路轉,這小子竟然還是拐著彎要和傅家人結親。可見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人力有限,改得了一時一事,改不了天命注定。就像宇亭這孩子,和他親爹……”
“夫人,噤聲!”李嬤嬤聽到小任氏說出這樣不著邊際的話,著急打斷阻止她道:“夫人,過去的事都過去了,你不是有了八少傍身了嗎。事情慢慢都會好的,老夫人說兒子多有好處。你不信別個的話,姑老太太說的你還能也不信。便是讓那兩個生去,生下來還不是全要叫你一聲母親。”小任氏回過神,驚恐捂緊了嘴巴。也不曉得自己怎麽把心底的秘密,這般隨意說了出來。可李嬤嬤勸慰她的話,著實沒有說服力。小任氏聽著聽著,眼圈便又紅了。小八還小,要指望那個孩子,她到時也老的不成樣子了。誰曉得三爺這人開了葷,今後還能折騰出來什麽幺蛾子。自己一樣能製服他的手段都沒有,反而是他的兒子大了,比自己養的那個要強。
主仆兩人掐頭去尾,說了一段秘辛。便是紫鳶站在當場,也要聽得一頭霧水。真要說能聽出什麽來,便也隻有一句話聽上去可疑。什麽叫四少和他的“親爹”,難道三爺不是四少的親老子嗎。
臘梅和紫鳶當年都是三夫人從任家嫁給傅三爺後,從外麵采買的小丫頭。不過年歲漸長後,一個成了夫人身邊的心腹人,一個默默無聞,依舊拿著小丫頭的份例。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三夫人不講故人情誼,實在是臘梅這丫頭有個毛病害了她。臘梅愛與人說笑貧嘴,若她不是個丫頭。生在尋常人家,就是個話癆嘴碎愛八卦的,也無甚大礙。隻是這甭管東家長李家短的話題,隻要進了臘梅的耳朵,便都能拿來和人說道的習慣。在人多事多的大戶人家的宅院裏,可是個十足的忌諱。
任誰都曉得,閑話可以,但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說不得。臘梅腦子裏偏偏差根經,分不清這其中的區別。小任氏固然可以用她捕風捉影,打探府中上下人等的閑雜事宜。卻也怕被人反其道行之,探聽自己屋裏的私密事。因此不敢重用臘梅,做自己的心腹。長此以往,臘梅哪裏還有前途可言,每日裏隻能議論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打牙祭。府裏的其餘人,也因著臘梅的這個毛病,不肯和她深交。
誰心裏沒有一點私密事,隻能出我口入你耳。不是不能對人言,卻也不願宣揚得人盡皆知。找個人說出來開解,有時也是小姊妹交往加深情誼的手段。結果事情到了臘梅這裏,本來順順當當的事便要出紕漏。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外泄的事,也會被臘梅這丫頭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轉臉拿去和人閑話磕牙。當事人不曉得也就罷了,不意間聽見,真是要叫人尷尬的無地自容。一來二去,大夥就都把臘梅給怪罪上了,往後也沒人敢和她說真心話去。
諸般種種,臘梅雖跟隨小任氏日子長久,對夫人也是一片赤膽忠心。末了不光沒有混上個大丫頭,在院子裏連個知交貼心的姊妹都沒。幸而臘梅本人天生是個不知愁的,被人三六九等,外加排擠在外了。除了偶爾抱怨自個份例少,倒也沒往深處想去,依舊嘻嘻哈哈過日子。與人拿來和紫鳶比較,也不過是鹹鹹說一句,自己性子耿直,不懂如何巴結。這話除了紫鳶聽到耳中,有些委屈。小任氏曉得了,也就是一笑了之。依舊讓臘梅在自己院子裏當差,算是不枉大家主仆情分一場。
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