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


    *


    朝堂百官臉色霎時間變得蒼白,一個個心中顫抖地想道:


    “屠國……”


    “兵部!”嘉靖帝的聲音冷然地響起,兵部尚書出班道:“回陛下,北方邊關各處守軍不敢動,以防黃台吉突然調動攻擊的方向。所以隻能夠從它處就近抽調。如今已經抽調了五萬大軍,正在星夜疾馳前往大同。在有四日便可到達大同。隻是這點兵力不足以抵抗黃台吉,還請陛下下旨抽調南方大軍馳援。”


    “工部!”嘉靖帝的聲音又冷然響起。


    “回陛下!”工部尚書出班道:“軍中器械物資已經開始運往大同,不過因為器械缺少,工部需要趕製時間,所以昨日才開始運往大同,還需要……八日的時間……”


    “啪!”嘉靖帝憤怒地一拍龍椅扶手怒喝道:“八天!八天之後,恐怕大同都被屠城了。”


    百官默然,隻是心中都在嘀咕,若不是嘉靖帝整日為了修道耗費金錢,致使工部平時根本就沒有錢去製作軍中器械,怎麽會有今日之事?


    嘉靖帝將目光望向了馬芳道:“馬卿!”


    馬芳立刻出班道:“臣願往大同,誓與大同共存亡。”


    “可有退敵之策?”


    馬芳神色凝重道:“大同必須守住,臣還需要將當初調往東南的那些人。”


    嘉靖帝皺了皺眉頭道:“你能夠守住?”


    馬芳搖頭道:“不知道,唯盡力爾!”


    嘉靖帝的眉頭皺得更深,將目光望向了羅信,但是隨即又將目光移向了別處。說實話,此時他真的有些害怕去問羅信,因為在他的心裏,羅信是最後一棵稻草,一旦問了羅信,羅信也沒有辦法,那豈不是到了國破之時?所以,他還寄希望於百官。


    但是,大明這些百官平時吟詩作對還可以,讓他們想出禦敵之策,也許隻有馬芳還能夠說出一二。


    最終嘉靖帝的目光落在了高拱的身上道:“高卿!”


    高拱出班躬身道:“陛下,草原如今雖然兵盛,但是那二十萬大軍已經是他們草原所有的兵力,但是我們大明不同。隻是在北方邊關就有百萬大軍。我們可以先從邊關九鎮中各自抽調一部分兵力,如此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馳援大同,力保大同不失。而且我們隻是從邊關九鎮中抽調一部分兵力,這一部分兵力完全可以專門當做援軍。即使黃台吉掉頭去攻打邊關九鎮中的任何一鎮,這這支援軍都可以立刻馳援。”


    嘉靖帝聞聽神色一緩,微微點頭。又轉向徐階道:“徐卿以為如何?”


    “陛下,除了可以抽調部分邊關九鎮兵力組成一支援軍之外,我們立刻從南方各地抽調大軍馳援大同。畢竟我大明的兵力遠遠勝於草原,當我們在邊關再匯聚百萬大軍的時候,就是黃台吉兵敗之時。”


    嘉靖帝沉吟了一下道:“宣朕旨意,調邊關九鎮各兩萬組成一支機動援軍,立刻奔赴大同。調東南,西南,巴蜀等地駐軍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大同。”


    “陛下聖明!”


    “徐卿,馬卿,高卿,羅卿,隨朕去禦書房。退朝!”


    百官退去,徐階,馬芳,高拱和羅信向著禦書房走去。這四個人都是智慧之人,特別是馬芳和羅信兩個人可是知兵事之人,一路上緊鎖著眉頭。徐階也在內閣呆得夠久,雖然不知兵事,但是卻也不陌生,別看他在朝堂之上說得篤定,心中卻沒有底。高拱對兵事就沒有什麽了解了,所以他的神態最為平和,因為他覺得真要集大明國力,草原一定不是對手。


    眼看著到了禦書房的門口,羅信輕輕吐出了一口氣,將緊縮的眉頭舒展開來,這倒不是他心中有了什麽主意,而是不想要嘉靖帝看到自己憂慮的神色,讓嘉靖帝心中慌亂。畢竟這是一個帝王決定天下的時代,如果嘉靖帝慌了,這個國家也就完了。


    進入到禦書房,嘉靖帝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下方站著的四個人,淡淡地說道:


    “賜座!”


    便立刻有小太監給四個人各自搬過來一個錦凳,四個人謝恩之後坐了下來。


    禦書房內十分寂靜,嘉靖帝不說話,徐階等四個人也不敢說話。一時之間,禦書房內的氣氛十分壓抑。


    嘉靖帝的目光在四個人的臉上來回掃視著,最終還是落在了羅信的臉上,凝聲道:


    “羅卿,你對北方戰事如何看待?”


    羅信急忙站起來躬身施禮道:“陛下,不樂觀!”


    “嗯?”


    嘉靖帝的神色就是一變,徐階,馬芳和高拱的臉色也是一變。徐階和高拱的臉色變得凝重,馬芳是羅信的朋友,對羅信十分了解。徐階是羅信的敵人,自然對羅信也十分了解,他們知道羅信可謂一代名將,從他的嘴裏說出不樂觀,那就一定是危機重重。


    唯有高拱臉上現出了一絲輕視,高拱也是一代文宗,曾任國子監大祭酒,學問沒得說,但是對於兵事還是想當然了,在他的心中看來,大明幾百萬軍隊一旦集結,草原那二十萬軍隊就是以卵擊石,看來羅信當初對阿拉坦汗取得的勝利多半的僥幸。


    “不器!”高拱淡淡地說道:“虛言了吧?阿拉坦汗都不能夠對我大明造成威脅,他的兒子又有何能?隻要大同能夠堅持四天,五萬援軍就會到達大同,有著五萬大軍的加入,勢必能夠堅持得更久,隨後邊關九鎮組成的機動援軍到達大同,兵力便超過了黃台吉,不說擊敗黃台吉,但是堅守卻不成問題。最後待東南,西南和巴蜀等地的援兵到達大同,就是殲滅黃台吉之時。”


    高拱話落,馬芳便連連點頭,他隻是一個武將,所思所慮都是兵事,在他看來高拱說的不錯,隻要將他派到大同,讓他指揮百萬大軍,一定能夠給黃台吉當頭痛擊。


    但是徐階考慮的卻不是兵事,因為他也不懂兵事,他考慮的卻是民生,所以他的眉頭便不知不覺中皺了起來。


    *


    求月票!求推薦票!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石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石翁並收藏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