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信默默無語,他知道對方說的並不是實話,但是這番推測也絕對有道理。


    兩個人都不再說話,那書生似乎在醞釀著什麽言辭,羅信似乎是在思索著書生那番話給他帶來的衝擊。


    隻有兩個人中間的那堆篝火劈啪作響,升騰的火焰,讓兩個人的麵孔都變得隱隱搖晃。


    此時,萬大全他們也升起了一堆篝火,在大殿的另一邊坐下,一個個目光淩厲地望向了對麵。而那書生的十幾個隨從也坐在了那書生的身後,目光淩厲地望向了萬大全等人。


    仿佛一旦有一個突然的動作,雙方就會爆發一般。


    “唉……”


    幽幽一聲歎息,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那書生的臉上。羅信也抬起眼簾,望向了對麵的書生。


    “賢弟,你認為裕王和景王那位殿下更適合那個位子?”


    “難道不是裕王嗎?”羅信淡淡地說道:“裕王寬厚,明君之相。”


    “我承認裕王寬厚,但是卻不適合如今的大明啊!”


    “何以見得?”


    “賢弟,方才我已經說過天下大勢,如此危局,需要一個英勇的帝王,而不是需要一個寬厚的帝王。”


    “景王不是英勇,而是桀暴。”


    “桀暴?那隻是尋常人的看法,是不了解景王。”


    羅信沉默了片刻,臉上綻放出笑容道:“不管是誰當上的帝王,那都不是我們兩個閑人應該操心的。”


    那書生的臉上也綻放出笑容道:“說的也是,我們隻是閑談。”


    “困了!”


    羅信朝著那書生點點頭,站起身形,回到了自己的那一邊,靠著牆壁,閉上了眼睛。


    萬大全等人眼簾微垂,卻是不敢入睡。待天明,羅信睜開了眼睛,便看到萬大全等人熬紅的眼睛,向著對麵望去,對麵的那十幾個隨從也是一般模樣。


    羅信站了起來,伸了一個懶腰,對麵的那書生也睜開了眼睛,站了起來。雙方這次都沒有再說話,都是默默地收拾東西,然後走出了老君觀,紛紛上馬。羅信將目光望向了那書生,那書生的目光也恰好望了過來,兩個人的視線在空中碰撞。羅信的臉上綻放出笑容道:


    “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那書生也含笑道。


    話落,兩個人各自撥轉馬頭,迎著風雪而去。


    “先生!”緊跟在那書生身旁的一個青年,手中握著一柄連鞘長劍,輕聲道:“那個人是羅信,昨夜為什麽不殺了他。我有把握,可以一劍殺之,他的那些護衛擋不住我。”


    那書生微微搖頭道:“你小看羅信和他那些手下了。羅信能夠隻帶兩千人,縱橫草原,能夠打得倭寇落花流水,豈是文弱書生?


    而且他那些手下,都是百戰老兵。也許你暴起之下,能夠刺殺羅信。但是刺殺之後呢?我們能夠脫身嗎?


    而且,你也未必殺得了。”


    那青年猛然攥緊了手中劍,慢慢地又放鬆下來道:


    “是某錯了,應該以先生安危為重。”


    那書生搖搖頭道:“我的安危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的大業。我如今為羅信分析天下大事,在他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在未來,他未必就不會為景王殿下效命。”


    “老爺,為什麽不殺了那個翟東讓?”萬大全輕聲道。


    當初他可是看過翟東讓的肖像,也在景王府前盯過翟東讓,見過翟東讓。所以,他對於羅信不殺了翟東讓很奇怪。


    羅信微微搖頭道:“他手下有幾個江湖人。你們練的都是沙場的本事,真的和江湖人對上,會死不少人。


    上馬,他們不是你們的對手。


    下馬,你們不是他們的對手。”


    萬大全心中一凜,想起昨晚的事情,不由緊張道:“是小人疏忽。”


    羅信擺擺手道:“雖然是和他第一次見麵,不過倒是有些摸透了他的性子,以他的性子,恐怕會把景王拉下深淵。”


    “老爺,您是說……景王會反?”


    “不知道,不過景王肯定不會甘心讓裕王登基的。”


    “那……”


    “放心,景王興不起風浪。如果他能夠老老實實地做一個閑散王爺,也就罷了。如果非要跳起來,嗬嗬……駕!”


    京城。


    幾個兵丁正躲在避風處,佝僂著身子。


    “這老賊天,真是太冷了。”


    “是啊,這兩年的冬天越來越冷了。”


    “好在這兩年,朝廷賑災及時,否則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


    “裕王寬厚啊!你還記得前年大災嗎?那個時候,是徐閣老主持賑災,結果把銀子都拿去給陛下修玉熙宮了,死了多少人?最後逼得天下大反。”


    “啪!”一個兵頭一巴掌拍在那個兵丁的頭上,低聲喝道:“你找死啊!”


    那個兵丁一縮脖子道:“我是想說,自從去年,陛下讓裕王殿下參與國事,主持賑災,百姓就好了許多。裕王寬厚。”


    “裕王寬厚!”幾個兵丁一起點頭。


    “哎,你們都聽說了吧,這次邊關根本就沒有高麗犯邊,是陛下的計謀,讓羅信以這個名義裁軍。”


    那個兵頭翻了一個白眼道:“這還用你說?如今整個大明誰不知道?那些衛所的人可是享福了,每個人分一百畝良田啊!如果給我一百畝良田,我也不當兵啊!”


    “哎,你們說,如今衛所的並都裁掉了,會不會開始裁邊軍和我們這些京軍?”


    “應該不會吧!聽說衛所也不是全部裁掉了,裁掉的隻是南方那些沒有絲毫戰鬥力的熊蛋包,北方的衛所就沒有裁掉,我聽校尉說,北方衛所如今隻剩下了三十五萬人,這三十五萬人都是在邊關征戰多年的老兵了。朝堂將保留了這些兵,看來朝堂不是不需要兵,而是不需要南方那些熊蛋包兵。”


    “不錯!不過這兵真的不想當了啊,一百畝良田啊!我們一個月才幾個錢?”


    “是啊,太不公平了!”


    “嗯?”那個兵頭猛然豎起了耳朵:“騎兵!”


    幾個人急忙抓起了靠在牆上的長槍,從避風處跑了出來,便見到在風雪之中,一百餘騎正風馳電掣地向著城門衝了過來。幾個士兵急忙挺起長槍,那個兵頭高聲厲喝:


    “站住!”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石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石翁並收藏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