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這樣的想法也正常。”郝大通諂媚地說道:“這都是大人您沒有燒第十五寨到第十八寨,讓十四寨認為第十五寨到第十八寨沒有出事。第十五寨到第十八寨沒有出事,自然第十四寨很難出現官兵。所以他們便放鬆了警惕。”


    “大人,我們怎麽般?”張將軍望著遠處的寨門道。


    “讓斥候觀察一下。明天再說。部隊注意隱藏,不要給山賊發現。”


    京城。


    皇宮。


    劉守友站在嘉靖帝的麵前,嘉靖帝正在看著由錦衣衛八百裏加急送來的信函,越看臉色越難看,終於將信函往禦書案上一摔,喝道:


    “把徐階和高拱叫來。”


    內閣。


    高拱和徐階相對而坐,兩個人的神色都很陰沉,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放著一份奏章,那是胡宗憲送上來的奏章,送到了內閣。


    “高大人,這份奏章壓下來吧。”徐階輕聲道。


    高拱點點頭,徐階的臉色就是一鬆,而就在這個時候,門外響起了敲門聲。徐階沉聲道:


    “進來。”


    一個書吏走了進來,看了一眼高拱,徐階凝聲道:“說。”


    “劉守友大人進攻了。”


    高拱和徐階兩個人神色便是一變,然後兩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苦笑。


    “看來壓不住了,錦衣衛已經將消息送到了陛下的跟前。”


    “踏踏踏……”


    外麵又傳來了腳步聲,一個身影走了進來。徐階和高拱連忙站了起來,向著黃錦拱手道:


    “黃公公。”


    “兩位大人,陛下召見。”


    徐階和高拱對視了一眼,徐階伸手拿起了桌子上的胡宗憲的奏章,跟著黃錦走了出去。


    禦書房。


    嘉靖帝看著徐階和高拱走了進來,目光落在徐階手中的奏章上,清冷地說道:


    “你拿的是什麽?”


    “回陛下,是胡宗憲的奏章。”


    “哦?”嘉靖帝的眼中現出一絲嘲諷:“說的是什麽?”


    “是……”徐階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李珍道到了廣西,卻畏懼山賊,要求胡宗憲派人去山裏將羅信叫回來接旨。後來又心生畏懼,在大營逗留三天,最終才在五十名兵丁的保護下,進入到山林。”


    “啪!”嘉靖帝憤怒地一拍禦書案道:“這就是你們派去的人?難道他不知道,沒有聖旨,羅信不可能回來嗎?一個出兵在外將領,如果什麽人去說一聲,羅信就帶著軍隊回來,那還是將領嗎?


    他還能夠被譽為軍神嗎?


    一個在朝堂上彈劾起同僚,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真正遇到了危險,便裹足不前,這就是你們選中的人?


    竟然在大營畏懼了三天,你們知道這三天在老林中會發生多少事兒嗎?你們知道李珍道畏懼不前的時候,胡宗憲說了什麽嗎?他的奏章裏麵沒有寫?”


    “寫了!”徐階低著頭道。


    “念!”嘉靖帝喝道。


    徐階打開了奏章,找到了那句話,念道:“李大人怎麽會怕山賊呢?你們不是會教化嗎?不管多凶惡的山賊,李大人完全可以憑著一張嘴,把他們說得跪下。也許你到了羅大人那裏,朝著山賊說一通,所有的山賊就投降了,這可是李大人建功立業,展示教化的機會啊!”


    “這就是你們口中教化的底氣和膽量?


    朕在想,是不是那個李珍道教化的本事不夠,應該派你們兩個功力深厚的人去江西教化山賊。”


    徐階和高拱知道嘉靖帝這是在說氣話,不可能派他們兩個內閣去江西老林,但是神色也不由一變。


    這個李珍道,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京城表現的勇猛無比,到了江西就露出了熊樣。


    這件事情並不小,原本徐階和高拱也就是在官場上占據了上風,因為這已經不是羅信剿匪的事情了,已經變成了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之爭,變成了教化和殺戮之爭。所以,正在在這種所謂的大義之下,徐階和高拱都聯手了,才在朝廷上占據了上風。


    但是,在思想更為活躍的士林中,教化的思想卻並沒有完全占據上風,雙方爭論不修,是一個平手僵持的狀態。


    可是在民間就不同了,幾乎一麵倒地支持羅信。滿大街的茶樓酒肆,都在支持羅信,那些說書人更是天天換著段子講述那些反賊,山民的凶殘,貪婪。


    如果這個時候,李珍道的事情在京城傳播出去,文官集團會迎來海潮般的嘲笑。而這種嘲笑會讓文官集團士氣低迷,對於他們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當初怎麽就選了李珍道呢?”


    第二寨。


    一棵茂密的大樹上,三個人隱藏在那裏,透過斑駁樹葉之間的空隙,他們的目光望向了第二寨的廢墟。


    此時在第二寨的廢墟前,站著五十幾個人。


    正是進入到老林中的李珍道和保護他的五十個兵丁。


    “公子,那個人是誰?”一個女子的聲音輕輕響起。


    張道源皺著眉頭低聲道:“看樣子是朝廷的官員,隻是這個時候他進山做什麽?”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珍道突然破口大罵了起來。


    “羅信,你這個屠夫,枉讀聖賢書……”


    張道源無聲地笑了。從李珍道的罵聲中,他已經得知了一切。


    “公子,狗皇帝讓這個人來宣旨,讓羅信退兵?”那個男子不可置信地低聲道。


    “不錯,狗皇帝真是昏庸,不過卻是幫了我們一把。”張道源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


    “那……我們怎麽辦?”


    張道源思索了一下道:“以這個文官的體力,不知道走了多少天,才走到第二寨,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走到第九寨,找到羅信。而且,如今我們還不知道羅信是否在第九寨。”


    “羅信不再第九寨?”


    “不知道,最起碼我沒有見到他。”


    “那他……”


    張道源的眼中閃過睿智的光芒:“第九寨的前寨門和後寨門都沒有見到羅信,峽穀那邊我們沒有去看。不過我估計他也不在。”


    “那他在哪兒?”


    “我估計他帶兵去了第十寨到十八寨中的某一寨,很可能是去了十八寨。”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石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石翁並收藏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