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官員神色複雜地被帶出了大牢,陽光照射下來,他將眼睛閉上,拚命地呼吸著外麵的新鮮空氣。而就在這個時候,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父親!”


    他微微睜開了眼睛,適應了一下外麵的陽光,漸漸地看清楚了站在自己麵前的人,那是自己的兒子……


    大牢內。


    那個大太監笑逐顏開道:“羅大人,今天總算是見到成效了。這幫子官員,原本還以為他們鐵骨錚錚,枉費大人還準備了一番,結果還沒有等我們用上,他們就軟了,嘿嘿嘿……大人,接下裏審誰?”


    “海瑞!”


    羅信沉吟了一下說道,他不想一下子釋放太多的人,否則想要拖下去便很難。他心中十分清楚,一定會有人立場堅定,鐵骨錚錚,不會認錯的。比如說海瑞,到了那個時候,一連幾天,那些鐵骨錚錚的官員不認錯,便會激怒嘉靖帝,說不定一聲令下,就將那些官員給殺了。


    所以,他必須拖延時間,拖延速度,最快也不能夠一天超過一個認錯的,如此每天,或者每隔幾天,便有一個認錯的,如此讓嘉靖帝看到了希望,收到了效果,也就慢慢地拖下來了,說不定就能夠拖到還沒有等到海瑞那些死硬份子激怒嘉靖帝,嘉靖帝就死了。


    所以,羅信在有一個官員認錯之後,便果斷的提審海瑞,從最死硬的官員開始提審,將已經開始軟弱的官員放在了最後,而且也不會派家眷來勸說他們。如此認錯的官員便幾乎不可能有。


    果然,從清晨到黃昏,一天下來,除了第一個官員之外,再也沒有官員認錯。羅信伸了一個攔腰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了疲憊的笑容道:


    “雖然很累,但是今天總算有了效果!”


    “是啊!”那個大太監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道:“陛下一定會高興。”


    “是啊,還是有勞公公稟報陛下吧。”


    “也好!”


    大太監當然願意,如果和羅信一起去,他就不能夠將功勞往自己身上攬了。當下笑眯眯地和羅信分手,然後屁顛屁顛地向著寢宮跑去。


    羅信則是乘坐在車轎,向著府中行去。隻是一進入到車轎之後,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皇宮。


    嘉靖帝躺在床上,聽完了大太監的匯報,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隨後笑容又漸漸地隱去,露出了思索之色,半響,清冷道:


    “宣羅信。”


    羅府。


    羅信和張洵等人圍坐而坐,羅信一直有些神不守舍。他已經不是前天,對於京城的謠言不知了,如今王翠翹的消息已經及時地送了過來,他對如今在京城的謠言十分清楚。


    失態已經有些失控,現在已經不是那些百姓在議論官員為了俸祿堵宮門,便是那些沒有官身的學子也開始進入到議論和傳播當中。


    這不是一個好趨勢!


    這樣下去,大明官員的名聲真的全毀了!


    在這樣一個重視名聲的時代,如果大明官聲毀了,再碰上一點兒天災,最後被某些心懷叵測的人利用一下,比如說白蓮教,大明就有顛覆的可能。


    羅信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讓王翠翹安排人也去散播流言,和嘉靖帝散發的流言相反的流言。實際上這容易,隻要將那些官抨擊嘉靖帝和內閣的奏章內容傳播出去即可。


    不得不說,這些官員雖然內心是為了漲俸祿,但是上奏的內容卻是一點兒這方麵的請求沒有,俱都是堂堂正正,正氣凜然。一旦將內容傳播出去,很快就會碾壓之前的流言。


    但是……


    恐怕如此一來,嘉靖帝會暴怒異常,認為百官在孤立他,要扶持裕王登基,趕他下台。那便不知道暴怒的嘉靖帝會做下一個什麽後果的事情。


    正難以下決定之時,便見到魯大慶進來道:“老爺,宮裏來人了。”


    “嗯!”


    羅信站起身形,向著張洵等人點點頭道:“應該是陛下召我進宮。各位先在這裏喝茶。”


    “行,你去吧!”眾人紛紛道。


    皇宮。


    羅信拜見了嘉靖帝,站在了床前,偷偷向著嘉靖帝飛快的掃了一眼,便見到嘉靖帝的身體上又多了很多褐色斑點,整個人都處於虛弱之中。


    “為什麽今日隻有一個認錯的?”


    嘉靖帝問的簡單,羅信也領悟的迅速。立刻開口道:


    “陛下,如果按照臣的計劃,今天一定會有更多的官員認錯。但是,最終的效果卻未必好。在臣的計劃中,給這五十三個官員分成了三類。一類的容易認錯的,一類是不太容易認錯的,一類是死硬頑固的。


    如果今天讓那些容易認錯的家眷都來勸說,很可能會收到非凡的效果,讓這一類官員全部認錯。很可能會對剩下來的官員造成衝擊,讓那些不太容易認錯的官員中的一部分也認錯。但是,更可能的是讓那些不太容易認錯的官員變得態度更加堅定,死不認錯。至於像海瑞那種死硬頑固的,就不要再想他們認錯的事情了。到了那個時候,便走進了死胡同。


    所以,臣便沒有進一步行使計劃,這樣做有兩個方麵的好處。一方麵是耗著那些官員,畢竟在大牢內不是那麽舒服,這對他們來說,多待一天,便是一天的煎熬,讓他們多了一絲動搖。另一方麵,陸陸續續地有官員認錯,會加深他們的動搖,這便是溫水煮青蛙,如此不僅會讓那些不太容易認錯的官員慢慢地認錯,便是對那些死硬頑固的官員,也有著衝擊。畢竟,每天,或者每隔幾天便有一個官員離開了大牢,這種連續的衝擊,要比一下子的衝擊,效果強大很多。”


    嘉靖帝思索了片刻,不得不承認羅信的計劃是對的。隻是一想到自己活不了太久,心中便升起了一絲煩躁,擺擺手道:


    “退下吧!”


    “臣告退!”


    羅信回到了府中,張洵等人還在府中等他,見到羅信回來,紛紛站起來道:


    “不器,沒事兒吧?”


    *


    萬分感謝書友20180918215619276的打賞!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石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石翁並收藏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