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臉色都變了。


    “怎麽……可以……這樣?”


    羅信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道:“沒什麽不可以的。”


    “這……不是讓陛下和百官相互仇視嗎?這會導致國將不國啊!”


    “老爺!”


    就在這個時候,陸元走了進來,來到羅信跟前,壓低了聲音道:


    “陸老爺來訪,老夫人和夫人已經去門口迎接了。”


    “我嶽父?”羅信神色一愣。


    “嗯!”


    羅信立刻站了起來道:“各位慢用,我去接我嶽父。”


    “我們也吃飽了,既然不器的嶽父來了,我們也就告辭了。明天再來吃。”


    “對,明天再來吃,嗬嗬嗬……”


    “隨時恭候!”


    羅信笑眯眯地向著外麵走去,張洵等人也紛紛跟在了後麵,向著大門走去。剛走到一半,便見到羅母和黛兒陪著陸庭芳從對麵走來。羅信和張洵等人紛紛上前拜見,然後張洵等人告辭離開。


    “嶽父,您是剛到京城吧?”看到陸庭芳風塵仆仆的模樣,羅信便知道陸庭芳一到京城,都沒有回家,便直奔自己這裏來了。


    “嗯!”陸庭芳點頭。


    “那先沐浴,然後吃飯。”


    “不器!聽說你……”陸庭芳的臉上現出焦急之色。


    羅信心中一動,隻是聽了這幾個字,就知道陸庭芳是擔心自己才來到京城,心中感動道:


    “如果是為了堵宮門的事情,嶽父不用擔心。待吃完飯,我們翁婿兩個慢慢談。”


    陸庭芳是真的擔心羅信,他知道羅信一些事情,羅信當初有選擇第告訴他了一些。所以,他知道,如果嘉靖帝對羅信逼迫太甚,或者是說,對羅信有了生命威脅,羅信就會毫不猶豫地造反。


    陸庭芳是不想羅信走到那一步的,害怕羅信年輕氣盛,沒有到那一步,便反了。所以,這才急匆匆地趕來了京城。


    如今看到羅信神色平靜,一個焦躁的心平靜了不少,便點點頭,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道:


    “既然來到你這兒,就聽你的安排。”


    一個多時辰後,陸庭芳和羅信翁婿兩個人在書房內落座。陸庭芳輕聲道:


    “不器,我在陽林聽到的消息不多,也未必真實,你將事情詳細說給我聽聽。”


    “好!”


    羅信點頭,便將事情從頭至尾,詳細地給陸庭芳講述了一邊。陸庭芳便皺起了眉頭道:


    “陛下……這是糊塗了啊!”


    “是啊!”羅信歎息了一聲道:“皇帝和大臣相互仇視,這是亡國之兆啊!”


    陸庭芳聞聽就是一哆嗦,緊張地望著羅信道:“不器,你不會是想……造反吧?”


    “我從來沒有想過造反,如果我有一天反了,那也被逼的,不得不反。”


    “那如今……”


    “遠未到那種程度!”


    “呼……”陸庭芳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道:“就就好!如今陛下讓你審理此案,你接下來要如何?”


    “還能夠怎樣?”羅信搖頭歎息道:“盡量多救一些官員,總不能夠讓老糊塗的陛下,將他們都給殺了吧?


    那樣的話,距離亡國可真就不遠了。


    百官和皇帝離心離德,相互仇視。這個時候,如果有那個有心人,或者是有能力的人登高一呼,必定響者如雲。大明轉瞬之間就會易主。”


    “你是說那些藩王?”


    “是啊!”羅信輕輕點頭道。


    “那……怎麽辦?”


    “所以要盡量將大牢中的官員救出來,就算暫時就不出來,也要拖下去。”


    “也隻好如此了!”陸庭芳發了一會兒呆,突然又道:“可是如今陛下引導的輿論……”


    “沒辦法去考慮了。我們也不是不能夠和陛下爭奪輿論導向。嶽父,你想想,連你我都能夠看出來這是陛下對輿論的引導,徐階和高拱會看不出來嗎?”


    陸庭芳神色一怔:“不器,你什麽意思?”


    “以他們兩個的智慧,必然看得出來。隻是他們和我一樣為難。”羅信歎息了一聲道:


    “以他們兩個人的能力和多年的經營,如果想要控製輿論,陛下根本不是對手。要知道,內閣能夠和皇權相爭的本質,就是控製輿論。隻要他們想做,不用半天的時間,就能夠讓輿論翻轉,將陛下說成一個有史以來的最大的昏君。


    但是……


    如此一來,必定徹底激怒陛下,不說如今在大牢裏麵的五十個官員必定被陛下處死,便是沒有進入大牢內的許多官員也會受到牽連,不知道會死多少人,會牽連多少家庭。


    這就是徐階和高拱的顧忌,也是我的顧忌所在!”


    “那……”


    羅信搖了搖頭道:“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將大牢內的官員盡量多的救出來。”


    “大明……唉……”


    陸庭芳愣怔了半響,最終卻化為一聲長歎。書房內陷入到寂靜之中。片刻之後,陸庭芳擔心地望著羅信道:


    “那……你審理此案,會不會被連累?”


    “顧不了許多了。”


    接下來的幾天,又有四個人寫了認錯書,羅信巧妙地安排順序,保證了一天一個認錯的官員。但是,當有七個人認錯之後,終於有一天沒有了人認錯。羅信也不以為意,改日便挑選了一個官員的家眷來到大牢,與那個官員相見。那個官員在相見了家屬之後,便立刻認錯。


    如此,每天羅信都開始挑選一個官員的家眷,如此又過了數天,已經有十八個官員認錯了。到了羅信挑選的第十九個官員,卻沒有想到,那個官員見了家眷之後,也沒有認錯。羅信無奈地便讓獄卒將那個官員押回了大牢。


    那個官員一回到大牢,卻讓大牢內的那些官員激動了起來。


    這麽久了,有十八個官員認錯了,但是海瑞這些人卻不知道那十八個人為什麽會認錯,更不知道,那十八個官員是真的認錯被放回家了,還是被嘉靖帝殺了。


    所以,當這個官員回去說,見了自己的家眷,這些人都激動了。


    “龐兄,你見到家眷了?”


    “嗯。”


    “那十八個官員真的被放回家了?”


    “嗯!”


    “他們怎麽就答應寫了認錯書?”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石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石翁並收藏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