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繼續說:“之前,夏侯淵不在那裏,隻有鍾繇和幾個曹操的非親屬將令在那裏支撐著。住了幾年,鍾繇治理好了,曹操就擔心他在那裏建立獨立王國,便把夏侯淵派了過去。
夏侯淵管軍事,鍾繇主抓整治,這一文一武,竟然是形成了天下少見的好搭檔,把個關中之地治理的
劉琮就打斷他的話說:“這個,我知道,鍾繇,實在是一位德才兼備的政治家呢,據說,曹操把鍾繇王朗,還有誰來著?對!劉曄,可能是,誇張為魏國三傑呢。”
劉琮說到這裏,就擺擺頭說:“可惜,鍾繇走錯了道路,怎麽跟了曹操?”
徐庶接著說:“主公,要是曹操把關中夏侯淵的十幾萬精兵調過來,那可是一支勁敵呢!”
劉琮聽了,隻是冷笑,沒有回應。徐庶見了,就不再往下說。
劉琮就催促道:“徐先生還有什麽見識,請說,我正在聽著呢。”
說著望望眾人,回過頭來對徐庶點點頭。
徐庶就說了:“曹操在這裏守住新野城,馬上派人往長安下達軍令調動人馬過來,再派人往幽州調曹彰十萬人馬,曹彰也有十幾萬精兵。這兩路人馬,從北方殺過來
主公,我們可要慎重對待。”
劉琮聽了,冷笑兩聲,說:“軍師說得對,這可是曹操的家底啊。還有呢,曹兵在冀州徐州兗州鄴城各地的地方部隊,算起來也有十幾萬人馬。我們是的慎重應對。
再加上這裏六萬曹兵,我們麵對的是四十萬曹兵呢。
這些,我知道,我隻想著聽聽諸位的估計,大家都估計一下,曹操下一步是堅決守衛新野城,還是有別的打算。”
徐庶回答說:“主公,在下覺得,曹操一定會堅守新野,以待外援。”
“你就不覺得曹操會逃跑嗎?”
“我想過,但是,曹操現在無路可逃,鄧縣,蘑菇嶺兩條道路都被我軍封鎖,往南是長江,往西是漢水,不用說曹操沒有水師船隻,就是有渡江的船隻,曹兵過了大江,就進了我們的地麵,這是自投羅網。這是其一。
其二呢,曹操從來愛惜自己的軍隊。這裏是六萬人馬,要帶著這六萬人馬,那是不現實的。另外,從曹操性格來看,他絕對舍不得把這六萬人馬丟棄在這裏。
所以,我覺得曹操必定死守新野等待外援。”
劉琮聽了,笑著說:“軍師這次看錯了人,曹操可不是傻子,別看他愛兵如命,但是,到了關鍵時候,他知道自己的性命比軍隊重要得多。
嗬嗬,曹操是個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恩,至於曹操到底下一步如何行動,我們就不再討論了。
這樣吧,晚飯以後早早休息,明天一早往新野進軍。”
第二天傍晚時分,劉琮帶領兵馬來到新野城外十裏路處,吩咐士兵紮下大營,自己帶著魏延鄧豹過來查看新野城訪情況,暮色之中,隻見新野城門緊閉,城上有曹兵來回巡哨,城牆上雖然插著幾麵旗幟,但是,旗角無精打采的耷拉著,劉琮就感覺到了城中曹兵的狀態,轉臉對魏延說:“我們回去吧。明天後天,恩恩,三天以內,每天隻派五百人馬過來佯攻,其餘人馬就在這裏休整。”
魏延疑惑問:“五百人馬,能行?”說到這裏明白了,說:“哦,佯攻啊。知道了。”
於是劉琮帶人回到軍營,吩咐梁柱兒:“明天你帶著幾名便衣斥候,繞道新野城,往西山路偵查,沿途打聽山民,是不是有一支人馬穿著荊州兵服裝往秦巴山區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魏延帶領五百人馬去佯攻新野城,【到天黑的時回來,回來以後就急急忙忙向劉琮報告:“主公,末將感到蹊蹺。”
劉琮溫和的笑著,問為什麽蹊蹺。
魏延說:“主公派末將帶領五百人馬前去佯攻新野城。到了城外,從北門進攻幾次,盡管遇到了城牆頂上炮石擂木的阻擊,但是,總是覺得城上的阻擊不激烈,好像是應酬一般。箭鏃也是稀稀落落的往下發射
我軍五百人馬數次衝擊新野北城門,竟然沒有一次遇到認真抵抗。
恩,不知道新野城了發生了什麽事情。
按道理說,曹操親自帶兵在這裏駐守,不會出現這種廝殺場麵的,但是,這種廝殺場麵實在是令人感到蹊蹺。”
劉琮就笑起來,說:“文長,既然你這樣感覺了,你就揣測一下,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主公,是不是曹兵準備逃跑了?給我的感覺,好像是新野城中已經沒有了主事的將領,士兵們防守城池都在應酬公事,好像是在等待什麽時機似的。”
劉琮誇張道:“魏文長真不愧是當代名將,凡事情總能看出門道來。
嗬嗬。我估計梁柱兒快回來了,你就在這裏等一下,等梁柱兒回來以後,我們聽聽梁柱兒的匯報,看看你的觀察是否有道理。”
說話之間,梁柱兒風塵仆仆的回來了,進門就低聲匯報說:“二爺,二爺。曹操可能真的化妝成荊州兵逃跑了。”
“怎麽這樣說?”劉琮問。
“我帶著兩個斥候繞過新野城往西北方向偵查,走出百十裏路,來到一個村莊頭上,看到幾個老農在說話,就過去問路,從他們口中知道了,前天夜裏,三更以後,有一支人馬從這裏路過,惹得滿村狗叫。
其中一位老漢說,盡管自己緊緊關著柴門,但是,還有士兵過來叫開門問路,還逼著自己點上火把給他們帶路。”
“這支人馬去了哪裏呢?”劉琮問。
“老漢先說他不知道這支軍隊去哪裏,他隻是說,三更天了,這麽多人馬連夜行軍,肯定有急事。
後來在我的逼問下,老漢才說了,說是那支夜行的軍隊命令他不得胡說,要是走漏消息,回來以後決不饒恕。
這老漢最後才說,這支隊伍裏邊當官的悄悄打聽去洛陽的山間小道,山高路遠的,老漢不願意給他們帶路,就說不知道。
幸好來到另一個村莊,這支隊伍就進村抓向導帶路去了。看老漢沒有用了,就把老漢放了回來。”
“恩,事情已經很明顯了,曹操帶兵逃跑了,出山間小路,往洛陽逃去。
恩,但是,這時候的洛陽既沒有城池也沒有兵馬,隻不過是一座廢墟。曹操此行的目的,絕對不是進駐洛陽,而是通過洛陽往北方或者西北方逃竄。”
劉琮說到這裏略一沉思,抬頭說:“往西北逃竄去長安,有直達的官道,道路又近,長安那裏地理位置又好,南通巴蜀,西聯大峽穀直達西域,北邊有蒙古高原作依托,往東是潼關鎖門。
關中八百裏秦川,土地肥沃,人民勤勞,秦漢兩代,基本是依靠著關中這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
曹操現在新敗,必定心中這樣謀劃。
嗬嗬,所以我說,曹操一定往西北逃竄往長安方向去了。
隻要到了長安,曹操指揮著夏侯淵統領的十幾萬精兵,與幽州和並州曹彰的十幾萬人馬呼應起來,實力依然無人難以匹敵。
嗬嗬,況且現在黃河以北華山以東的廣大地區還在曹操統治之下。”
魏延聽了,焦急的說:“主公,末將願意帶領自己屬下兵馬,馬上隨後追趕曹操。是將曹操生擒活捉過來。”
劉琮冷笑道:“就讓他去吧。我正要收複長安呢。”笑道這裏冷著臉說:“不出三個月,我劉琮必定收複長安!”
劉琮說到這裏,坐下來思索一番,吩咐魏延:“曹操已經逃走,新野城裏曹兵尚不知道底細,依然會抵抗我們的進攻。
恩,這樣,魏文長和鄧豹每人帶領一千鐵騎,明天一早前去新野城外。去了以後不要攻城,就在城外駐紮,到中午時候,蘑菇嶺和鄧縣方向的曹兵必將往新野城逃竄,來到以後,你們不要多問,帶兵混殺進去,一定要將這兩路逃兵殺散,不準他們投降,也不準他們進新野城和城中曹兵匯合。”
魏延和鄧豹答應著。
劉琮又吩咐馬雲山:“這裏和新野城相隔十幾裏路,明天傍晚時分,你帶著一千騎兵兩千步兵隨我前去攻城,晚飯以後一定要占領新野城。”馬雲山答應著。
第二天早飯後,魏延鄧豹分別帶領自己人馬往新野城外進發,到了新野城城外,就分別駐紮在東西兩座城門之外邊,也不攻城,也不喧囂,兩隊荊州鐵騎相距一裏路左右,互相觀望著。
除去派到遠處的哨兵和巡邏隊,其餘的士兵都下馬坐在草地上聊天,一派放鬆悠閑的樣子,有的騎兵竟然脫下靴子露出腳板透風涼快。
城上的曹兵不知道什麽意思,紛紛伏在城堞上往下觀望。
魏延鄧豹就吩咐士兵隔著護城河,和他們說話。
荊州兵們就往城牆上喊話說:“喂喂!我說你們這些傻逼伏在那城牆上往下看什麽呢?不認識你這些荊州騎兵爺爺嗎?”168
夏侯淵管軍事,鍾繇主抓整治,這一文一武,竟然是形成了天下少見的好搭檔,把個關中之地治理的
劉琮就打斷他的話說:“這個,我知道,鍾繇,實在是一位德才兼備的政治家呢,據說,曹操把鍾繇王朗,還有誰來著?對!劉曄,可能是,誇張為魏國三傑呢。”
劉琮說到這裏,就擺擺頭說:“可惜,鍾繇走錯了道路,怎麽跟了曹操?”
徐庶接著說:“主公,要是曹操把關中夏侯淵的十幾萬精兵調過來,那可是一支勁敵呢!”
劉琮聽了,隻是冷笑,沒有回應。徐庶見了,就不再往下說。
劉琮就催促道:“徐先生還有什麽見識,請說,我正在聽著呢。”
說著望望眾人,回過頭來對徐庶點點頭。
徐庶就說了:“曹操在這裏守住新野城,馬上派人往長安下達軍令調動人馬過來,再派人往幽州調曹彰十萬人馬,曹彰也有十幾萬精兵。這兩路人馬,從北方殺過來
主公,我們可要慎重對待。”
劉琮聽了,冷笑兩聲,說:“軍師說得對,這可是曹操的家底啊。還有呢,曹兵在冀州徐州兗州鄴城各地的地方部隊,算起來也有十幾萬人馬。我們是的慎重應對。
再加上這裏六萬曹兵,我們麵對的是四十萬曹兵呢。
這些,我知道,我隻想著聽聽諸位的估計,大家都估計一下,曹操下一步是堅決守衛新野城,還是有別的打算。”
徐庶回答說:“主公,在下覺得,曹操一定會堅守新野,以待外援。”
“你就不覺得曹操會逃跑嗎?”
“我想過,但是,曹操現在無路可逃,鄧縣,蘑菇嶺兩條道路都被我軍封鎖,往南是長江,往西是漢水,不用說曹操沒有水師船隻,就是有渡江的船隻,曹兵過了大江,就進了我們的地麵,這是自投羅網。這是其一。
其二呢,曹操從來愛惜自己的軍隊。這裏是六萬人馬,要帶著這六萬人馬,那是不現實的。另外,從曹操性格來看,他絕對舍不得把這六萬人馬丟棄在這裏。
所以,我覺得曹操必定死守新野等待外援。”
劉琮聽了,笑著說:“軍師這次看錯了人,曹操可不是傻子,別看他愛兵如命,但是,到了關鍵時候,他知道自己的性命比軍隊重要得多。
嗬嗬,曹操是個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恩,至於曹操到底下一步如何行動,我們就不再討論了。
這樣吧,晚飯以後早早休息,明天一早往新野進軍。”
第二天傍晚時分,劉琮帶領兵馬來到新野城外十裏路處,吩咐士兵紮下大營,自己帶著魏延鄧豹過來查看新野城訪情況,暮色之中,隻見新野城門緊閉,城上有曹兵來回巡哨,城牆上雖然插著幾麵旗幟,但是,旗角無精打采的耷拉著,劉琮就感覺到了城中曹兵的狀態,轉臉對魏延說:“我們回去吧。明天後天,恩恩,三天以內,每天隻派五百人馬過來佯攻,其餘人馬就在這裏休整。”
魏延疑惑問:“五百人馬,能行?”說到這裏明白了,說:“哦,佯攻啊。知道了。”
於是劉琮帶人回到軍營,吩咐梁柱兒:“明天你帶著幾名便衣斥候,繞道新野城,往西山路偵查,沿途打聽山民,是不是有一支人馬穿著荊州兵服裝往秦巴山區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魏延帶領五百人馬去佯攻新野城,【到天黑的時回來,回來以後就急急忙忙向劉琮報告:“主公,末將感到蹊蹺。”
劉琮溫和的笑著,問為什麽蹊蹺。
魏延說:“主公派末將帶領五百人馬前去佯攻新野城。到了城外,從北門進攻幾次,盡管遇到了城牆頂上炮石擂木的阻擊,但是,總是覺得城上的阻擊不激烈,好像是應酬一般。箭鏃也是稀稀落落的往下發射
我軍五百人馬數次衝擊新野北城門,竟然沒有一次遇到認真抵抗。
恩,不知道新野城了發生了什麽事情。
按道理說,曹操親自帶兵在這裏駐守,不會出現這種廝殺場麵的,但是,這種廝殺場麵實在是令人感到蹊蹺。”
劉琮就笑起來,說:“文長,既然你這樣感覺了,你就揣測一下,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主公,是不是曹兵準備逃跑了?給我的感覺,好像是新野城中已經沒有了主事的將領,士兵們防守城池都在應酬公事,好像是在等待什麽時機似的。”
劉琮誇張道:“魏文長真不愧是當代名將,凡事情總能看出門道來。
嗬嗬。我估計梁柱兒快回來了,你就在這裏等一下,等梁柱兒回來以後,我們聽聽梁柱兒的匯報,看看你的觀察是否有道理。”
說話之間,梁柱兒風塵仆仆的回來了,進門就低聲匯報說:“二爺,二爺。曹操可能真的化妝成荊州兵逃跑了。”
“怎麽這樣說?”劉琮問。
“我帶著兩個斥候繞過新野城往西北方向偵查,走出百十裏路,來到一個村莊頭上,看到幾個老農在說話,就過去問路,從他們口中知道了,前天夜裏,三更以後,有一支人馬從這裏路過,惹得滿村狗叫。
其中一位老漢說,盡管自己緊緊關著柴門,但是,還有士兵過來叫開門問路,還逼著自己點上火把給他們帶路。”
“這支人馬去了哪裏呢?”劉琮問。
“老漢先說他不知道這支軍隊去哪裏,他隻是說,三更天了,這麽多人馬連夜行軍,肯定有急事。
後來在我的逼問下,老漢才說了,說是那支夜行的軍隊命令他不得胡說,要是走漏消息,回來以後決不饒恕。
這老漢最後才說,這支隊伍裏邊當官的悄悄打聽去洛陽的山間小道,山高路遠的,老漢不願意給他們帶路,就說不知道。
幸好來到另一個村莊,這支隊伍就進村抓向導帶路去了。看老漢沒有用了,就把老漢放了回來。”
“恩,事情已經很明顯了,曹操帶兵逃跑了,出山間小路,往洛陽逃去。
恩,但是,這時候的洛陽既沒有城池也沒有兵馬,隻不過是一座廢墟。曹操此行的目的,絕對不是進駐洛陽,而是通過洛陽往北方或者西北方逃竄。”
劉琮說到這裏略一沉思,抬頭說:“往西北逃竄去長安,有直達的官道,道路又近,長安那裏地理位置又好,南通巴蜀,西聯大峽穀直達西域,北邊有蒙古高原作依托,往東是潼關鎖門。
關中八百裏秦川,土地肥沃,人民勤勞,秦漢兩代,基本是依靠著關中這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
曹操現在新敗,必定心中這樣謀劃。
嗬嗬,所以我說,曹操一定往西北逃竄往長安方向去了。
隻要到了長安,曹操指揮著夏侯淵統領的十幾萬精兵,與幽州和並州曹彰的十幾萬人馬呼應起來,實力依然無人難以匹敵。
嗬嗬,況且現在黃河以北華山以東的廣大地區還在曹操統治之下。”
魏延聽了,焦急的說:“主公,末將願意帶領自己屬下兵馬,馬上隨後追趕曹操。是將曹操生擒活捉過來。”
劉琮冷笑道:“就讓他去吧。我正要收複長安呢。”笑道這裏冷著臉說:“不出三個月,我劉琮必定收複長安!”
劉琮說到這裏,坐下來思索一番,吩咐魏延:“曹操已經逃走,新野城裏曹兵尚不知道底細,依然會抵抗我們的進攻。
恩,這樣,魏文長和鄧豹每人帶領一千鐵騎,明天一早前去新野城外。去了以後不要攻城,就在城外駐紮,到中午時候,蘑菇嶺和鄧縣方向的曹兵必將往新野城逃竄,來到以後,你們不要多問,帶兵混殺進去,一定要將這兩路逃兵殺散,不準他們投降,也不準他們進新野城和城中曹兵匯合。”
魏延和鄧豹答應著。
劉琮又吩咐馬雲山:“這裏和新野城相隔十幾裏路,明天傍晚時分,你帶著一千騎兵兩千步兵隨我前去攻城,晚飯以後一定要占領新野城。”馬雲山答應著。
第二天早飯後,魏延鄧豹分別帶領自己人馬往新野城外進發,到了新野城城外,就分別駐紮在東西兩座城門之外邊,也不攻城,也不喧囂,兩隊荊州鐵騎相距一裏路左右,互相觀望著。
除去派到遠處的哨兵和巡邏隊,其餘的士兵都下馬坐在草地上聊天,一派放鬆悠閑的樣子,有的騎兵竟然脫下靴子露出腳板透風涼快。
城上的曹兵不知道什麽意思,紛紛伏在城堞上往下觀望。
魏延鄧豹就吩咐士兵隔著護城河,和他們說話。
荊州兵們就往城牆上喊話說:“喂喂!我說你們這些傻逼伏在那城牆上往下看什麽呢?不認識你這些荊州騎兵爺爺嗎?”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