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急忙慌的的跑到家門口,卻碰到了一個大鎖頭。
張闖有些鬱悶,這一幫人上哪兒去了呢。
掏出鑰匙開門進屋。看了一眼牆上的石英鍾,已經六點十五了,卻見桌子上留著一張紙條,上麵是李桂琴的字跡——破孩子,看到這個紙條,趕緊去富華樓飯店,我和你爸還有你哥都在那兒呢,我們約好了和你們班主任還有高編輯在那兒吃飯,孫老師給張書記打了電話,興許他也能來……
額的神啊!他們到底是湊到一塊去了,我的那個娘啊,我可真是小看了你老人家。
啥也別說了,麻溜去吧,不然指不定鬧出啥笑話,無論哪個人走嘴一句,都是夠嗆,若是**(張若梅父親)也給了麵子的話,那事情可就更烏龍了。孫誌文啊孫誌文,我恨你!
富華樓飯店坐落在站前廣場一側,算是北城現在最好的飯店了。
飯店裏麵富麗堂皇果真當得起富華樓三個字,張闖同學在門童的指引下,看到大廳一側自己一家人和孫老師、高總編都已到齊,除此之外再沒看到別人。看來張若梅父親沒給孫老師麵子,一幫人正在熱情的寒暄著,剛有服務員往上端菜,看樣子他們沒來多一會兒……
張壯顯得很是落寞,無聊的四處打望,正好看到自己的活寶弟弟,便站起來喊道:“張闖,這兒哪。”
隨著他的喊聲,一幫大人都停止了客套嗑,紛紛朝門口望去。
“你跑哪去啦?大家等你半天了”張永革有些惱火的說道。
“……我…我,”張闖摸不清狀況,不敢胡說八道,這些人裏他最怕這個脾氣火爆的老爸了,雖說自己已經練就了金剛不壞的肉身,和刀槍不入的厚臉皮,但這從小被老爹打到大的陰影,卻總是揮之不去……
“回家抖你的威風去,你也不怕人家笑話。你看把孩子嚇得話都不會說了”李桂琴偷偷擰了張永革一把,小聲埋怨道。
“我去了趟正大書苑,結果不知不覺就這個時候了。讓大家久等,真是不好意思。”張闖靈機一動,撓頭訕訕的解釋道。
高烈嗬嗬笑道:“難怪你家這孩子,能成為作家,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張闖同學果然不隻是天才那麽簡單啊!”
張永革是小學文化,哪裏聽得懂文言文,倒是知道人家是誇自己孩子,可是總歸不明白這話是啥意思,心道自己媳婦可是高中畢業,她該聽得懂吧。於是一臉茫然的看著李桂琴小聲問道:“什麽步,又什麽流海的,你明白不?”
張闖耳朵很尖,聽見了老爸的詢問,立刻喚出小妹來翻譯。
張闖覺得這個時候顯擺一下還是有必要的,否則無法證明自己寫小說的能力,也顧不得老爸的麵子,便道:“高老師是借荀子《勸學》裏的一句話勉勵我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不一步一步地積累小的步伐,就不可能走到千裏的路程,不一點一點得積累小的流水,就不可能匯聚形成江流和大海。因為我經常讀書,才能寫出些成績。”轉而裝模作樣的對高烈略彎了下腰道:“謝謝您的誇獎,我會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
高烈點頭由衷讚道:“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這個詞用得很好啊。沒想到你對古文也很精通,真是難得。”
張闖訕訕笑道:“都是孫老師教的好。”
反正拍馬屁也不用花錢,張闖隨即對孫誌文示好。心想今天我給足你麵子,你可得替我圓謊,千萬別給我小鞋穿。
孫誌文當年個高烈從中學到大專,一直是同學,彼此成績不相上下,後來參加工作,自己隻是普通的中學老師,而高烈卻成了一家較有影響的出版社總編,總覺得心中不服氣。
此時聽張闖給自己戴了大大一頂高帽,頓覺臉上有光,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哈哈笑道:“哪裏哪裏,我教張闖的時間也不長,還是這孩子平時學習用功。”眼瞅著張闖那副一本正經的樣子,倒是越發順眼起來。
“還站著幹什麽,還不找個位子坐下。”李桂琴心裏更是美滋滋的,早先她還不敢確定兒子有這能耐,但聽他的班主任,和這位什麽出版社的總編,都給了張闖這麽高的評價,還有什麽好懷疑的。越發覺得自己和丈夫這家長做的不稱職。
張闖乖乖的坐在張壯和孫誌文的中間,對孫誌文微笑著小聲問道:“孫老師,怎麽沒看到張若梅的父親?”
“哦,我讓張若梅通知他了,人家可不是咱們這些平頭百姓,事情多著呢,這個時間都沒來,可能就來不了啦,反正咱們心思到了。”頓了一下:“改天你在單獨去一趟他家,這麽大的事人家都幫你擔了下來,可得好好謝謝他,對了,昨晚究竟是怎麽回事,你媽沒怎麽跟我說明白。”
張闖心中狂汗,做個附耳過來手勢,用特別混沌的語氣,小聲道:“那什麽,是這麽回事,張若梅他爸說上看沒有軲轆,下看沒有軲轆,滅有軲轆的是爬犁,三斤大辣椒能炒倆馬勺,土豆到哪裏都能去挖兩個,對付一盤菜。你聽明白了嗎?
孫誌文哪裏能聽清張闖的話。這些亂七八糟的都是說的什麽東西啊!眉頭緊鎖的思索一陣兒,禁不住道:“你大聲些,我沒聽清楚。”
張闖訕訕道:“哎,總之事情已經解決了,今天您一定多喝點,具體怎麽回事,明天上學,我再告訴您。”
孫誌文道:“明天好像是星期天吧,又不上課,你上什麽學?”心裏暗想,你小子好像都連著曠了兩天課了吧。
張闖假裝沒聽清他的話,站起來道李桂琴身邊小聲道:“菜已經上得差不多了,我給他們倒酒吧”。
李桂琴連聲稱是,心道:“這兒子果然長大了,真是有眼力見。”
張闖取了瓶大高粱,打開瓶蓋,從孫誌文開始然後依次給大家倒滿了酒,自己也倒上了一杯。(未完待續)
張闖有些鬱悶,這一幫人上哪兒去了呢。
掏出鑰匙開門進屋。看了一眼牆上的石英鍾,已經六點十五了,卻見桌子上留著一張紙條,上麵是李桂琴的字跡——破孩子,看到這個紙條,趕緊去富華樓飯店,我和你爸還有你哥都在那兒呢,我們約好了和你們班主任還有高編輯在那兒吃飯,孫老師給張書記打了電話,興許他也能來……
額的神啊!他們到底是湊到一塊去了,我的那個娘啊,我可真是小看了你老人家。
啥也別說了,麻溜去吧,不然指不定鬧出啥笑話,無論哪個人走嘴一句,都是夠嗆,若是**(張若梅父親)也給了麵子的話,那事情可就更烏龍了。孫誌文啊孫誌文,我恨你!
富華樓飯店坐落在站前廣場一側,算是北城現在最好的飯店了。
飯店裏麵富麗堂皇果真當得起富華樓三個字,張闖同學在門童的指引下,看到大廳一側自己一家人和孫老師、高總編都已到齊,除此之外再沒看到別人。看來張若梅父親沒給孫老師麵子,一幫人正在熱情的寒暄著,剛有服務員往上端菜,看樣子他們沒來多一會兒……
張壯顯得很是落寞,無聊的四處打望,正好看到自己的活寶弟弟,便站起來喊道:“張闖,這兒哪。”
隨著他的喊聲,一幫大人都停止了客套嗑,紛紛朝門口望去。
“你跑哪去啦?大家等你半天了”張永革有些惱火的說道。
“……我…我,”張闖摸不清狀況,不敢胡說八道,這些人裏他最怕這個脾氣火爆的老爸了,雖說自己已經練就了金剛不壞的肉身,和刀槍不入的厚臉皮,但這從小被老爹打到大的陰影,卻總是揮之不去……
“回家抖你的威風去,你也不怕人家笑話。你看把孩子嚇得話都不會說了”李桂琴偷偷擰了張永革一把,小聲埋怨道。
“我去了趟正大書苑,結果不知不覺就這個時候了。讓大家久等,真是不好意思。”張闖靈機一動,撓頭訕訕的解釋道。
高烈嗬嗬笑道:“難怪你家這孩子,能成為作家,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張闖同學果然不隻是天才那麽簡單啊!”
張永革是小學文化,哪裏聽得懂文言文,倒是知道人家是誇自己孩子,可是總歸不明白這話是啥意思,心道自己媳婦可是高中畢業,她該聽得懂吧。於是一臉茫然的看著李桂琴小聲問道:“什麽步,又什麽流海的,你明白不?”
張闖耳朵很尖,聽見了老爸的詢問,立刻喚出小妹來翻譯。
張闖覺得這個時候顯擺一下還是有必要的,否則無法證明自己寫小說的能力,也顧不得老爸的麵子,便道:“高老師是借荀子《勸學》裏的一句話勉勵我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不一步一步地積累小的步伐,就不可能走到千裏的路程,不一點一點得積累小的流水,就不可能匯聚形成江流和大海。因為我經常讀書,才能寫出些成績。”轉而裝模作樣的對高烈略彎了下腰道:“謝謝您的誇獎,我會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
高烈點頭由衷讚道:“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這個詞用得很好啊。沒想到你對古文也很精通,真是難得。”
張闖訕訕笑道:“都是孫老師教的好。”
反正拍馬屁也不用花錢,張闖隨即對孫誌文示好。心想今天我給足你麵子,你可得替我圓謊,千萬別給我小鞋穿。
孫誌文當年個高烈從中學到大專,一直是同學,彼此成績不相上下,後來參加工作,自己隻是普通的中學老師,而高烈卻成了一家較有影響的出版社總編,總覺得心中不服氣。
此時聽張闖給自己戴了大大一頂高帽,頓覺臉上有光,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哈哈笑道:“哪裏哪裏,我教張闖的時間也不長,還是這孩子平時學習用功。”眼瞅著張闖那副一本正經的樣子,倒是越發順眼起來。
“還站著幹什麽,還不找個位子坐下。”李桂琴心裏更是美滋滋的,早先她還不敢確定兒子有這能耐,但聽他的班主任,和這位什麽出版社的總編,都給了張闖這麽高的評價,還有什麽好懷疑的。越發覺得自己和丈夫這家長做的不稱職。
張闖乖乖的坐在張壯和孫誌文的中間,對孫誌文微笑著小聲問道:“孫老師,怎麽沒看到張若梅的父親?”
“哦,我讓張若梅通知他了,人家可不是咱們這些平頭百姓,事情多著呢,這個時間都沒來,可能就來不了啦,反正咱們心思到了。”頓了一下:“改天你在單獨去一趟他家,這麽大的事人家都幫你擔了下來,可得好好謝謝他,對了,昨晚究竟是怎麽回事,你媽沒怎麽跟我說明白。”
張闖心中狂汗,做個附耳過來手勢,用特別混沌的語氣,小聲道:“那什麽,是這麽回事,張若梅他爸說上看沒有軲轆,下看沒有軲轆,滅有軲轆的是爬犁,三斤大辣椒能炒倆馬勺,土豆到哪裏都能去挖兩個,對付一盤菜。你聽明白了嗎?
孫誌文哪裏能聽清張闖的話。這些亂七八糟的都是說的什麽東西啊!眉頭緊鎖的思索一陣兒,禁不住道:“你大聲些,我沒聽清楚。”
張闖訕訕道:“哎,總之事情已經解決了,今天您一定多喝點,具體怎麽回事,明天上學,我再告訴您。”
孫誌文道:“明天好像是星期天吧,又不上課,你上什麽學?”心裏暗想,你小子好像都連著曠了兩天課了吧。
張闖假裝沒聽清他的話,站起來道李桂琴身邊小聲道:“菜已經上得差不多了,我給他們倒酒吧”。
李桂琴連聲稱是,心道:“這兒子果然長大了,真是有眼力見。”
張闖取了瓶大高粱,打開瓶蓋,從孫誌文開始然後依次給大家倒滿了酒,自己也倒上了一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