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在座――好吧,還有在站的各站說完吉祥話,拍過馬屁,這兩位演員又開始貶損起對方來,完全沒有大過年不說好話一年都要倒黴的忌諱,這一點和相聲等許多其他曲藝行當的藝人們一樣,越到大過年的時候,他們的生意就越好,不能拿台下的觀眾打趣,那麽就隻能拿他們彼此來逗趣,如果顧忌來顧忌去,他們這江湖就不要跑了,生意也不要做了。(..tw好看的小說)


    這行當的演員們之間用相互貶損來達到逗樂觀眾的目的,也是一種幽默性的技巧,技巧人人都懂,但掌握得如何,就要看個人的功力和天份了。


    雖然兩人的話不算多麽的高端含蓄,貶損的內容也不算多麽的稀奇新鮮,但確實直白有趣,讓人忍俊不禁,台下再度笑聲一片,安然一家子也沒能幸免於難……呃,好吧,是沒能忍住。


    看多了網文漫畫,看多了相聲和小品,以及各類影視劇,安然覺得無論是各種載體和形式,能讓人自然而然的笑出來的幽默就是水平。


    每個人的笑點不同,又有高低之分,你覺得好笑到不行的,別人也許感到十分的不理解和茫然,完全不能理解是什麽東西能值得你笑成這樣。


    能讓大多數人笑出來,作者或是表演者就已經算是贏了。


    很多時候,讓人自然而然的笑出來要比讓人哭出來更加有難度。


    從這一點上看,也不怪這兩位演員在本地有名氣,起碼在幽默一節上,他們是有自己的實力的。


    幾個玩笑開過,台下的氣氛開始漸漸熱烈起來。


    兩位演員也ng費時間,開始宣布演出正式開始,西廂記開場,但由於時間所限,不可能在從頭到尾唱完全本,而是挑出其中最熱鬧的地方開始唱。(..tw好看的小說)


    安然對西廂記的故事還是知道的,但對二人轉的西廂記可是不熟悉,不太了解具體的情節安排。


    由於台下的觀眾都是戲迷,兩位演員也沒有多做解釋,隻是簡單的交代了一句,就引得觀眾們的熱烈鼓掌叫好聲,樂隊從之前散散漫漫的狀態一轉,開始正式的奏起配樂來。


    安然顯然還在狀態之外,安然還好,三個奸商對於西廂記隻限於知道這是一個書生和一位小姐勾勾搭搭的愛情故事,裏麵有一位丫環叫紅娘,挺有名,專門幫著書生和小姐搞情報工作,最後促進了他們的好事,以至於從此在民間流傳千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成了得到人民群眾一致承認的好同誌,將她提拔成為月老的副手,不過,與月老這個還有點高大上的,拿禦帝工資的仙界公務員不同,紅娘同誌更加接地氣,並且成了女性媒人的代稱,在老百姓中間享有很高的聲譽。


    哦,對了,據說紅娘小丫環長得還挺好看的,張生在和小崔結婚後,還曾經想把小紅娘收房,不過,可惜的是,據說木成。啊,比較讓人遺憾……嗬嗬,說錯了,說錯了,安妹妹,我們滴意思是這人太他娘滴臭不要臉了!


    安然朝他們翻了個白眼,聽聽,挺好一個民間傳說到他們的嘴裏都成什麽了?不過,你指望三個奸商能有什麽正兒八經ng漫細胞顯然也有些對他們要求過高了。


    事實上,安然對西廂這個故事並不喜歡,當然,這是在讀過西廂記的原型故事《鶯鶯傳》,對這個原本還挺喜歡的故事頓時累不愛,看到張生就想運氣,對紅娘遭張生這個王八蛋的帶累,從此失了不少好感。


    安國慶和李彩鳳讓這三個家夥的亂解西廂給逗得直樂,開始給三個科普起二人轉版的西廂記來,不過,由於時間緊迫,重點放在接下來表演的段落上。


    這一段是從張生進入廂府,小紅娘得到小姐的授意跑到張生那裏對這個混球進行試探――當然,西廂中是大團圓結局,叫這裏的張生是混球不太公平,不過,沒辦法,安然叫慣了。


    小紅娘試探出張生對鶯鶯小姐確實心生愛慕,便帶著張生去小姐住處私會。


    西廂記正是從這裏漸漸開始進入故事的**,而小紅娘與張生的一問一答,也充滿了二人轉這劇種的特點,既機智有趣,又熱鬧搞笑,可以說是唱得十分精彩的一段,也比較考驗演員。


    從這也可以看出,這二位演員選擇從此處切入劇情,也是充分考慮到了過年時的這種喜慶氣氛,大家都喜歡看個熱鬧。沒有人會選擇,在這種時候唱梁祝的,這不是大過年的讓人添堵嗎?


    不過,也不好說,安然就記得自己小學時,新年,學校組織看電影。同學們一聽看電影,那個興高彩烈啊,以為看什麽好片子,結果通知一下來就傻眼了,他們校長也不知道怎麽想的,過新年組織大夥兒一起去接受革命教育,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上甘嶺》。


    也不知道他們校長當時是怎麽想,你說過年吧,讓我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也沒什麽,看點《小兵張噶》什麽的不是挺好的嗎?不行,帶領去看《地道戰》,《地雷戰》也行了。再不濟,我們不挑,《英雄兒女》也將就了。


    可你幹嘛率領我們去看上《上甘嶺》這種催人淚下,苦大仇深的?


    弄得同學們帶水壺的帶水壺,買飲料的買飲料,一邊看一邊喝,一邊享受愛國主義教育,一邊看苦,一邊喝甜。


    有同學故意愁眉苦臉的開玩笑說,嗬嗬,校長是盼著我們明年都幹在地裏頭,想渴死我們啊,所以,我們必須要自力更生,努力給自己找水喝啊。


    這麽不靠譜的校長,哪怕安然活了兩輩子都記得他,沒事就觸景生情的把他給拎出來批判一番,哪怕這會兒的西廂記跟《上甘嶺》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她還是小心眼的再腹誹一番。


    安然覺著,和她有一樣想法的小學同學肯定不算少。


    所以,做校長的,在過新年組織同學們搞聯歡的時候,千萬要慎重,不要瞎出新,走常規路線,別讓你的學生哪過重生了,也要想起來把你給念叨一番,這大過年的,左一個噴嚏,右一個噴嚏的多難受。


    好吧,跑題了,再回到西廂記本身。


    不少劇種都對西廂記有自己的演繹,都加上自己對這個故事的解讀,進行不同風格詮釋,每種詮釋也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出眾之處。


    其他劇種如何,安國慶是了解的,除了二人傳之外,他隻對評劇比較熟悉一些,但隻是熟悉一些而已,遠遠比不上對二人傳的喜愛。


    據他所說,即使是二人轉,同樣一個西廂記,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曲調,唱腔,劇本都更加的細膩一些,有的則顯得比較粗糙一些。


    不知道他們現在會聽到哪一個。


    安國慶的話還沒說完,台上的兩位演員就開嗓了。


    雖說安然對二人轉聽得很少,不多的幾次還包括當年在網上對幾位小品演員的好奇,去聽他們的演唱片段。不過,對嗓子什麽的,外行也可以聽出一點熱鬧來。


    表演,唱功什麽的就不說了,單從兩人的嗓音條件來說,確實能聽出不同來,亮,高,脆,吐字清晰,再加上他們這個版本的曲調也挺好聽,頓時就讓安然這樣的外行覺出好來。


    怪不得這兩人這麽一副不算出彩的扮相,卻受到本地觀眾這樣的歡迎,必須是有理由的啊。


    安然聽了兩句,就轉頭想去問安國慶,這個版本怎麽樣,是不是最好的,這兩人唱得怎麽樣,在你聽過的演員中位於什麽的水平檔次,你覺得他們的表演到位嗎……


    ……咳,反正兔子小姐嘛,她如果想抽瘋的話,隨時隨地,隨隨便便都可以問出一大串的問題來,讓被問者感到頭痛。


    不過,當她看到老爸安國慶臉上那份認真投入,目不轉睛,一會兒隨著台上的演唱揚眉,一邊會微微眯起眼睛,唇角露出一點笑意,一會兒嘴唇又輕輕嚅動似乎在跟著哼唱,就連手指在放在褲子邊上不自主的打著拍子……


    安然話到嘴邊,看了老爸這麽一個狀態,她覺得自己還是趕緊閉嘴,哪兒涼快,哪兒去吧,別打擾老爸難得一次的享受了。


    不得不說,也難怪安國慶說這一段戲唱得熱鬧,細細的聽下去也確實挺有意思的。而且,地方戲這個東西的好處在於,本地人聽著沒有一點語言方麵的無障礙,換成其他地方的劇種就不行了,安然這人耳力又不大好,語調稍稍加一點方言口音,她就完全沒有了辦法。雖然她也一直覺得蘇州評彈,越劇,粵劇等等許多劇種也挺好聽的,但可惜的是,她這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對這些劇完全有聽沒有懂,有的還好,就像越劇還能聽出個兩三成,到了蘇州評彈和粵劇,嗬嗬,不好意思,她是半個字也聽不懂。


    二人轉對她就沒有一點障礙了。


    而且,安然這人吧,也屬於比較奇葩的一類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美味關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陽木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陽木褀並收藏重生之美味關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