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散會蘇源去江城,李標和鄭強安頓好受災百姓之後,就在考慮是原址重建,還是另行選址新建的問題。原址重建這塊涉及到很多利益,房屋倒塌的不用過多考慮,但是房屋完好百姓的拆遷和安置確實是個大難題,一旦這樣做,甘泉縣暫時無家可歸的人就要增加一倍,更會讓甘泉縣處於不穩定。


    如今蘇源也提出另行選址,在李標和鄭強看來,這是唯一能解決眼下難題的辦法,但甘泉不比南方經濟發達地區,是否會有開發商願意接手,更讓兩人心裏沒底。


    眼下甘泉縣的發展還在起步階段,遠遠沒達到蘇源等人的理想目標,原本縣城建設盡管有人想,但一直沒有人提,因為受災被迫提上日程多少有些急迫。


    無論是從經濟、地理位置以及人口和城市發展,甘泉縣都是無法跟發達地區相比的,唯獨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合作社,但合作社如今還在起步階段,並沒有將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甘泉縣縣城人口不足十一萬,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跟某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大縣城相比,就是巴掌大的一塊地方,繞城步行也就三兩個小時的事,而中心城區的商業區也都在一塊。


    盡管甘泉縣現如今困難重重,但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要考慮他人的利益。城南受災最為嚴重的一塊距離中心城區不遠,李標清楚的知道,想要吸引開發商接手,就不能將新社區建設的太遠離中心區,不能使中心城區發生偏移,讓開發商看到置換土地的價值和長遠利益,才有可能接手。


    蘇源說完,坐在後座上的李標和鄭強,相互對視了幾眼,還是李標率先開口打破沉默,說道:“這個項目跟市裏的新商圈比不了,但也不比大豆深加工項目小,我看縣裏的幾家小開發商都無法承受,幾個建築公司也沒有能力撐起來,隻能考慮省裏和市裏的大開發商來接手,才可能接下整個盤子,你們誰能想想辦法?”盡管他在問兩人,目光卻是一直盯著坐在副駕駛上的蘇源。


    李標說的確實是實情,原本甘泉縣還有個程光華,他是甘泉縣最大的開發商和建築商,但他也不足以撐起整個盤子,而且他已經因為江堤豆腐渣工程入獄。縣城內的幾家建築公司倒是有能力承接建築工程,隻是沒有開發商投資,隻有他們也不行。


    昨晚跟李標談起這事時,鄭強就想他小舅子趙年友能不能從中分得一杯羹,這會兒聽蘇源和李標說完,他又一次想到了趙年友,不過很快又否定了。


    鄭強清楚他小舅子這幾年賺了不少錢,手裏大概能有個千萬出頭,不然也不會想轉型做開發商,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但他也清楚趙年友有意開發房產,像合作社辦公樓後院的那一小塊地皮他能承擔,眼下這個大盤子根本消費不起。


    鄭強雖然從市裏調來,但關係網有限,對此他表示沉默。


    蘇源坐在前邊也不回頭,良久不見鄭強說話,這才接話道:“市裏那些大開發商現在都給新商圈項目圈了起來,他們暫時也沒有能力接手,我有些私事下周末回京,盡可能的聯係一下吧,希望能解決問題。”


    蘇源的背景和能量不容兩人小覷,聽得這話,李標又看了一眼身邊的鄭強,沉聲說道:“這是個艱巨的任務,時間也緊迫,我們爭取這個星期把地皮的事和圖紙都先解決掉,接下來的事就靠小蘇縣長了,若是能拉來開發商,隻要談攏就能開工。”


    眼下的時間一點都拖不得,蘇源淡淡一笑點了點頭,此刻他腦子裏已經在考慮甘泉縣哪裏合適建新的大型社區。


    *****************************


    車到縣人民公園,三人從車上下來,喬羽跟在身後。盡管受災的百姓大部分安置在這裏,但是白天大多數人都去工作,隻剩下一些退休或者沒有工作的人駐留。人雖然不多,原本整潔幹淨的公園,現在放眼看過去都是藍色的帳篷以及生活垃圾,早沒了往日的形象。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保持環境就得把人另行安置,此時也隻能先這樣將就一下了。


    因為沒有事先通知,三位縣領導的到來,並沒有打擾人們的生活。如此一來也好,正好如蘇源的意,能看到淩晨發生案件之後百姓的生活狀態,是否因此受到影響。


    從人民公園的整體情況來看,受災百姓的狀態還算不錯,盡管自家的房子倒了,但多數人都很悠閑。淩晨的案件現場此刻已經被隔離,現場的血跡正在清洗當中,周圍隻有一些退休的老人站在外麵閑聊,倒是再無其他人,似乎是認為這裏死了人,是不祥之地。


    蘇源三人身後沒跟著一大群人,至始至終沒有給人認出來。李標和鄭強走走停停低聲談話,蘇源聽了會兒覺得無趣,就借機跟附近閑談的老漢搭上了話,笑著問道:“大叔,您在這兒感覺怎麽樣?”


    老漢瞄了蘇源一眼,嗬嗬笑著回道:“家都沒了,還能怎麽樣?現在這季節不錯,還能住著,過了九月可就不行了,也不知道政府怎麽安排,心裏沒底啊。”


    路上三人基本達成一致,但眼下還隻是空話,蘇源也不好給人承諾,再說這老漢也沒認出他來。不管怎麽說,他心底有了些數,打算盡快把所有事情都準備好,等開發商一來,就把政府的計劃公布出來。笑了笑又問道:“大叔,昨晚的案子,您怎麽看?”


    老漢剛剛沒仔細看蘇源,這會兒聽蘇源再問,就仔細打量了兩眼,卻是也沒認出來,伸手指著從昨晚就增加的民警,說道:“我們被安置在這兒,一直都有警察巡視,今天早上那事也是意外,聽說晚上警力還會增加,應該不會再發生了吧。”


    甘泉縣在遭災之後,在受災百姓安置點發生命案,最揪心的還是郭泉恩,他一大早就已經重新分配了警力,給西山公園和人民公園都增加了警力巡邏,避免再有此類事件發生。


    跟老漢又閑聊了幾句,蘇源得知民眾大多沒受到什麽影響,追上已經原路返回的李標和鄭強,三人一同上了車。


    車上李標就開口說道:“眼下警力已經增加了,受災百姓的安全感應該能提升一些。我們應該盡快把新社區地皮規劃出來,回去咱們就研究一下。”相比這些受災百姓的安全感,李標和鄭強此時最關心的還是這事。


    回到辦公室,蘇源拿了地圖就直接往李標辦公室走過去,碰見鄭強也拿了地圖過來,兩人對視笑了兩聲。


    臨進入李標辦公室之前,鄭強突然拉住蘇源,笑著問道:“小蘇縣長,趙年友那事,你跟宋書記說了沒?”


    蘇源給他這一問,不禁拍了下額頭,嗬嗬笑道:“鄭縣長,我給忘了。”最近事多,下鄉調研回來就趕上特大暴雨,他就把這事忘在了腦後,不說趙年友,就是白河建工他都沒顧得上。


    盡管知道市裏的項目已經沒了可能,但蘇源昨天去市裏時還想著,隻是因為江雨突然回來,他就給忘了。當然即使鄭強不催促,隻憑借趙年友無償捐贈的十幾車沙子,蘇源也不會忘記回報他。


    見鄭強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的苦笑,蘇源又繼續道:“下周我去燕京,宋書記同行,到時候我提一句,但機會應該不太大。”


    鄭強點頭笑了笑,他認為隻要蘇源開口,趙年友就有機會,從其他工程商手裏轉接,趙年友也能接受。


    蘇源手已經摸到門把手上,突然回頭說道:“擱我現在就不盯著市裏的新商圈項目,現在那邊拆遷都已經進入尾聲,跟建築商合同應該早簽了,要是我就把目光放在咱們縣裏的新社區上。”


    鄭強聽得這話笑容更燦爛了,兩人不多說隻聊了一會兒,就進了李標辦公室,見李標正在低頭看著地圖,兩人把手裏的地圖也放在桌上。


    李標見兩人進來,摘下老花鏡,笑著說道:“我看縣裏就西山公園這一側比較合適,距離縣中心城區不遠,西側臨江,南麵是西山公園。”


    在車上,蘇源提出另選址新建社區時就想過這裏,隻是他還有些舍不得,這塊地放在城裏絕對是一塊好地。現在開發商都以居住環境為賣點,這塊地皮南側是西山公園,西側臨清江,等上幾年甘泉縣經濟發展起來絕對是優質地塊。但此時除去這塊地,就隻剩下城北和城東,但距離縣城中心都很遠。


    不等兩人說話,李標又道:“西山公園北側這塊地皮足夠建設容納兩萬人的新社區,還會很大的剩餘,等到日後發展起來,這片地再建安置房也足夠用。”


    見李標認準了這裏,蘇源就把他的想法扔掉,也不去想以後的事,笑道:“時間緊迫,李書記選了地址,那就選這兒吧。”


    鄭強來甘泉縣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但對西山公園附近了解的不多,拿起桌上的地圖仔細看了幾眼,讚成道:“要不咱們現在就過去看看?”


    (cq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道之曖昧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夢清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夢清歌並收藏官道之曖昧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