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將軍!”,朱衡開門見山,直接對葉、李二位將軍說出了自己的擔心:“剛才布政司衙門來報,突發了三個情況,而且每個情況都很要命。”
“一是現在洪水過後,我們原來最擔心的大堤雖然堵上了,但是瘟疫開始橫行,下遊的好幾個州縣都已經開始出現人畜感染的情況,而且正以難以相像之速度上下蔓延。”
“二是大澇以後是大旱,旱極而蝗,本來以為今年有些好運氣能夠躲開蝗災,可還是沒躲過去。山東全省境內已經有至少三個州縣發生大批蝗災,本來補種的糧食又全部被吃光,蝗蟲過處,片草不生。而且蔓延勢頭之迅猛,比瘟疫還要厲害。”
“三是在德州之外,有部分占據山頭的土匪和一些別有用心的歹毒之徒,以傳教方式煽動缺吃少穿的饑民們加入幫會或是土匪組織。因為其鼓動的口號“有吃有穿”,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和煽動性,所以最近越鬧越大,有的幫會和山頭甚至已經達到了幾千人之眾。他們肆無忌憚地搶劫民眾錢財,有的竟然已經膽大到開始劫掠朝廷的賑災錢糧。”
朱衡把這三點情況說完,歎了一口氣:“本來今日特意舉辦祭壇儀式,想是告慰大家這麽多日的辛苦奮戰,也將此事告一段落,算是給皇上一個交待。如今倒好,一波未平,三波頓起,看來我們這些人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李成梁和葉夢熊兩位將軍站起身來,對著朱衡一拱手:“大人!我等十萬將士,聽從大人調遣!但凡有所指派,無論刀山火海,絕不推辭!”
朱衡點點頭,看了呂調陽一眼,示意他們兩個先坐下來:“二位將軍不要客氣!決口大堤能夠合圍,全都依賴於二位將軍率領這十萬精兵!真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老夫倒是想聽聽二位將軍的意見。這三條,條條都是要命的,如果二位將軍作主,應當如何應對。”
李成梁此時站起身來,雙手抱拳:“明公,那末將就不客氣了,一條條說。先說這最後一條,與我等帶兵之人關係最大!除暴安良,本身就是軍隊的責任。明公,不知剛才您所說的這個報告上,不法幫眾和土匪等幾千人之眾聚集的地方,達到了幾處?”
朱衡詳細看了一下報告:“有近二十處之多。”
“有這麽多?”李成梁皺了一下眉頭,停頓思考了一下,繼而端正了神色:“明公!您看這樣可否,我和葉將軍各分兵五萬。由我帶領五萬兵馬,分別派遣得力將領對這二十處匪患逐個擊破。由葉將軍帶五萬人馬,配合您和呂大人處置瘟疫,撲打蝗災。”
葉夢熊也表示同意,站起來說道:“確實是!這三路都來勢洶洶,尤其這最後一路,涉及朝廷和國家的根基!由李成梁將軍統兵前去,或用懷柔,或用鎮壓,逐個擊破。我們經過這段時間也和德州附近百姓結下了深刻情誼,他們一看到我們的士兵,會理解我們的。”
朱衡點了點頭,這時呂調陽也站了起來,拱手向朱衡說道:“朱大人,屬下認為可行。對於第三路,既然李可梁將軍已經將這最險重的一路作了處置安排,屬下也認為李將軍帶去的五萬精兵的數量比較合理,應該可以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任務。”
“對於第一路,屬下建議迅速表奏朝廷,懇請皇上派出得力醫官,組成各個醫療分隊,奔赴出現疫情的地方。我們需要做的,是暫時派遣軍隊將受汙染和已經發生疫情的村落、鎮子,進行隔離,避免交叉感染。並在村口、鎮口挖下大坑,埋設石灰,掩埋已經病死的人畜。”
朱衡和兩位將軍聽到呂調陽說到這兒,都不住的點頭,認為呂調陽對瘟疫的處置方法非常正確。
呂調陽這時略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對於這第二路,蝗災成患,看似不難,其實也很可怕。蝗災不光導致絕收,還會使本來剛剛恢複生產的百姓重陷饑荒,而促使更多吃不飽的百姓加入不良幫眾和土匪組織。屬下不才,願意向葉將軍借兩萬人馬,再召募一萬民夫,采用撲打和掘挖蝗蟲卵的辦法,消除蝗災。”
朱衡聽到這兒,激動得站了起來,握住呂調陽的雙手:“呂大人有此擔負之心,老夫就放心了!那老夫現在就將這三件事都上表朝廷。現在看來還剩下第一路瘟疫,就由老夫和葉將軍領著剩下的三萬人馬進行吧。依照呂大人之說,先將有疫情之處用兵馬隔離,再請朝廷速派醫官來。葉將軍!你看這三萬人馬作隔離防衛,夠不夠用?”
葉夢熊麵露難色:“三萬人馬分配到各個村落和鎮子,尤其是有疫情的地方需要重兵把守,很難做到充裕。隻能希望在德州之外的地方,我們也能夠獲得象在德州一樣的百姓支持就行,盡力而為吧!”
朱衡撚了撚胡須,微微頷首:“既然如此,不如這樣!老夫向皇上申請醫官和防疫力量之時,加上一句,十萬兵馬已經分別用於防疫、滅蝗、除匪三路要害,如有可能,請皇上調撥附近省份五萬兵馬來援,即可於不久之後將抗洪之事徹底處置妥當!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葉夢熊、李成梁和呂調陽一聽,大喜過望,頓時鼓起掌來:“如此甚好!皇上如果不光派出醫官,還能派出一隊兵馬來援,我等一定能在數月之內徹底解決這三處大患,還皇上一個踏實穩定的山東,真正拱衛好京師安全!”
朱衡大手一揮:“那就這麽辦!葉、李二位將軍,煩請這就去準備。呂大人,你來幫我一起給皇上起草這封八百裏加急奏折吧!”
各人領命而去!
……
一天後,八百裏加急折子送到了皇帝的上書房。
……
此時的皇帝正在和張居正、馮保商量問出這一句:“先生!大伴兒!朕想把拱衛京師的精銳部隊,分五萬到東南沿海,你們看行不行?”
還沒等張居正和馮保作出回答,門外又有密折處的太監來報:“報!皇上!八百裏加急!”
皇帝在這一瞬間呆住了,與張居正和馮保三人麵麵相覷!
這是要逆天麽?天要亡我不成!已經徹徹底底地捉襟見肘了啊,如果再有哪個省份發生叛亂和入侵,就真是要了卿命了!
他用著微微顫抖的聲音,向門外問了一句:“哪兒來的八百裏加急!”
“回皇上的話!是山東來的!”
他這長舒了一口氣,媽呀,嚇死我了!還以為又是叛亂或者入侵的呢!
心情瞬間好了點兒,看著張居正和馮保笑了一笑:“看來是朱衡和呂調陽來的奏折,一定是來報喜的,估計山東抗洪後續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這兩個人就是麻利,還真是迅速!隻是你們看這兩人也真夠逗的,這折子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張居正和馮保也笑開了,馮保向外叫了一聲:“進來吧!”
“是!”門外的太監打開門,把加急折子遞給皇帝,轉身出去了!
皇帝接過了折子,麵帶著微笑,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想著終於有一件喜事能夠緩解一下目前的緊張情緒了,他一下就把折子外麵的冊封打開了,看見內頁確實是朱衡和呂調陽親筆簽字寫的封頁,心裏高興,翻開折子就看。
但是看著看著,他的臉色就象霜打了一樣,越來越冷,越來越難看。
看到最後朱衡向他討要五萬兵馬的時候,他已經是麵如死灰,目光呆滯,跌坐在了椅子上。
“皇上!您怎麽了?皇上!”張居正和馮保還不明就裏,擔心皇帝一下背過氣去,發出了急促的呼喊聲。
一連喊了四五聲,皇帝才醒轉過來,就象剛從地獄裏走了一個來回一樣,右手顫抖著把折子遞給他倆:“你們倆看看吧……”
張居正和馮保也略帶顫抖地接過了折子,看完後也都是大驚失色、惶恐萬狀。二人從政多年,還從未遇到過這等險象環生、接踵而至之局麵。馮保緊皺著眉頭,默默不語。張居正一直撚著胡須,幾乎要把所有的胡須都撚斷了。
隻見皇帝用左手背不停地敲著右手掌心,幾乎咆哮起來:“本來以為會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也好舒緩一下心中這口惡氣!卻沒想到,居然在抗洪之事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出來這三路禍害:瘟疫橫行、蝗災漫天、匪患猖獗。這哪一路都是來要朕命的!”
“最可笑的是!咱們還想從葉夢熊、李成梁手裏調出五萬兵馬來返回遼東!現在倒好,他們抗澇前線自顧不暇,反過來問朕來要五萬兵馬。你說這這老天爺不是擺明了害我麽?裏外裏差了十萬兵馬,朕上哪兒找這些人去?去偷?去搶?還是幹脆讓朕也去當一個兵勇得了?”
“一是現在洪水過後,我們原來最擔心的大堤雖然堵上了,但是瘟疫開始橫行,下遊的好幾個州縣都已經開始出現人畜感染的情況,而且正以難以相像之速度上下蔓延。”
“二是大澇以後是大旱,旱極而蝗,本來以為今年有些好運氣能夠躲開蝗災,可還是沒躲過去。山東全省境內已經有至少三個州縣發生大批蝗災,本來補種的糧食又全部被吃光,蝗蟲過處,片草不生。而且蔓延勢頭之迅猛,比瘟疫還要厲害。”
“三是在德州之外,有部分占據山頭的土匪和一些別有用心的歹毒之徒,以傳教方式煽動缺吃少穿的饑民們加入幫會或是土匪組織。因為其鼓動的口號“有吃有穿”,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和煽動性,所以最近越鬧越大,有的幫會和山頭甚至已經達到了幾千人之眾。他們肆無忌憚地搶劫民眾錢財,有的竟然已經膽大到開始劫掠朝廷的賑災錢糧。”
朱衡把這三點情況說完,歎了一口氣:“本來今日特意舉辦祭壇儀式,想是告慰大家這麽多日的辛苦奮戰,也將此事告一段落,算是給皇上一個交待。如今倒好,一波未平,三波頓起,看來我們這些人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李成梁和葉夢熊兩位將軍站起身來,對著朱衡一拱手:“大人!我等十萬將士,聽從大人調遣!但凡有所指派,無論刀山火海,絕不推辭!”
朱衡點點頭,看了呂調陽一眼,示意他們兩個先坐下來:“二位將軍不要客氣!決口大堤能夠合圍,全都依賴於二位將軍率領這十萬精兵!真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老夫倒是想聽聽二位將軍的意見。這三條,條條都是要命的,如果二位將軍作主,應當如何應對。”
李成梁此時站起身來,雙手抱拳:“明公,那末將就不客氣了,一條條說。先說這最後一條,與我等帶兵之人關係最大!除暴安良,本身就是軍隊的責任。明公,不知剛才您所說的這個報告上,不法幫眾和土匪等幾千人之眾聚集的地方,達到了幾處?”
朱衡詳細看了一下報告:“有近二十處之多。”
“有這麽多?”李成梁皺了一下眉頭,停頓思考了一下,繼而端正了神色:“明公!您看這樣可否,我和葉將軍各分兵五萬。由我帶領五萬兵馬,分別派遣得力將領對這二十處匪患逐個擊破。由葉將軍帶五萬人馬,配合您和呂大人處置瘟疫,撲打蝗災。”
葉夢熊也表示同意,站起來說道:“確實是!這三路都來勢洶洶,尤其這最後一路,涉及朝廷和國家的根基!由李成梁將軍統兵前去,或用懷柔,或用鎮壓,逐個擊破。我們經過這段時間也和德州附近百姓結下了深刻情誼,他們一看到我們的士兵,會理解我們的。”
朱衡點了點頭,這時呂調陽也站了起來,拱手向朱衡說道:“朱大人,屬下認為可行。對於第三路,既然李可梁將軍已經將這最險重的一路作了處置安排,屬下也認為李將軍帶去的五萬精兵的數量比較合理,應該可以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任務。”
“對於第一路,屬下建議迅速表奏朝廷,懇請皇上派出得力醫官,組成各個醫療分隊,奔赴出現疫情的地方。我們需要做的,是暫時派遣軍隊將受汙染和已經發生疫情的村落、鎮子,進行隔離,避免交叉感染。並在村口、鎮口挖下大坑,埋設石灰,掩埋已經病死的人畜。”
朱衡和兩位將軍聽到呂調陽說到這兒,都不住的點頭,認為呂調陽對瘟疫的處置方法非常正確。
呂調陽這時略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對於這第二路,蝗災成患,看似不難,其實也很可怕。蝗災不光導致絕收,還會使本來剛剛恢複生產的百姓重陷饑荒,而促使更多吃不飽的百姓加入不良幫眾和土匪組織。屬下不才,願意向葉將軍借兩萬人馬,再召募一萬民夫,采用撲打和掘挖蝗蟲卵的辦法,消除蝗災。”
朱衡聽到這兒,激動得站了起來,握住呂調陽的雙手:“呂大人有此擔負之心,老夫就放心了!那老夫現在就將這三件事都上表朝廷。現在看來還剩下第一路瘟疫,就由老夫和葉將軍領著剩下的三萬人馬進行吧。依照呂大人之說,先將有疫情之處用兵馬隔離,再請朝廷速派醫官來。葉將軍!你看這三萬人馬作隔離防衛,夠不夠用?”
葉夢熊麵露難色:“三萬人馬分配到各個村落和鎮子,尤其是有疫情的地方需要重兵把守,很難做到充裕。隻能希望在德州之外的地方,我們也能夠獲得象在德州一樣的百姓支持就行,盡力而為吧!”
朱衡撚了撚胡須,微微頷首:“既然如此,不如這樣!老夫向皇上申請醫官和防疫力量之時,加上一句,十萬兵馬已經分別用於防疫、滅蝗、除匪三路要害,如有可能,請皇上調撥附近省份五萬兵馬來援,即可於不久之後將抗洪之事徹底處置妥當!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葉夢熊、李成梁和呂調陽一聽,大喜過望,頓時鼓起掌來:“如此甚好!皇上如果不光派出醫官,還能派出一隊兵馬來援,我等一定能在數月之內徹底解決這三處大患,還皇上一個踏實穩定的山東,真正拱衛好京師安全!”
朱衡大手一揮:“那就這麽辦!葉、李二位將軍,煩請這就去準備。呂大人,你來幫我一起給皇上起草這封八百裏加急奏折吧!”
各人領命而去!
……
一天後,八百裏加急折子送到了皇帝的上書房。
……
此時的皇帝正在和張居正、馮保商量問出這一句:“先生!大伴兒!朕想把拱衛京師的精銳部隊,分五萬到東南沿海,你們看行不行?”
還沒等張居正和馮保作出回答,門外又有密折處的太監來報:“報!皇上!八百裏加急!”
皇帝在這一瞬間呆住了,與張居正和馮保三人麵麵相覷!
這是要逆天麽?天要亡我不成!已經徹徹底底地捉襟見肘了啊,如果再有哪個省份發生叛亂和入侵,就真是要了卿命了!
他用著微微顫抖的聲音,向門外問了一句:“哪兒來的八百裏加急!”
“回皇上的話!是山東來的!”
他這長舒了一口氣,媽呀,嚇死我了!還以為又是叛亂或者入侵的呢!
心情瞬間好了點兒,看著張居正和馮保笑了一笑:“看來是朱衡和呂調陽來的奏折,一定是來報喜的,估計山東抗洪後續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這兩個人就是麻利,還真是迅速!隻是你們看這兩人也真夠逗的,這折子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張居正和馮保也笑開了,馮保向外叫了一聲:“進來吧!”
“是!”門外的太監打開門,把加急折子遞給皇帝,轉身出去了!
皇帝接過了折子,麵帶著微笑,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想著終於有一件喜事能夠緩解一下目前的緊張情緒了,他一下就把折子外麵的冊封打開了,看見內頁確實是朱衡和呂調陽親筆簽字寫的封頁,心裏高興,翻開折子就看。
但是看著看著,他的臉色就象霜打了一樣,越來越冷,越來越難看。
看到最後朱衡向他討要五萬兵馬的時候,他已經是麵如死灰,目光呆滯,跌坐在了椅子上。
“皇上!您怎麽了?皇上!”張居正和馮保還不明就裏,擔心皇帝一下背過氣去,發出了急促的呼喊聲。
一連喊了四五聲,皇帝才醒轉過來,就象剛從地獄裏走了一個來回一樣,右手顫抖著把折子遞給他倆:“你們倆看看吧……”
張居正和馮保也略帶顫抖地接過了折子,看完後也都是大驚失色、惶恐萬狀。二人從政多年,還從未遇到過這等險象環生、接踵而至之局麵。馮保緊皺著眉頭,默默不語。張居正一直撚著胡須,幾乎要把所有的胡須都撚斷了。
隻見皇帝用左手背不停地敲著右手掌心,幾乎咆哮起來:“本來以為會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也好舒緩一下心中這口惡氣!卻沒想到,居然在抗洪之事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出來這三路禍害:瘟疫橫行、蝗災漫天、匪患猖獗。這哪一路都是來要朕命的!”
“最可笑的是!咱們還想從葉夢熊、李成梁手裏調出五萬兵馬來返回遼東!現在倒好,他們抗澇前線自顧不暇,反過來問朕來要五萬兵馬。你說這這老天爺不是擺明了害我麽?裏外裏差了十萬兵馬,朕上哪兒找這些人去?去偷?去搶?還是幹脆讓朕也去當一個兵勇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