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看就是書念少了,開口就是戲詞,王振宇哈哈大笑扶起道:“龍先生不必多禮,以後不用叫主上什麽的,直呼大名亦是可以的。您以後就是我軍中的武術教習和我的副官,軍銜少校,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看著心情大好的丈夫,葉梓雯突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這個壞老公,臭老公,真的是陪自己旅遊散心嗎?


    收了龍廷久,大家還是按照原計劃去永順遊玩。這次因為田應全安排的十分妥當,大家充分的體會了一把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猛洞河兩岸的風光,充滿神秘感的溶洞終於讓葉大小姐高興了一回。葉梓雯甚至當眾對王振宇撒嬌道:“老公,我們以後有假期就來這裏,好不好?”


    王振宇心想你當我這個鎮守使是學生上學了,居然還有假期一說的。不過既然老婆大人提出來,那當然是隨口應好為妙,隻不過跟著就忘到腦後去了。。。


    自古以來,四川就是天府之國,土地富庶,人口繁多。但是在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該地人口均因戰亂影響幾近滅絕。第一次是蒙古人保持的世界上最高效率的屠殺,第二次則是張獻忠革命性高度泛濫的結果。


    拜張獻忠大大所賜,四川十室九空,為了保證當地的經濟發展。已經從擁有非法傷害權的強盜集團升格為擁有合法傷害權的統計集團的大清,不得不進行了曆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這也就造成後世一些北方人聽四川,湖南,湖北三省口音時何難區分,當然南方人對於河南和安徽,山東和山西的口音也是分不清的。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安蜀未安!


    前者是四川人的地域特性決定的,後者則是四川的地理特性造成的。


    所謂四川人的地域特性,第一點就是能吃苦,與之相對的就是第二點有血性。


    簡單來說,能吃苦的基本都是老實人,而老實人發起火才是最可怕的。


    僅僅一年多前,清朝那些自覺高高在上的權貴們終於愚蠢而又瘋狂的去招惹四川人了。結果由此發生的保路運動最終演變成了摧毀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這真是天下未亂蜀先亂了。


    四川人的老實讓人輕視,而四川人在欺壓的盡頭爆發的血性則讓人恐懼。卑微,膽小,怯弱;英勇,無畏,雄起;如此矛盾的性格就交織在四川人的骨子裏,從而一次又一次的影響了中國曆史的走向。


    在湖廣填四川後,四川人反過來向湖廣輸出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神兵,這個王振宇在靖州已經打過交道了,險些還吃了大虧,這個神兵本身信奉宗教的教民為了自保,抵禦土匪而組成的武裝。結果和曆史上所有的武裝一樣,發展到一個極點,就質變了,從自保變成了恃強淩弱,危害一方了。第二個則是哥老會,人們在談及民國時期的黑幫總會說南有洪門,北有青幫,似乎中國的**就這兩家了。實際上在四川,湖南,陝西,湖北地區,哥老會才是能說話算數的,而哥老會就是四川的特產之一。


    哥老會,源於四川和重慶,是近代中國活躍於長江流域,聲勢和影響都很大的一個秘密結社組織。其中,在四川和重慶的哥老會被稱為袍哥。


    雖然革命黨人為了革命需要,對於哥老會的宣傳中反複強調哥老會源自洪門,但是實際上,哥老會真實的出處應該是四川的啯嚕,四川方言中的意思就是強盜。


    其本身就是流民組成的黑社會組織,最早官方記載是出現在雍正末乾隆初,跟洪門估計關係不大。這個組織既沒有反清複明的偉大理想,也沒有一統江湖的雄心壯誌。他們最大的樂趣也就是占個碼頭,混一輩子而已。


    經過百年的發展,靠著長江航運,哥老會已經走出了四川。留在四川的自稱漢留,而走出長江的部分則和青幫發生了接觸,摩擦和對抗之後,為了區別,自稱紅幫。


    哥老會就這樣和青幫,洪門一起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大幫會之一。


    至於哥老會袍哥出身的名人,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督軍都出過,這個不稀奇。


    但是眼下王振宇卻很為這個組織煩惱,因為就在自己的地盤上,哥老會不但存在,而且十分的興旺。


    靖州一戰,王振宇是趕了一個好時候,這個時期的土匪和神兵都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挑戰官府。如果是到了1916年護國戰爭爆發,北軍慘敗,那就不是剿匪了,而是如何不被匪剿了。


    北軍慘敗的時候,十分缺德把武器丟在了湘西,具體怎麽個丟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槍有炮之後,湘西的土匪和神兵武裝跟吹氣球一般膨脹起來。六百年的湘西匪患發展到了曆史的最高氵朝,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王振宇很走運,就靠著猛虎旅四千人槍,就把六百年來雄踞湘西一帶剿之不盡,滅之不絕的土匪和神兵一塊收拾了。而且還是人家主動上門請求收拾,王振宇不收拾都不好意思了。在這個行動中,土匪是最慘的,沒死的不是成了苦力就是改行從善了。而神兵也好不大哪去,他們失去了組織武裝的資格,否則王振宇這個魔王不介意把道教佛教來個通殺,反正他跟牛頭馬麵還有帳可以算,下阿鼻地獄對他而言也不是多麽恐怖的事情。


    在絕對的武力威脅下,生存和富貴,大多數人選擇的是前者。而還想繼續後者的,都被王振宇毫不猶豫的消滅了,王振宇的態度很明確,富貴隻能我給。


    湘西開發公司和縣人治縣的政治改革,讓商人集團變成了自己的鐵杆盟友和最堅定的支持者。


    而鳳凰這一遭走下來,以屯軍為基礎的竿軍又突然變成了自己的部下。放眼整個湘西,幾乎已經沒有對手了,除了哥老會。


    龍廷久在湘西久矣,和哥老會方麵的人自然是打過交道,在這方麵算是權威。所以王振宇也虛心向他求教相關事宜,龍廷久新入,自然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聽完龍廷久的介紹,一直很擔心哥老會勢力的王振宇才鬆了一口氣,原來哥老會在湘西並非鐵板一塊,也是分成了很多勢力,大抵是靠著碼頭吃飯。其中在湘西一帶比較有名望的有兩家,都在桑植縣,一個是賀家,一個是穀家。其實就是一家,因為賀家的大閨女嫁給了穀家當媳婦。


    賀家?那是不是後世那位元帥家呢?王振宇立刻來了興趣,掐指一算,那位元帥現在估計才十四五歲。沈從文在他的書中曾提及這位元帥曾是常德鎮守使王振亞手下的一個馬夫,可是實際上,這位的出身很不平凡啊。


    賀家當家家主是賀仕道,穀家當家的家主是賀仕道的外甥穀虎,穀虎娶了賀仕道的長女賀英,所以二家實際上是一家。


    對於這個穀虎,龍廷久到是知道的詳細,此人身材高大,好交遊,守信用,講義氣,是“光棍會”的龍頭大哥。湘鄂川黔邊界的崇山峻嶺、街道碼頭,到處有他的朋友,在湘西很有影響。


    “光棍黨?這名字還真是光棍啊!”王振宇調侃道。


    想了一下,王振宇又問道:“這些幫會的主營業務是什麽?”


    “明麵上,都是買苦力,茶,鹽,鴉片,桐油什麽亂七八糟的貨物他們都負責裝運。”龍廷久也是略微停頓了一下,繼續道:“實際上他們的大頭就是販賣私鹽。”


    王振宇點點頭,其實這個私鹽的問題曆朝曆代都是存在的,一直到後世,鹽都是國家專賣。甚至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有關部門不惜炮製不吃加碘官鹽就會大脖子的驚世謊言。雖然謊言經不起推敲(沒有新中國之前的幾千年,中國人是怎麽避免大脖子病的?),但是可愛的人民居然都信了,而且為之付錢,最後的結果呢?碘超標和某些人的盆滿缽滿。


    對於鹽和煙草,王振宇最初的計劃就是搞專營的,畢竟這兩塊的平日不顯,但是一旦專營的話利潤會很高。尤其是鹽,別看一個月吃不了多少,但卻人人都要吃的,一旦地盤擴大,這個利潤是數以億計的。最能證明的就是目前中國的稅收,一年的鹽稅居然達到了驚人的四千萬,和海關關稅持平(由此可見海關關稅之低),占全部稅收總額的四成。


    看準了這一點,王振宇在分配湘西開發公司業務的時候就沒有把鹽和煙草的經營權交給洪商去專營,而是留在了自己的手裏。至於鴉片,那是不得不交,因為人家劉岐山已經是湘西最大的鴉片販子了,你如果不繼續用他,那就隻能幹掉他再另起爐灶,這樣做的成本偏高了,而且由此得罪洪商是不劃算的。


    煙草的利潤現在還不顯,鹽的收益卻是眼下能看得見的。


    賀仕道,穀虎等人是做什麽的,即使龍廷久不說,王振宇也是一清二楚。因為二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早就存在於他兒時的記憶中了。某元帥從11歲開始就跟著爹爹,姐夫販運私鹽,最後發展的革命,估計也談不上階級覺悟,而且被政府鹽務部門打擊了。然後仔細一分析,其實政府還沒自己有力量了,於是鬧騰起來。幾十年後,一幫文人本著為政治服務的需要,把這場私鹽販子抗官運動說成了革命,實在是太tm有才了。


    王振宇拿定了主意,如果賀家和穀家能跟著自己,同時有能力控製整個湘西的哥老會。那麽作為回報,王振宇會把鹽的專營權交給這兩家。想來這麽大的誘惑,沒人能夠抗拒。


    想到這點,王振宇就讓龍廷久拿自己的拜帖去請這兩位來吃飯,對了,帶一個竿軍連隊過去,萬一不肯來,就硬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