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這個事情你得聽我這個做兒子的,這田就交給工作隊,人家不也給您土地債券了嗎?要是你還想繼續辦農場,還可以打報告申請,土地還十五年不要租金,這種好事那裏找去!”在廣西玉林,身穿少校軍服的潘玉成真在勸說自己的父親,玉林最大的地主潘富貴接收政府債券換土地的建議。
潘富貴今年五十來歲,這潘家的家業傳到他這裏已經是第九代了,身為族長的他現在煩著呢?老規矩,心煩的時候點一袋水煙,慢慢抽。
潘玉成今年二十一歲,他是潘富貴的三個兒子裏麵最小的一個,不過在老潘看來也是最出息的一個,起碼敢離家出走外出投軍,比那二個窩在家裏等自己死了好分家的大的強,因為營養好的緣故,潘玉成雖然個子直逼一米八,但是廣西人最明顯的特征瘦黑在他身上卻也一個都不少,為此他當年在軍校的時候還得了一個竹竿的外號。
潘玉成當年逃出去讀的是廣西陸軍小學堂,結果後來跟著趙恒惕參加了廣西援鄂軍,再然後到了南京當了一個多月的乞丐,最後莫名其妙的成了猛虎旅的一員。
由於體質問題,最後一期教導隊潘玉成未能入選,這也是他為什麽至今還是個少校的原因,後來湘西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開學,潘玉成被送進去參加了速成班,不過潘玉成有個特點,就是作戰的時候任務執行的很靈活,決不退縮但也不會蠻幹,後來他被編入了李宗仁的第七旅,在常德阻擊戰的時候,他帶領的連隊傷亡最少,戰果最大,這引起了李宗仁的注意,廣西之戰,身為張旭光團副營長的他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十分勇敢的帶著一個連的人馬向已經是強弩之末的桂軍發起了反衝鋒,當場打垮了莫榮新的親衛營,最終動搖了桂軍的戰鬥意誌,導致了桂軍的總撤退。
戰後潘玉成被晉升為營長,跨入校官的行列,目前在701步兵團擔任二營營長,而且因為之前的表現,對潘玉成十分欣賞且已經調任第一師參謀長兼101團團長的老團長張旭光上校親自跟701團的劉震寰團長打了招呼,潘玉成被內定為7月份就要開學的青年軍陸軍大學第一期中級班的學員,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前幾天,負責在玉林地區進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國社黨農村工作隊找到了潘玉成,提及了玉林土改的問題,準確的說就是潘玉成他爹潘富貴的問題。
和廣西其他地方不一樣,玉林的民風十分彪悍,但是潘富貴依靠潘氏家族的力量,牢牢的控製了玉林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這就比較驚人了,但這也意味著玉林地區的土改工作難度就此加大了,如果能做通潘富貴的工作,那麽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功虧一簣。
工作隊隊長孫乾坤這半個月幾乎天天到潘家來報道,潘富貴被煩到幾乎讓下人把這個厚臉皮的隊長趕出去,可一看跟在孫乾坤後麵的安保部隊的軍官,潘富貴也隻能是閉門不見了,在潘富貴看來,能打敗陸老帥的軍隊,自己這個土豪是惹不起的。
孫乾坤是第一批參加國社黨的黨員,今年二十七歲,之前是一個小學教員,一直希望在政治上取得進步,這次土改是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但是孫乾坤依然第一個報名參加,對於這樣的積極分子,組織部門自然是要鼓勵,立刻委任他為整個玉林地區工作大隊的大隊長,和玉林縣政府以及巡閱使府政務署的特派員一起負責統籌整個玉林縣的土地改革。
找潘玉成回來做工作的主意就是我們這位孫大隊長苦思冥想好幾天之後的結果,現在看來似乎有點效果,他現在就坐在屋裏看著潘家父子鬥法了。
潘富貴猛吸了幾口水煙,他沒有接兒子的話,而是一眼看向文質彬彬的孫乾坤道:“孫大隊長,咱們這半個月下來也算是老熟人了,我是真佩服你啊!為了說動我這個老頭子,連我家老三都讓你給叫回來了,不過佩服歸佩服,有一件事我就不明白了,你們為什麽要把我手裏的地收走,而且就靠這麽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土地債券,此外還要我允許族人離開家族進城務工,這跟直接拆散我們潘家,毀我們的祠堂有什麽區別,沒了這些男丁,我們潘家早晚都會是別人眼中的肥肉,您說是不是!”
“老豆!”還沒等孫乾坤回答,潘玉成就抱怨的喊了一聲父親。
潘富貴抬手示意潘玉成別說話,他的眼睛死死的盯著孫乾坤。
孫乾坤心裏早有計較,他嗬嗬一笑,看著潘富貴輕聲道:“潘老先生,我想你對我們黨和政府的政策存在很大的誤會,首先我要告訴您,這個時代變了,已經不是大清那會了,現在是民國了,強調的是法治,維護的是公平,我們搞土地改革的目地,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要通過這樣一個土地改革,把原本靠天吃飯,風險大利潤薄的農業變成一種規模化,產業化的新產業,就是我之前跟您提過的農場,至於土地債券,也不是不能看不能吃,您可以用這個入股政府即將開辦的工廠,成為其中的股東,享受分紅,而這也是土地改革的第二個目地,我們大帥早就考慮清楚了,一旦搞農場化,大批剩餘的壯勞力就不用種田了,而是進入城市和工廠工作,成為城市人口的一部分,還有你說的壯丁離開會危及宗族安全的問題,以後有什麽糾紛都不會允許私鬥了,全部都是法院管轄和裁決,您要那麽多能打架的男丁做什麽?而且就算他們進了城,他們還是潘家的人,他們的祖宗也還在這個地方不是,我們土改也沒幾乎啊要拆散您的家族,毀掉您的祠堂,,!”
“你不要滿嘴蹦新名詞,我聽不懂”潘富貴有點急了“我就知道一點,地要是沒了,我潘富貴一家子吃什麽喝什麽?難道去喝西北風啊!”
孫乾坤依然不急不躁道:“潘先生,第一,我們不是沒收土地,而是征購;二是征購對象有權按照政務署劃定的標準免費承包土地十五年,期滿按照市價優先轉讓給承包人,您這征購的土地債券還要轉換成廣西開發總公司的股票,每年的分紅絕對不比您這收地租來得少!”
潘玉成也急了:“老豆,外邊的世界真的不一樣了,現在人家的機器一轉,咱們家的土地產出拍馬也追不上,您不看別的,就看看您兒子我,穿著筆挺的製服,每月拿著上千的薪俸,您知道嗎?在安江,最普通的士兵和工人月薪都是八十華元,你這一畝地收租能收多少,我看連四十都不到吧!咱們完全可以自己辦工廠,那收益絕對不比土地來得少,大哥二哥也可以就此謀個營生,不比在家天天打麻將強啊”
“老三,得意啊!當官了回家來教訓老豆和哥哥們了”聽著聲音,潘玉成的二哥潘玉安和大哥潘玉年走了進來。
大哥潘玉年是個悶葫蘆,一般不出聲的,而且喜歡隨大流,剛才出聲的是二哥潘玉安,潘玉成和他從小就不對付,二人雖然是親兄弟,卻不是一個媽媽,潘玉成是潘富貴的小妾生的,而老大和老二是正房生的,年紀也差了七八歲,從小就被二哥欺負,所以雖未兄弟,卻關係不睦,所以他冷冷的看著潘玉安,根本不接這話。
潘玉安頓時落了個沒臉,麵色鐵青的他對著潘富貴道:“老豆,千萬別答應他們,我看老三是穿上了狗皮,忘記了潘家的祖宗,不然他怎麽會幹這吃裏扒外的事情!”
潘玉成一聽這話,立刻火氣上湧:“潘玉安,虧你還做哥哥的,你胡說什麽呢?你說我吃裏扒外,好啊!那你到是拿個主意,看看這個土改當前,咱們潘家怎麽辦!”
潘玉安仰著腦袋道:“沒怎麽辦,這玉林的天是我們潘家的,地也是我們潘家的,什麽狗屁王大帥,國社黨的,到了玉林,是龍他得給我潘二爺臥著,是虎他得給我潘二爺盤著,這個土改,我們潘家不改,我看他們什麽狗屁的工作隊能把二爺我怎麽的,來人啊!抄家夥,把這姓孫的給我趕出來,還有這個穿狗皮的,吃裏扒外的家夥,從現在起他不是我們潘家的人了,就是一個野種,一並趕出去了事!”
孫乾坤冷冷的看著這一幕,潘玉安的出現讓整個局勢急轉直下,而潘富貴這個當家卻一直在抽水煙,對於潘玉安的驕橫不置一詞,大有默許的意思。
而這邊潘玉成已經暴怒了,隨著潘玉安的一聲喊,正廳呼啦啦一下子衝進了十幾個拿大木棍的家丁,立時就要拿人往外趕。
潘玉成嘩的一下拔出了自己專配的駁殼槍往桌子上一拍,怒喝道:“我看你們tm誰敢,你們誰要敢動孫先生一下,就怪我潘老三翻臉不認人,老子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也有幾回了,我今天還怕你們不成,有哪個不怕死的,盡管動手,就怕我潘老三認得他,我這槍它認不得!”
潘富貴今年五十來歲,這潘家的家業傳到他這裏已經是第九代了,身為族長的他現在煩著呢?老規矩,心煩的時候點一袋水煙,慢慢抽。
潘玉成今年二十一歲,他是潘富貴的三個兒子裏麵最小的一個,不過在老潘看來也是最出息的一個,起碼敢離家出走外出投軍,比那二個窩在家裏等自己死了好分家的大的強,因為營養好的緣故,潘玉成雖然個子直逼一米八,但是廣西人最明顯的特征瘦黑在他身上卻也一個都不少,為此他當年在軍校的時候還得了一個竹竿的外號。
潘玉成當年逃出去讀的是廣西陸軍小學堂,結果後來跟著趙恒惕參加了廣西援鄂軍,再然後到了南京當了一個多月的乞丐,最後莫名其妙的成了猛虎旅的一員。
由於體質問題,最後一期教導隊潘玉成未能入選,這也是他為什麽至今還是個少校的原因,後來湘西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開學,潘玉成被送進去參加了速成班,不過潘玉成有個特點,就是作戰的時候任務執行的很靈活,決不退縮但也不會蠻幹,後來他被編入了李宗仁的第七旅,在常德阻擊戰的時候,他帶領的連隊傷亡最少,戰果最大,這引起了李宗仁的注意,廣西之戰,身為張旭光團副營長的他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十分勇敢的帶著一個連的人馬向已經是強弩之末的桂軍發起了反衝鋒,當場打垮了莫榮新的親衛營,最終動搖了桂軍的戰鬥意誌,導致了桂軍的總撤退。
戰後潘玉成被晉升為營長,跨入校官的行列,目前在701步兵團擔任二營營長,而且因為之前的表現,對潘玉成十分欣賞且已經調任第一師參謀長兼101團團長的老團長張旭光上校親自跟701團的劉震寰團長打了招呼,潘玉成被內定為7月份就要開學的青年軍陸軍大學第一期中級班的學員,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前幾天,負責在玉林地區進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國社黨農村工作隊找到了潘玉成,提及了玉林土改的問題,準確的說就是潘玉成他爹潘富貴的問題。
和廣西其他地方不一樣,玉林的民風十分彪悍,但是潘富貴依靠潘氏家族的力量,牢牢的控製了玉林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這就比較驚人了,但這也意味著玉林地區的土改工作難度就此加大了,如果能做通潘富貴的工作,那麽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功虧一簣。
工作隊隊長孫乾坤這半個月幾乎天天到潘家來報道,潘富貴被煩到幾乎讓下人把這個厚臉皮的隊長趕出去,可一看跟在孫乾坤後麵的安保部隊的軍官,潘富貴也隻能是閉門不見了,在潘富貴看來,能打敗陸老帥的軍隊,自己這個土豪是惹不起的。
孫乾坤是第一批參加國社黨的黨員,今年二十七歲,之前是一個小學教員,一直希望在政治上取得進步,這次土改是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但是孫乾坤依然第一個報名參加,對於這樣的積極分子,組織部門自然是要鼓勵,立刻委任他為整個玉林地區工作大隊的大隊長,和玉林縣政府以及巡閱使府政務署的特派員一起負責統籌整個玉林縣的土地改革。
找潘玉成回來做工作的主意就是我們這位孫大隊長苦思冥想好幾天之後的結果,現在看來似乎有點效果,他現在就坐在屋裏看著潘家父子鬥法了。
潘富貴猛吸了幾口水煙,他沒有接兒子的話,而是一眼看向文質彬彬的孫乾坤道:“孫大隊長,咱們這半個月下來也算是老熟人了,我是真佩服你啊!為了說動我這個老頭子,連我家老三都讓你給叫回來了,不過佩服歸佩服,有一件事我就不明白了,你們為什麽要把我手裏的地收走,而且就靠這麽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土地債券,此外還要我允許族人離開家族進城務工,這跟直接拆散我們潘家,毀我們的祠堂有什麽區別,沒了這些男丁,我們潘家早晚都會是別人眼中的肥肉,您說是不是!”
“老豆!”還沒等孫乾坤回答,潘玉成就抱怨的喊了一聲父親。
潘富貴抬手示意潘玉成別說話,他的眼睛死死的盯著孫乾坤。
孫乾坤心裏早有計較,他嗬嗬一笑,看著潘富貴輕聲道:“潘老先生,我想你對我們黨和政府的政策存在很大的誤會,首先我要告訴您,這個時代變了,已經不是大清那會了,現在是民國了,強調的是法治,維護的是公平,我們搞土地改革的目地,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要通過這樣一個土地改革,把原本靠天吃飯,風險大利潤薄的農業變成一種規模化,產業化的新產業,就是我之前跟您提過的農場,至於土地債券,也不是不能看不能吃,您可以用這個入股政府即將開辦的工廠,成為其中的股東,享受分紅,而這也是土地改革的第二個目地,我們大帥早就考慮清楚了,一旦搞農場化,大批剩餘的壯勞力就不用種田了,而是進入城市和工廠工作,成為城市人口的一部分,還有你說的壯丁離開會危及宗族安全的問題,以後有什麽糾紛都不會允許私鬥了,全部都是法院管轄和裁決,您要那麽多能打架的男丁做什麽?而且就算他們進了城,他們還是潘家的人,他們的祖宗也還在這個地方不是,我們土改也沒幾乎啊要拆散您的家族,毀掉您的祠堂,,!”
“你不要滿嘴蹦新名詞,我聽不懂”潘富貴有點急了“我就知道一點,地要是沒了,我潘富貴一家子吃什麽喝什麽?難道去喝西北風啊!”
孫乾坤依然不急不躁道:“潘先生,第一,我們不是沒收土地,而是征購;二是征購對象有權按照政務署劃定的標準免費承包土地十五年,期滿按照市價優先轉讓給承包人,您這征購的土地債券還要轉換成廣西開發總公司的股票,每年的分紅絕對不比您這收地租來得少!”
潘玉成也急了:“老豆,外邊的世界真的不一樣了,現在人家的機器一轉,咱們家的土地產出拍馬也追不上,您不看別的,就看看您兒子我,穿著筆挺的製服,每月拿著上千的薪俸,您知道嗎?在安江,最普通的士兵和工人月薪都是八十華元,你這一畝地收租能收多少,我看連四十都不到吧!咱們完全可以自己辦工廠,那收益絕對不比土地來得少,大哥二哥也可以就此謀個營生,不比在家天天打麻將強啊”
“老三,得意啊!當官了回家來教訓老豆和哥哥們了”聽著聲音,潘玉成的二哥潘玉安和大哥潘玉年走了進來。
大哥潘玉年是個悶葫蘆,一般不出聲的,而且喜歡隨大流,剛才出聲的是二哥潘玉安,潘玉成和他從小就不對付,二人雖然是親兄弟,卻不是一個媽媽,潘玉成是潘富貴的小妾生的,而老大和老二是正房生的,年紀也差了七八歲,從小就被二哥欺負,所以雖未兄弟,卻關係不睦,所以他冷冷的看著潘玉安,根本不接這話。
潘玉安頓時落了個沒臉,麵色鐵青的他對著潘富貴道:“老豆,千萬別答應他們,我看老三是穿上了狗皮,忘記了潘家的祖宗,不然他怎麽會幹這吃裏扒外的事情!”
潘玉成一聽這話,立刻火氣上湧:“潘玉安,虧你還做哥哥的,你胡說什麽呢?你說我吃裏扒外,好啊!那你到是拿個主意,看看這個土改當前,咱們潘家怎麽辦!”
潘玉安仰著腦袋道:“沒怎麽辦,這玉林的天是我們潘家的,地也是我們潘家的,什麽狗屁王大帥,國社黨的,到了玉林,是龍他得給我潘二爺臥著,是虎他得給我潘二爺盤著,這個土改,我們潘家不改,我看他們什麽狗屁的工作隊能把二爺我怎麽的,來人啊!抄家夥,把這姓孫的給我趕出來,還有這個穿狗皮的,吃裏扒外的家夥,從現在起他不是我們潘家的人了,就是一個野種,一並趕出去了事!”
孫乾坤冷冷的看著這一幕,潘玉安的出現讓整個局勢急轉直下,而潘富貴這個當家卻一直在抽水煙,對於潘玉安的驕橫不置一詞,大有默許的意思。
而這邊潘玉成已經暴怒了,隨著潘玉安的一聲喊,正廳呼啦啦一下子衝進了十幾個拿大木棍的家丁,立時就要拿人往外趕。
潘玉成嘩的一下拔出了自己專配的駁殼槍往桌子上一拍,怒喝道:“我看你們tm誰敢,你們誰要敢動孫先生一下,就怪我潘老三翻臉不認人,老子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也有幾回了,我今天還怕你們不成,有哪個不怕死的,盡管動手,就怕我潘老三認得他,我這槍它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