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就到了民國四年(1915年)的7月,王振宇也成了三個孩子的父親,已經被娶入王家成為二太太的趙玉婷生下了二少爺敬文,而身為正室的葉梓雯也很爭氣的生下了三少爺敬武,弄得王振宇那個便宜老爸王隆先對此十分苦惱:“這三個孫子將來說來繼承他爹的帥位呢?”


    而身為父親的王振宇眼下的心思根本不在這三個小男孩身上,他這段日子帶著參謀長楊萬貴一行人下到各基層單位檢查戰備工作,去年五月會議之後,軍隊的擴充整編戰備工作全部啟動了,去年7月,歐洲終於按照曆史原有的軌跡毫不客氣的爆發了,對此王振宇給的解釋是,曆史其實是受蝴蝶效應影響的,隻是本身中國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太小了,於是自己這個大蝴蝶的效應自然也就沒了。


    人才方麵也並非全無收獲,當日奉命南下接自己北上的議員楊永泰最終下定了決心投靠了自己,這可是一個擅長謀略的大家,王振宇對他十分重視,直接給了一個國社黨常委會候補委員,中央黨部秘書長的職務。


    歐戰爆發之後,王振宇之前的布局就見效了,首先是除了日本以外,洋紗紛紛從中國市場撤離,而原本計劃大賺一筆的日本人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無論是棉花產地還是棉紗絲廠都已經被上海的榮家掌握了大半,越來越多來自安江的工業品填滿了原來被英法德等國洋行控製的市場,這引起了一直負責中國方麵情報收集工作的日本特高課的注意,特高課立刻指示在華的特務組織開展對於安江方麵的全方位調查,隻是不知道為什麽?這些日本人剛一進入安江就立刻音訊全無,要知道他們可是以中國人的身份進入的,最後根據所謂的曆史經驗,日本人隻能解釋為湘西這個地方土匪很多,這些天皇的武士統統為天皇陛下盡忠了,加上日本人現在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削弱袁世凱的中央政府,避免中國完成實質統一上了,所以最後他們暫時放棄了向安江派遣情報人員的計劃,而這也導致後來整個日本特高課對華情報網絡的大規模洗牌。


    王振宇現在比較關心的還是柳州方麵的發展,盧森堡人的技術優勢彌補了湘桂地區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的現狀,但即使是這樣,王振宇也要求每一個盧森堡技術人員(包括工程師,技工,老師,官員,醫生)身邊安排一到三個年輕人跟隨學習,因為歐戰結束後,這些盧森堡人就會返回他們在歐洲的祖國,目前這個祖國已經淪陷了,正在德國人的鐵蹄下**了,由於盧森堡瑪麗大公沒能脫身,成為了德皇威廉二世的臣民,在柳州的盧森堡人立刻推舉瑪麗大公的妹妹年僅十九歲的夏洛特公主出任攝政大公,繼續領導移居中國的盧森堡人同邪惡的德國人戰鬥下去(王振宇不無惡意的猜想,這幫盧森堡人在中國準備怎麽和遠在歐洲的德國人戰鬥呢?),就在上個月,柳州到南寧,到防城港的鐵路全線貫通,而在盧森堡人的幫助下,二個年產百萬噸的鋼鐵廠投入生產,這一係列動作下來,整個廣西的男人和女人都被動員了起來,他們紛紛放下鋤頭,有的拿起武器進入了軍隊,有的穿上了工衣進入了工廠,有的則冒著生命危險進入到了礦區當起了礦工。


    如此一來,廣西大大小小的地主們突然發現自己找不到佃戶了,他們幾乎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著還沒離開故鄉的農民租中自己家的田,為了搶人,地主們條件優惠的就差沒倒貼了,可是地主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土匪,他們失去了發展的基礎,很快就隻能下山投降了,連全廣西最有名的悍匪沈鴻英也在逍遙二年之後落網了,為此白崇禧還很小心眼跑去看這個悍匪,一邊看一邊賞耳光罵道:“讓你小子給我裝聰明,,!”


    這樣一來帶來了二個好處,王振宇通過國社黨組織了三千多熱血青年分成三百個工作隊,分赴廣西各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不過和後世不同,這些工作隊不是去打土豪分田地的,而是在農業專家的幫助下對現有的土地進行了技術規劃,明確了林地,耕地,魚牧地,然後開始了和這些已經成為孫子的地主進行了有效的溝通,第一步是政府統一收回了土地,在經濟上給予補償,其實就是發一堆土地債券,兌現期是十五年後,如果王振宇的政權可以支撐到那個時候的話。


    第二步就是根據地主的意向,按照土地的用途把土地又免費轉租給這些地主十五年,期滿則允許其有優先購買權,並以此鼓勵他們建立私有農場,不再允許佃戶的存在,而是全部變成了農業工人。


    應該說反對的聲音是有的,而且還很大,但是麵對工作隊和地方安保部隊的強大武力,讀過書的地主們還是十分識時務的,他們被迫發自內心的擁護王振宇的新農業政策,對此負責廣西土地改革工作的陳紹和黃紹竑都對王振宇佩服的不行,隻有王振宇這樣的奇人才能玩出這樣的神招,不過大帥也說了,這個政策也僅限於廣西一省,並非放之四海皆準的。


    對土地王振宇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張的,他在國社黨一大第四次中央全會上發言道:“我們國社黨主導的這次土地改革有三個目標,具體實現那一個,要結合改革地域和人群的實際情況來,嚴防過左過右的情況出現,至於目標,第一,耕者有其田是最低目標;第二,最理想的狀態是大量釋放農村人口,讓這些勞動力擺脫土地的束縛,進入城市成為產業工人或者其他什麽;第三,對剩餘的農村人口,要尊重他們的個人意願,但是要從資金和政策上引導他們對農業生產模式進行調整和升級,要搞規模化農業,改變原有的小農經濟結構!”


    至於存在於幾乎所有中國農村的封建族權問題,王振宇意識到這也是束縛農村人外出的一個主要原因,王振宇為此在廣西土改工作隊出發誓師大會上,對三千青年黨員幹部發表了重要講話:“封建族權是曆史的產物,是建立在親情,鄉情和血脈基礎上的,絕不是用簡單的行政命令和粗暴手段就能簡單消除的,所以我對你們有四點建議和要求,第一、我希望你們能夠對於這種封建宗族保持最基本的尊重;第二,黨和政府的態度十分明確,人是自由的,任何人都無權限製他人的擇業自由,我的意見是,對於族人離開村落有意見的宗族,政府應該給予一定標準的補償,如果依然反對,那麽就交給安保部隊和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第三,政府不會承認封建族權和法律衝突的部分,村落的所有糾紛隻要涉及刑事犯罪就必須無條件劃歸司法機構處理;第四,所有宗族的族長無論其是否接受,都享有縣一級議會的世襲政治地位,這點我們必須保證,當然不同意前三點的族長就不用保證了!”


    典型的打一個巴掌給一個棗,,。


    正當軍改和土改在王振宇的轄區內大規模開展的時候,國內的局勢依然頑固的沿著曆史的車輪向前發展。


    1914年9月28日,袁率百官到孔廟祭孔;12月23日到天壇祭天,穿古衣冠,行大拜禮,祀孔祭天是袁複辟帝製的預演,德、英、美、日等帝國主義也支持袁稱帝,為了恢複君主國體,袁一手操縱的參政院製定《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規定由“國民代表大會”決定“國體”,各省在軍政長官監督下加緊選出“代表”,在當地進行所謂國體投票。


    一方麵是袁世凱想稱帝,而一直扮演中國太上皇的諸國公使以英國公使朱爾典為首,都認為隻要能夠維持各國在華利益,此事無不可,畢竟因為歐戰的關係,列強大多無力再控製中國的局麵了,另外一方麵,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提出德國直接將山東權益交還被拒,於是決定保持中立,當時美國注意力已轉移至歐洲,而英國則希望日本能成為其遠東盟友,日本於是在8月對德宣戰,出兵占領了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山東半島,並且借機占領了中國山東大部,任憑中國方麵外交部怎麽抗議(外交部喜歡抗議原來是有曆史傳統的,),就是賴著不走,1915年,日本向中國提出不平等的“二十一條”要求,意欲獨占中國的權益。


    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日置益向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直接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並要求中國絕對保密,1至4月,袁世凱一麵命外交部同日本談判,一方麵暗中逐步泄露內容,希望獲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中國的談判代表多次拒絕要求中的部分內容,迫使日本作出讓步,中國國內亦出現反日情緒,日本則以武力威脅中國,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限令於9日前答複。


    袁世凱召開最高層的國務會議,宣布接受,然後同時宣布五月九日為國恥日,讓大家毋忘國恥,而這一切,王振宇一直在看,他什麽也沒做,連通電也隻是隨大流發了一個反對簽約的版本,此刻他很不厚道的選擇等,等著北洋人心失盡,等著袁世凱登基稱帝,自取滅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