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白崇禧帥領的左路軍在安慶地區經曆的死傷過萬,煉獄一般的作戰行動。陶峙嶽所帥領的右路軍在整個長江南岸的作戰就跟自駕遊一般輕鬆愉快了。


    就在東南方麵軍司令部裏李宗仁忙著催促參謀部調新的部隊上來,每天都忙著發電報扯皮了。而陶峙嶽指揮由青年軍王牌第一師和新組建的第十一師組成的右路軍,共計四萬八千人浩浩蕩蕩的朝著皖南地區挺進。


    根據後來貴為陸軍上將的張自忠的日記中是如此記載的:3月11日,我右路軍開始執行向皖南地區進軍的命令,此時已經開春一旬,天公不美,小雨綿綿,道路泥濘難行。


    “一二,加油,一二,推啊,一二,加油,一二,推啊。。。”


    幾十個光著膀子,一身淤泥的漢子正在努力推一門法式重炮,這是第一師才有的玩意,別的部隊了沒這種重炮。原本這也是第一師師屬炮兵團的驕傲來的,可是眼下看起來,成累贅了。


    “白崇禧就是個操蛋的貨,自己怕打硬仗怕吃苦還不忘拖累兄弟部隊,硬是把戰役發起時間推遲了十天。現在好了,連續十幾天小雨一下,咱們這裏全部變成泥巴路了,速度想快都快不起來”陶峙嶽十分不爽的朝魯滌平抱怨道。隨著節節的勝利和實力的不斷擴展,青年軍內部的派係變得越來越溝壑分明了,畢竟利益的蛋糕越誘人,大家的**就越大。


    魯滌平到是不忘應和兩句,可心思早就飛到九天雲外去了。想想也很憋屈,想當初自己和王振宇一樣當管帶的時候,眼前這個總指揮還隻是王振宇麾下一個臨時入編的學生軍了。轉眼幾年過去了,自己靠著交情才混到了一個師長,而眼前這小子居然已經成自己的上級了。不爽歸不爽,魯滌平的心態還不錯,他知道什麽叫大局為重。


    “陶總指揮,別計較也別生氣了,其實咱們還算不錯的了,我剛看了方麵軍司令部轉來的戰事通報,左路軍那邊可是打翻天了,據說損失還不小。相比之下咱們可就走運了,從江西出發到現在,除了幾個不識好歹的土豪組織民團襲擊咱們外,咱們愣是一仗也沒打。戰前不是說有兩個師的北洋軍等著咱們嗎?人呢?”


    陶峙嶽聽到這話覺得也是,雖然自己是上級,但是魯滌平和王振宇的交情隻要是老二營出來的沒人不知道。當初在長沙玩兵變的時候,人家魯滌平可是二話沒說就帶著隊伍參加了,不是過硬的兄弟人家能這麽做嗎?所以在魯滌平麵前陶峙嶽是不敢托大的,他立刻收了收火氣道:“魯大哥你說的也是,其實也就是弟兄們辛苦了點,說來我們右路軍還是很幸運的了。我剛收到軍情局和調查部的兩份直線情報,說是馮國璋安排來對付咱們的楊善德和盧永祥這兩個師,一個窩在上海,一個窩在浙江都不肯挪窩了。人家馮國璋也沒辦法,已經從徐州調十五師和十六師南下支援了,我們必須在這個援軍抵達前至少拿下北洋第二師所在蕪湖。不然無論是楊善德和盧永祥幡然悔悟,還是那二個師的援軍南下,都跟咱們喝一壺的了。我們要有一個心裏準備,大帥那邊很可能有一個大計劃需要用兵,能給咱們東南方麵軍的增援兵力不會太多,估計也就一兩個師了。而且就算派來了咱們的李司令也必然是往左路軍調撥的,咱們最好不要抱期望。”


    魯滌平聞言驚訝道:“怎麽會?李德鄰看起來不像這種人啊,咱們右路軍要是吃虧了,他們江北的左路軍打的再狠那也沒用啊,弄不好就成孤軍了。”


    談到戰略,陶峙嶽就來勁了,他擺擺手道:“這個我到沒覺得他李德鄰存了什麽私心,不信魯大哥你看看這地圖。”


    說著兩人走到地圖前,陶峙嶽指著長江道:“這裏是浦口,是這次東南方麵軍作戰的關鍵點。無論馮國璋在長江以南投入多少兵力,隻要我們的左路軍攻占了浦口,切斷了京浦線。那馮國璋他們在長江以南的軍隊可就成了孤軍了,沒物資沒補給,等著他們的就隻剩下滅亡一途了。而這一次作戰的計劃嚴格來說是可行的,兩岸齊頭並進,連我們的後勤補給都是靠著長江的,他馮國璋除了硬著頭皮死頂就再也玩不出什麽其他花樣了。當然這樣作戰也是有風險的,那就是容易被各個擊破,一旦有一路受阻,另一路突進可就變成孤軍深入了。不過現在看來,北洋軍內部也是一盤散沙,估計各個擊破這種很耗內力的大招他們是使不出了。所以這個時候換我是李司令,我也會把援軍丟給白崇禧那個二貨的,畢竟左路軍一旦奪下浦口,我們在這邊隻會更加好打。”


    魯滌平這才恍然大悟,讚許的點點頭道:“文正手下有你們這幫虎將在,何愁大業不成啊!”


    陶峙嶽聞言笑道:“魯大哥才是大帥麾下第一虎將,我們不過是搭個光露個臉罷了。”


    魯滌平連忙擺手:“不要取笑你魯大哥我,我也就是跟著你們這些家夥一起混個前程,你這個總指揮還是盡快拿個主意吧,這樣行軍下去,對弟兄們的士氣打擊很大的。”


    陶峙嶽樂得摸摸了臉頰道:“簡單,讓政工幹部組織一下,大家唱歌前進,就唱咱們的軍歌《青年軍》就是了,另外重炮在下一個渡口裝船,這玩意估計暫時咱們也用不上,其他山炮都拆分,這樣運起來也輕鬆點。”


    魯滌平聞言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妙啊!”


    於是,接下來,張自忠的日記如實寫道:“全軍高唱青年軍軍歌: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前進。。。,士氣為之一振。”


    而在就左右兩路軍都在朝著南京挺近的時候,在上海,很多幕後的故事正在上演。。。


    雖然一直都對王振宇這個結拜兄弟很有信心,但是短短幾個月時間就發現這個結拜兄弟的隊伍打倒了皖南,直逼寧滬的時候,杜月笙和劉鴻生還是嚇了一大跳。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王振宇已經有資格和老袁爭天下了。


    所以當王亞樵找上這兩位的時候,兩人都毫不猶豫的把全部的賭注都壓在了王振宇身上。


    軍事在很多時候真的隻是政治鬥爭的一種延續,至少在上海,這個情況絕對屬實。


    就在王振宇的軍隊朝南京挺進的時候,3月10日,孫中山經台灣到了剛剛光複不久的福州,並宣布成立中華革命軍政府,自任軍政府大元帥。而王振宇的青年軍,蔡鍔的護**也被喜歡扯虎皮壯聲勢的孫中山劃到了自己名下,也不等王振宇和蔡鍔回電接受了,孫中山直接給兩人授了副元帥一職,然後組成閩粵贛三省聯軍,號稱十萬進攻浙江。


    這個情況下,王振宇也知道浙江能否進肚子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立刻讓周斕給上海方麵的長江情報網負責人王亞樵發報,盡快取得住在上海地區的江浙財閥們的支持,為青年軍進入上海和浙江以及蘇南地區鋪平道路。同樣的指示孫中山也發了一份,不過發報的對象是此刻正在上海秘密活動的陳英士(陳其美),於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在上海打響了。。。


    孫中山的出場,讓這場護國戰爭變得更加熱鬧了。此時在西南,蔡鍔已經和熊克武聯手打下了重慶,護**的主力已經擴大到了五萬多(大批的川軍以及馮玉祥的北洋第十六混成旅紛紛見勢入夥)。蔡鍔通過青年軍派駐護**的代表趙恒惕和王振宇交換了一下意見,下一步護**將盡快打下成都,然後並入陝西,然後爭取與王振宇這個寶慶府的小老鄉一道會獵於北京,至於孫中山則被這位蔡大帥自覺不自覺的給忽略了。


    王振宇看了這份電文,淺然一笑:“你蔡鬆坡到是滿腹的雄心壯誌,隻可惜天妒英才,你注定是一顆隻能閃耀一刻的流星,而我王振宇才是那顆照亮星空的北極星。”


    其實王振宇想說自己是太陽的,不過想起太陽這個詞語在後世已經被一幫獨裁者一代二代三代的給反複玷汙了,而這些獨裁者的下場也很糟糕,比如說卡紮菲的**,王振宇覺得晦氣也就不敢用太陽來自比了。


    不過大部分老百姓可沒那麽高的政治覺悟,在他們看來,孫中山是這天下的第三股反賊了,這老袁家的氣數指不定就要盡了。


    而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年輕人看來,能夠突然間拉出十萬人馬的傳統革命者孫中山是以革命領袖的身份來總領全局的。這讓孫中山的革命威望又漲了幾份,在孫中山和他的同誌們看來,接下來隻要趁著青年軍和北洋軍決戰的空當,打敗朱瑞和盧永祥軍隊拿下浙江,這以後的路就好走了。


    不過貌似孫中山的實際情況沒有他自己對外宣稱的那麽好。。。


    時任湘西護**(隻有番號沒有兵)副司令,實際上是孫中山派到王振宇這裏的代表張學濟在接到孫中山的一封加急電報後,思索了一會,也隻能苦著臉過來找王振宇。。。


    .免費為廣大書友提供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和無彈窗全文閱讀,如果你覺得本書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請點擊導航條上分享鏈接或複製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