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後再來寫有關於民國暗殺的故事,刺殺王振宇肯定是一個主旋律。


    不過正兒八經第一次刺殺王振宇的主謀確確實實是袁世凱,這一次老袁沒被冤枉。


    這一次刺殺王振宇的是北洋京師軍政執法處的特務,他們在二月初就以商人的身份潛入到了安江。一共九個人,全部都是精挑細選的人才,包括電報高手,江湖奇人。雷震春是把能用的奇才都用上了,目標隻有一個,幹掉王振宇。


    可惜王振宇這一個月不知道抽什麽風,硬是足足一個月啊,連門都沒出一下,天天窩在雯廬和行政樓裏。而整個安江,防衛最嚴密的就是王振宇的駐地了,本身負責這裏防衛的就有侍從處直屬的衛隊三百多人。而在周邊還駐紮著近衛旅所屬的一個團二千多人和治安支隊特別大隊一千多人。這三千人可不是清末兩廣總督衙門的衛隊,都是必須參加過一線戰鬥,政治上也清白的軍官和士兵,所以要想學黃興他們一百人去強攻三千人是不可能的。


    至於潛伏進去暗殺更是不可能,因為安江和中國別的城市不一樣,居民區和行政區是完全分開的。進出行政區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軍警的盤查十分嚴格,幾乎每一個非工作人員都會被盤查三次。由於害怕暴露,他們前去偵察了兩次就不敢再去了。所以溜進去潛到雯廬附近都是在扯淡,更別說進去殺人還是殺大boss這麽有挑戰性的工作了。


    更讓這些人吃驚的是,在安江,他們居然連像樣的幫會都找不到,要尋找對王振宇不滿的人也是難上加難。這太違反一般的社會定理了,這個安江還是在中國嗎?


    這是一個就業十分充分的城市,沒有失業率,所有的人都分配有住房,孩子們接受的是六年的免費教育。幫會分子大多被招安變成了執法人員,而且他們待遇還不錯,很受人尊重,犯不著敲詐勒索。當然人性本惡,罪惡還是存在的,可是這個城市健全的司法體製讓他們很快就放棄了暴富的念想,因為成本實在是高的讓人無法承受,這個城市注定隻有王振宇是唯一可以暴富的那一個。於是這九個人根本無從下手,而這個時候雷震春的電報來了,內容就六個字“家母病危,速歸!”


    3月26日,九個人在茶館碰頭,商量對策。這個時候何鍵的副官劉俊強親自帶領軍情局直屬特別行動隊六十多個精選的隊員包圍了茶館,九個人措手不及,當場就被這些隊員逮捕了,什麽螳螂腿,白鶴展翅之類的絕招根本來不及使出來。嚴刑逼供之下,九位好漢把什麽都招了,可惜沒什麽太有營養的東西,唯一知道的是,他們九個人隻是先遣。


    不過這就足夠了,何鍵因為這個案子的破獲獲得侍從處的通令嘉獎,而負責抓捕行動的劉俊強更是被破格受到了王振宇的親自接見,並被任命為軍情局廣東站副站長兼任廣州站站長。


    暗殺行動暫時告一段落,因為戰爭開始進入到高潮狀態了。


    因為兩位將軍意外陣亡的事故,北洋軍進攻銅陵的時間足足被推遲了三天。這個時候陶峙嶽已經在銅陵構築了一條長四公裏,縱深五公裏的防線。各種火力點都被設置的十分合理,就等著北洋軍不知道死活撲上來了。


    而這個時候,白崇禧在左路的攻擊顯然沒有預期的順利。


    原本被馮國璋寄予厚望的裕溪河防線連一分鍾都不到就被白崇禧的部隊輕鬆突破了,但是白崇禧很快發現自己判斷上出現了失誤,那就是張勳和他的定武軍根本沒打算死守裕溪河。


    二萬多定武軍全部退到了和縣,並且牢牢的紮在了那裏,等待白崇禧軍隊的到來。


    這個時候最尷尬的人不是別人而是白崇禧了,這個時候換誰也不能忽視位於自己兩側的敵人然後不管不顧的朝前繼續攻擊吧,那這樣做即使拿下浦口也毫無意義。現在輪到當初在李宗仁那裏誇下海口的白崇禧頭痛了,該怎麽打,這是個問題?


    思索了再三,白崇禧突然下了決心,他十分堅定的告訴廖磊,李品仙道:“無論多大的代價,三天之內,拿下和縣,徹底打垮定武軍。”


    廖磊遲疑了一下道:“總指揮,那萬一這個時候張懷芝動手了怎麽辦?”


    白崇禧拿起一本《三國演義》笑道:“千萬不要低估程潛的鬥誌,人家現在可是急著找投名狀呢?”


    而李品仙遲疑了一下問道:“健生兄,為什麽我們要全力以赴解決定武軍而放任北洋第五師呢?他們可都在我們的側後啊?”


    白崇禧站起來道:“指揮打仗要學會抓主次,現在整個戰場的關鍵點隻有一個,那就是張勳的定武軍。他們紮在和縣,就如同在我們的喉嚨裏紮了根魚刺一般。如果我們不收拾他們,張懷芝就會跟他們一起卡我們的脖子。可如果我們順利把他們收拾了,我可以在這裏放句話,借兩個膽,他張懷芝也不敢挪窩,甚至他會朝著淮北退卻,這樣的話,就程潛一個師也足以護衛住我們的側後。哼,都到這個時候了,他們北洋居然還不忘內部派係傾軋。就憑這一點,我就敢說他馮國璋此仗必敗無疑,我軍必勝。”


    聽白崇禧如此分析,眾人頓時釋然。。。


    在安江,王振宇正在熱情接待一批十分重要的客人,而在這次接見之後,王振宇打算在長沙設立自己的行營,這也算是靠前指揮了。


    王振宇臨行前接見的客人一共有四個人,分別是譚根、朱竹泉、朱兆槐和司徒璧如。他們這四個人有三個共同的特點,第一都是廣東人,第二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第三他們都曾是中國空軍之父馮如的助手。


    這四個人中以譚根的名氣最大,這小子是中國水上飛機第一人。原本四個人都在廣州,而青年軍進入廣州後,這四位都沒能走掉,立刻被青年軍軟禁了起來。


    王振宇在進軍廣東之前,曾派軍情局查過馮如的助手,因為這些人在曆史教科書裏不存在的。但是對於軍情局來說,這可就是小事一件。所以得知四人被抓住之後,王振宇當時就十分愉快的命令,善待這些人及其家屬,然後盡快說服他們來安江見自己。


    這四個人對於王振宇這樣的大軍閥還是存在一定反感,但是隨著廣州市麵的日漸安定已經各種媒體的大力鼓吹宣傳,在遲疑一個多月後,四人終於決定到安江見王振宇這個反動的軍閥。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們四個已經決定去投奔孫中山了。王振宇聞訊後不得不感歎到自己的名聲還是不如孫中山好啊,還得繼續努力。


    說到空軍就不得不一個偉大的時刻,1903年12月17日,美國的萊特兄弟利用修理自行車的技術,並在對以往的滑翔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進的基礎上,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飛機----"飛行者"1號。該機機長6.43米,翼展12.3米,重340千克,機上安有一台12馬力的柴油發動機。10時35分,弟弟奧威爾.萊特勇敢地登上了飛機,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駕機飛上天空的人。雖然此次飛行並不十分成功,但它標誌著飛行時代的到來,從此開辟了航空領域的新紀元。


    1909年,美國陸軍裝備了世界上第一架軍用飛機。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在和土耳其作戰時,第一次使用了飛機。隨後,軍用飛機在德、英、法等歐洲國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當然,飛機最初在戰場中主要用於偵察和通訊,但在戰場上不免與敵方飛機相遇,當時的飛行員不得不用隨身攜帶的步兵武器進行互射。為此,各國紛紛在飛機上加裝殺傷力較強的機關槍,這就出現了主要用於空中格鬥的飛機-殲擊機,不久又出現了主要用於打擊地麵目標的轟炸機。


    一戰進行到現在,空軍的作用越來越大,而王振宇對於世界軍事的認知明確的告訴他,以眼下中國的現狀,要想在軍事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須在空軍上下功夫。


    於是這四個人就成為他發展空軍的希望,因為王振宇很清楚在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上,千萬不要相信列強的誠意,這點洋務運動已經證明過了。


    會麵是成功和愉快的,不過王振宇把四個人招來並不是指望讓他們來組建什麽空軍,而是出任即將在武漢開工建設的中華航空公司工程師。


    一定要在飛機的製造技術上超過列強,王振宇甚至不惜從十分緊張的軍費中撥出了一筆5億元的巨款來實現這個計劃,同時還特別成立了一支代號為123的步兵師用於保護這個即將設立在江夏的航空基地。這個123師就是後來聞名世界123空降兵師,對蘇戰爭中多次立下功勳,而被最高統帥部親自下令確認,納入十三個永備建製之一的王牌英雄部隊,這是後話。


    .免費為廣大書友提供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和無彈窗全文閱讀,如果你覺得本書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請點擊導航條上分享鏈接或複製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