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再次回到談判現場的時候,一份雙方代表草擬的人事名單已經擺在了九位委員的案頭。按照這份名單,未來的國民政府將設一正三副主席,這四個位置具體誰正誰副沒定,但是四個候選人是確定了的,那就是黃興,孫文,王振宇,章太炎。


    王振宇想了想,就把自己的名字劃掉了,把叔叔王隆中的名字副了上去。


    那麽現在這個主席的位置就成了這次談判的關鍵點,如果大家能確定下來,那麽談判就基本成功,剩下的都屬於分贓的範疇了,如果定不下來,那就一拍兩散,直接開打好了。


    胡漢民第一個站起來發言:“諸位,國民政府主席乃是中國南方九省地區第一責任人,非有名望者不得擔任,我力主由孫文公出任此職。而四人之中,也隻有孫文公才是海內外當之無愧的革命領袖,故非孫文公不可擔此重任。。。”


    孫文想坐領袖早在王振宇的預料之中,不過他並不打算成全,理由很簡單,這小子有了大義名分那要是玩起空手套白狼來樂子就大了。指不定自己這個大軍閥就是第一個被收拾的,暗殺,策反,內訌,辦法多的是。所以對於孫文王振宇有兩個安排,一個是出任新黨的黨魁,二個則是當國民大會的議長,反正不可能是國民政府主席。


    不過王振宇不急著起來反對,周斕他們早就把各位代表的想法摸得一清二楚了,果然,代表江浙光複會的章太炎第一個站起來表示反對。


    “展堂兄所言不虛,孫文公確為海內外公認之革命領袖。但是革命是一回事,建設是另一回事。我對孫文兄沒有私怨,但是憑心而論,孫文公的才幹並不適合這一職務,二次革命的時候我們就見識到了這一點。當日如果不是孫文公剛愎自用,不聽人言,數十萬革命力量又豈會白白葬送在袁賊手中?而如果袁賊不失去南方的牽製,後來又怎敢妄言稱帝?正如展堂兄所言,國民政府主席實乃南方第一人,如此要職關係億兆百姓之福祉,自然是當給予理性之人。所以對於孫文公出任主席一職之提議,章某不敢苟同。”章太炎是個急性子,他也知道沒有武力支持的自己無論如何是當不上這個什麽主席的,所以他直截了當,毫不留情麵的反對孫中山出任該職務,賭得就是王振宇也不支持孫中山出任該職務。


    隨後委員們紛紛表態,讓人驚訝的是,革命黨這邊,陳炯明居然也不支持孫文,他力主黃興出任主席一職。而一直支持孫中山的張靜江不知道為什麽選擇了棄權。


    看來周斕的情報果然沒錯,為了位子,革命黨內部已經分裂成孫黃兩派,王振宇暗暗想起自己早上看到的調查部最新報告。


    輪到現場最年輕的人發言了,王振宇麵對眾人緊張的麵孔淺淺一笑道:“大家應該知道國社黨和革命黨合並一事吧,我們將組建一個新黨,新黨首領一職我想來想去,非孫先生莫屬。所以我認為為了避嫌,競存兄所言將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交給克強公是合理的。大家覺得呢?”


    這基本上就算是敲定了,孫中山雖然有些小小的失落,但是未來執政黨領袖的身份多少還是讓他輕鬆了許多。


    於是未來國民政府主席就是黃興了,雖然他強調自己身體不好不願意出任,但是抵不住大家的力推,也就勉為其難了。


    而**副主席為王隆中,這個位置有點類似於副總統,如果總統不死,基本上也就無事可幹,所以不清楚黃興身體情況的章太炎和孫文都對這個職務沒興趣,他們還是掛個副主席的名比較好。


    接下來要商定的職務也很重要,但是也最沒爭議,王振宇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按照雙方談判的結果南方的軍隊統一整編為國民政府的軍隊,番號由猛虎青年軍更為國民青年軍,簡稱青年軍。


    原本隸屬於中華革命黨的軍隊整編為三個師編入青年軍,各師從兵員到補給全部都由軍事委員會下屬的總參謀部直接掌握,軍隊無國民政府特別授權不得幹涉地方民政,不得攤派和征稅,軍隊團以下軍官的任免權也隸屬於總參謀部,團以上則由軍事委員會直接任免。如此種種,基本上軍隊就很難私有化和軍閥化了。


    而軍事委員會常委名單也基本敲定,隻等國民政府成立,由王振宇出麵提名,而後交國民大會審議任命。


    接下來就是最高法院的人選了,按照談判的結果,最高法院設立一名終身**官,而終身**官一職公議由伍廷芳出任。


    接下來是國民政府政務院院長一職,按照約定,整個國民政府的組織結構第一步就是設立政務院,監察院和考試院。而其中政務院就相當於北洋政府的國務院,所以政務院院長一職十分關鍵,這也就成了各方勢力爭論的焦點。經過大家一番爭論,在王振宇妥協的基礎上,政務院最終設立院長一名,副院長一名,政務委員三名(分管財政,外交,交通,文體)。所有部門部長的提名將由這個六人組成的政務院政務會議審議,其中院長一票頂二票。審議之結果在報國民政府主席批準後,由政務院院長簽發委任。


    最終贏得國民政府第一任政務院院長的是胡漢民,這被視為王振宇的重大讓步。副院長是周質雲,四位政務委員分別是葉祖文,王正廷,廖仲愷,蔡元培。


    而在國民大會的問題上,王振宇終於意識到自己其實真的是缺乏足夠的政治人才,思索再三,覺得還是把國民大會這個盤子丟給章太炎和孫文他們去折騰,所以他提名章太炎為國民大會第一任議長,汪精衛和張靜江為副議長。


    至於陳炯明,王振宇力主其出任監察院院長,因為這個人雖然在曆史上是個反革命,但卻是個難得的清官,剛直不二。適合讓他負責政府未來的反**工作。至於考試院王振宇則不管了,主體還沒起來,這個部門都不知道該存在於哪裏?


    接下來就是一些台麵下的約定了,王振宇提出了自己的幾個要求:


    第一就是特別行政區概念,所謂特別行政區其實就軍事管理區,這個區域內的非民政事務都是由軍事委員會主抓的,國民政府隻有名義上的管理權,基本上無權過問。


    第二就是中華開發總公司,這個涉及行業和領域十分廣泛,而且資本十分雄厚的公司的所有權也劃到了軍事委員會,國民政府隻有征稅的權力,連監管權都沒有。


    第三則是銀行,在章太炎的出麵撮合下,王振宇最終選擇了和寧波幫和解。按照彼此的約定,設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其中湘西商業開發銀行,中華發展建設銀行,國民招商銀行為軍事委員會直屬單位。他們和即將成立的南京光複銀行,以及寧波幫為主體的上海四明銀行一起共同獲得了華幣的發行權。而這才是王振宇自認的最大讓步,誰掌握了金融,誰就掌握了國家,這是王振宇最認同的觀點。所以他必須通過開發總公司和三大銀行牢牢的掌握局麵,這樣就算那天自己意外失手下野,也還有機會重頭再來!


    第四就是地方政府的問題,這一點王振宇沒有半點妥協餘地。省一級政府設立省長一職,全權負責民政事務,軍隊不幹涉,省長由國民政府提名,國民大會和各省議會雙重任命才能赴任。而各省均設立軍區,這個軍區嚴格來說不是什麽作戰單位,而是一個後勤單位,他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協調地方政府和各地駐軍的關係,負責新兵的招募,國民的動員,預備役的管理,物資的征集以及緊急情況下的特殊軍事行動。他們將和省政府一起,對各省安保總隊負有監督和指揮職能。他們的的級別和武裝動員部相比低半級,但同樣是直接隸屬於總參謀部。每個省級軍區被允許設立二個作戰單位,一個是混成步兵旅(二個步兵團外加一個炮兵營)和一個教導團。省軍區司令員級別定為少將,正師職。特殊情況允許副軍級中將。而在武漢,南京,上海,長沙等省會級城市則還要設立警備區司令部,一般警備區定位旅級單位。


    考慮到在國民政府方麵收獲頗多,各方最終都接受了王振宇的這四個條件。


    中華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四月二十五日,全體會議代表從上海移步到了南京市軍事管理委員會駐地,這裏馬上就要被劃為國民政府所在地了。大家在一係列政治協定上簽字,這就基本代表著國民政府誕生了。按照大家的約定,從民國五年五月一日起到民國十年五月一日止,這五年為國民政府督政時期,民國十年元月,在國民政府目前轄區內九省召開議員直選,真正坐到還政於民。其實這個時候約定的各方心裏都是這樣想的,天知道這個約定能不能兌現,過一天是一天吧。


    .免費為廣大書友提供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和無彈窗全文閱讀,如果你覺得本書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請點擊導航條上分享鏈接或複製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