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王振宇就沒有王振鵬的豔福了,因為他馬上就要去見一大幫充滿銅臭味的商人。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現在作為整個國民政府的實際掌權人,王振宇終於知道什麽叫高處不勝寒了。想想後世窩在某個角落裏大罵某某領導人無能確實是太爽了,也許這個領導人真的是非常無能,但是換自己去未必就有能了。


    連續一個多月了,王振宇都沒有睡好過覺。相比之下,護國戰爭時期也沒這麽煩惱過。


    每天看到的都是壞消息,接觸到的都是觸目驚心的事情,而最為可笑的是,王振宇這個據說是南中國最有權力的男人在麵對這些東西的時候,居然也會覺得力不從心。


    各級官僚機構的**,拖遝,好吧,這個是曆史遺留問題,可以通過縣人治縣和民主監督去慢慢解決。但是土地改革在湖南湖北廣西三省以外推不動就是正兒八經的大問題了,這是挑戰,**裸的挑戰。


    不過在仔細看過報告之後,王振宇還是忍不住歎了口氣,農村,農業,農民,所謂的三農問題豈是那麽好解決的?要知道即使是到了後世,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執政者,每年的一號紅頭文件肯定是說這個事情。


    南方九省,光是縣城就有近千個,鎮萬餘,村更是數十萬餘。這樣的情況下,漁農會要建設,就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大批的人手。而實際上,目前的國社黨工作隊能維持著讓各縣組成縣議會,實現縣人治縣都是十分吃力的。更別談什麽土地改革了,王振宇驚訝的發現,自己在湘西和廣西推行土改自然不難,這裏地廣人稀,土地矛盾本來就不大。可如果要是在整個南方這麽玩那就有點惱火了,事實上,很多省份的地方宗族勢力十分強大,你讓他用土地來換你手裏的債券,對不起,人直接就能鼓動一大幫子農民造i的反,一些土改工作隊的幹部甚至因此慘遭綁架或者是殺害,地方治安形勢也一度惡化。在來上海之前,出於維持社會問題來考慮,王振宇已經停止和暫緩了其他六省的土地改革,看樣子也隻能是慢慢通過城市化和工業化來促進這個問題的解決了。這個時候王振宇突然覺得那個被人們定性為走資派的小矮子確實是一個偉大的人物,至少他找到了一條路,或許值得自己走走。。。


    土地和農村改革還是其一,現在來上海來談的問題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華元的發行權問題,嚴格來說,就是上海金融管理權和發鈔權的問題。因為在上海以外的地區,在刺刀的保護下華雲已經成為了主流貨幣,這一點已經不需要那些上海灘的大亨們承認與否了。


    可是照理這個事情不是應該在國民政府成立的時候就已經談妥了嗎?當初不是說好五大銀行共有發行華元的權力嗎?


    對不起,有人反悔了,不過反悔的人不是王振宇和國民政府,而是四明銀行這幫子寧波人,這可就是做死的節奏了。


    王振宇實在是不理解四明銀行這幫子人的腦袋是用什麽做的,居然敢跟自己耍滑頭。如果不是自己最近有意識的控製自己的情緒,估計早就下令讓王亞樵在上海大開殺戒了,租界又怎麽了,自己要殺人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不過殺人解決不了問題,以王振宇今時今日的地位卻泄私憤就更沒必要了。所以他還是和自己的嶽父,國民政府財政部長葉祖文,以及陳光甫,宋漢章,張公權一起來見寧波幫這幫子人。


    事實上寧波幫的反悔也不全是壞事,至少給王振宇提供了形成一個不錯的思路並付諸實施的機會。


    這段日子都忙著在上海和劉鴻生、榮宗敬這些實業家聯手鼓動上海的資本家們投資輕工業的同時,王振宇一直在考慮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如何掌控政權?


    這可是一個大課題,幾乎每一個從政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整個政治生命思考的大課題。


    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說,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才是絕對的。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不可能永遠的掌握權力,因為權力這個東西很可能因為人事的變動,力量的消長而發生轉移。


    絕對的控製不是不存在,而是太難了,難到很多人窮極一生也沒能實現。


    康熙夠厲害了吧,為了實現集權,想了那麽多的辦法,什麽專折奏事,風聞言事,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精力的衰退,都了最後還不是被自己那堆兒子架在火上烤,連個傳位詔書都要藏在正大光明匾的後麵,確實是夠正大光明的!


    再想想後世那些獨裁者們,從金家到卡紮菲,那一個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權力窮盡一切辦法,殺姑父的殺姑父,解散政府的解散政府。但是解決又是如何,一想到卡紮菲的結局,王振宇就不自覺的菊花一緊,這個獨裁還真不是人人能玩的,玩的不好最後的下場實在是看不得。


    王振宇歎了口氣,自己現在麵臨的問題不就是這樣嗎?自己掌握著龐大的軍隊,卻沒有足夠的威望,在民主的體製下,最後還是要麵臨政治上的博弈。成功並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繼續新一輪的博弈,畢竟是人都是希望更進一步的,無法停止,無法休息,直到自己的政治生命徹底終結,這也太悲催了吧。而失敗呢?更可悲很可能就是萬劫不複,失去了一切的話語權,成為曆史教科書裏的一個代名詞,名聲恐怕還不如袁世凱呢?


    自己當然不願意失敗,可是民主製度下,誰能一輩子在台上?


    難道自己真的要走到獨裁的那一步上去,難懂隻有獨裁才能保證權力伴隨一生?這裏麵實在是充滿了巨大的變數,打個比方,雖然自己擁有龐大的軍隊,但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你能保證所有的軍官和士兵都忠誠於自己嗎?也許一個心存反動的士兵就能讓自己變成下一個薩達特,慢著,應該是薩達特變成下一個自己。


    永恒果然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自己放棄權力會怎樣?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自己本來就是一個穿越客,這個時候放棄權力,個人也許就此解脫了,甚至可能博一個中國華盛頓的美名,但是最後呢?看著日本人的鐵蹄踐踏我們神聖的國土?看著蘇聯人分割我們的領土?看著同胞掙紮在生死線上,易子而食?看著知識分子被踐踏,然後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看著整個民族道德淪喪?看著精英階層不負責任的移民,看著整個國家籠罩在一片灰暗之中,然後自己的當日的悲劇繼續上演。。。


    不,自己來自後世,沒有理由選擇逃避,在後世,自己因為缺乏勇氣和原則已經逃避了,這一世,絕不能逃避,哪怕最後被幹掉也萬死不辭。


    可是光有勇氣也是不行的,自己到底該怎麽玩了?


    王振宇隻能從自己所知道的曆史中去尋找答案或者資料,很奇怪,他想到了那個拒絕自己接見的蔣介石兄。這位仁兄在大陸的時候嚴格來說還真不能算是獨裁,真正的獨裁反而應該是在台灣。據說此子在台灣搞獨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沒在大陸獨裁所以丟掉了大陸!什麽情況?


    王振宇突然想起了後人對於蔣介石的評語:“民主無量,獨裁無膽。”


    是啊,蔣介石如果真是獨裁,就不會三次下野呢!對於蔣介石的三起三落,王振宇沒什麽興趣,因為這個時代有自己在,老蔣沒這個機會了。如果他繼續堅持和自己不合作的態度,那麽他最光明的前途就是稱為上海的一個投機商,要麽發達,要麽就在某一次股災之後找個高點的地方跳下去,然後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匆匆過客,在某一次茶餘飯後被突然提及一下名字後再次歸於塵土。王振宇真正關心的是,老蔣是怎麽做到下野後再次複出的。


    從政治的角度來說,政治不是過家家,一次意外的失敗很可能就是萬劫不複的結局。所以上位沒什麽,下台之後再次上位才真的是了不起。一言以蔽之,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如果不折騰幾次下野就配不上偉大這個詞。


    按照後世的流行說法,老蔣下野還能再複出的原因是因為他有一大批好學生,就是黃埔係。可是光靠這些學生就能坐穩大位啦?那國民黨最有希望搞獨裁的不該是老蔣,而應該是鄧演達或者是何應欽,真正天天在軍校主持校務的是這兩位,而之後的應該是楊傑和萬耀煌,反正輪不到隻是頂了個校長名頭的蔣介石。所以歸根到底,蔣介石最大的實力不應該是在軍隊,那應該是在哪裏呢?


    王振宇又想起了一篇關於後世美聯儲的介紹博文,他突然明白了,難怪蔣宋聯姻在曆史上處於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和著曆史學家要歌頌的不是愛情,而是這裏麵的政治聯合。


    沒錯,蔣介石最大的實力就是來自於宋家,來自於宋子文,孔祥熙為代表的金融界勢力。


    “隻要我能控製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製定法律。”美國銀行家梅耶.羅切斯爾得的話一語道破天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