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的網址:。黃興的話也不知道能被這些大佬聽進去多少但是卻讓王振宇很是感動黃興就是黃興都到這個份上了還不忘國事


    “克強公您就休息一下吧”王隆中忍不住勸道


    黃興搖搖頭又對王振宇道:“文正老弟這一次西南的事情我理解你國民政府人多嘴雜萬一走漏了消息反而壞事但是此風不可長軍隊是個暴力機構如果他淩駕於國家之上那是很危險的事情所以啊咳咳咳”


    王振宇連忙道:“這一次的事情是文正做錯了以後對外宣戰之類的事情自是要通過國民大會表決才是”


    黃興這才點了點頭又看了徐宗漢和黃一歐一眼道:“文正老弟別的我也沒什麽好交代的了我這身體是不行了可我的孩子除了一歐外都還是個孩子諸事不通一歐又是個急躁的性子我走之後妻兒老小就拜托你們諸位了”


    王振宇這一刻眼淚都出來了想想辛亥革命那年在漢陽點兵黃興是何等的精神抖擻自己當時以值班軍官的身份向其報告現如今卻是病入膏肓即將辭世了讓人如何不感傷


    黃興輕輕的拍了拍王振宇的肩膀又對孫文等人道:“這一屆國民政府任期五年這五年是以軍治政的五年這也是權宜之計可惜這第一年還沒過完我就沒辦法陪同大家一起走下去了接下來就拜托接星兄(王隆中的字)了”


    黃興這二個月也沒有今天說的話多也許這就是回光返照吧該交代的終於交代完了黃興微笑的看了眾人最後一眼腦袋輕輕的一歪放在王振宇手背上的手自然滑落所有的人立刻意識到黃興辭世了


    黃興的妻兒們頓時呼天搶地哭成一團而王振宇卻呆呆的坐在黃興身邊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第一次親眼目睹曆史名人的辭世那份震撼讓他的心久久不能平複而更多的還有對黃興的那份感激當初如果不是黃興的一紙命令自己憑什麽在當上旅長又憑什麽到南京擴充兵馬而自己起步時最大的一桶金也是黃興幫忙促成的太多太多的事情仿如昨日一般出現在王振宇的腦海中恩公走了


    中華民國五(西元1916年)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辛亥革命元勳同盟會元老國民政府主席黃興同誌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病故享年42歲


    黃興的死訊在第一時間就被國民政府向外界公布了國民政府發言人黃遠生同時想各界宣布成立黃興同誌治喪委員會並公布治喪委員會成員名單王隆中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孫文章太炎熊希齡(從北京南下)梁啟超任副主任王振宇胡漢民陳炯明廖仲愷葉祖文周質雲程潛熊克武等七十四人為委員國民大會緊急會議以全票通過為黃興舉行國葬的提案並且通過王振宇的建議把黃興葬於南京紫金山同時確認紫金山為國家公墓設立忠烈祠等一係列方案同時決定在武漢廣州長沙成都等十二座省會城市舉行公祭


    北京中央政府大總統黎元洪也發了通電致哀並指派剛剛卸任的國務總理熊希齡為自己的代表前往南京吊唁駐華公使館也發了吊唁電同時駐南京各總領館也紛紛到黃興官邸吊唁


    整個追悼活動在王振宇的要求下延長為七天軍事委員會命令所屬青年軍包括遠征軍上下為黃興戴孝


    黃興的靈堂被放在了國民政府大禮堂一口連夜趕製的金絲楠木棺材盛著黃興的遺體被放在靈堂中央四個身高超過一米八被精選出來的士兵身穿漂亮的白色鑲金邊大禮服侍立棺邊


    一副經過修飾的黃興肖像畫被掛在靈堂的正中挽聯可不是後世香港黑社會專用的什麽“沉冤待雪”而是章太炎這個大才子親筆寫的上聯是“無公乃無民國”下聯是“有史必有斯人”橫批是“浩氣長存”


    靈堂兩側按照王振宇的要求放滿了社會各界送來的花圈和挽聯所有吊唁的人從正門進來佩戴白花黑紗由右側進來繞棺一周後至左側慰問家屬同時家屬謝禮


    同時紫金山的忠烈祠和黃興紀念堂也開始施工按照王振宇的要求蔡鍔將軍的遺體從日本運回後也將葬於此而不是曆史上的嶽麓山反正中山陵估計是沒了以後紫金山上也就隻剩下忠烈祠和一堆紀念堂了


    王振宇這幾天幾乎衣不解帶的守在靈堂裏那份對黃興發自內心的尊重加之對黃興死後喪事操辦如此的極盡哀容讓國社黨內很多同盟會出身的元老紛紛點頭稱讚特別是四川趕到南京的熊克武看到王振宇對黃興如此重視也就對自己這些一直追隨在黃興左右的舊人未來的政治前途略略放心了曆史上因為黃興的追隨者在北伐之後日漸邊緣化使得黃興的曆史貢獻有意無意的被人忽視了於是很多年後當人們談起辛亥革命都會條件反射般的想到孫文可是有幾人知道所謂同盟會的十一次起義大多都是黃興在運作的其中最悲壯的黃花崗起義黃興更是身先士卒帶著炸彈隊衝入兩廣總督府辛亥革命黃興也一直奮戰在第一線而孫文卻留在國外籌款直到革命差不多要勝利了才回來出任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在親信麵前曾自信地評比孫中山、黃興:“孫氏誌氣高尚見解亦超卓但非實行家徙居發起人之列而已黃氏性質直果於行事然不免膽小識短易受小人之欺”


    黃興的幕僚李書城評價黃興:“克強總是個最平實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戰身先士卒愛護袍澤做人推誠務實容忍謙恭受謗不言詮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說己之長”


    章士釗評價黃興:“吾持以論交之武器在‘無爭’二字然持此以禦克強則頓失憑依手無寸鐵何以言之我以無爭往而彼之無爭尤先於我大於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黃克強”


    可以說黃興不是聖人但卻是個性格耿直的熱心人總是能體諒別人的難處不爭不吵因此曆史上黃興在同盟會內的威望遠遠高於孫文也就不足為奇了


    12月5日王振宇在追悼會上發表了一片白話文講話深刻追悼黃興同誌:


    “同誌們朋友們:我們的革命尚未成功而我們敬愛的黃興同誌去先一步離我們而去了在這個悲傷的時刻請允許我做一個簡短的發言談一談我眼中的黃興同誌


    黃興同誌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西元1874生於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革命時期化名李有慶、張愚誠、張守正、岡本義一、今村長藏等是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勳是國民政府第一任主席我第一次見到黃興同誌是在漢陽前線當時我在援鄂湘軍擔任管帶而黃興同誌是我們的總司令當時我們為了打退清軍冒死渡河襲擊清軍後勤重地玉帶門車站黃興同誌冒著槍槍林彈雨身先士卒最終我們炸毀了玉帶門車站保衛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竊國黃興同誌留守南京遣散民軍因為時局艱難欠餉頗多黃興同誌麵臨多方指責各方壓力最終排除萬難辦妥此事為東南穩定立下殊勳1913年二次革命黃興同誌並不主張武力討袁但是最終服從大局參加了討袁失敗後東渡日本繼續為四萬萬同胞之民權奮鬥護國戰爭時期黃興同誌積極在江浙一帶組織護**討袁後主導國民政府的成立並擔任國民政府第一任主席任職期間殫精竭慮任勞任怨終於積勞成疾不幸辭世縱觀黃興同誌的一生在革命的大是大非麵前黃興同誌從不動搖在個人榮辱麵前黃興同誌從不計較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實為我輩革命同誌之楷模


    今天我們在這裏追悼我們的革命事業的領路人黃興同誌是為了向黃興同誌表明我們的決心我們一定會繼承他的革命遺誌把我們的革命事業進行到底我們一定要完成黃興同誌最後的遺願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黃興的遺體最後是在12月6日被安放在紫金山忠的黃興墓中的靈車前往紫金山途中南京各界差不多二十萬人沿途送行青年軍第五師奉命鳴炮四十二響以示紀念


    黃興同誌去世了但是國民政府這麵大旗卻還是要繼續扛下去的但是黃興畢竟是這個政府的一號首長而且還是聯係整個國民政府的關鍵紐帶他這麽一走形成的權力真空還必須盡快填補於是南京又要開始熱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