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凡爾登要塞大約33公裏的,距離梅斯大約22公裏的小鎮德魯瓦托蒙坐落在這低矮的丘林群之間,這裏的居民大多是法國人,戰爭爆發後他們就選擇離開這個位於交戰雙方中心的鎮子。
由於地形的關係,從這個鎮子往法國方向走15公裏就是大平原了,所以在這裏,雙方的軍隊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慘烈廝殺。這是1916年的事情了,在1917年5月20日德魯瓦托蒙這個小鎮被載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冊,最終影響了整個一戰走向的凡爾登反擊戰就是以這個鎮子為中心開始的。
很多年後,法國人在這個鎮子上修建了凡爾登反擊戰紀念碑,以紀念在這次著名戰役中光榮犧牲的中法兩國官兵,九十年後,中華聯邦第22任總統王振宇的孫子王誌遠親臨此地向參戰這次反擊戰的中華聯邦的先烈們敬獻花圈。
不過現在,5月20日對於交戰雙方來說都還是個普通的日子。
戰爭結束以後,相關的軍史學研究專家查閱了幾乎所有的相關資料,詳細的連參戰雙方連一級軍官的名字和簡曆都查清楚了,唯獨沒有找到雙方最高指揮官關於這次作戰的計劃或者是書麵命令。最後他們得出了一個最接近真相的結論,這場改變一戰走向的會戰完全是一個意外。
郭猛和李大超兩個特務營是第一時間趕到這個名叫德魯瓦托蒙的小鎮的,因為遠征軍司令部給他們下達的命令是盡可能的和德軍進行近距離接觸,為後續做向前運動的部隊做戰術預警。
但是很顯然,此前有軍中猛虎之稱的郭猛中校和有野狐之稱的李大超中校的好運氣在此前一係列露臉的行動中全部用完了,這次任務執行的結果就是直接改變了兩個人的軍旅生涯。
當他們進入這個小鎮的時候,小鎮不遠處的小土丘上,一個團的德軍抵達了,然後讓人哭笑不得是,這些德軍也大搖大擺的走進了鎮子,當時的時刻是當地時間上午八時三十分。導致這個錯誤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丘陵地區一次罕見的晨霧,雙方的能見度都不怎麽樣,所以他們同時走到了鎮中的中心。
當兩撥人同時看清對方是敵人的時候,大家沒有急著開槍,因為現在雙方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近到無論自己身手多麽好都躲不開隨時會飛來的子彈。於是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李大超和郭猛兩大虎將和德軍的軍官在相距不到一米的地方互相選擇用眼睛殺死對手,但就是不開槍也不說話,三個人的位置都尷尬的要死,一旦開火,這三位誰也活不了。於是大家十分難得而且默契的向後輕輕的挪起了步子,都十分小心翼翼的拉開彼此的距離,避免刺激對方開火。
這種氣氛實在是太壓抑了,第一個扛不住的是李大超,這個機靈的河南小夥子在後退了三步之後第一個清醒過來,怕毛啊,直接往地上一趴不就安全了。結果李大超當地的一瞬間,郭猛和那個德**官都氣的大罵混蛋,不過強烈的求勝**還是讓兩個家夥選擇有樣學樣趴在了地上。而不明情況的士兵都以為對方開槍了,總之,他們選擇了互射,凡爾登反擊戰中就此打響。。。
最讓人苦笑不得是,被後人稱為修羅地獄之戰的凡爾登反擊戰中最先相遇的人,中**人李大超,郭猛以及德軍少校龍德斯泰特,這三個最該死的家夥居然都沒死。李大超因為在這次戰鬥中身負重傷,傷愈後被判定不適合繼續擔任野戰軍軍官,而不得不於1918年退役,後來在白崇禧的特別關心下,李大超被保留軍籍,然後調往安保司令部四川總隊任職,此後在安保係統晉升少將,調任武漢安保指揮學院擔任特種作戰係主任。在此後的曆史中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而郭猛雖然也受傷了,不過他的運氣要比李大超好,傷的不重,康複後晉升陸軍上校,戰爭結束後調任青年軍某師團長,近衛師某旅準將旅長,中央軍委警衛團少將司令員,南京警備區司令員,江蘇省軍區司令員,河北省軍區司令員,聯邦駐越南王國防衛司令,聯邦駐朝鮮王國防衛司令,聯邦憲兵司令部上將司令,然後光榮退休。
相比之下,三人中最幸運的還是那個德國佬,龍德斯泰特不僅沒有受傷,而且還成功的從戰場上突了出去,在德軍係統中居然最後還混到了元帥,這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扯遠了,還是回到這場戰鬥上來,德魯瓦托蒙戰鬥一打響,交戰雙方的指揮官都大吃一驚。白崇禧吃驚是因為他沒料到德軍會走這裏,小諸葛原本的計劃還打算從這裏繞過去側擊返回的德軍了,結果沒成想迎頭裝上了,這些德國佬為什麽不走公路呢?
而魯登道夫吃驚則是因為他明明已經為了避免陣地戰而十分保守的選擇放棄走公路,通過走丘陵回去了,可是中**隊依然出現在了自己麵前,這到底是什麽情況?中國人難道不守陣地,而是拉出來和自己打野戰了?
魯登道夫十分果斷的下達了命令:“命令先頭師立刻繞過德魯瓦托蒙鎮,從側後擊潰該死的中**隊,同時後續部隊跟進,這個該死的丘陵地帶不適合我們的兵力展開,大家要迅速通過這十二公裏。”
曆史是如此的驚人,就在離魯登道夫指揮部不到4公裏的一個小山頭,白崇禧也下達了同樣的命令:“現在我們要進行運動戰,告訴夏威他們,不要去管這個小鎮子的得失了,堅決往敵人側後插,貼上去,把敵人打亂。”
而悲劇的事情發生了,雙方官兵都嚴格執行了各自指揮官的命令,大家幾乎都十分熱情的玩起了運動戰,不斷的朝著對方的縱深狠狠的插下去,然後再試著搶占製高點去攻擊對方。再然後,再然後就開始大規模流血了。。。
中國歐洲遠征軍第一軍第一師是在上午的十點左右進入到這個戰場的,由於廖磊師長同時是第一師的師長,所以實際指揮權在參謀長衛立煌和政治指導部主任蔣誌清手中,瘦高帥氣的蔣誌清是跟隨13團團長陳誠一起行動的。
根據這位字中正的蔣誌清兄的回憶錄記載,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是空前的。
“當我們走進戰場的時候,戰鬥已經在很多個小土丘上打響了,空中的霧氣讓我們雖然聽見了震天的槍炮聲和廝殺聲,卻不清楚敵人的情況,想來德國人的情況比我們還糟糕,因為我們重炮部隊正在抓緊每一分鍾的時機在轟擊這他們的側後。那種炮彈差不多和我齊腰高,真挨一發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很慶幸,事後我才知道由於諸多原因,德**隊一直引以為傲的炮兵部隊沒能在這次戰鬥中發揮多少作用,這或許是我們全體遠征軍的幸運。。。我們在通過好幾個丘陵地帶的時候都看見有我們的兄弟部隊在和德軍進行激烈的對射,個別高一點的地段為了避免被流彈打中我們甚至不得不躬身通過。很難想象僅僅十六年的功夫,我們就敢跑到歐洲來和列強作戰,而且還是如此混亂的戰場,不時看到兄弟部隊和德軍展開白刃戰,但是我們被要求不得增援,司令部給第一師的命令是狠插德軍的側後,隻是我們跑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也沒找到這個側後在那裏,戰鬥差不多在十幾公裏的丘陵上同時打響,隨著奔跑的繼續,不時有一小股迷路的德軍出現在我們麵前,起初我們還能仗著人多的優勢輕鬆收拾他們。可是跑到後來,我和陳誠驚訝的發生,整個13團近四千名官兵還能跟上我們居然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官兵在這場混戰中脫離了建製各自為戰,這種情況實在是讓我始料未及。但是我們現在在歐洲,除了死戰到底實在是沒有第二個選擇了。所以我們隻能戰鬥到底,好在不時還會有小股走散的自己人補充到我們的隊伍裏來,他們中間有第一師的也有第二師,甚至還有第五師的。反正走到最後我們和德軍的輜重部隊交上火的時候,我們居然還有三千多人。。。”
實際上,這一次戰鬥也是改變蔣誌清命運的戰鬥,因為十分幸運的是,由於壓力過大導致精神恍惚的德軍元帥興登堡居然和這支輜重部隊待在一起,而魯登道夫得知興登堡遠水麵臨危險的時候,已經無法有效指揮部隊的他選擇了放棄,親自帶著一個團的德軍把元帥閣下撈了出來。隨後魯登道夫和興登堡成功突圍並對第二次凡爾登戰役的失敗承擔全部責任,戰後,在慕尼黑的啤酒館裏,你可以經常看到這位一戰時期著名的德軍將領。。。
由於地形的關係,從這個鎮子往法國方向走15公裏就是大平原了,所以在這裏,雙方的軍隊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慘烈廝殺。這是1916年的事情了,在1917年5月20日德魯瓦托蒙這個小鎮被載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冊,最終影響了整個一戰走向的凡爾登反擊戰就是以這個鎮子為中心開始的。
很多年後,法國人在這個鎮子上修建了凡爾登反擊戰紀念碑,以紀念在這次著名戰役中光榮犧牲的中法兩國官兵,九十年後,中華聯邦第22任總統王振宇的孫子王誌遠親臨此地向參戰這次反擊戰的中華聯邦的先烈們敬獻花圈。
不過現在,5月20日對於交戰雙方來說都還是個普通的日子。
戰爭結束以後,相關的軍史學研究專家查閱了幾乎所有的相關資料,詳細的連參戰雙方連一級軍官的名字和簡曆都查清楚了,唯獨沒有找到雙方最高指揮官關於這次作戰的計劃或者是書麵命令。最後他們得出了一個最接近真相的結論,這場改變一戰走向的會戰完全是一個意外。
郭猛和李大超兩個特務營是第一時間趕到這個名叫德魯瓦托蒙的小鎮的,因為遠征軍司令部給他們下達的命令是盡可能的和德軍進行近距離接觸,為後續做向前運動的部隊做戰術預警。
但是很顯然,此前有軍中猛虎之稱的郭猛中校和有野狐之稱的李大超中校的好運氣在此前一係列露臉的行動中全部用完了,這次任務執行的結果就是直接改變了兩個人的軍旅生涯。
當他們進入這個小鎮的時候,小鎮不遠處的小土丘上,一個團的德軍抵達了,然後讓人哭笑不得是,這些德軍也大搖大擺的走進了鎮子,當時的時刻是當地時間上午八時三十分。導致這個錯誤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丘陵地區一次罕見的晨霧,雙方的能見度都不怎麽樣,所以他們同時走到了鎮中的中心。
當兩撥人同時看清對方是敵人的時候,大家沒有急著開槍,因為現在雙方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近到無論自己身手多麽好都躲不開隨時會飛來的子彈。於是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李大超和郭猛兩大虎將和德軍的軍官在相距不到一米的地方互相選擇用眼睛殺死對手,但就是不開槍也不說話,三個人的位置都尷尬的要死,一旦開火,這三位誰也活不了。於是大家十分難得而且默契的向後輕輕的挪起了步子,都十分小心翼翼的拉開彼此的距離,避免刺激對方開火。
這種氣氛實在是太壓抑了,第一個扛不住的是李大超,這個機靈的河南小夥子在後退了三步之後第一個清醒過來,怕毛啊,直接往地上一趴不就安全了。結果李大超當地的一瞬間,郭猛和那個德**官都氣的大罵混蛋,不過強烈的求勝**還是讓兩個家夥選擇有樣學樣趴在了地上。而不明情況的士兵都以為對方開槍了,總之,他們選擇了互射,凡爾登反擊戰中就此打響。。。
最讓人苦笑不得是,被後人稱為修羅地獄之戰的凡爾登反擊戰中最先相遇的人,中**人李大超,郭猛以及德軍少校龍德斯泰特,這三個最該死的家夥居然都沒死。李大超因為在這次戰鬥中身負重傷,傷愈後被判定不適合繼續擔任野戰軍軍官,而不得不於1918年退役,後來在白崇禧的特別關心下,李大超被保留軍籍,然後調往安保司令部四川總隊任職,此後在安保係統晉升少將,調任武漢安保指揮學院擔任特種作戰係主任。在此後的曆史中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而郭猛雖然也受傷了,不過他的運氣要比李大超好,傷的不重,康複後晉升陸軍上校,戰爭結束後調任青年軍某師團長,近衛師某旅準將旅長,中央軍委警衛團少將司令員,南京警備區司令員,江蘇省軍區司令員,河北省軍區司令員,聯邦駐越南王國防衛司令,聯邦駐朝鮮王國防衛司令,聯邦憲兵司令部上將司令,然後光榮退休。
相比之下,三人中最幸運的還是那個德國佬,龍德斯泰特不僅沒有受傷,而且還成功的從戰場上突了出去,在德軍係統中居然最後還混到了元帥,這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扯遠了,還是回到這場戰鬥上來,德魯瓦托蒙戰鬥一打響,交戰雙方的指揮官都大吃一驚。白崇禧吃驚是因為他沒料到德軍會走這裏,小諸葛原本的計劃還打算從這裏繞過去側擊返回的德軍了,結果沒成想迎頭裝上了,這些德國佬為什麽不走公路呢?
而魯登道夫吃驚則是因為他明明已經為了避免陣地戰而十分保守的選擇放棄走公路,通過走丘陵回去了,可是中**隊依然出現在了自己麵前,這到底是什麽情況?中國人難道不守陣地,而是拉出來和自己打野戰了?
魯登道夫十分果斷的下達了命令:“命令先頭師立刻繞過德魯瓦托蒙鎮,從側後擊潰該死的中**隊,同時後續部隊跟進,這個該死的丘陵地帶不適合我們的兵力展開,大家要迅速通過這十二公裏。”
曆史是如此的驚人,就在離魯登道夫指揮部不到4公裏的一個小山頭,白崇禧也下達了同樣的命令:“現在我們要進行運動戰,告訴夏威他們,不要去管這個小鎮子的得失了,堅決往敵人側後插,貼上去,把敵人打亂。”
而悲劇的事情發生了,雙方官兵都嚴格執行了各自指揮官的命令,大家幾乎都十分熱情的玩起了運動戰,不斷的朝著對方的縱深狠狠的插下去,然後再試著搶占製高點去攻擊對方。再然後,再然後就開始大規模流血了。。。
中國歐洲遠征軍第一軍第一師是在上午的十點左右進入到這個戰場的,由於廖磊師長同時是第一師的師長,所以實際指揮權在參謀長衛立煌和政治指導部主任蔣誌清手中,瘦高帥氣的蔣誌清是跟隨13團團長陳誠一起行動的。
根據這位字中正的蔣誌清兄的回憶錄記載,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是空前的。
“當我們走進戰場的時候,戰鬥已經在很多個小土丘上打響了,空中的霧氣讓我們雖然聽見了震天的槍炮聲和廝殺聲,卻不清楚敵人的情況,想來德國人的情況比我們還糟糕,因為我們重炮部隊正在抓緊每一分鍾的時機在轟擊這他們的側後。那種炮彈差不多和我齊腰高,真挨一發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很慶幸,事後我才知道由於諸多原因,德**隊一直引以為傲的炮兵部隊沒能在這次戰鬥中發揮多少作用,這或許是我們全體遠征軍的幸運。。。我們在通過好幾個丘陵地帶的時候都看見有我們的兄弟部隊在和德軍進行激烈的對射,個別高一點的地段為了避免被流彈打中我們甚至不得不躬身通過。很難想象僅僅十六年的功夫,我們就敢跑到歐洲來和列強作戰,而且還是如此混亂的戰場,不時看到兄弟部隊和德軍展開白刃戰,但是我們被要求不得增援,司令部給第一師的命令是狠插德軍的側後,隻是我們跑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也沒找到這個側後在那裏,戰鬥差不多在十幾公裏的丘陵上同時打響,隨著奔跑的繼續,不時有一小股迷路的德軍出現在我們麵前,起初我們還能仗著人多的優勢輕鬆收拾他們。可是跑到後來,我和陳誠驚訝的發生,整個13團近四千名官兵還能跟上我們居然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官兵在這場混戰中脫離了建製各自為戰,這種情況實在是讓我始料未及。但是我們現在在歐洲,除了死戰到底實在是沒有第二個選擇了。所以我們隻能戰鬥到底,好在不時還會有小股走散的自己人補充到我們的隊伍裏來,他們中間有第一師的也有第二師,甚至還有第五師的。反正走到最後我們和德軍的輜重部隊交上火的時候,我們居然還有三千多人。。。”
實際上,這一次戰鬥也是改變蔣誌清命運的戰鬥,因為十分幸運的是,由於壓力過大導致精神恍惚的德軍元帥興登堡居然和這支輜重部隊待在一起,而魯登道夫得知興登堡遠水麵臨危險的時候,已經無法有效指揮部隊的他選擇了放棄,親自帶著一個團的德軍把元帥閣下撈了出來。隨後魯登道夫和興登堡成功突圍並對第二次凡爾登戰役的失敗承擔全部責任,戰後,在慕尼黑的啤酒館裏,你可以經常看到這位一戰時期著名的德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