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說到這裏,擺擺手道:“除了又錚和汝霖留一下,其他人就散了吧!”


    說到這裏段祺瑞又補充了一句:“大家如果還認我這個總理,就記住了,咱們這個政府寧可垮台也絕不賣國,至於未來老張家也好,老李家也罷,誰要賣國那是他們的事,我段芝泉還要這張臉皮。。。”


    等人都離開了,段祺瑞看了看坐在自己麵前的徐樹錚,又看看了曹汝霖。思考了一會兒輕聲問道:“又錚啊,這次是我錯了,不該不聽你言,用錯了人辦壞了事,你說咱們還能東山再起嗎?”


    徐樹錚聽到這裏忍不住鼻子一酸道:“總理,您別真沒說,這次是咱們這些弟兄們不爭氣,三十萬大軍硬是讓吳小鬼他們十幾萬人給打垮了沒事我們對不起總理您啊!”


    頓了一下,徐樹錚又道:“總理,咱們眼下整頓了一下隊伍,到還有七八萬人,此外張勳和倪嗣衝的人馬在徐州並未損傷,細細算來我們還有十二萬人馬,這個本錢總還是有的。”


    段祺瑞聽到這裏背往後一靠歎道:“元氣大傷啊,元氣大傷,這次我們和曹仲珊他們這麽一頓爛打,最後誰也沒落好啊!他們直係還可以退到河南重振旗鼓,我們呢?我們去哪兒?大事去矣!又錚你就不要寬慰我了,我心裏難受啊!”


    “總理!”徐樹錚還想寬慰段祺瑞兩句,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僅僅一周的時間,原本還能跺跺腳就讓北方抖三抖的皖係居然就這麽煙消雲散了。別看北京城裏還殘存了七八萬人,這些人都是些殘兵敗將,士氣光了不說,裝備也丟了大半。根據徐樹錚對張作霖這個胡子的了解,這些軍隊最後的結局就是被張作霖吞進肚子裏。


    曆史上的皖係在第一次直皖戰爭失敗之後尚能依托山東,浙江,福建的地盤苟延殘喘了幾年功夫,但是現在的皖係丟掉了直隸之後就沒什麽地方可去了,浙江福建在南方的國民政府手裏,山東到還是在直隸手中,但是這地方不產錢,到是盛產土匪。而且戰略態勢非常不好,東部是小日本占著,西部是死對頭直係,南部是國民政府,北部估計就是奉係了,典型的四戰之地,拿著這麽一塊地方要想東山再起估計夠嗆。


    段祺瑞是何等精明的一個人,他看了看有些坐立不安的曹汝霖道:“汝霖老弟啊,不用多心,我知道你和南邊有聯係,我們這一係人馬現在也就是山東這麽一個棲身之地了,可是我想知道南邊能不能答應,這個差事我思來想去也隻能委托你了。”


    曹汝霖聽到這話臉都羞紅了,還能說什麽,隻能連忙點頭應允。


    7月28日,段祺瑞簽發命令通電全國宣布下野。


    這時全國上下已經陷入到了一個極端混亂的局麵中了。。。


    首先是直係第一個陷入混亂狀態,這次北方的大戰直係是先勝後敗,不過曆史發生了偏差,吳佩孚的兵敗並不是因為馮玉祥的倒戈。


    相反馮玉祥還力挽狂瀾救下了整個直係,關鍵時刻是馮玉祥帶著自己的第十一師在保定成功的擊敗了前來追擊的奉軍李景林部。這才使得吳佩孚的第三師主力得以成功退往河南,直係軍隊此戰損失慘重,從出征時的十五萬人到最終退回河南的不到三個師六萬多人,差不多已經是折了老本了。曹錕對於整個直係的未來失去了信心,先發了一個抗議日本出兵幹涉中國內政的通電,然後就十分幹脆的宣布下野了。而身為直係大腦陸建章麵對這樣的局麵思來想去之後,在來勢洶洶的奉軍麵前,他向吳佩孚提出了倒向國民政府的主意。按照陸建章的想法,隻要把河南的地盤歸到國民政府名下,奉軍自然不敢再繼續南下了。


    陸建章的想法無異於為代表王振宇全權負責北方事務的楊度打開了一個新思路,正在天津的楊度立刻稟告了王振宇。


    王振宇拿著楊度的電報思來想去後,下令把楊永泰請來:“暢卿兄啊,這次北方的事情有些風險,想來想去,還得派你這個北洋通去一下,依靠你過去的一些朋友,做做直係和皖係的工作。他們這一次是鷸蚌相爭,讓張奉這個漁翁得利了,我感興趣的是山東和河南的地盤,如果他們願意接受改編交出地盤,那麽對他們的安置我的底線是,保留他們的軍隊,逐步進行改造,吳佩孚的直係軍隊就向西走,皖係的軍隊則改編為蒙古邊防軍,暫時駐防在山東就是了。”


    楊永泰自詡為謀士,可他一聽王振宇的話立時就佩服的不行:“大帥高啊,此計一出,我們離全國統一就不遠了。”


    想了一下,楊永泰又皺起了眉頭補充道:“不過大帥,咱們還得防著幾點,第一是日本人和奉張的反應,咱們這麽個動作放在他們眼裏就屬於吃相很難看了,等於一下子把河南和山東拿到手了,指不定還會大打出手。第二就是吳佩孚和段祺瑞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現在允許他們保留軍隊,這些人眼下是迫於形勢未必真心歸附,將來隻怕會尾大不掉。第三就是咱們自己這邊,一下子擴大兩個省,就會涉及到許多層麵的調整。。。說這些並非卑職想的太多,而是卑職很是怕把您這個差事辦砸了!”


    王振宇笑了笑道:“無妨,無妨,我之所以用暢卿老兄你去辦這個差事,看中的就是你深慮深遠這一點。你大膽去做,日本那邊和奉張那邊我還真瞧不上,一來現在是戰時,咱們和日本都是協約國,公開出兵他們不敢,這次幫著奉張打直係都是偷偷摸摸的。全麵武裝幹涉可能不大,這是其一。其二是奉張的勢力,你不要高估他們的戰鬥力,這次他們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歸根到底不是他們強,而是直皖兩係都已經互耗的傷了元氣了,奉張不過是趁虛而入撿了便宜而已。不過你的擔心還是很有必要,我會安排軍隊進駐山東和河南地區以策萬全的。至於直軍和皖軍在改編之後會不會反水的問題也不是問題,咱們隻要牢牢的控製住他們的軍需供給,這軍隊自然而然就會控製在我們手裏,這點自信我們還是要有的。”


    其實王振宇還有二個觀點沒說,一個是無論是直係還是皖係現在的地盤都養不活自己的軍隊。和曆史上相比,皖係沒了浙江,直係沒了湖北,這兩個大財源如今可都是自己的地盤。所以嚴格來說,這種軍閥部隊大抵是有奶就是娘的,不過這加在一起小十萬人馬,真要養起來也不是小數,不過這不是王振宇要操心,山東、河南兩省的地盤到手再說。第二個就是人是有慣性的,自己隻要給直軍和皖軍同等待遇,那麽隨著時間的發展,最後的結局隻有一個,溫水煮青蛙,他們最後隻能繼續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了。在待遇方麵,王振宇自認除了無法滿足軍閥的**感外,青年軍在其他方麵都是北洋比不了的。


    但是這事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畢竟人家現在是有兵有地盤的,不一定好收拾。不過好在才1917年,自己剛才的想法還是有可操作性的,不然等吳佩孚和徐樹錚過了軍閥癮再想收編就難了。不過來自後世的王振宇卻很樂意去挑戰一下,畢竟這兩位雖然被定義為階級敵人,但是這兩位愛國的本質你卻不能否認,尤其是吳佩孚,民國第一條好漢。


    想到這裏王振宇又交待了楊永泰幾句:“暢卿啊,有幾件事情你要記得辦,第一是我要在武漢見到吳佩孚和徐樹錚這兩個人,第二所有談判的基礎是青年軍進駐山東和河南兩省,第三段祺瑞到南方國民政府任職。這些都是可以慢慢談的,不要怕奉軍進入這兩省的地盤,這兩塊地盤我們拿下河南就是賺的,多得個山東那就是意外之喜了。剩下的能談成什麽樣就看你暢卿兄的本事了。”


    楊永泰似乎明白了點什麽:“聽大帥您的意思,您隻要這軍隊,對地盤到不是很在意了,卑職這麽理解可有偏差。此外大帥,論戰鬥力,無論是皖軍還是直軍都不如我青年軍,您收編他們又能做什麽呢?”


    王振宇笑了笑道:“沒太多偏差,河南和山東本來就是土地矛盾相對集中的地方,民不聊生,匪患嚴重。我們就算順利拿下了也還有很多問題要去解決,我很擔心最後會拖延我們南方的這個五年發展規劃。相比之下,吳佩孚和徐樹錚如果被我悄悄收編,最不濟我們也可效仿劉湘楊森他們現在的例子,讓這支軍隊西進,替我們對付陝西的陳樹藩和隴上八鎮,收複西北了。所以暢卿此去不用壓力太大,要有吳佩孚,徐樹錚不接受收編的心理準備,他們這些人不到最後關頭都是不落淚的主。也許非得奉張和日本人把他們逼到絕路上咱們收編這事才有戲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