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曆史上的汪精衛其實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至於後來表現出來的懦弱無能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穿了鞋的緣故。到不是說人穿鞋膽子就變小了。而是誘huo不足的時候他已經犯不著去涉險了。最後日本人不就成功的誘huo著汪精衛去犯險當漢奸了嗎。


    現在擺在汪精衛麵前就有一個十分充足的誘huo。把孫中山推上國民政府第一人的位置上去。


    這話聽著就奇怪。我們的孫文先生不已經是國民政府主席了嗎。這可是貨真價實的第一人啊。話是沒錯。但是實際不是那麽回事。至少孫文自己就沒覺得自己是第一人。你見過第一人還需要去武漢參加會議的嗎。


    整個南京別看這個主席。那個議長。部長之類的一堆。誰心裏都跟明鏡似的。國民政府最有權力的人根本不在這座長江下遊的大都市裏。這個最有權力的人一直高居在中遊的武漢。俯視著整個萬裏河山。為什麽光複會係和進步黨係能和實力強大的同盟會係分庭抗禮公開叫板。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他們得到了王振宇或明或暗的支持。


    同盟會係在黃興死後也出現了分裂的情況。比如程潛。熊克武。於右任這些人慢慢的投向了王家叔侄。要知道黃興在同盟會係內的威信是僅次於孫文的。這個局麵也是讓孫文很是頭痛的。但是今非昔比。如今的國社黨嚴格來說是個鬆散的政治聯盟。黨內紀律什麽的並不嚴格。至於國民政府主席雖然看起來很有地位。實際上讓參政院和立法院兩院這麽一分。孫文就變成了一個會議召集人了。


    如果換成王隆中這種胸無大誌的人。也就算了。頂個虛名就頂個虛名吧。總比連個虛名都沒有的強。


    可是對於孫文這種充滿革命理想的人來說。這還不如殺了他來的直接。


    誠然。更多更快章節請到。相比過去反滿革命的時候。現在國民政府主席的位子坐起來滋潤多了。住著豪華的官邸。十幾個仆婦下人服侍著。出入是有專門的警衛部隊和汽車。吃喝用住全部都是免費的。這樣的日子放在過去也就是皇帝才有的待遇了。


    可這不是孫文想要的。他更希望能夠真真切切的把國民政府的決策權抓在手裏。可偏偏現在這個國民政府主席怎麽看都像是一個貶值的產物。孫文在今年四月的時候曾第一次以國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前往國民大會的兩院做國民政府工作報告。結果當時就差點讓議員們折騰的下不來台。更多更快章節請到。那一刻孫文對於民主製度也充滿了厭惡和憎恨。從此以後孫文基本上不會出席國民大會的各項會議。實際上參政院和立法院的議員們還真沒有針對誰的意思。因為即使是獲得王振宇支持的進步黨係的熊希齡總理前往國會公幹也難免遭到議員們的噓聲和質問。由於議員可以直接質詢政府各部門的工作。所以最常見的還不是國民政府主席和總理受氣。而是各部的部長們。那肺都有氣炸的風險。不過沒關係。隨著這種事情發生的次數增多。如今這些被召去質詢的部長們也變成老油條了。磨起嘴皮子來還不一定誰問倒誰呢。第一時間更新


    汪精衛把這一切的混亂都歸結於武漢高高在上的那位。這個混蛋反正是死死的握著軍權和財權。從來也不見那個不開眼的議員敢去質詢他。汪精衛的這個觀點孫文也是比較認同的。不過汪精衛接下來的觀點。孫文就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主席。現在北方戰事連連。青年軍主力在外。正是您領導國民政府徹底擺脫大軍閥控製的天賜良機啊。”汪精衛和林森差不多是鼓動孫中山推翻王振宇反動政權運動中表現的最積極的兩位了。


    孫文對此忍不住搖搖頭。更多更快章節請到。這兩位手裏都是沒有一兵一卒的。都不知道他們哪裏來的信心和勇氣。而且這個信心和勇氣還大的足以讓他們去推翻手握重兵的王振宇。


    孫文沒信心不代表汪精衛沒信心。至少在同盟會係內部。包括胡漢民在內的許多大佬對於汪精衛他們的行為采取的是暗中支持的態度。這也使得汪精衛越來越有信心。這次北方混戰開始後。汪精衛就和林森他們鼓搗了一個超級大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通過非正常渠道。推翻王振宇。


    那麽什麽是非正常渠道呢。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按照現在的國民政府的製度。要免掉王振宇的職務隻有二個正常渠道。第一條是王振宇自然死亡或者主動辭職。而目前王振宇年紀輕輕而且神經正常。所以這第一條基本就不用考慮了。第二條則是走正常流程。在民國十年。也就是1920年4月。第一屆國民政府任期結束後。首先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全體委員在委員長候選人的表決中把王振宇否決掉。不然這個委員長放到國民大會兩院討論的時候又隻有一個人選了。其次是兩院駁回候選人。不過接下來鬼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現在最大的問題還就在這裏。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誰敢保證自己能控製國民大會的幾百位議員。尤其是在王振宇給大家帶來了幸福和希望的時候。


    所以正常渠道是走不通的。要想推翻如日中天的王振宇隻能走不正常的渠道。


    汪精衛甚至做了很多的設計。比如說。趁著王振宇到南京公幹的計劃。調動孫文身邊的警衛人員突然發難對王振宇實施抓捕。可是很顯然孫文是不會同意的。這位先行者可是很愛惜自己羽毛的。又比如說。策動王振宇手下有野心的將軍發動軍事政變取代王振宇。可是一來武漢和南京地區的青年軍都忠誠於王振宇。二來青年軍的製度決定了這個計劃的實操性不強。首先軍隊的軍官來自於軍校。幾乎都打亂了上下級關係。其次就算可以控製軍隊。在武器和物資都被嚴格控製的情況下。估計怎麽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麽結果來。。。思來想去。汪精衛的思路又回到了老本行上去了。暗殺。


    應該說暗殺確實是一個看起來比其他計劃要靠譜的多的計劃。起碼具有實際操作性。


    別看王振宇如日中天。別看他青年軍這套體製設計的十分嚴謹。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其個人威望上和複雜的社會關係網上的。隻要他本人出個什麽意外。繼任者根本不可能繼續按照現有的這個套路去走。因為誰都沒有王振宇的這個威望和關係網。你能保證葉祖文。劉鴻生。劉國鈞。周質雲這些靠著王振宇才發達起來的大亨在經濟上繼續支持你。


    所以汪精衛很快就跟當初的土肥原賢二一樣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和核心點。那就是王振宇這個人。隻要這個憑空出世的人突然離世。那麽整個政局就會毫不客氣的被重新洗牌。其身後的龐大的政治軍事經濟遺產可以讓諸位大佬好好的瓜分瓜分。可是要暗殺掉王振宇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人顯然不是汪精衛靠個人能力能夠做到的。他必須借助各種力量來實現這個看起來幾乎不可完成的任務。這裏麵自然也就包括日本人的力量。。。


    汪精衛第一步自然是不會傻傻的就去安排人去搞暗殺。這一步雖然很重要。但卻不是最關鍵的步驟。暗殺再有效卻也無法決定政治的最終走向。用最通俗的話來說。暗殺隻能把水攪渾。


    汪精衛要的不是王振宇的命。而是他屁股底下的寶座而已。所以他第一個要確保的是王振宇死後的局勢能夠朝著自己設想的方向走。別最後自己辛苦了半天卻為別人做了嫁衣。


    所以汪精衛第一步是要在軍中物色可以替孫先生在王振宇死後掌控住整個青年軍的人物。而在目前的青年軍體係中。汪精衛選擇的是目前聲望最高的白崇禧。這位可是遠征歐洲擊敗了德國人的大英雄。而且汪精衛在南京方麵接待白崇禧的時候。就從白崇禧的眼中看到了一股熊熊燃燒的。那是一種野心。甚至比汪精衛還要大的野心。汪精衛知道自己根本控製不了這樣一個人物。唯一能做的就是與之合作。


    在和白崇禧的幾次私下接觸之後。汪精衛更是明確了這一點。白崇禧給自己的感覺就是滑不溜手。反正無論如何暗示或者明示。這位就是不吭氣。但是汪精衛的的知覺告訴自己。白崇禧的內心似乎也很期待意外的發生。


    除了白崇禧外。軍界的另外一個大佬許崇智雖然明確的多。卻也消極的多。人家一聽汪精衛的來意就哈欠流:“我說兆銘老弟啊。這都民國幾年了。還折騰個什麽勁啊。現在老百姓盼的就是天下太平的日子。少點鬧騰是最好的。。。”


    汪精衛在許崇智這裏吃了閉門羹。而原屬同盟會係的李烈鈞嚴格來說屬於黃興一係。而且已經調去歐洲了。無論怎麽看都靠不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