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後世那些動不動用在下好大一盤棋來掩蓋自己無能的統治者不同,王振宇現在是正兒八經的在下好大一盤棋,雖然他是個象棋水平很臭,圍棋幹脆一竅不通的角色。
但是這並不妨礙王振宇在中國這個大棋盤上下出好棋來,這第一步好棋就是在西藏。中華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9月12日,就在舉國上下都把目光投向徐州的時候的。在拉薩,一件永載史冊的事情正在發生。
劉湘,一個地主家出生的雜牌軍將領,在這一天迎來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刻。許多年後,已經退出軍界並成為商人的劉湘在茶餘飯後依然不忘吹噓一句:“老子這輩子最得意的時候也就是帶著咱們川軍開進拉薩,**喇嘛不但不敢放屁,還得規規矩矩的給老子獻哈達……”
這一天,劉湘統帥的“叛軍”開進了拉薩,不過和昌都不一樣,在這裏雙方並沒有進行交火。西藏的大貴族們在獲得了劉湘“不縱兵,不搶掠,不改製”的三不承諾後,也顧不上**佛爺的意思了,直接命令麾下已經被川軍打的聞風喪膽的藏族勇士們從拉薩撤軍。
而劉湘按照王振宇的意思,勒令所有貴族家的兒子凡是未滿十八歲的必須前往武漢陸軍大學學習,不畢業不得回藏。這大概就是質子的意思了。這條規定還被作為製度定了下來,一直被嚴格執行。
而索觀瀛也回到了豐厚的回報,噶廈的噶倫雖然沒輪到他,但是一個昌都總管都足以讓他幸福好一陣子了。
和十三世**的談判自然就不是我們劉將軍的事情了,他的軍隊在征服西藏之後就麵臨改組的問題,這支二萬人的部隊就正式更名為西藏邊防軍,按照王振宇的意思,藏人也要承擔兵役的任務,而且是和漢族軍隊混編,人數大概是在一萬人作用,西藏邊防軍的軍官也按照這個比例分配。
而和十三世**的談判是王振宇派來的西藏問題特派員陳紹負責的,而陳紹平日不出手,一出手就很是不凡。
“從即日起,西藏為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藏族亦視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無論漢化還是藏化都受到民國法律的保護。承認藏傳佛教的全部特權,以及**,班禪等活佛現有的政治地位。西藏噶廈地方政府予以撤銷,整個西藏地區設置內藏(以拉薩為首府),外藏(以昌都為首府),後藏(以日喀則為首府),前藏(以馬爾康為首府),青藏(以西寧為首府)這五個省區分治。其他問題待日後繼續磋商解決。”
這實際上是把整個西藏的權力一分為五了,**雖然依舊是西藏名義上的統治者,但是實際號召力大大降低。而且陳紹的這個方案一經提出就立刻獲得了包括班禪,熱振等為代表的活佛的支持和認可。因為按照這個分法,雖然**的權力削弱了,但是他們這些地方性活佛和背後的貴族勢力卻獲得了好處,至少不用再被拉薩掌握生殺予奪的大權了,感覺自由了。
陳紹的這個五藏分治的策略事後被證明是很有效的,也使得藏傳佛教在隨後的蒙古問題上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即是是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陳紹被捕入獄,這個政策都一直被繼續執行到了中華聯邦的成立之後。
中華聯邦成立之後,對於西藏和蒙古以及新疆地區的民族政策,聯邦政府和聯邦議會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整,其中執行的最徹底的一項就是政教分離和取消農奴製。不過和後世武力取消不一樣,在西藏的農奴製問題上,聯邦政府采取的是俄羅斯的辦法,采取贖買的方式取消,並通過立法嚴禁賣身為奴來落實實施的,相對來說更緩和,後遺症也更少。至於藏傳佛教,聯邦政府宣布,除穆斯林和類似主張的邪教外,其餘宗教信仰自由,而在僧人等管理上,則不予限製,同樣也不再給與政治和經濟上的特權。結果最終少林寺成為天下第一大廟,扯遠了……
劉湘無疑是幸運的,他成功了。而手握四萬川軍的楊森現在差不多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他的軍隊遲遲無法打下漢中,這已經引起了武漢方麵的嚴重不滿和高度關切。在山溝溝裏喂了三個多月的蚊子不是什麽大事,真正讓楊森很擔心的是如果遲遲沒有進展,自己這支“叛軍”會不會真被武漢那位大人物當叛軍給剿滅了。好在雖然手下這幫王八蛋仗打的不咋的,可四川方麵的後勤物資補給卻未少一分,這讓楊森很是汗顏。
其實也不能全怪楊森,一來漢中的地形自古就是出了名的難於上青天,當年劉邦vs項羽那都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才成功逃出升天的。二來陳樹藩派來在漢中阻擊楊森的不是別人,正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楊虎城,這位老兄手下是一大幫子刀客組成的陝軍,戰鬥力還真不是蓋得。反正是在這漢中和楊森打起了拉鋸戰,楊森一時半會都拿這個人沒什麽辦法,氣的直呼其為牛皮糖,實在是太能粘人了。
但是陝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陳樹藩當上陝督之後,便積極扶植個人勢力,打擊革命力量,他把同學、老鄉劉世瓏、曾繼賢、張寶麟、張飛生、張丹屏等提升為團長、旅長,而反袁逐陸立了大功的民黨人士胡景翼僅委以團長,高峻為副團長,曹世英部連正規軍也沒編上。
這就使得井勿幕等人獲得了一個很不錯的機會,準確的說是策反的機會。首先是鎮守榆林的井勿幕的十哥井嶽秀暗中倒向了國民政府,其次是就是胡景翼等人暗中串聯倒陳。
但是這些人力量都略顯不足,陳樹藩就帶著陳樹發、嚴飛龍、王飛虎三個整編師窩在西安,大家一時半會都拿他沒辦法,陝西的局麵也就這麽半死不活的僵持下來。直到9月3日,河南方向,吳佩孚指揮直係的第三師,第六師,第十一師三個師共計六萬人馬在獲得武漢方麵的補給之後,毫不客氣的揮師西進了。
別看吳佩孚這頭老虎拿日本**力扶持的張宗昌沒什麽太多辦法,可要是對付陝軍,隴上八鎮這些地方部隊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而這個時候,守衛潼關的胡景翼宣布倒戈,直接於9月5日打開關門,把吳佩孚的六萬大軍放了進來。隨後井嶽秀等地方將領紛紛宣布反陳。這下子已經沉寂了三個月的陝西戰局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被全盤顛覆了,坐鎮西安的陳樹藩這才真正感覺到什麽叫大禍臨頭末日將至。
可陳樹藩手上也隻有六萬陝軍,丟開西安高大的城牆去迎戰吳佩孚他是不敢的,發電報向中央告狀,這個時候頂著中央名分的張作霖正忙著揮師南下了,根本沒這個功夫,除了例行公事用電報討伐吳佩孚外也沒什麽作為了。陳樹藩一咬牙一狠心請了兩個外援,第一個是鎮嵩軍劉鎮華,不過這小子兵力不過二萬人,目前也在漢中一帶打醬油。第二個自然是隴上八鎮了,陳樹藩可是十分明確告訴這八位軍爺,你們別在那裏折騰了,西北兄弟是一家,我陳樹藩要是在西安吃不住了,玉帥的軍隊很快就會來問候你們。
還沒等隴上八鎮想明白,9月10日,吳佩孚大軍先鋒抵達西安,陳樹藩不知道其底細不敢出城接戰。12日吳佩孚開始全麵圍城,雖然沒有開炮攻城,但是西安城內一片人心惶惶。
陳樹藩可以說是憋屈到了極點,打又不敢打,守又沒信心,內賊四起,外援不至。他突然感歎一句道:“我陳樹藩怎麽就到了這步田地了。”
9月18日,在井勿幕入城勸說下,陳樹藩在和麾下的高級將領商議後,最終同意開城投降,這也算是開了一個先河,陝軍幾乎是一槍未發,就讓吳佩孚拿下了陝西全境。
接下裏自然是陝軍的改編工作了,武漢方麵的人事決策很快下來了,井勿幕出任陝西省政府省長,胡景翼任陝西省軍區司令,陳樹藩調任南京,而井嶽秀,楊虎城,高峻,曹世英分別留任青年軍第二十二師的師長,參謀長和二個步兵旅長。第二十二師也是第一個實行一師二旅四團編製改革的師。
而吳佩孚也確實動過占據陝西再謀中原的想法,可現在畢竟不是戰國時代,雖然自己占著三秦故土,但是如果沒有後勤,沒有武器,占著這裏又有什麽用呢?吳佩孚最終自己說服自己打消了這個念頭。
9月20日,吳佩孚接受了武漢方麵的任命,出任西北邊防軍司令,下轄五個邊防師,吳佩孚(兼任),馮玉祥,楊森,孫傳芳,李純分任師長,加上收編的陝軍,合計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隻撲甘肅
但是這並不妨礙王振宇在中國這個大棋盤上下出好棋來,這第一步好棋就是在西藏。中華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9月12日,就在舉國上下都把目光投向徐州的時候的。在拉薩,一件永載史冊的事情正在發生。
劉湘,一個地主家出生的雜牌軍將領,在這一天迎來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刻。許多年後,已經退出軍界並成為商人的劉湘在茶餘飯後依然不忘吹噓一句:“老子這輩子最得意的時候也就是帶著咱們川軍開進拉薩,**喇嘛不但不敢放屁,還得規規矩矩的給老子獻哈達……”
這一天,劉湘統帥的“叛軍”開進了拉薩,不過和昌都不一樣,在這裏雙方並沒有進行交火。西藏的大貴族們在獲得了劉湘“不縱兵,不搶掠,不改製”的三不承諾後,也顧不上**佛爺的意思了,直接命令麾下已經被川軍打的聞風喪膽的藏族勇士們從拉薩撤軍。
而劉湘按照王振宇的意思,勒令所有貴族家的兒子凡是未滿十八歲的必須前往武漢陸軍大學學習,不畢業不得回藏。這大概就是質子的意思了。這條規定還被作為製度定了下來,一直被嚴格執行。
而索觀瀛也回到了豐厚的回報,噶廈的噶倫雖然沒輪到他,但是一個昌都總管都足以讓他幸福好一陣子了。
和十三世**的談判自然就不是我們劉將軍的事情了,他的軍隊在征服西藏之後就麵臨改組的問題,這支二萬人的部隊就正式更名為西藏邊防軍,按照王振宇的意思,藏人也要承擔兵役的任務,而且是和漢族軍隊混編,人數大概是在一萬人作用,西藏邊防軍的軍官也按照這個比例分配。
而和十三世**的談判是王振宇派來的西藏問題特派員陳紹負責的,而陳紹平日不出手,一出手就很是不凡。
“從即日起,西藏為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藏族亦視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無論漢化還是藏化都受到民國法律的保護。承認藏傳佛教的全部特權,以及**,班禪等活佛現有的政治地位。西藏噶廈地方政府予以撤銷,整個西藏地區設置內藏(以拉薩為首府),外藏(以昌都為首府),後藏(以日喀則為首府),前藏(以馬爾康為首府),青藏(以西寧為首府)這五個省區分治。其他問題待日後繼續磋商解決。”
這實際上是把整個西藏的權力一分為五了,**雖然依舊是西藏名義上的統治者,但是實際號召力大大降低。而且陳紹的這個方案一經提出就立刻獲得了包括班禪,熱振等為代表的活佛的支持和認可。因為按照這個分法,雖然**的權力削弱了,但是他們這些地方性活佛和背後的貴族勢力卻獲得了好處,至少不用再被拉薩掌握生殺予奪的大權了,感覺自由了。
陳紹的這個五藏分治的策略事後被證明是很有效的,也使得藏傳佛教在隨後的蒙古問題上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即是是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陳紹被捕入獄,這個政策都一直被繼續執行到了中華聯邦的成立之後。
中華聯邦成立之後,對於西藏和蒙古以及新疆地區的民族政策,聯邦政府和聯邦議會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整,其中執行的最徹底的一項就是政教分離和取消農奴製。不過和後世武力取消不一樣,在西藏的農奴製問題上,聯邦政府采取的是俄羅斯的辦法,采取贖買的方式取消,並通過立法嚴禁賣身為奴來落實實施的,相對來說更緩和,後遺症也更少。至於藏傳佛教,聯邦政府宣布,除穆斯林和類似主張的邪教外,其餘宗教信仰自由,而在僧人等管理上,則不予限製,同樣也不再給與政治和經濟上的特權。結果最終少林寺成為天下第一大廟,扯遠了……
劉湘無疑是幸運的,他成功了。而手握四萬川軍的楊森現在差不多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他的軍隊遲遲無法打下漢中,這已經引起了武漢方麵的嚴重不滿和高度關切。在山溝溝裏喂了三個多月的蚊子不是什麽大事,真正讓楊森很擔心的是如果遲遲沒有進展,自己這支“叛軍”會不會真被武漢那位大人物當叛軍給剿滅了。好在雖然手下這幫王八蛋仗打的不咋的,可四川方麵的後勤物資補給卻未少一分,這讓楊森很是汗顏。
其實也不能全怪楊森,一來漢中的地形自古就是出了名的難於上青天,當年劉邦vs項羽那都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才成功逃出升天的。二來陳樹藩派來在漢中阻擊楊森的不是別人,正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楊虎城,這位老兄手下是一大幫子刀客組成的陝軍,戰鬥力還真不是蓋得。反正是在這漢中和楊森打起了拉鋸戰,楊森一時半會都拿這個人沒什麽辦法,氣的直呼其為牛皮糖,實在是太能粘人了。
但是陝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陳樹藩當上陝督之後,便積極扶植個人勢力,打擊革命力量,他把同學、老鄉劉世瓏、曾繼賢、張寶麟、張飛生、張丹屏等提升為團長、旅長,而反袁逐陸立了大功的民黨人士胡景翼僅委以團長,高峻為副團長,曹世英部連正規軍也沒編上。
這就使得井勿幕等人獲得了一個很不錯的機會,準確的說是策反的機會。首先是鎮守榆林的井勿幕的十哥井嶽秀暗中倒向了國民政府,其次是就是胡景翼等人暗中串聯倒陳。
但是這些人力量都略顯不足,陳樹藩就帶著陳樹發、嚴飛龍、王飛虎三個整編師窩在西安,大家一時半會都拿他沒辦法,陝西的局麵也就這麽半死不活的僵持下來。直到9月3日,河南方向,吳佩孚指揮直係的第三師,第六師,第十一師三個師共計六萬人馬在獲得武漢方麵的補給之後,毫不客氣的揮師西進了。
別看吳佩孚這頭老虎拿日本**力扶持的張宗昌沒什麽太多辦法,可要是對付陝軍,隴上八鎮這些地方部隊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而這個時候,守衛潼關的胡景翼宣布倒戈,直接於9月5日打開關門,把吳佩孚的六萬大軍放了進來。隨後井嶽秀等地方將領紛紛宣布反陳。這下子已經沉寂了三個月的陝西戰局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被全盤顛覆了,坐鎮西安的陳樹藩這才真正感覺到什麽叫大禍臨頭末日將至。
可陳樹藩手上也隻有六萬陝軍,丟開西安高大的城牆去迎戰吳佩孚他是不敢的,發電報向中央告狀,這個時候頂著中央名分的張作霖正忙著揮師南下了,根本沒這個功夫,除了例行公事用電報討伐吳佩孚外也沒什麽作為了。陳樹藩一咬牙一狠心請了兩個外援,第一個是鎮嵩軍劉鎮華,不過這小子兵力不過二萬人,目前也在漢中一帶打醬油。第二個自然是隴上八鎮了,陳樹藩可是十分明確告訴這八位軍爺,你們別在那裏折騰了,西北兄弟是一家,我陳樹藩要是在西安吃不住了,玉帥的軍隊很快就會來問候你們。
還沒等隴上八鎮想明白,9月10日,吳佩孚大軍先鋒抵達西安,陳樹藩不知道其底細不敢出城接戰。12日吳佩孚開始全麵圍城,雖然沒有開炮攻城,但是西安城內一片人心惶惶。
陳樹藩可以說是憋屈到了極點,打又不敢打,守又沒信心,內賊四起,外援不至。他突然感歎一句道:“我陳樹藩怎麽就到了這步田地了。”
9月18日,在井勿幕入城勸說下,陳樹藩在和麾下的高級將領商議後,最終同意開城投降,這也算是開了一個先河,陝軍幾乎是一槍未發,就讓吳佩孚拿下了陝西全境。
接下裏自然是陝軍的改編工作了,武漢方麵的人事決策很快下來了,井勿幕出任陝西省政府省長,胡景翼任陝西省軍區司令,陳樹藩調任南京,而井嶽秀,楊虎城,高峻,曹世英分別留任青年軍第二十二師的師長,參謀長和二個步兵旅長。第二十二師也是第一個實行一師二旅四團編製改革的師。
而吳佩孚也確實動過占據陝西再謀中原的想法,可現在畢竟不是戰國時代,雖然自己占著三秦故土,但是如果沒有後勤,沒有武器,占著這裏又有什麽用呢?吳佩孚最終自己說服自己打消了這個念頭。
9月20日,吳佩孚接受了武漢方麵的任命,出任西北邊防軍司令,下轄五個邊防師,吳佩孚(兼任),馮玉祥,楊森,孫傳芳,李純分任師長,加上收編的陝軍,合計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隻撲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