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馮?西克特,曆史上一戰後德國國防軍的締造者一個以沉默寡言的天性和謙虛保留的處世方法贏得了“斯芬克斯”(獅身人麵像)外號的普魯士將軍的兒子此刻在聽了俞大維的翻譯後內心的熱血忍不住的沸騰起來自戰爭結束以來德國陷入了空前的動蕩和混亂而大部分把這一切歸結於德**隊的無能今天自己卻在來自敵對一方的外交代表口中聽到了對德**隊如此高度的評價他終於知道什麽叫雖敗猶榮了一向習慣保留的他居然破天荒的向目前德軍總司令興登堡元帥提出:“我願意擔任這樣一個軍事合作項目的負責人為德意誌的國防力量保留一絲元氣元帥閣下請不要拒絕我有國無防是很可恥的”


    接下來的談話就變得具體起來王寵惠其實對於軍事根本就一竅不通不過沒關係外交人員的作用就是用最合適的意見表達上位者的意思所以他早早就把王振宇的要求牢記在心了:“我們需要mp18自動衝鋒槍陸軍重型火炮坦克等軍事裝備的設計圖紙和實驗數據同時我們希望在潛艇戰列艦以及作戰用飛機方麵同貴國進行合作生產我們保證一旦有朝一日德國朋友恢複了元氣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德國朋友可以按照成本價收回一半


    如此大規模和隱秘的合作項目顯然不是一個私人聚會能夠談出結果的接下來代表國民政府出現在法國的軍事代表團團長黃紹紘少將同德國國防軍的代表龍德斯泰特少將進行了第一次秘密會晤首先就軍事顧問團的派遣達成了意向而且就基本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方向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說是探討實際上是中國人把自己的優厚待遇和條件擺出來德國人再還價的過程


    黃紹竑在出發來德國前曾被王振宇單獨約談了三個多小時王振宇把自己的想法一點不剩的分享給黃紹竑了這既讓黃紹竑自覺受到信任之餘更覺責任重大


    所以黃紹竑思索推演多次後終於提出了雇傭德國佬的方案:


    第一個合作計劃是在陸軍方麵建設模範軍這個軍的特點是士兵年紀全部是16歲到20歲接受過高小級別的文化教育並進行必要的德語或英語培訓整個軍的編製按照約定分為四個整編師不過並非全是陸軍具體組成是2個陸軍步兵師1個陸軍機械化師(由騎兵和坦克組成)1個空軍師(包含120架各種作戰飛機下設一個戰鬥機大隊(60架戰鬥機)二個轟炸機大隊(36架轟炸機)一個偵察機中隊(24架))在這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中所有的營長團長師長都是降職任用更為重要的是班長排長連長全部任用德**人營以上的參謀主管和一半的參謀官任用德**人這個軍的裝備按照規定將引進mp18衝鋒槍以及坦克


    第二個合作計劃是把最優秀的德**事顧問集中起來組成王振宇的參謀班子王振宇對於萬耀煌領導的總參謀部其實是不太滿意的雖然萬耀煌本人的能力毫無問題但是他麾下的參謀班子業餘的可以沒辦法青年軍擴張的速度太快了很多人讀軍校更像是鍍金


    第三個合作計劃是在海軍空軍和陸軍的大學中吸納大批德國教官完成對青年軍戰鬥力的最後升級


    第四個合作計劃則是在軍事工業方麵的合作雖然涉及軍事但更多的是涉及克虜伯公司和西門子公司


    至於軍事顧問人選問題王振宇親自點了幾個人選:陸軍方麵古德裏安(曆史上德軍閃電戰之父)莫德爾(曆史上德軍防守大師)隆美爾(曆史上的沙漠之狐)曼施泰因(二戰時期的戰略家)戈林(空戰英雄)等等


    在此後長達二年的時間裏最終成行的德國人高達二百萬之多其中家屬大約一百三十萬而工業技術人員科學研究人員教育培訓人員達到了六十五萬而軍事人員也達到了驚人的三萬多大批失業的德**官在遙遠的東方找到了自己新的工作崗位和飯碗


    而不僅僅是德國的傳統容克資本家還有大批猶太人都在中國尋找到了新的商機根據不完全統計從1918年到1920年短短三年間總計六十多億美元湧入中國市場使得整個中國經濟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裏發生了井噴式的增長其中美國資本占到了二十五億美金雄踞第一其中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就投下了七億美金;南洋華僑等世界各地華僑回鄉投資達到了二十二億美金占據第二這個時候不得不感歎中國在海外的僑民在創造財富方麵真的不是一般的努力;來自歐洲的投資隻有十三億美金其中德國居然占據了70%而在中國的技術引進合作中德國更是占據了總數的80%在采礦冶金製造軍工重工等多個領域都出現了德國人的身影


    而這個時候日本人還在為要不要出兵俄國爭論不休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們身邊那個沉睡了近三百年的獅子正進入第二波發展期離完全蘇醒已經不遠了


    王寵惠因為這一次秘密外交的成功回國後不久就被委任為國民代表大會外交委員會主任委員外交部副部長


    至於俞大維也因為在這一次談判中的出色表現受到了國安局的通令嘉獎隨後被授予軍籍根據其個人意願被安排進入到了軍備部係統任職軍銜少校


    1918年9月11日馮西克特帥領的德**事顧問團抵達中國王振宇親自到上海接的船幾乎是從這一刻開始青年軍進入到了第二次大規模升級的狀態整個軍隊的實力由此上升了一個台階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幾乎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刻板計劃性強英勇善戰也成為了這支軍隊骨子裏的東西整個亞洲乃至世界開始忍不住的顫抖起來


    北京紫禁城雖然民國不過才七八年的光景但是宮牆上牆漆脫落的斑白卻忍不住顯露出頹敗的氣息


    實在不是愛新覺羅家不顧什麽皇家的體麵了而是這些年的日子實在是越來越難過了


    宣統三年大清帝國的最後一年革命的炮聲已經響徹了整個南方滿清政府的財政崩潰


    一邊是富的流油的王公貴族不肯拿出半分自己的銀子補貼國用另一邊卻是窮的叮當響的八旗大爺們一個勁的鬧餉據說他們生來就是兵可讓他們去打亂黨對不起爺沒這個功夫


    於是大清帝國在這麽一幫子人的努力下轟然倒塌從這一點來說要論對革命事業的貢獻慶親王絕對排在孫文之上


    結果了袁世凱用每年400萬銀元的優待條款就換取了清帝退位合著皇帝的價格就是這麽點了算算看慶王爺的身家完全可以當二十五年的皇帝了而八旗那些自詡勇武的將士們在領了最後一次旗餉銀後連忙去茶館遛鳥了至於大清王朝的死活和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至於明年的餉銀沒著落怎麽辦明兒的事明兒再說吧


    這四百萬元每年的皇室退位優待金其實也就發到1915年也就開始打折扣了不過一大半總還是有的唯一讓皇室不滿的是袁世凱為了登基稱帝強行把三大殿收歸民國政府所有了


    袁世凱稱帝失敗死後北洋政府的財政危機進一步加劇段祺瑞好歹還念舊情把這四百萬一年的費用給省到了一百萬其餘的自然也沒說抵賴而是拖欠也行吧一百萬銀元放在民國時期的四川差不多可以養一個師的軍隊了宮裏現在的人可不算太多所以勉強湊合還是夠用的


    真正的悲劇發生在去年直皖戰爭的結果是段祺瑞的皖係軍閥在一瞬間就退出了曆史舞台於是連一百萬都成問題了


    接替段祺瑞掌握北京政權的是張作霖北京也變成了東北奉軍的地盤可是奉軍壓根就沒把紫禁城的皇帝放在眼裏要知道當年皇帝得勢的時候我們的張老將還在白山黑水之間當土匪了


    所以張作霖不但把清室的代表臭罵一頓轟走甚至還盤算著要不要從宮裏弄點銀子補充自家軍費不足了當場就把清室的幾個代表給嚇得連滾帶爬跑了出來


    張作霖現在確實是財政困難這當初招兵是容易啊二十萬奉軍跟吹氣球一樣變成了七十萬請神容易送神難擴軍容易裁軍難張作霖現在是天天為自己麾下的弟兄們吃飯發愁了


    至於紫禁城對不起顧不上了於是整個皇城就忍不住的敗落下來了而宗室對此毫無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