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後,我們可以從時任直魯聯軍參謀長兼第二軍軍長施從濱寫給愛女的信中看到青年軍在山東地區的攻勢究竟有多麽迅猛.


    “愛女穀蘭,見字如麵,為父此刻在泰安前線指揮作戰中,南軍來勢凶猛,坤帥防備不及。短短三日內,南軍主力兵分三路直入魯境。該軍動作迅猛,戰鬥力極強,我軍部署在邊界的十六個巡防營近二萬官兵均未起到預警作用即被全滅。昨日為父指揮第二軍二個旅的部隊在滕州地區沿鐵路試圖遲緩該軍的前進速度,不料戰鬥僅僅進行了不足二個小時,二旅萬餘官兵就被敵軍優勢火力打的節節敗退,隨後敵軍展開戰術穿插,我軍後路被斷,進退失據,隻能兵敗投降。為父驚訝之餘已命餘部從鄒城全線撤退,為策萬全,為父先行退至泰安以避鋒芒。此外寫信於你是因為你雖然年幼卻識得書信,請轉告汝母親,坤帥已然決定放棄山東退入直隸,濟南已是不可再居之地,退往北京似乎亦不保險。為父已經派許副官帶一營人馬回濟南護送汝等前往天津租界暫避,望立刻收拾細軟,見信即走,莫做停留。。。”


    事實上,當時隻有十三歲的施劍翹前腳才逃出濟南,十月十八日,僅僅七天的時間,沿著鐵路線進發的青年軍主力第十五師顧品珍部就以急行軍的速度衝進了濟南城。


    顧品珍的動作震驚了交戰雙方,要知道當時的情況有多麽混亂,張宗昌為了掩護主力撤退,抽調了二個軍在泰安地區遲滯青年軍。而負責從正麵突破拿下濟南的四個師除開顧品珍外,第五師俞作柏部,第六師戴嶽部,第二十一師陶均部均還在泰安地區和直魯聯軍進行混戰。。。


    而這個時候顧品珍顯然抓住了整個戰場的核心點,獨自率領第十五師官兵直接殺向濟南。


    這些白崇禧震驚了還是小事,畢竟下頭的人不按自己的命令辦事發生了不止一次了。真正大吃一驚的是張宗昌,據說顧品珍的先頭部隊強行衝擊濟南城門的時候,張宗昌還在濟南城裏。不過由於敵情不明,張宗昌選擇丟下殘部掩護自己(一律火線官升三級,不死的話),其本人則在白俄騎兵的護送下逃出了濟南。而偽濟南省政府等機構就沒那麽走運了,包括張宗昌手下的十一名高級將領在內的原省政府高級官員因為撤退不及時全部被俘!這對整個直魯聯軍的士氣打擊是巨大的。


    應該說張宗昌並不是一個麻痹大意的人,在七月份的時候他就命令所部官兵“繃緊最後一根弦”,“嚴防死守”。但是弦這個東西,崩得太緊太久它就斷了,所以日子一久,直魯聯軍自身的許多壞習慣就回來了,吃喝嫖賭,疏於職守的現象變得活躍起來。幸虧張宗昌在整個山東的兵力布局是頭重腳輕,大頭都是靠著直隸的,所以五十萬直魯聯軍最起碼跑掉了一半,張宗昌一邊肉痛一邊慶幸,自己勉強還算是“風韻猶存”。


    這個時候還發生了一個事情,靠近青島的直魯聯軍約有三個軍,軍長分別是方永昌,王棟,許琨,由於直魯聯軍根本就沒能組織什麽有效的抵抗遲緩青年軍北進的步伐,這三個布防在山東東部地區的部隊怎麽趕也撤不回直隸了。讓他們鼓起勇氣去和青年軍拚命殺出一條血路來顯然是不可能的,原地堅守也不行,因為他們擋在日本人西進的道路上了。而且日本人已經明確表示他們要麽被繳械,要麽協同皇軍作戰,別無他法。。。


    無可奈何之下,方永昌選擇了辭職,逃往天津做寓公去了。而王棟和許琨則帥這三個軍四萬人參加日軍的軍事行動,這場被人稱為“山東事變”的戰爭中第一支漢奸部隊誕生了。


    為了表示懲戒,國民政府主席孫文簽發命令,凡是該部官兵一律視為叛國者,不接受投降。。。


    日本山東派遣軍方麵,司令官宇恒一成在出征前覲見了天皇陛下,並且循例晉升陸軍大將。而編入山東派遣軍的三個師團長中島正武少將,鬆浦寬威中將,本莊繁中將則十分盡職的早早的就跟隨部隊趕到了山東。並且裝備最先運抵的本莊繁師團帥先出擊,首先就成功的迫降了三個支那軍,為帝**隊打開了向濟南挺進的大門。。。


    不過現在這些顯然都是白費的,因為宇恒一成司令官抵達青島之後第一件事不是立刻著手贏得戰爭的勝利,而是在青島檢閱他麾下的十萬日軍,誰說日本沒有官僚主義?


    隊列齊整的日本軍隊向青島市民和各國記者展現了他們雄姿,如果隊列站的整齊的軍隊就算強大的話,日本軍隊確實是戰無不勝的。。。


    一方麵日本山東派遣軍還在那裏自我陶醉,一方麵北伐軍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濟南戰役了。


    張宗昌的殘部被趕過黃河之後,青年軍就停止了追擊,除了留下三個旅的部隊對黃河北岸進行基本警戒外,更多的部隊被要求朝著濟南集中。


    白崇禧也於10月16日抵達濟南,不過他不是坐飛機來的,而是火車。濟南軍用機場目前還在工兵部和空軍部抽調的三個工兵部隊的瘋狂施工中,晝夜不停,預計25日這個機場就能實現飛機的起降了,屆時楊仙逸親自兼任師長的空一師就會轉場到這裏,而山東地區的製空權就落到了北伐軍的手裏。這一點恰恰是白崇禧最看重的,雖然製空權是個新名詞,飛機的威力也遭到了這個時代普遍的輕視,但是白崇禧卻把製空權作為北伐軍和日軍決勝的關鍵因素列入了作戰計劃書。這一點很是讓王振宇欣賞,因為有戰略大師之稱的蔣方震都沒能意識到這一點。。。


    山西的戰局也是急轉直下,別看奉軍在青年軍麵前跟乖孩子一樣,但是東北虎再溫順那也是老虎。既然是老虎那自然是要吃人的,奉軍在山西終於一掃徐州兵敗的晦氣,打出了自己的威風。。。


    雖然楚雄飛的部隊打的十分出彩,以一個營的兵力打垮了奉軍一個團,但是楚雄飛畢竟隻是晉軍的一個營長而已。統帥兩路大軍商震和徐永昌一個是民國知名的常敗將軍,一個是這個時代的模範軍人。用這樣兩個人去統帥本身就戰鬥力不足的晉軍對抗如狼似虎的奉軍,我們隻能感歎閻錫山同誌果然是政治上的巨人,軍事上的侏儒了。


    雖然晉軍官兵知道自己是在保衛家鄉,個個鬥誌頑強,但無奈自己打仗的手藝實在是太潮了,碰到奉軍這幫子土匪兵真的是幹不過。


    戰事僅僅進行了不到一周,閻錫山的頭發白了一半,兩條戰線上晉軍都沒有一條好消息傳來。東線還好,依托有利地形節節抵抗,整個戰線目前也還控製在關鍵地段。北線就沒那麽走運了,晉軍被奉軍從整個戰線上足足打退了五十公裏,估計再過兩天,奉軍就要出現在晉中了,這可愁死我們的閻錫山同學了。。。


    整個山西都被動員起來了,閻錫山到這個時候居然還幻想著靠自己能打退奉軍。所以對已經開到黃河邊上的北伐軍左路軍程潛總指揮的五個師,閻錫山遲遲沒有發邀請函請其入境。而程潛所部似乎真的是仁義之師,威武之師,還真的就不進山西了。


    這個情況讓張作霖聞到了一絲味道,他立刻命令張景惠和孫烈臣加快攻擊速度,要搶在南軍進入山西之前拿下山西全境。


    與此同時,張宗昌的日子變得不太好過了,他名下的直魯聯軍連驚帶嚇逃到魯東之後,一清點居然隻有三十萬人了。要知道開戰前直魯聯軍可是號稱五十萬,實際人數也有四十萬左右的。結果短短一周,居然損失了近十萬部隊,更要命的是一仗沒打。想到這裏張宗昌自己都覺得丟人,實在不知道該拿什麽去跟張老將說了。


    張作霖到是大肚的很,不但沒有怪罪,還派楊宇霆南下勞師,不但補發了軍餉,還從天津的軍火庫裏調撥了一批軍火給張宗昌,直把張宗昌感動的就差沒把自己的小命賣給張作霖了。


    於是山東戰場出現了十分詭異的一幕,在黃河北岸是張宗昌的三十萬大軍虎視眈眈,而在魯東是十萬日軍加四萬偽軍大舉進犯。白崇禧則在濟南進行最後的調整和部署,一場決定這個時空中國命運和走向的大戰馬上就要打響了。。。


    而在武漢,王振宇抑製不住自己的激動,連喝三杯涼茶也不覺得解渴,實在是沒辦法,自己穿越到這個時空之後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為了民族崛起,國家強大嗎!現在就好比自己複習了很久的功課,馬上就要麵臨高考了,你讓他如何能夠不激動?


    雖然已經是秋季,但是旭日依然徐徐升起,照在巍峨的泰山之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大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濤198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濤1985並收藏回到民國當大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