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喜和甘彤帶著比較明確的意見離開以後,白書傑一直在回憶整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曆程。


    因為這支倉促成立起來的“抗日同盟軍”的西麵就是熱河,沒有被曆史上曾經出現的四麵包圍態勢,所以支撐的時間就長一些,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散。


    白書傑知道,之所以會是目前這個樣子,和一個人有關。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現在的西北軍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馮總指揮”曾經是他的頂頭上司,現在被南方政府的首腦“結拜兄弟”冷落下來,西北軍的大權就被宋哲元取而代之。


    不管出於什麽目的,第二十九軍在長城血戰都打出了華夏民族的威風,用最古老的大刀,殺出了華夏民族的鐵血精神!第二十九軍的將士們,全部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但是,宋哲元的真實想法誰能說得清楚?目前蔣某人、何應欽就要宋哲元“約束”他自己的老上級,他自然為難得很。如果表現得太積極,第二十九軍下麵的兄弟們首先就不幹。如果表現得不積極,剛剛到手的軍權、地盤全沒了!


    兩難之下,宋哲元托病不出,躲在西山養病。其實宋哲元在內心深處,對於馮某人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非常反感!


    首先,就擔心馮某人借機複出,再次拿回西北軍的指揮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榮譽、華北這塊地盤,就要拱手讓人。從西北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走出來之後,打死宋哲元也不願意回去的。


    其次,《塘沽協定》已經開始實施,隻要不過分“刺激”日本人,他就可以穩坐“華北首座”這把大大的交椅,成為雄視一方的諸侯!南方政府鞭長莫及,他自然可以逍遙自在。


    正在在這種心態之下,他在很大程度上配合了南方政府針對“抗日同盟軍”采取的軍事行動,至少是默許了南方賣國政府出兵鎮壓“抗日同盟軍”!從而徹底改變了他的一切,讓他頭上的“抗日英雄”這道光環黯然失色!


    如果沒有他出麵“協調”,方振武、吉鴻昌不可能交出兵權,坦然受縛。因為他的協調動作,就是動用整個第二十九軍!


    而且,他答應方振武、吉鴻昌到北平避難,並確保無事的承諾,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欺騙”!方振武、吉鴻昌到天津找他,結果他躲出去了。兩人先後被殺,宋哲元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白書傑是過來人,自然知道此時的宋哲元正在發生變化,心內深處已經對小鬼子妥協了。希望得到小鬼子的“諒解”,讓他能夠坐穩“華北第一人”這把交椅。甚至對於小鬼子提出的“華北自治方案”,也反駁得有氣無力,根本看不出絲毫“鐵血將軍”的風采。


    如果不是居於這種心態,第二十九軍就不能全無防備,後來的宛平事變、“七七事變”也不會變得那麽慘烈,佟麟閣、趙登禹也不會犧牲。


    宋哲元有功,而且功勞不小;他同樣也有大錯,而且不可饒恕!鎮壓完畢“抗日同盟軍”之後不久,再次瘋狂鎮壓了“一二九運動”!就是因為“一二九運動”已經得到了全國的聲援,隨時有可能動搖他在華北的統治!


    這就是白書傑一貫敬重趙登禹、佟麟閣,但從來都不佩服宋哲元,甚至小心提防他的原因。西北軍這麽窮,白書傑完全有能力支援宋哲元大批的先進裝備。但是,一想到這個人一連串的作為,他就放棄了這種想法。


    現在,方振武、吉鴻昌所部仍然不敢公開脫離南方政府,就是因為馮某人從中作怪!馮某人曆史上的“多倫大捷”,不過是和漢奸李守信唱的一出雙簧而已。其根本目的,就是借此贏得民心,讓自己能夠重新回到中央的決策權核心。


    正因為如此,白書傑肯定不會讓馮某人拿多倫來唱戲。如果再來一出“從叛軍手中收複多倫”的大戲,白書傑就不用活了!丟人,知道不?


    這些事情自然不好和趙金喜、甘彤明說,所以他才找了一大堆理由,總算說服倆女離開。然後當他的傳聲筒,把馮某人的代表打發走。


    至於馮某人動武,白書傑絲毫不擔心。


    首先,方振武、吉鴻昌不一定肯幹。其次,曆史上連兩個小隊的小鬼子都拿不下來的“抗日同盟軍”,豐寧、灤平的民兵獨立師就可以搞定,更別說多倫的朱幼鵬第十六團了!這兩支部隊的任何一個,馮某人都啃不動!


    何況多倫還有剛剛裝備的,四門150mm的野戰重炮!這本來是用來對付小鬼子第六師團的,但如果馮某人不信邪,一定要試試看的話,大不了浪費幾發炮彈聽個響聲,雖然不準備炸死人,但也足夠嚇唬嚇唬他。


    想通了這件事情的全部利害關係之後,白書傑終於放下心來。在雄雞高唱的時候安然入睡,這是他二十多天以來第一次睡得這麽踏實。現在身邊有了兩萬大軍,能不踏實嗎?


    第二天全員休整,白書傑沒有安排任何內容,就連雷打不動的軍事訓練都停下了。連續奔波了七八百裏,如果不好好休整一番,就連馬匹都受不了,更何況是人了。


    所以,第二天蕭臘梅和王心蘭安排好保衛任務以後,就開始給趙梅燕當導遊,遊覽灤平縣城。趙梅燕的警衛連第一排就是一個女兵排,這一下子七十幾個姑娘們結伴出遊,整個縣城都熱鬧許多。


    趙梅燕不知道聽過多少次有關熱河境內發生的事情,今天是第一次親自感受這裏的一切。這一看不要緊,頓時讓她大吃一驚!


    街道上人流眾多,現在既不是年也不是節的,竟然川流不息,都已經接近人山人海了!而且四周笑語連天,根本就沒有敵人大兵壓境的緊張氛圍。


    這種情景趙梅燕到根據地參觀學習的時候,見過兩次。但那邊也沒有這麽熱鬧,物資更沒有這邊豐富了。除了武器彈藥以外,大街上應有盡有。


    不過,這個地方和其他根據地不同的是,所有的標語都相同,隻有八個字:“驅逐倭寇,還我河山!”


    趙梅燕有些迷惑不解,隻好問導遊:“臘梅同誌,熱河境內都這樣的嗎?”


    蕭臘梅也不過來過兩次而已,也說不出許多:“大體上都差不多,不過其他的縣城沒有這麽多人就是了。”


    王心蘭接口問道:“趙政委,你可能在奇怪,現在正是農忙季節,大街上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是不是?”


    “是啊,難道這些人都不用種地的嗎?”趙梅燕搖搖頭:“如果都不種地,你們吃什麽呀?”


    “哈哈,這些人呀,你還真的就說對了,他們都不是種地的!”蕭臘梅終於明白什麽意思了:“我們熱河為了加強物資流通,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專門把這裏開辟成為特區了。你看見的這些人,有一大半都是外地人。喏,包括天津、北平、太原,甚至南京的都有啊!”


    趙梅燕吃驚地問道:“難道你們不害怕敵人混進來?”


    “敵人混進來,抓來起來殺掉就是了,害怕什麽?”蕭臘梅不以為意的說道:“讓敵人進來也不都是壞事,甚至還可能順藤摸瓜,一抓一大串出來。”


    和姑娘們嘰嘰喳喳胡亂閑逛不同,白書傑可沒有這麽好的運氣和待遇,本來是準備出去視察一下開發區的,結果被抓了公差,他現在正忙於起草一份演講稿。


    白書傑他們回到灤平縣,就住在民兵獨立師司令部。師長邵建章,還是原東北軍第七旅620團的副營長。“九一八事變”以後跟隨大部隊一路潰敗,最後在阜新決定不走了,一定要跟隨白書傑抵抗小鬼子。


    去年,白書傑決定組建開發區,就從大青山發電報給甘彤和趙金喜,需要組建一支二線部隊,確保開發區周邊的穩定環境。經過仔細推敲,趙金喜和甘彤就從方麵軍參謀部,把副參謀長邵建章抽調出來,擔任民兵獨立師的師長。


    邵建章雖然沒有張翔的大局觀,沒有侯自得的勇猛,也沒有藍采芹的敏銳眼光,但是他的性格和張翔一樣沉穩,軍事技能和戰術各方麵都比較均衡,尤其是基本功紮實,統帥二線部隊最合適。


    其實呢,也不能說邵建章不夠勇猛,關鍵是白書傑擔心邵建章犯了東北軍的老毛病――看見小鬼子就撤退!從阜新開始,邵建章就一直擔任預備隊。後來在二保阜新和奪取赤峰的最後時刻,仍然立下戰功。


    雖然叫做民兵獨立師,但是無論是人員、裝備都和主力作戰師一模一樣,而且所有的兵員,都是補充大隊的尖子。


    之所以沒有給一個正規番號,主要是為了迷惑敵人。小鬼子一聽說“民兵”這兩個字,自然就不會太過擔心。其實,在熱河方麵軍內部,都叫做整編第四師,10432人,下轄第十七團、第十八團、第十九團和一個警衛營!


    邵建章給白書傑的公差,就是要他給灤平中學發表演講。因為那些師生基本上都是從北平和天津過來的,一直希望看看心目中的英雄白書傑,已經不知道找“地方最高長官”邵建章“請願”多少次了。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世血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苕麵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苕麵窩並收藏萬世血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