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這樣,這個電話犯不著打了!”宋哲元從馮治安和劉自珍的對話中,已經聽明白了一些內容,所以陰沉著臉說道:“何應欽的手伸得太長了,調動一個旅,竟然都不給你這個師長打招呼。讓他去應付日本人吧,我們裝聾作啞就是了。”
“軍座、師座,你們還是趕緊想想辦法吧!”最著急的就是劉自珍了,如果沒有了兩個團,他這個旅長也就不存在了:“那兩個團可是我的命根子啊!”
“你就燒高香吧!”馮治安微笑著說道:“別人我不敢說,董國強的那個團從今天開始,就是我十七師的一隻鐵拳頭!嘿嘿,趙舜臣啊趙舜臣(趙登禹,字舜臣),老子現在也可以抖兩下了!”
劉自珍仍然有些忐忑:“難道我的兩個團還能夠回來?”
“董國強和趙登舜是拜把子的兄弟!”馮治安看著劉自珍說道:“從這層關係,你能夠想到什麽嗎?”
劉自珍頓時興奮起來:“師座的意思是,趙師長的第五團和熱河方麵軍打了一個大敗仗,然後就弄回來一個機炮營。難道董國強打了一個敗仗,也會給我帶回來重武器不成嗎?”
和馮治安將軍等人輕鬆地談論自己的隊伍不同,何應欽現在已經開始頭皮發麻。因為多田駿不僅連續打來三個電話質問第二十九軍參與圍攻天津的問題,還專門派來一封電報。
多田駿強調說,這封電報的真實含義,就是要做到有據可查,準備向首相內閣提出製裁申請,對南方政府進行最嚴厲的製裁,包括在上海和華北施展強大的武力,確保帝國利益不受侵害。
何應欽原本想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宋元哲和馮治安身上,然後順理成章對二十九軍進行改組,直接接過指揮大權。沒想到宋哲元動作更快,直接把董國強的兩封電報原文轉發過來。
大家都在北平城內,有必要發電報嗎?當然有必要,而且太必要了!
宋哲元的意思很明確:調動部隊夾擊熱河方麵軍,是你何部長一手包辦的,二十九軍高層根本沒有參與。現在出了紕漏,還得您老人家親自解決,我們這些當下屬的無能為力。唯恐今後口說無憑,我們今天立字為據!
至於何應欽指責二十九軍將士通匪,宋哲元毫不客氣地說:董國強團長的兩份電報說的很清楚,他們從下午三點多鍾開始,一直激戰到晚上七點半,後來是因為彈盡糧絕才被迫投降。整個過程廊坊鎮的日軍守備人員都看見的了,光天化日之下誰也不能說謊。
再說了,從民國二十二年(1933)底開始,我們二十九軍就像國防部提出申請,要求立即發放軍餉和武器彈藥,現在一年多都過去了,仍然沒有絲毫消息。整個二十九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支槍還不到十發子彈。如果我們的將士能夠多幾發子彈,怎麽可能會落到這步田地?
宋哲元找到了證人――廊坊檢查站兩個小隊的日軍!因為董國強在電報中已經說的很清楚,熱河方麵軍是把他們和日本人***的,您直接去問日本人好了。
這是什麽證人?這是死無對證的證人!
一場嘴巴官司打到後來,何應欽變得啞口無言。當初鼓動宋哲元架空馮玉祥挑大梁,讓西北軍接受中央統一整編。並且信誓旦旦確保一切,到現在一條都沒有兌現。如果再說多了導致西北軍崩盤,他能不能全身而退還在兩可之間。
不管怎麽說,二十九軍的兩個團奉命出動了,這是不能掩蓋的事實。兩個團被俘虜了,這個目前也算事實。但是,多田駿所說的西北軍參與圍攻天津,這個肯定有一半可能。
按照何應欽的理解,兩個團既然被俘了,肯定就會統一看管起來。現在熱河方麵軍的隊伍就在天津西門外不遠,俘虜兵自然也在那裏才符合常理。所以說,西北軍應該是參與“圍”了,沒有參與“攻”才對。
“不行,這可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國際問題,還得派個人過去看看才對!現在好像所有人都知道怎麽回事兒,就把我一個人蒙在鼓裏。”
何應欽擔心這件事情暴露出去,影響自己在中央高層的地位。前兩年因為《塘沽協定》的問題已經被撤職一年,去年底剛剛官複原職。如果再來一下子,估計陳誠肯定會落井下石,然後取而代之。
派誰去呢?本來張樾亭是最好的人選,沒想到上次出去之後竟然沒有返回北平,據說到石門一帶視察軍務去了。
何應欽突然想起來一個很好的人選:潘毓桂!
這個人完全是幫日本人說話的,並且在土肥原賢二的再三強調下,現在是剛剛成立的宋哲元任委員長的“冀察政務委員會”政務處處長。如果讓他去觀察一下天津方麵的情況,他肯定不會幫助熱河方麵軍說好話,那樣就有可能弄清事實真相!
沒想到潘毓桂前腳剛剛離開北平,宋哲元就派人把一份加急電報送到了何應欽的麵前:“歸綏日軍第六師團之騎兵大隊已經由壩上南下,後續兩個步兵大隊也已經開拔,目標正是張北一線。請示應敵方略,趙登禹。”
張北縣地處要衝,北麵是舉世聞名的“壩上草原”,塞北風光盡收眼底。南麵就是在曆史上鼎鼎大名的“野狐嶺軍事要塞”!野狐嶺自古為軍事要塞,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被稱為“極衝”。
1211年8月,成吉思汗親率10萬蒙古鐵騎奔襲壩上草原,劍指金朝統治的中原地區。和40萬金兵在野狐嶺發生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金國主力全軍覆沒。成為蒙金戰爭初期的轉折點,從而決定了“蒙起金衰”的發展格局。
傳說古時候這裏獐狼結隊,野狐成群,所以叫做野狐嶺。野狐嶺山勢高峻,風力猛烈。野史記載,大雁飛過這裏的時候,遇到大風就會被吹落下來,所以又被稱為“黑風口”。
野狐嶺兩麵都是崇山峻嶺,隻有中間一條曲折通道,溝通草原民族與中原政治、經濟、軍事交往。
小鬼子苦心孤詣數十年,對於如何才能拿下華北,早就有過各種策劃。
華北的東北大門就是承德,可惜現在被白書傑這個魔鬼占領了。華北的西北大門,就是張北縣,也就是“野狐嶺要塞”!《塘沽協定》中規定南方軍“必須退出赤城、延慶以西”,就是要把“野狐嶺要塞”這條進入華北的通道讓出來!
最有利的借鑒,就是成吉思汗當年大敗金國的“野狐嶺之戰”!隻要拿下野狐嶺要塞,張家口的北城門工事在105mm和150mm重炮麵前不堪一擊,基本上就完蛋了。也就是說,在小鬼子的心目中,拿下了“野狐嶺要塞”,華北就已經是囊中之物。
敵我雙方都知道張北縣的戰略地位,因此,這裏就安排了曾經殺得小鬼子魂飛魄散的趙登禹將軍132師親自把守,132師司令部就設在張北縣城內!龍門所就是張自忠將軍所部的112旅。
兩頭猛虎卡住了張北通道,華北的西北大門就成為一道鐵閘,如果舉國一致抗日,小鬼子要想輕易撬開進入華北的通道,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對於宋哲元這種針鋒相對的布陣方式,小鬼子的關東軍極為惱怒。
去年1月14日,小鬼子關東軍駐黑河(察省沽源東)司令官森一郎,在察東以飛機散發“警告宋哲元軍駐龍門所部隊聲明書”,說龍門所駐軍係違背條約,應撤退赤城延慶以西,否則立即進攻掃蕩。
去年9月1日,宋哲元帶著“總參議”湯玉麟到北平。10月26日駐察哈爾張北縣趙登禹所部,與故意前來找茬的小鬼子武官及書記發生爭執。這就是所謂的第一次張北事件。
今年(1935年)1月18日,小鬼子關東軍再次發表文告,宣稱如果不立即更換張北縣駐軍指揮官,不從龍門所撤出駐軍,就要“斷然掃蕩宋哲元軍”。
何應欽接到趙登禹的加急電報,知道小鬼子的第六師團正在向張北撲過來,頓時就變得手足無措。
打,有趙登禹和張自忠兩元虎將坐鎮,日本人的第六師團自然不可能單獨攻破張家口。可是這樣一來,就違背了蔣委員長“奢言抗日者,殺無赦”的命令。
不打,那就隻能撤退。難道把張家口讓給日本人的第六師團不成嗎?如果日本人的第六師團占據了石家莊,華北不就已經丟了嗎?
按下何應欽驚慌失措暫且不提。
話說潘毓桂離開北平城以後,向東走到廊坊就再也不能前進半步!因為廊坊的檢查站換人了,隔老遠就看見一麵鮮紅的大旗:“熱河方麵軍饒安獨立團一營”!正是張二楞的部隊駐紮在這裏,擋住了北平到天津的通道。
潘毓桂身負使命,現在也隻能硬著頭皮應付眼前的特殊情況。他在小車上沒有下來,就讓自己的副官上前打招呼。
哨兵聽說什麽“冀察政務委員會”,還有什麽政治處長,也不明白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因此就給鎮內的張二楞營長打電話請示。張二楞也不知道潘毓桂是個什麽人,隻好給魏衝發電報匯報。
就這樣一來二去,為了搞清楚這個潘毓桂究竟何許人也,到底接待不接待,電報就已經到了白書傑的辦公桌上。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免費為廣大書友提供萬世血仇最新章節和無彈窗全文閱讀,如果你覺得本書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請點擊導航條上分享鏈接或複製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謝謝!!
“軍座、師座,你們還是趕緊想想辦法吧!”最著急的就是劉自珍了,如果沒有了兩個團,他這個旅長也就不存在了:“那兩個團可是我的命根子啊!”
“你就燒高香吧!”馮治安微笑著說道:“別人我不敢說,董國強的那個團從今天開始,就是我十七師的一隻鐵拳頭!嘿嘿,趙舜臣啊趙舜臣(趙登禹,字舜臣),老子現在也可以抖兩下了!”
劉自珍仍然有些忐忑:“難道我的兩個團還能夠回來?”
“董國強和趙登舜是拜把子的兄弟!”馮治安看著劉自珍說道:“從這層關係,你能夠想到什麽嗎?”
劉自珍頓時興奮起來:“師座的意思是,趙師長的第五團和熱河方麵軍打了一個大敗仗,然後就弄回來一個機炮營。難道董國強打了一個敗仗,也會給我帶回來重武器不成嗎?”
和馮治安將軍等人輕鬆地談論自己的隊伍不同,何應欽現在已經開始頭皮發麻。因為多田駿不僅連續打來三個電話質問第二十九軍參與圍攻天津的問題,還專門派來一封電報。
多田駿強調說,這封電報的真實含義,就是要做到有據可查,準備向首相內閣提出製裁申請,對南方政府進行最嚴厲的製裁,包括在上海和華北施展強大的武力,確保帝國利益不受侵害。
何應欽原本想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宋元哲和馮治安身上,然後順理成章對二十九軍進行改組,直接接過指揮大權。沒想到宋哲元動作更快,直接把董國強的兩封電報原文轉發過來。
大家都在北平城內,有必要發電報嗎?當然有必要,而且太必要了!
宋哲元的意思很明確:調動部隊夾擊熱河方麵軍,是你何部長一手包辦的,二十九軍高層根本沒有參與。現在出了紕漏,還得您老人家親自解決,我們這些當下屬的無能為力。唯恐今後口說無憑,我們今天立字為據!
至於何應欽指責二十九軍將士通匪,宋哲元毫不客氣地說:董國強團長的兩份電報說的很清楚,他們從下午三點多鍾開始,一直激戰到晚上七點半,後來是因為彈盡糧絕才被迫投降。整個過程廊坊鎮的日軍守備人員都看見的了,光天化日之下誰也不能說謊。
再說了,從民國二十二年(1933)底開始,我們二十九軍就像國防部提出申請,要求立即發放軍餉和武器彈藥,現在一年多都過去了,仍然沒有絲毫消息。整個二十九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支槍還不到十發子彈。如果我們的將士能夠多幾發子彈,怎麽可能會落到這步田地?
宋哲元找到了證人――廊坊檢查站兩個小隊的日軍!因為董國強在電報中已經說的很清楚,熱河方麵軍是把他們和日本人***的,您直接去問日本人好了。
這是什麽證人?這是死無對證的證人!
一場嘴巴官司打到後來,何應欽變得啞口無言。當初鼓動宋哲元架空馮玉祥挑大梁,讓西北軍接受中央統一整編。並且信誓旦旦確保一切,到現在一條都沒有兌現。如果再說多了導致西北軍崩盤,他能不能全身而退還在兩可之間。
不管怎麽說,二十九軍的兩個團奉命出動了,這是不能掩蓋的事實。兩個團被俘虜了,這個目前也算事實。但是,多田駿所說的西北軍參與圍攻天津,這個肯定有一半可能。
按照何應欽的理解,兩個團既然被俘了,肯定就會統一看管起來。現在熱河方麵軍的隊伍就在天津西門外不遠,俘虜兵自然也在那裏才符合常理。所以說,西北軍應該是參與“圍”了,沒有參與“攻”才對。
“不行,這可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國際問題,還得派個人過去看看才對!現在好像所有人都知道怎麽回事兒,就把我一個人蒙在鼓裏。”
何應欽擔心這件事情暴露出去,影響自己在中央高層的地位。前兩年因為《塘沽協定》的問題已經被撤職一年,去年底剛剛官複原職。如果再來一下子,估計陳誠肯定會落井下石,然後取而代之。
派誰去呢?本來張樾亭是最好的人選,沒想到上次出去之後竟然沒有返回北平,據說到石門一帶視察軍務去了。
何應欽突然想起來一個很好的人選:潘毓桂!
這個人完全是幫日本人說話的,並且在土肥原賢二的再三強調下,現在是剛剛成立的宋哲元任委員長的“冀察政務委員會”政務處處長。如果讓他去觀察一下天津方麵的情況,他肯定不會幫助熱河方麵軍說好話,那樣就有可能弄清事實真相!
沒想到潘毓桂前腳剛剛離開北平,宋哲元就派人把一份加急電報送到了何應欽的麵前:“歸綏日軍第六師團之騎兵大隊已經由壩上南下,後續兩個步兵大隊也已經開拔,目標正是張北一線。請示應敵方略,趙登禹。”
張北縣地處要衝,北麵是舉世聞名的“壩上草原”,塞北風光盡收眼底。南麵就是在曆史上鼎鼎大名的“野狐嶺軍事要塞”!野狐嶺自古為軍事要塞,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被稱為“極衝”。
1211年8月,成吉思汗親率10萬蒙古鐵騎奔襲壩上草原,劍指金朝統治的中原地區。和40萬金兵在野狐嶺發生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金國主力全軍覆沒。成為蒙金戰爭初期的轉折點,從而決定了“蒙起金衰”的發展格局。
傳說古時候這裏獐狼結隊,野狐成群,所以叫做野狐嶺。野狐嶺山勢高峻,風力猛烈。野史記載,大雁飛過這裏的時候,遇到大風就會被吹落下來,所以又被稱為“黑風口”。
野狐嶺兩麵都是崇山峻嶺,隻有中間一條曲折通道,溝通草原民族與中原政治、經濟、軍事交往。
小鬼子苦心孤詣數十年,對於如何才能拿下華北,早就有過各種策劃。
華北的東北大門就是承德,可惜現在被白書傑這個魔鬼占領了。華北的西北大門,就是張北縣,也就是“野狐嶺要塞”!《塘沽協定》中規定南方軍“必須退出赤城、延慶以西”,就是要把“野狐嶺要塞”這條進入華北的通道讓出來!
最有利的借鑒,就是成吉思汗當年大敗金國的“野狐嶺之戰”!隻要拿下野狐嶺要塞,張家口的北城門工事在105mm和150mm重炮麵前不堪一擊,基本上就完蛋了。也就是說,在小鬼子的心目中,拿下了“野狐嶺要塞”,華北就已經是囊中之物。
敵我雙方都知道張北縣的戰略地位,因此,這裏就安排了曾經殺得小鬼子魂飛魄散的趙登禹將軍132師親自把守,132師司令部就設在張北縣城內!龍門所就是張自忠將軍所部的112旅。
兩頭猛虎卡住了張北通道,華北的西北大門就成為一道鐵閘,如果舉國一致抗日,小鬼子要想輕易撬開進入華北的通道,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對於宋哲元這種針鋒相對的布陣方式,小鬼子的關東軍極為惱怒。
去年1月14日,小鬼子關東軍駐黑河(察省沽源東)司令官森一郎,在察東以飛機散發“警告宋哲元軍駐龍門所部隊聲明書”,說龍門所駐軍係違背條約,應撤退赤城延慶以西,否則立即進攻掃蕩。
去年9月1日,宋哲元帶著“總參議”湯玉麟到北平。10月26日駐察哈爾張北縣趙登禹所部,與故意前來找茬的小鬼子武官及書記發生爭執。這就是所謂的第一次張北事件。
今年(1935年)1月18日,小鬼子關東軍再次發表文告,宣稱如果不立即更換張北縣駐軍指揮官,不從龍門所撤出駐軍,就要“斷然掃蕩宋哲元軍”。
何應欽接到趙登禹的加急電報,知道小鬼子的第六師團正在向張北撲過來,頓時就變得手足無措。
打,有趙登禹和張自忠兩元虎將坐鎮,日本人的第六師團自然不可能單獨攻破張家口。可是這樣一來,就違背了蔣委員長“奢言抗日者,殺無赦”的命令。
不打,那就隻能撤退。難道把張家口讓給日本人的第六師團不成嗎?如果日本人的第六師團占據了石家莊,華北不就已經丟了嗎?
按下何應欽驚慌失措暫且不提。
話說潘毓桂離開北平城以後,向東走到廊坊就再也不能前進半步!因為廊坊的檢查站換人了,隔老遠就看見一麵鮮紅的大旗:“熱河方麵軍饒安獨立團一營”!正是張二楞的部隊駐紮在這裏,擋住了北平到天津的通道。
潘毓桂身負使命,現在也隻能硬著頭皮應付眼前的特殊情況。他在小車上沒有下來,就讓自己的副官上前打招呼。
哨兵聽說什麽“冀察政務委員會”,還有什麽政治處長,也不明白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因此就給鎮內的張二楞營長打電話請示。張二楞也不知道潘毓桂是個什麽人,隻好給魏衝發電報匯報。
就這樣一來二去,為了搞清楚這個潘毓桂究竟何許人也,到底接待不接待,電報就已經到了白書傑的辦公桌上。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免費為廣大書友提供萬世血仇最新章節和無彈窗全文閱讀,如果你覺得本書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請點擊導航條上分享鏈接或複製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