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書傑故意動用怒龍重型遠程運輸機,把溫賴特等人送回澳大利亞,本來就是準備好好利用一下子,發揮餘熱。


    為了這一次的“餘熱行動”,白書傑讓剛剛恢複生產的飛機組裝廠,臨時改裝了一架運輸機,盡可能搞得豪華一些。


    這架運輸機改裝以後,和白書傑現在的“空軍一號”有三大不同之處:


    首先就是4台發動機更換了,使用了蒙恩小組當初準備升級b-17的第一款渦扇發動機。


    目的是把b-17的運載能力,從8噸提升到15噸左右,實用升限從9500米提升到12000米。


    當時一共生產了320台“怒龍1型”渦扇發動機,但後來更多的猶太專家從德國死裏逃生來到平壤以後,首先就全麵闡述了德國“曼哈頓研究室”的各種最新技術研究成果,然後對“怒龍1型”渦扇發動機提出了改進意見,也就是最後定型的怒龍2型重型轟炸機。


    已經生產出來的320台“怒龍1型”渦扇發動機,一下子就從頂級寶貝,降格成為雞肋,但是沒有拋棄。這一次終於找到了買家,白書傑和蒙恩小組當然高興。


    其次就是去掉了最新式的自動駕駛儀,恢複了b-17的操作係統,但略有改進。同時去掉了被動雷達預警係統,改為主動雷達掃描。


    第三就是武器回到了23mm航炮,算是在b-17的13mm機槍上有所升級。機腹裝甲有所增加,能夠抗住20mm機關炮的打擊。


    麥克阿瑟看見的,就是這麽一款“被還原”的遠程運輸機。最大平飛速度980公裏,6000米高度的巡航速度758公裏,極限轉場航程12500公裏,作戰半徑4800公裏。


    這個作戰半徑,剛好不夠從澳大利亞直接打擊日本本土。麥克阿瑟要想徹底教訓小鬼子,還是要逐島爭奪,爭取更近的立足點。


    白書傑做出這個決策,主要是美國人已經花了很多資金和精力,在b-24的基礎上,驗證了b-29轟炸機,也就是名揚四海的“超級空中堡壘”。(..tw好看的小說)b-29正在進行定型試飛,屬於美國人最絕密的空軍項目之一。


    可惜白書傑對於美國人的發展進程了如指掌,怒龍轟炸機雖然後退了兩大步,但是剛好徹底壓製b-24和b-29。


    按照美國人的性格,隻要怒龍轟炸機到了麥克阿瑟手中,b-29這個“超級空中堡壘”項目就算徹底被廢了武功。


    要想徹底壓製白書傑的怒龍轟炸機係列,起碼應該能夠抗衡,美國人就必須硬著頭皮重新開始,把b-52提前整出來。


    但是,在這個年代要想弄出b-52,所有的技術都要從頭開始,那需要大把的金錢,還需要集中好多技術係統的人力資源。


    讓美國人勞民傷財,在軍備競賽方麵疲於奔命,無暇兼顧其它方麵的平衡發展,這才是白書傑的真實想法。


    當然,如果美國人覺得戰事緊張,從頭開始研製已經不可能和小日本鬼子對抗,那就隻好出錢購買,白書傑自然沒有意見。


    用戰艦交換飛機,這是白書傑最基本的設想,也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最開始的時候,他認為奪取菲律賓群島和婆羅門群島以後,這裏會有大把的優質鋼材可用。


    結果現在把家底徹底清查一番,發現目前的生產能力,僅僅能夠提供戰車、飛機和槍炮使用。如果增加三個航母編隊的戰艦,所有的鋼材都要消耗一空,那就提前破產了。


    當初急於離開朝鮮半島,就是因為白書傑在那裏亂搞,已經把小鬼子辛辛苦苦積攢了三十年的家底敗光了。如果不開辟新的掠奪基地,白書傑就隻能等死。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白書傑和研究院的專家們,在研究核反應堆的同時,已經開始謀劃利用核動力的可能性。


    所以正在研究“優質碳鋼”、“錳鎳合金鋼”、“鉻鎳合金鋼”、“鉬鎳合金鋼”,準備製造“開國級”第2、第3、第4艘重巡洋艦,這是匹配導彈研製速度的全新戰艦,也是白書傑準備在十年後全麵壓製美國人的殺手鐧。


    其中,“優質碳鋼”在平壤的時候,白書傑組建綜合研究院的同時,就給材料研究室下達了一個絕密任務,那就是要盡快研製出“優質碳鋼”,後來已經儲備了3萬噸。


    剛開始,所有的專家都還沒有完全清楚白書傑的真實用意。等到“潛龍計劃”――也就是白書傑的原子彈項目,理論準備完全結束的時候,專家們才知道“優質碳鋼”究竟是幹什麽的。


    原來,原子彈的理論準備一結束,第一個問題就是必須建立“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一方麵是為了收集原子彈最關鍵的鈈239,另一方麵測量裂變效能和鏈式反應的可控原理。但是,要構建核反應堆,就需要“減速劑”和冷卻劑。


    白書傑不是什麽高精尖的物理專家,並不知道核反應堆和原子彈究竟是怎麽回事兒。


    他唯一比專家厲害的地方,就是知道各個步驟都需要什麽東西,所以才成為猶太專家眼中的“絕頂天才”。


    為了確保自己的“潛龍計劃”萬無一失,所以白書傑對於自己的核反應堆,提出了兩種減速劑:第一個就是重水,也就是“氧化氘d2o”;第二種減速劑就是純石墨片,而且是長3米、寬0.6米的石墨片。


    也就是說,白書傑一開始的計劃,就是同時製作兩座核反應堆:重水反應堆、石墨反應堆。


    生產重水,白書傑就知道電解法、交換法,也知道交換法能夠得到更加純淨的“重水”(重水,就是比普通水的比重大11%,所以稱之為“重水”)。


    交換法分為“水――硫化氫交換法”、“氨――氫交換法”。


    其中,“水――硫化氫交換法”,就要用優質碳鋼製造的交換塔。該塔直徑6米至9米,能夠抗住大於2兆帕壓力,同時能夠在嚴重腐蝕的情況下正常運行。


    對於自己的“潛龍計劃”,白書傑最為關心。


    因為美國人的“曼哈頓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而且肯定會在1942年12月2日試驗成功,從而打開可控核裂變的大門,為美國製造原子彈鋪平道路。


    白書傑把重水反應堆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因為重水反應堆不需要使用濃縮鈾浪費資源,直接使用普通鈾就可以了。同時,重水反應堆會把鈾238轉化成為可製作核彈的鈈,這是一舉兩的事情。


    毫無疑問,凡是能夠把重水反應堆製造出來的人,就代表他已經能夠生產原子彈。


    同理,凡是建造重水工廠的人,那就絕對不是要“和平利用核能”,而是要發展核武器。


    正因為如此,後世的巴基斯坦、北朝鮮、以色列、印度、小日本等國家,就不允許生產重水。


    你說你要和平利用核能,那完全可以使用石墨反應堆。如果你沒有石墨,我給你供應,甚至幫助你建造一座核電廠――美國人就是這麽對付北朝鮮的。


    現在沒有人認識什麽叫重水工廠,更沒有人知道白書傑的“自來水加工廠”,究竟要生產什麽“高級自來水”。


    獨裁的好處,表現在兩個方麵:


    第一就是因為不需要召開狗屁協調會,把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局限在一個非常小的圈子裏麵,能夠做到絕對保密;


    第二就是不需要別人同意,也不需要別人論證,能夠盡最大的可能調動有限的資源,做一些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情。這樣就保障計劃如期實施,嚴格按照自己的意誌辦事,沒有人敢待慢。


    白書傑一紙命令下去,一座煉鋼廠就專門生產高級碳鋼,一座煉鋼廠就專門生產合金鋼,而且不用追求產量,純粹就是追求質量。


    一座石墨生產廠就專門生產石墨片,同樣隻關心質量不追求產量。這是今後製造核動力必須的原材料,現在就要積累經驗和成品。


    後世所謂的某偉人,胡說什麽“既然購買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研製更便宜,那就不用研製,直接購買成品!”


    於是乎,“x十”大飛機項目被迫下馬,然後掏錢購買別人的東西。


    結果造成某國希望發展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遠程投送兵力的重型運輸機的時候,別人根本不把發動機賣給你!


    等到發現情況不對,再回頭從頭開始研製大飛機,才發現整整浪費了兩代人,而且連以前的水平都達不到了。


    因為“x十”大飛機,在30年前就已經多次飛越喜馬拉雅山。


    而現在投入了上萬億人民幣,結果還是一無所有。


    要說浪費,這一下子就浪費到天上去了。


    不光浪費了金錢,浪費了時間,而是直接把國家的命運浪費掉了。


    在引擎方麵,某國從上世紀60年代落後美國15年,拉大到了21世紀落後人家50年的差距。


    某偉人對於某國的科技發展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罪,這是經過曆史證明的。


    結果賺了錢幹什麽呢?第一就是把自己的後代全部養肥,然後跑到國外逍遙。同時養活了一大批貪汙腐敗分子,讓他們這些“少數人先富起來”。


    最後剩下一點錢,專門購買美國鬼子的國債,把美國鬼子的經濟危機,看得比自己的爹媽還嚴重。


    不購買是不行的,因為自己的後代都在美國鬼子的屁股底下添腚溝子。


    白書傑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他要排除一切幹擾,讓自己的“潛龍計劃”圓滿完成,徹底把美國鬼子壓製住。


    至於是不是浪費很多資源,浪費了很多資金,白書傑根本不用解釋,一句話就完事兒:“老子喜歡,知道不?都閉嘴,萬金難買老子喜歡!”


    也正是因為這個戰略計劃的實施,綜合研究院已經組織專人研製自己的潛艇,也就是真正的戰略潛艇,作為未來海上編隊的真正幽靈,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生產普通艦船鋼材。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世血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苕麵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苕麵窩並收藏萬世血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