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3-02
【朋友們,點擊呀!!!!】
最傳遍鄉裏的是,淪為寡婦的王李氏,失了丈夫後,整日以淚洗麵,這王大憨雖傻氣,但卻不是真傻,見母親傷心,便想法取逗……
近四十歲的大漢子,穿著小人兒的五彩布衣,不知從鄉裏哪家孩子手裏搶到一個撥浪鼓,便如孩子般戲耍,以博母親開懷。
哪隻別家父母找上門來,王李氏非但沒有開懷,反而又是歎息抑鬱,自己已是六旬老人,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己時日無多,死後,這老兒子該怎麽辦?
王大憨知道自己惹了母親傷心,也很難過,一次為母親送水,腳下一不留神被絆倒,痛得他躺在地上便像個小子哭,驚到了王李氏,王李氏見之,又是好笑,又是苦悶,好笑的是兒子那長不大的孩子氣,苦悶的是,他已不是小孩子了,而是一個四旬壯漢……
王大憨辨不出母親眼神裏的苦澀,見著母親笑起來,便也跟著傻笑起來,以為這樣能逗母親開心,於是後來每見母親愁眉,便屢屢端水假裝摔倒,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
命運雖然不幸,但生活仍得繼續,六旬老婦自然不能駕船入湖去打魚,王大憨食量驚人,卻沒有自食其力的本領,無可奈何,便隻能托兒帶口的進了蘇州城裏去討飯,已維生存……
做乞丐雖然低賤至極,但卻也不愁餓死,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乞丐也有乞丐的組織――丐幫。
蘇州城,西門街的陳大號陳杆頭,便是聚在城西的一夥乞丐的頭人,也是丐幫幾乎最下層的組織,丐幫素以消息靈通著稱,王大憨侍母的傻事,早已淪為滿蘇州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他自然知曉,丐幫素來俠義,同情他們的不幸,便對他兩暗地裏也頗為照顧。
隻是這老婦傻兒不知江湖中事,行乞也不知要“投門拜師”才得入行,雖在城西乞討勉強過活,甚至偶爾遇到心地良善的,還能得個一兩文錢攢下,但畢竟沒有“組織”,隻是孤魂野鬼。
久在街頭遊蕩的吏卒知道,這世道上有三種人是惹不得的,第一是達官顯貴,第二是江湖豪強,第三便是出家人。這出家人,不僅僅指和尚、道士,還指――乞丐!
乞丐無籍無家,流離失所,看似卑賤任人唾棄,其實不然,丐兒拉幫結夥,又因生存艱難,反而頗為團結,冒冒然得罪丐幫中人,哪怕是最下的沿街討飯的街丐,往往也會得到無盡的報複與騷擾。
丐幫,在江湖上,論聲勢好大,就是少林也得敬他三分。縱然在朝堂之上,那些朱紫大員對之,也得謹慎再三,再三謹慎。
江湖通說丐幫有十萬弟子,這可不是說丐幫籠統就十萬人,更不是說天下總共也就十萬乞丐……
十萬弟子,指的是丐幫幫內的“紅棍”,這紅棍,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打手。
所以說,得罪丐幫中人,絕對不是什麽好事。就是朝堂龍椅上的皇帝,要想坐穩天下,也得拉攏示好,否則天下群丐激動……那將是一場無法想象的災難。
打狗棒,這是丐幫世代相傳的信物,其實,除此之外,丐幫還有一個信物,叫做“龍頭冊”。
丐幫幫主,又稱龍頭老大。由皇帝冊封。不過這個冊封,不是皇帝指定誰做丐幫幫主,而是丐幫內產生幫主後,皇帝再將道旨“冊封”。皇帝其實隻是在形式上,糊上了一層高高在上的粉墨罷了。
再說那王大憨母子,一老一傻,一年下來,倒也攢下了百十文錢,將近年關,便想買些年貨,回到村子裏去,再怎麽著,他們也不是真的乞丐,他們也是有戶籍,有家的,過年回家,可是中華自古以來的傳統。
那時吏治比現在更加不堪,他們出城遇到兵卒“檢察”,那兵卒身手便要五十文通路前,天可憐見,他們雖然有,但怎舍得給?要知道,他們為過年,也不過買了八兩肉,兩個大蘿卜而已呀!光這些就花了將近二十文,心兒還頗為不舍呢。
於是爭執便起來了,老婦人連連跪在地上磕頭求軍爺高抬貴手,王大憨也傻笑的跟著連連磕頭。那兵卒見狀,非但不饒過,反而氣焰更加囂張,雙手叉腰,張大兩腿猖笑道:“老不死,你要是從軍爺胯下爬過去,爺爺便高抬貴手,免了你的過路錢……”
老婦人忍氣吞聲的爬過,王大憨見狀,以為好玩,也要跟著爬,老婦人命如殘燭,自己受辱也就算了,怎準許兒子受此大辱?嚴聲曆喝,隻道不準。
王大憨傻氣發作,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的哭了起來……城門口眾人圍觀,見狀都哈哈的大笑起來,極盡嘲諷。
老婦人淒苦非凡,那兵卒見狀,也是得意大笑,又一下子找到新的樂趣,一指王大憨,就要他也從自己胯下爬過去,而且還得邊爬邊學狗叫。圍觀眾人,忽的一聲叫喚,隻道又有好戲可看。
隻是此次那老婦人卻怎麽也不應允!王大憨極聽母親的話,想“玩”卻又不敢,隻是更加大聲的哭泣,頗為委屈。令圍觀人群轟然大笑。
人群的大笑好像最刺激的興奮藥,兵卒更加忘形,紅光滿麵,隻覺那老婦人礙手礙腳,獰笑的抬腳一踢那老婦人肩膀,罵道:“老不死的,滾開!”又對王大憨一指胯下,喝道:“傻子,快爬!”
人群頓時起哄:“快爬……快爬……”
起哄聲中,老婦人卻是一動也不動,倒在王大憨一旁,王大憨不解,推了推老婦人身子,叫喚道:“娘親……娘親……”
連叫了數聲都沒有反應,忽然大聲哭了起來,“娘親……”
“啊!”人群忽然驚叫,一人道,“那老太婆不會死了吧?”眾人聞言,不自禁後退,讓開距離,好像是身處什麽險地,要明哲保身,又像是做了什麽虧心事,要撇清嫌疑。
那兵卒也是一驚,鬧出人命了?這可不好辦!這時其他的兵卒也圍了上來,其中一個年長的見他驚慌的樣子,連忙過去在他耳邊耳語的幾句。
那兵卒聞言,當即一指那老婦,大聲叫道:“死得好,死得好,一個白蓮教餘孽!死得好!”
光天化日之下,眾目睽睽之下,居然就敢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圍觀人群默然。
白蓮教。那時不久前,白蓮教在江浙地區發展,對底層貧苦民眾有極大吸引力,發展迅速,一時間聲勢驚人,成為一支巨大的社會力量。
但白蓮教的經文中反對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終必將戰勝黑暗的教義、“大劫將至,天地皆暗,日月無光”、“黃天將死,蒼天將生”、“世界必一大變”等宣傳,卻實打實的觸犯統治階層的逆鱗,邪教名頭被果斷冠上,而軍隊也果斷鎮壓,那時在被鎮壓的白蓮教教徒中,不妨有年老的老頭、老婦……
但,眼前這婦人絕非白蓮教徒。
………………………………………………………………………………………
林天等人進了城。心柔正在馬車裏,一點一滴向林天講述當年發生在西城門的事情。
林天問:“後來呢?”
“後來?”心柔幽幽的說道,“後來……那王大憨憨傻至極,並不能領會老娘死去是什麽意思,但畢竟經過喪父,在他意識裏,死去,便是再也見不到了,想到再也見不到老娘,而這都是那兵卒造成的……他大嚎一聲便竄起來,也不知從哪裏搶過一把菜刀,便向兵卒砍去,那些兵卒淬不及防,加上力氣實在及不上,踢他老娘的當即便被一刀砍在腦袋上死去……”
林天聽到這裏,歎息一聲道:“這憨貨,最後肯定沒命了吧?”
心柔點點頭,說道:“他在西城門一連砍死了七名兵卒,還傷了十幾個,嚇的人群作鳥獸散落荒而逃,最後巡城官兵趕到,亂箭將他射死了……”
林天又是歎息一聲,沉默不言,不知想到了什麽。
阿朱與阿碧也坐在一旁傾聽故事,聽到這裏,不禁掩嘴,小青以前聽過這個故事,這是忽然插口,沉聲道:“不但如此,那母子死後,更是被坐實了白蓮教餘孽的罪名,被砍掉腦袋,掛在菜市口示眾三月,不過當天夜裏,看屍的守卒便被打昏,屍首就被盜走了……”
心柔繼續道:“這件事後來鬧得滿城風雨,最後居然傳到了朝堂之上,那時王相公剛剛被官家授命為執宰,便借此事為引子,攻擊舊黨,蘇州州知被革去,流放嶺南煙瘴之地,同年新法開始實施……”
林天搖了搖頭,道:“新法?新法也不行……”
心柔臉色略微一變,輕聲道:“天哥,慎言。”
林天切的一聲,不以為意,說道:“王安石自己都知道‘新法’不行變樣了……哦對了……”他想起太湖書院的事,說道:“……有件事要告訴你。”
“什麽?”心柔問。
林天故作神秘道:“現在不說,一會兒到地方,再一並告訴大家。”心裏想,蘇軾、王安石等既然要來姑蘇,我不妨請他們來做我與心柔的證婚人……
^^^^^^^^^^^^^^^^^^^^^^^^^^^^^^^^^^^^^^^^^^^^^^^^^^^^^^^^^^^^^^^^^^^^^^^^^^
【朋友們,點擊呀!!!!】
最傳遍鄉裏的是,淪為寡婦的王李氏,失了丈夫後,整日以淚洗麵,這王大憨雖傻氣,但卻不是真傻,見母親傷心,便想法取逗……
近四十歲的大漢子,穿著小人兒的五彩布衣,不知從鄉裏哪家孩子手裏搶到一個撥浪鼓,便如孩子般戲耍,以博母親開懷。
哪隻別家父母找上門來,王李氏非但沒有開懷,反而又是歎息抑鬱,自己已是六旬老人,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己時日無多,死後,這老兒子該怎麽辦?
王大憨知道自己惹了母親傷心,也很難過,一次為母親送水,腳下一不留神被絆倒,痛得他躺在地上便像個小子哭,驚到了王李氏,王李氏見之,又是好笑,又是苦悶,好笑的是兒子那長不大的孩子氣,苦悶的是,他已不是小孩子了,而是一個四旬壯漢……
王大憨辨不出母親眼神裏的苦澀,見著母親笑起來,便也跟著傻笑起來,以為這樣能逗母親開心,於是後來每見母親愁眉,便屢屢端水假裝摔倒,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
命運雖然不幸,但生活仍得繼續,六旬老婦自然不能駕船入湖去打魚,王大憨食量驚人,卻沒有自食其力的本領,無可奈何,便隻能托兒帶口的進了蘇州城裏去討飯,已維生存……
做乞丐雖然低賤至極,但卻也不愁餓死,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乞丐也有乞丐的組織――丐幫。
蘇州城,西門街的陳大號陳杆頭,便是聚在城西的一夥乞丐的頭人,也是丐幫幾乎最下層的組織,丐幫素以消息靈通著稱,王大憨侍母的傻事,早已淪為滿蘇州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他自然知曉,丐幫素來俠義,同情他們的不幸,便對他兩暗地裏也頗為照顧。
隻是這老婦傻兒不知江湖中事,行乞也不知要“投門拜師”才得入行,雖在城西乞討勉強過活,甚至偶爾遇到心地良善的,還能得個一兩文錢攢下,但畢竟沒有“組織”,隻是孤魂野鬼。
久在街頭遊蕩的吏卒知道,這世道上有三種人是惹不得的,第一是達官顯貴,第二是江湖豪強,第三便是出家人。這出家人,不僅僅指和尚、道士,還指――乞丐!
乞丐無籍無家,流離失所,看似卑賤任人唾棄,其實不然,丐兒拉幫結夥,又因生存艱難,反而頗為團結,冒冒然得罪丐幫中人,哪怕是最下的沿街討飯的街丐,往往也會得到無盡的報複與騷擾。
丐幫,在江湖上,論聲勢好大,就是少林也得敬他三分。縱然在朝堂之上,那些朱紫大員對之,也得謹慎再三,再三謹慎。
江湖通說丐幫有十萬弟子,這可不是說丐幫籠統就十萬人,更不是說天下總共也就十萬乞丐……
十萬弟子,指的是丐幫幫內的“紅棍”,這紅棍,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打手。
所以說,得罪丐幫中人,絕對不是什麽好事。就是朝堂龍椅上的皇帝,要想坐穩天下,也得拉攏示好,否則天下群丐激動……那將是一場無法想象的災難。
打狗棒,這是丐幫世代相傳的信物,其實,除此之外,丐幫還有一個信物,叫做“龍頭冊”。
丐幫幫主,又稱龍頭老大。由皇帝冊封。不過這個冊封,不是皇帝指定誰做丐幫幫主,而是丐幫內產生幫主後,皇帝再將道旨“冊封”。皇帝其實隻是在形式上,糊上了一層高高在上的粉墨罷了。
再說那王大憨母子,一老一傻,一年下來,倒也攢下了百十文錢,將近年關,便想買些年貨,回到村子裏去,再怎麽著,他們也不是真的乞丐,他們也是有戶籍,有家的,過年回家,可是中華自古以來的傳統。
那時吏治比現在更加不堪,他們出城遇到兵卒“檢察”,那兵卒身手便要五十文通路前,天可憐見,他們雖然有,但怎舍得給?要知道,他們為過年,也不過買了八兩肉,兩個大蘿卜而已呀!光這些就花了將近二十文,心兒還頗為不舍呢。
於是爭執便起來了,老婦人連連跪在地上磕頭求軍爺高抬貴手,王大憨也傻笑的跟著連連磕頭。那兵卒見狀,非但不饒過,反而氣焰更加囂張,雙手叉腰,張大兩腿猖笑道:“老不死,你要是從軍爺胯下爬過去,爺爺便高抬貴手,免了你的過路錢……”
老婦人忍氣吞聲的爬過,王大憨見狀,以為好玩,也要跟著爬,老婦人命如殘燭,自己受辱也就算了,怎準許兒子受此大辱?嚴聲曆喝,隻道不準。
王大憨傻氣發作,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的哭了起來……城門口眾人圍觀,見狀都哈哈的大笑起來,極盡嘲諷。
老婦人淒苦非凡,那兵卒見狀,也是得意大笑,又一下子找到新的樂趣,一指王大憨,就要他也從自己胯下爬過去,而且還得邊爬邊學狗叫。圍觀眾人,忽的一聲叫喚,隻道又有好戲可看。
隻是此次那老婦人卻怎麽也不應允!王大憨極聽母親的話,想“玩”卻又不敢,隻是更加大聲的哭泣,頗為委屈。令圍觀人群轟然大笑。
人群的大笑好像最刺激的興奮藥,兵卒更加忘形,紅光滿麵,隻覺那老婦人礙手礙腳,獰笑的抬腳一踢那老婦人肩膀,罵道:“老不死的,滾開!”又對王大憨一指胯下,喝道:“傻子,快爬!”
人群頓時起哄:“快爬……快爬……”
起哄聲中,老婦人卻是一動也不動,倒在王大憨一旁,王大憨不解,推了推老婦人身子,叫喚道:“娘親……娘親……”
連叫了數聲都沒有反應,忽然大聲哭了起來,“娘親……”
“啊!”人群忽然驚叫,一人道,“那老太婆不會死了吧?”眾人聞言,不自禁後退,讓開距離,好像是身處什麽險地,要明哲保身,又像是做了什麽虧心事,要撇清嫌疑。
那兵卒也是一驚,鬧出人命了?這可不好辦!這時其他的兵卒也圍了上來,其中一個年長的見他驚慌的樣子,連忙過去在他耳邊耳語的幾句。
那兵卒聞言,當即一指那老婦,大聲叫道:“死得好,死得好,一個白蓮教餘孽!死得好!”
光天化日之下,眾目睽睽之下,居然就敢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圍觀人群默然。
白蓮教。那時不久前,白蓮教在江浙地區發展,對底層貧苦民眾有極大吸引力,發展迅速,一時間聲勢驚人,成為一支巨大的社會力量。
但白蓮教的經文中反對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終必將戰勝黑暗的教義、“大劫將至,天地皆暗,日月無光”、“黃天將死,蒼天將生”、“世界必一大變”等宣傳,卻實打實的觸犯統治階層的逆鱗,邪教名頭被果斷冠上,而軍隊也果斷鎮壓,那時在被鎮壓的白蓮教教徒中,不妨有年老的老頭、老婦……
但,眼前這婦人絕非白蓮教徒。
………………………………………………………………………………………
林天等人進了城。心柔正在馬車裏,一點一滴向林天講述當年發生在西城門的事情。
林天問:“後來呢?”
“後來?”心柔幽幽的說道,“後來……那王大憨憨傻至極,並不能領會老娘死去是什麽意思,但畢竟經過喪父,在他意識裏,死去,便是再也見不到了,想到再也見不到老娘,而這都是那兵卒造成的……他大嚎一聲便竄起來,也不知從哪裏搶過一把菜刀,便向兵卒砍去,那些兵卒淬不及防,加上力氣實在及不上,踢他老娘的當即便被一刀砍在腦袋上死去……”
林天聽到這裏,歎息一聲道:“這憨貨,最後肯定沒命了吧?”
心柔點點頭,說道:“他在西城門一連砍死了七名兵卒,還傷了十幾個,嚇的人群作鳥獸散落荒而逃,最後巡城官兵趕到,亂箭將他射死了……”
林天又是歎息一聲,沉默不言,不知想到了什麽。
阿朱與阿碧也坐在一旁傾聽故事,聽到這裏,不禁掩嘴,小青以前聽過這個故事,這是忽然插口,沉聲道:“不但如此,那母子死後,更是被坐實了白蓮教餘孽的罪名,被砍掉腦袋,掛在菜市口示眾三月,不過當天夜裏,看屍的守卒便被打昏,屍首就被盜走了……”
心柔繼續道:“這件事後來鬧得滿城風雨,最後居然傳到了朝堂之上,那時王相公剛剛被官家授命為執宰,便借此事為引子,攻擊舊黨,蘇州州知被革去,流放嶺南煙瘴之地,同年新法開始實施……”
林天搖了搖頭,道:“新法?新法也不行……”
心柔臉色略微一變,輕聲道:“天哥,慎言。”
林天切的一聲,不以為意,說道:“王安石自己都知道‘新法’不行變樣了……哦對了……”他想起太湖書院的事,說道:“……有件事要告訴你。”
“什麽?”心柔問。
林天故作神秘道:“現在不說,一會兒到地方,再一並告訴大家。”心裏想,蘇軾、王安石等既然要來姑蘇,我不妨請他們來做我與心柔的證婚人……
^^^^^^^^^^^^^^^^^^^^^^^^^^^^^^^^^^^^^^^^^^^^^^^^^^^^^^^^^^^^^^^^^^^^^^^^^^